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一次“遇見”老鼠魚昨天中午,有朋友給我送來一條魚。魚個兒很大,估計有五六斤重吧。朋友說這是剛剛從黃浦江捉到的老鼠魚。老

作者:古鑒

第一次“遇見”老鼠魚

昨天中午,有朋友給我送來一條魚。魚個兒很大,估計有五六斤重吧。朋友說這是剛剛從黃浦江捉到的老鼠魚。

老鼠魚?天下還有魚叫“老鼠魚”的?這一生見過不少魚,吃過不少魚,卻沒見過老鼠魚,更沒吃過老鼠魚。關鍵是,我從小就生在黃浦江邊,喝着黃浦江的水吃着黃浦江的魚長大的,卻不知道黃浦江裡還有一種叫老鼠魚的魚!看着眼前的這條碩大的老鼠魚,我還有些發呆了。

一會兒,朋友又發來微信,内容是:“老鼠魚,黃浦江野生魚,肉質鮮美,基本無刺。紅燒。”

我又查百度,原來真有“老鼠魚”的,因為:它們嘴巴旁邊長着兩撮可愛的小“胡須”,酷似水中遊動的小老鼠,因而得名“鼠魚”。

實際上,這老鼠魚,說到底是一種鲶魚。在殺它的時候,我發現它沒有魚鱗,渾身有一層既滑又厚的粘膜,不僅滑手,很難抓住,而且這粘膜會粘到人的手上,如漿糊一般,很難洗淨。

老鼠魚有很多種類,長得也各不相同。我沒有找到與我朋友送來的那條魚相同的圖檔。不過,我還是相信,這也是老鼠魚,因為它的嘴巴邊長着兩撮小胡須。

無論如何,我還是感謝我的朋友,不僅讓我嘗到了老鼠魚,還讓我長了見識。

第一次“遇見”老鼠魚昨天中午,有朋友給我送來一條魚。魚個兒很大,估計有五六斤重吧。朋友說這是剛剛從黃浦江捉到的老鼠魚。老
第一次“遇見”老鼠魚昨天中午,有朋友給我送來一條魚。魚個兒很大,估計有五六斤重吧。朋友說這是剛剛從黃浦江捉到的老鼠魚。老
第一次“遇見”老鼠魚昨天中午,有朋友給我送來一條魚。魚個兒很大,估計有五六斤重吧。朋友說這是剛剛從黃浦江捉到的老鼠魚。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