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起底松井石根:一個退休的日本陸軍大将,如何一步步淪為甲級戰犯

作者:江湖小曉生

#吳啊萍受審畫面:跟所有人忏悔#松井石根這個人,在二戰爆發之前,其實就已經退休了。他出生于1878年,是明治時期的老人了。到了1937年抗戰的時候,松井石根已經快60歲了。

按道理來說,他是不應該出現在中國戰場上的。早在1934年,松井石根就已經以陸軍大将的身份退役了。可是他一直宣傳的“大亞細亞主義”卻甚嚣塵上,逐漸成為了日本侵華的主流思想。

此外,松井石根還是一個堪稱“中國通”的陸軍大将,再次投身戰場,也就沒那麼奇怪了。那麼他是怎樣一個中國通呢?

起底松井石根:一個退休的日本陸軍大将,如何一步步淪為甲級戰犯

一、松井石根和中國的革命,還有不少關系。

很多人在了解了中日甲午戰争以後,對日本深惡痛絕,因為日本從中國獲得了2.3億兩白銀的收入,而且還有若幹領土收入。這是對中國赤裸裸的傷害。

但是你以為此後中日關系就下降到冰點了嗎?還真不是。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和個人之間是完全不同的。從甲午戰争以後,中國和日本的關系,一度還變得有些暧昧起來。

很多人不能了解這一點,但事實就是如此。大量的中國留學生,放棄前往西洋留學,選擇到日本留學。

為啥?一來,去西洋路費太貴,去日本則便宜很多。二來,日本通過日俄戰争和甲午戰争,向中國證明了他們的實力,至少在軍隊實力上,他們已經趕上了西洋各國。

與其遠渡重洋前往英美各國,還不如到近一點的日本留學。是以說,此後大量留學生前往日本。日本這邊也是熱烈歡迎,畢竟過去隻有日本留學生到中國學習先進的文化技術,明治維新後,首次出現了中國留學生到日本學習的情況。

起底松井石根:一個退休的日本陸軍大将,如何一步步淪為甲級戰犯

而且,過去日本被西方國家畫上了野蠻的符号,通過多年的變革以後,日本已經普及了文化知識,民智漸開,中國留學生前來留學,恰好能向世界證明這一點。

松井石根就是在這個時候,結識了一大批中國留學生。早在1908年,松井石根便認識了在日本留學的陳其美。他通過陳其美,又認識了老蔣,甚至還曾經介紹老蔣前往日本第三師團高田聯隊實習過。

可以說,松井石根對老蔣是相當照顧的,兩人多次在松井石根的家裡攀談。陳其美和老蔣,可都是後來攪動中國政壇的風雲人物。

除此之外,松井石根還認識了流亡日本的孫中山先生,并且曾經參與資助過孫中山發動的第三次革命。是以說,松井石根對中國初期的革命,可謂是了如指掌,稱其為中國通,一點兒也不為過。

起底松井石根:一個退休的日本陸軍大将,如何一步步淪為甲級戰犯

二、極力宣傳“大亞細亞主義”,從此走上了不歸路。

我們了解抗日戰争的曆史,常常會提到一個詞,那就是“大東亞共榮圈”。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日本打算建立一個類似現在都市圈的組織,以日本為核心,整個東亞跟着日本一起繁榮發展。

這絕對是赤裸裸的幌子,其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的侵略行為合法化。其實在這種提法出現之前,日本一直飄蕩着“大亞細亞主義”的幽靈。而提出這一觀點的人,正是松井石根。

1921年10月,以岡村甯次、東條英機等人為首的11人,組成了巴登巴登集團,其中就包括了駐紮沈陽的松井石根。他們都是鼓吹大東亞共榮的核心日本軍官。換句話說,他們就是侵華戰争的始作俑者。

1927年,松井石根升任日本陸軍總參謀部第二部少将部長,與此同時,老蔣訪日,希望能夠得到日本政府的支援。在松井石根的引薦下,老蔣與當時的日本首相田中義一相見,達成了某些方面的協定。

由此可見,松井石根對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其實是有一定影響力的。

1933年,松井石根開始組建大亞細亞協會,在擔任“台灣軍”司令官的時候,在台灣,創立了台灣大亞細亞協會。也是在這一年,他被提拔為陸軍大将。由此可見,當時日本軍方的風向,是傾向于侵略戰争的。

起底松井石根:一個退休的日本陸軍大将,如何一步步淪為甲級戰犯

要是日本當局支援和平發展,松井石根這類人,根本就無法出頭。1935年,日本軍隊内部出現鬥争,統制派代表人物軍務局長永田鐵山中将,被皇道派的陸軍中佐相澤三郎刺殺了,松井石根因為這件事被迫退役。

按道理他的前途就這麼沒有了,可他是個中國通,而當時日本侵華的态勢已經昭然若揭了。這樣的人,很快又得到了重用。

1936年,松井石根跑到中國來,和當時的民國要員老蔣、何應欽等人洽談,沒事兒就鼓吹他的大亞細亞主義。

這使得這幫人非常反感,尤其是老蔣,自此與松井石根撕破臉皮。因為松井石根居然不斷勸說老蔣承認僞滿洲國的存在,這事兒遭到了老蔣的拒絕。

此後,松井石根又跑到兩廣,和胡漢民、陳濟棠、李宗仁、白崇禧等人接洽,直接導緻了兩廣與南京政府正式決裂,差點兒釀成一場不可挽回的中國内戰。

起底松井石根:一個退休的日本陸軍大将,如何一步步淪為甲級戰犯

三、全面侵華,松井石根在南京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

1937年7月7日,日軍正式發動侵華戰争。同年8月13日,淞滬戰役開打。60歲的松井石根為第三、第十一師團的司令官,前往上海增援。

淞滬戰争打了2個多月,松井石根下轄的部隊死傷慘重,他終于意識到了中國人抵抗侵略的決心。但是這一年他已經60歲了,這是他最後建功立業的機會,他是絕對不會這麼錯過的。

戰前他就已經在日本表态,一定要迅速拿下南京,迫使老蔣當局對他們俯首稱臣。1937年11月22日,求勝心切的松井石根,不斷電聯日本當局,要求火速攻占南京。

在松井石根一番慷慨陳詞的強調下,南京的重要性,似乎也得到了裕仁天皇的認可。最終日本當局拍闆,要求松井石根所帶領的上海派遣隊一舉拿下南京。

1937年12月5日,松井石根的部隊來到南京城下,開始對南京發起猛攻,南京城岌岌可危。期間,松井石根讓人印了數千份《勸降書》,用飛機分發到南京城内,中國軍民對此置之不理。

雖然中國軍隊誓死抵抗,可惜寡不敵衆,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還是陷落了。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為悲痛的一天。

起底松井石根:一個退休的日本陸軍大将,如何一步步淪為甲級戰犯

松井石根在侵華之前,就曾經強調過,如果中國軍隊頑固到底,必将付出慘痛代價。在《勸降書》中,松井石根也坦言:如果中國軍民繼續抵抗下去,那麼日軍對于負隅頑抗者,将會格殺勿論。而且,南京這座千年古城,将會毀于一旦。

這種話說出來,其實就表明了一點,松井石根打算屠城了。1937年12月13日,十多萬日軍沖入南京城中,開始了燒殺淫掠的惡行。

他們首先對中國殘兵和放下武器的傷員,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所用的代名詞則是“掃蕩”或者“紀律肅正”等。

此外,情況漸漸失去了控制,南京城内的普通老百姓也遭到了慘無人道的塗上。據統計,南京大屠殺的過程中,大規模集體屠殺,共計28起,累計屠殺接近20萬人。零星屠殺858起,累計屠殺15人,合計至少30多萬人遭到了慘無人道的屠殺。

12月18日,日軍居然還在南京的明故宮舉辦了一場“忠靈祭”,以此祭奠陣亡的日本軍人。松井石根甚至還專門寫了一首挽詩:

燦矣旭旗紫金城, 江南風色愈清清。 貔貅百萬旌旗肅, 仰見皇威耀八纮。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當局雖然将松井石根當成了英雄一般看待,但這一戰過後,他便被當局調回了日本,再沒回到過戰場。

起底松井石根:一個退休的日本陸軍大将,如何一步步淪為甲級戰犯

總結:甲級戰犯,罪不容誅!

東京審判的時候,松井石根因為其在南京犯下的累累罪行,被判為28名甲級戰犯之一。于1948年12月23日,被絞殺。

即使這樣,也無法挽回南京30多萬同胞的亡魂。是以說,吳啊萍這個人,作為一名受到過高等教育的中國人,居然在南京供奉松井石根的牌位,這隻是單純的無知嗎?這是在惡心我們中國人!這是在惡心那30多萬受難的同胞。

最關鍵的是,她所選取的位址玄奘寺,可不是一座隐蔽的寺廟,而是玄武湖附近的一座寺廟,距離雞鳴寺非常近,緊挨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太平門遇難同胞紀念碑。是遊人如織的地方,她怎麼敢的?這不是在惡心人嗎?

南京,是一座近代曆史上,充滿悲劇的城市。這些悲劇,是日本一手造成的。是以說,任何地方有大量日本元素,都不奇怪,唯獨南京,搞什麼“日本夏日祭”,日本一條街,這不是在侮辱自己嗎?

抗戰才勝利幾十年啊?抗戰老兵還沒有全部入土呢!30多萬同胞還在地底下看着呢!忘啦?這麼快就選擇性失憶了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