天天看點

不出海,怎麼混新能源圈?

作者:零零柒車邦德

東京時間2002年2月21日,為了讓自家遊戲主機Xbox能夠打入日本市場,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親臨東京澀谷的“QFRONT”現場示範,并親自将Xbox遞交給購買者。

不出海,怎麼混新能源圈?

然而這款被寄予厚望的主機,終其一生僅僅在日本售出47萬台,也就是switch供貨穩定後一周半的銷量。

不出海,怎麼混新能源圈?

日本市場的特殊性在于,你想要進入它的高端領域,不光技術要過硬,還得在産品力上能夠與本地産品抗衡,關鍵還有準入性限制,但2022年7月21日,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日本分公司(BYD JAPAN株式會社)宣布正式進入日本乘用車市場,它将成為微軟第二,還是像勞力士在日本奢侈品的表現一樣呢?一切都還是個未知數。

起碼伴随着中國制造的産業體系更新,中國暢銷海外的再也不僅僅是以量取勝的低端工業品了。

前兩天,有車圈大佬說,現在動力電池成本太高,等于是造新能源車的企業在給造動力電池的企業打工。

造動力電池的也一臉窘境,說明自己還在盈利的邊緣上掙紮,今年還沒虧本。原因嘛,主要是上遊原材料在被資本炒作。

做原材料的說,自己在給電池廠和锂資源打工。

雙面膠本膠沒跑了。

锂礦企業承認,現在的确賺了點,但你不能隻見豬跑,不見豬挨打,現在都還沒填滿前幾年虧空的窟窿。

不出海,怎麼混新能源圈?

但總歸,新能源已經成為了中國的一面招牌,高端制造的招牌,能夠去海外挑戰特斯拉,以及與那些百年造車大廠同台競争的招牌。

此次沖入日本市場的比亞迪,都是來自于e平台3.0的拳頭産品,元PLUS、海豚和海豹簡直是新能源賽道上的卷王,而恰好電動車在日本市場上的市占率隻有1%,到處都是空白,走技術高端流派的比亞迪恰逢其會。

小機率事件麼?天時地利人和彙聚在一起,水到渠成罷了。

10年前,中國乘用車基本上與出海無關,能夠走向海外的是重卡企業,這類商用車主要目标客戶是阿爾及利亞、巴西、越南、智利、伊朗、哈薩克斯坦、俄羅斯聯邦、秘魯、奈及利亞、叙利亞、南非、緬甸等,面對的對手基本上是歐美、日韓等高端國際品牌的二手車。

就像在在熱門綜藝裡出現的糊掉的藝人說,希望節目以後能多找我,因為我便宜。

現如今,中國的乘用車已經實作了南歐、北歐、西歐、中歐以及EFTA(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國家市場的重點覆寫。

有個大佬說,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中國的所有主機廠卷起來,讓全世界沒有買不起的新能源車。

不出海,怎麼混新能源圈?

蔚來在挪威開放了預訂和傳遞,愛馳U5在歐洲及以色列市場站穩腳跟,名爵汽車反攻英倫三島,哈弗已經成為俄羅斯市場的熱銷品牌,領克把歐洲首家體驗店設在了荷蘭阿姆斯特丹。

不出海,怎麼混新能源圈?

除了産品出口之外,技術也逐漸成為輸出的商品。

北汽藍谷進行了兩次BE21平台海外技術授權,購買方為斯太爾美國公司。

以前你覺得出海隻是主機廠的噱頭,實質上這些主機廠真的通過産品輸出、技術輸出獲得了真金白銀。

背後,則是一家家中國企業的産品、技術、服務等體系化的能力不斷成長,最終将中國制造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從存量中挖掘增量。

開拓新的銷量增長賽道。

不出海,怎麼混新能源圈?

2021 年中國新能源車出口銷量達到 59 萬輛,差不多是2020年的三倍,其中16萬輛來自于特斯拉貢獻。

全球市場蓬勃的新能源需求,特斯拉雖然強大,但産能有限,造車巨頭正在轉身,隻是似乎還沒找到破題的法寶。

奔馳EQC都已經快臨近停産,燃油車一枝獨秀的德國制造似乎還在迷茫。

它一直相信弓型車身能改變一切,是符合新時代的造型,奔馳也将通過對它的深挖奠定在電氣化時代的審美。

但好像,消費者覺得它有點兒不夠帥。

不出海,怎麼混新能源圈?

燃油車時代的價值,似乎并不能直接轉化為新能源車時代的價值。

這恰好是中國新能源車的機會所在。

不出海,怎麼混新能源圈?

他們真的給我們讓了條道出來,

世道真的變了。

根據資料,2022年6月挪威的電動乘用車份額已經上漲到接近90%。

特斯拉ModelY一騎絕塵,大衆ID.4和斯柯達ENYAQ以破千的數量分列二三位,其他的車型注冊量都沒過500台。

不出海,怎麼混新能源圈?

中國新能源車已經超過了标緻E-2008、日産Leaf和起亞EV6,比亞迪唐以244輛位居第十一,MGMarvelR以212輛位居十三,還有大通173輛,蔚來106輛(全部為ES8),一汽95輛(全部為EHS9),小鵬21輛,江淮汽車1輛,都在這台賽道上卷着。

不出海,怎麼混新能源圈?

挪威的人口數約為540萬,但人家是一個極度富餘且追求環保的國家,你用于給新能源車充電的能量,超過96%都來自于水力發電。

人家就算電力短缺,也絕對不會在本土建立火電或者核電,甯願從别國買。

有錢任性。

不出海,怎麼混新能源圈?

它不偏好中國品牌,也不偏好歐洲品牌,作為一個貫徹對純電動最有“力度”和“決心”的國家,它沒有本地和進口的排斥和保護機制,一切靠實力說話。

即便盤子不大,它也是最适合作為出海的前哨站的國家之一。

這是一個可以幫助造車新勢力達成目的的最佳試煉場,大家一起在裡面按照中國的玩法卷起來,探索,嘗試,擴張,以及與國際品牌在陌生的環境裡同台競争。

最終讓整個世界了解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在這裡既分高下也決生死。

最關鍵的是,每一個能夠從中國這個紅海中沖出來的新能源産品,實質上都不是泛泛之輩。

順便,在這個中立性、真實性和專業性的市場裡,帶着全世界的品牌一起卷。

順便向全世界輸出中國的造車觀和消費觀,以及取悅全世界的新能源車使用者,賺錢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