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年幻夢

上學讓很多人充滿自信,同時也使很多人輸掉了自信,張揚算是後者,隻不過他輸的略遲而已。

而這輸可以歸功于他懶的天性,國中老師也曾勸過他,别把國小學習方法用于國中,而他卻嗤之以鼻。該玩玩,該睡睡,從不把老師的良言當回事。漸漸随着他成績的俯沖老師對他的期望也在俯沖。唯一賞識他的隻有國文老師,他也沒令國文老師失望,校級國文競賽,鎮級演講比賽,獎狀,證書他從不落下。

愛屋及烏,凡是與語言打交道的學科,他都不差。可以說他能考上縣六中與此有着莫大關聯。而他考上六中卻是令人着實驚歎了一番,雖然說隻是比分數線高出兩分,但他畢竟是考上了,中國教育向來隻講結果,不求過程的。

對張揚來說,高一和初一的主要變化不在課程上,而在于老師,初一的他因為成績不錯,老師還挺關心他的,雖然說他并不領情。但在高一的失寵,就像妃子被打入冷宮一樣,還是讓他懷念起了國中的老師。

中考就像一個篩子,但并不代表每個篩眼都是正常大小。是以部分不學無術之輩就趁着較大的篩眼溜了進來。可怕的不是他溜了進來,而是他溜進來的結果就是培養出新一輩不學無術之徒。通常一個信心滿滿的人是很難被渾濁之氣污噬的,而失意之人就有點久旱逢甘霖,現實生活的不滿會導緻他們積極投身精神建設。

原本就貪玩的張揚便是陷入了這種圈子。留級下來的大衛是玩家中的特長生,同時也是張揚在此方面的啟蒙老師。

逃課搗撞球,網吧通宵,打老虎機……所幸事态沒來得及蔓延,大衛就在一次反抗老師專權統治而與老師近身格鬥中被班主任直接開除回家。新生之輩自此頗有幾分群龍無首的感覺,可整個班級風氣卻正了許多,張揚他們的逃課率顯著下降。可能也是成績的滑坡讓他們的危機意識增強起來。

殊不知,一段時間的瘋狂讓他們在學理科的道路上迷路了,再說本來國中理科就是一包袱。

理科的短闆并沒有随着學曆的增長而變長。期中考試更像海洛因一樣,讓張揚和他的大部分同學沉淪了下去。陳帆和張揚入學時分數相同,現在他們的沉淪度也勢均力敵。

打破這種平衡的是他們的國文老師。一次老師宣布了本周周記的主題,而張揚所寫内容與主題風馬牛不相及,不按正常出牌是他的性格。他冷不丁地寫了一首詩。

《白帝懷古》

縱橫千裡繡河山,

蒼穹平分霧盤桓。

沉吟屈指已千年。

虎狼犯兵亂漢運,

五虎英雄策馬平。

隆中才判天下勢,

禍起東吳将星隕。

白帝托孤南柯夢,

承志壘軍三顧情。

庸人終非驕子類,

漁樵從此是故人。

當一個人什麼都不在乎的時候,他就無敵了。本來他在老師眼中就沒什麼印象,他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周五國文課鈴響起時,老師依舊抱着周記本走向“聖壇”。她開門見山的說:“今天給大家讀一下我們班同學的周記。”于是便讀了起來。

正在課桌下玩手機的張揚聽着覺得怎麼這麼熟悉,突然意識到老師讀的就是他寫的周記。

這……是準備表揚還是批評呢?

同學們面對這種不常有的情形,都紛紛放下手上的活,有的擺出一副專心聆聽的模樣,有的和同桌小聲嘀咕。

張揚默然。心裡也不知是怎樣的翻騰。

“這是我們班張揚寫的周記。”老師回歸平日狀态。同學們瞬時将目光刷到張揚身上。張揚被目光灼的臉色微紅。

“張揚?”

“他怎麼不按老師的主題啊?”

“那詩是抄的吧……”原本寂靜的教室熱鬧了起來。

“這首詩文筆不錯,現在大多數同學心裡浮躁,寫周記抱着一種不負責任的态度,文學思想也比較幼稚,更别談寫點帶有古典韻味的作品了,是以今天我把張揚同學的詩讀給大家聽,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向他學習。雖然這次他寫的不符合我所闡述的主題,但總體來說作品不錯,大家如果和他一樣有這種好的文筆,也可以不拘一格。

張揚有點不适應,一顆懸着的心終于放了下來。這驗證了一句話,風險是和榮譽成正比的。

正是此次老師對張揚的公開表揚,讓他重新恢複了學習的信心,至少他的實力得到了認可,上課時他也表現的比以前更加用心,而後座的陳帆依舊日漸歎息,如果他會寫詩的話,這期間應該會出現大量濃濃憂郁風格的作品。

漸漸的,張揚的文科實力顯露了出來。當然也僅僅是文科,理科依舊不露聲色,當然也露不了聲色。每次分數都會略低于及格線。如果非要把這歸罪于他對理科的沒興趣,那就得替它抱不平了,逃課的意識還是像恐怖分子一樣時不時光臨一下。他給逃課找了兩個好借口——勞逸結合和人生需要經曆。

班主任見他文科成績突出,也常常找他談話,讓他以後就跟在他們班學文科,并聲稱要将學習委員此等要職交由他擔任。

張揚的脾氣有點倔強,他不相信自己沒有理科天分,依舊意氣風發的要選擇理科。這就好比一個喜歡你的人你并不屑,卻固執的要追自己得不到手的人,仿佛這樣才更有成就感。

然而事實就是證據,分數就是證明。再堅強倔強的學生的心理防線也會被接二連三成績不及格的事實擊潰。

而陳帆每次看到張揚的理科試卷都會樂滋滋的找到半分自信。

人自信或自卑,僅取決于參照對象。

又是一個周末,張揚再次将自己的心事寫入周記,沒什麼别的原因,僅僅覺得國文老師更親切而已。人一般都比較相信親切的人。這也就是為什麼騙子要騙你會和你套近乎,營銷員銷售時總是面帶微笑好像與你親密無間一樣。

于是在陽光和煦的上午,一篇布滿心事的周記躍然紙上。

《學之思》

昨聞西席之言,餘應從其所善也。故為之善,乃欲以其善者克其弱,此乃揚長避短之策也。餘慎思之,然也。奈何餘所善者,文也,弱者,歸于理。則若依西席之言,餘實應從文。然,衆所需者于今世,理也。若從理,則就業無慮也,。其二,餘深信己于理科之資能未掘,然,累次學分不才,令己亦心生困惑,故餘為之擔心。

餘之好文,為文所傾。遇文則樂,遭理非然,苦痛難堪。

于理相言,用心甚之于文,怎奈事倍功半,此乃餘所思閉塞之地,問其故,餘不知。

今餘乃為之左右不得,愈覺前途如雲蔽日。

國文老師讀到這篇文章時,心生憐才之意,第二天下課時把張揚叫到辦公室。

老師先問了張揚去年期末考試文科成績,發現果然是個學文科的好苗子,于是又提及周記所寫的文言文,滿含表彰之詞,對他學文科的前景充滿希望,同時也表示從興趣出發會使一個人更優秀。

對于就業問題,老師講的更是非常直接,是金子總會發光,隻要有才能,什麼地方都将是施展抱負的平台。

張揚想想也是,然而事實永遠都是難以預料的。

期中考試将張揚的命運徹底改寫了。

出人意料的是張揚期中考試理科成績全部及格,當然也歸功于此次考試理科較簡單,班裡撈不及格的人比大海撈針還難,但卻激發了張揚的信心。

事實的确是證據,但不排除存在僞證。

結果就是張揚在那張分班協定書上勾了理科,從此他乘一葉扁舟駛向理科的彼岸。

僞證始終證明不了多久。期中考試後,理科的無聊如期所至,繁瑣的公式,枯燥的定律,複雜的方程式打破現實中的種種幻想,更堕落了一批批曾經豪言壯志的好學生,也麻痹了一個個信誓旦旦的靈魂。

張揚在這種壓抑的境地自然而然會回歸到當初的沉淪,而選擇文科的陳帆似乎小日子過的不錯,每天上理科課時可以大方的拿出文學小說,借以提高文學修養,增長自己文科水準,或是翻閱最近報紙,浏覽最新國内外大事,擴充政治見識。

看到張揚抓耳撓腮的想着枯燥的問題,陳帆又會曬曬兩排黃牙,故作無奈地說:“哎,叫你當時和我一起學文科,你偏高估自己的實力,學高材生學理科,何必呢?”

張揚對于這種打擊性話語總是随意笑笑,似苦笑,也似不屑地笑。

張父每‬半個月就會打電話問問張揚的近況。這次更發話隻要張揚各科及格,暑假到上海随意玩。張揚内心表示拒絕,因為及格向來對他就是奢飾品。

高一的後期,張揚過得‬很頹廢。對于高二,是期待,還是無奈……

當他得知自己期末成績時,心裡也不免掠過一絲失落。

就像電影一樣,這些可以稱作不遠處的往事正一幕幕出現在張揚眼前。猶新,猶新。

“不想了,好好睡一覺,明天出去兜風釋放一下心情。”

關燈。

上一篇: 夢華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