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大研究所學生創業失敗:從融資40億到拖欠5億,1600萬人排隊退錢

作者:世唯戰略咨詢
北大研究所學生創業失敗:從融資40億到拖欠5億,1600萬人排隊退錢

曾幾何時,每個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曾有一道亮麗的“黃色風景線”。

北大研究所學生創業失敗:從融資40億到拖欠5億,1600萬人排隊退錢

圖檔來源于網絡

而僅僅5年時間,ofo小黃車從風靡一時到無人問津,甚至因為押金的問題,以至于部分使用者現在談起也會為之憤憤不平。

ofo小黃車是一個無樁共享單車出行平台,其成立之初的宗旨在于解決“城市最後一公裡”的出行問題。

自2015年6月項目啟動以來,ofo小黃車已投入1000萬輛共享單車,市場面向海内外,并向全球20個國家、超2億使用者提供了超過40億次的出行服務。其業務發展之迅速,也證明了“共享單車經濟”是大勢所趨。

北大研究所學生創業失敗:從融資40億到拖欠5億,1600萬人排隊退錢

圖檔來源于網絡

雖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但ofo小黃車的生命周期隻延續了5年。2019年小黃車破産,創始人出走,至今還有1600萬人未退還199元押金。更讓人氣憤的是,有使用者表示ofo共享單車App上,未退押金的使用者已無法檢視自己退押金的進度,這是否意味着未退還押金的使用者永遠也拿不到這199元?

一、ofo創始人戴威的創業故事

戴威,北大經濟學碩士,就讀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大學。除此之外,其父親也是央企的重要幹部,頂着高知、高幹的光環創立了ofo這個品牌。

北大研究所學生創業失敗:從融資40億到拖欠5億,1600萬人排隊退錢

圖檔來源于網絡

起初ofo的定位并不是共享單車平台,而是騎行旅遊。是因為當年戴威大學畢業去青海執教一年,期間的每個周末都會騎行往返縣城與小鎮。騎行帶他看遍了青海的壯麗山河,也是以愛上騎行。

支教結束後,戴威回到北京和朋友共同創立了一個騎行旅遊的品牌ofo。創業一段時間後,當ofo的賬面上隻剩400塊時,戴威不得不承認,騎行旅遊太燒錢。

緊接着2015年6月,ofo開始改變方向做共享單車,并宣告了自己的願景:隻連接配接車,不生産車。4個月之後,ofo在北大的單日訂單量突破3000單,這也讓戴威看到了共享單車在校園裡的需求之大。

北大研究所學生創業失敗:從融資40億到拖欠5億,1600萬人排隊退錢

圖檔來源于網絡

次年的1月,ofo拿到了金沙江創投的首輪投資:1000萬元,這也是ofo創立以來的第一筆投資。據戴威描述,“拿到投資後,當時他和ofo聯合創始人張巳丁趴在國貿三期商城的圍欄上感歎,從來沒見過這麼多錢。”

半年後,ofo和競争對手摩拜單車成為2016年下半年最熱門的創業項目。與此同時,在接下來四個月的時間裡,ofo相繼完成4輪融資,直到2018年,ofo累計融資金額超40億美金。

北大研究所學生創業失敗:從融資40億到拖欠5億,1600萬人排隊退錢

圖檔來源于網絡

但潮起潮落,曾經有多輝煌現在就會有多落魄。2018年年底,ofo資金鍊斷裂,拖欠供應商5個億,1600萬人排隊退押金,而此時戴威也早已逃之夭夭。

二、ofo小黃車負債累累

從融資40億美金到拖欠供應商5個億,1600萬人排隊退押金。接下來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導緻ofo今天的結局。

1、資本壟斷所緻

從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為什麼ofo能夠迅速占領市場,成為共享單車行業的領頭羊,因為有資本的推動。商業市場中看似是各個企業之間的競争,實際上是背後資本的博弈,而ofo之是以會敗走華容道,實際上就是背後沒有資本的支撐了。

當時滴滴投資了青桔單車,螞蟻金服投資了哈羅單車,美團投資了摩拜單車,隻有ofo堅持獨立營運。

北大研究所學生創業失敗:從融資40億到拖欠5億,1600萬人排隊退錢

圖檔來源于網絡

面對資本的撤場以及前期不斷擴張的市場,ofo僅憑自身業務幾乎難以存活下去。

2、單車損壞率高,後期維護成本高

共享單車的概念固然美好,可現實是街邊随處可見的小黃車被損壞,廢棄小黃車堆積如山。

北大研究所學生創業失敗:從融資40億到拖欠5億,1600萬人排隊退錢

圖檔來源于網絡

北大研究所學生創業失敗:從融資40億到拖欠5億,1600萬人排隊退錢

圖檔來源于網絡

這些都是由于小黃車的損壞率極高,進而導緻廢棄率和後期維修成本高。

一輛小黃車的成本是200塊錢,而每騎一次是5毛錢,假設每人每天騎2-3次,那一天就是一塊五,大概需要3個多月才能回本。但是一輛小黃車可能還沒到3個月就要維修,甚至被廢棄。

3、前期擴張太快,導緻後期接不住

按照正常商業邏輯來看,擴張是建立在項目盈利且有充足的基礎之上,穩紮穩打。而ofo前期就是純燒錢來打開市場,這對資金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一旦資金鍊斷裂就要出問題。

這或許是當下網際網路商業市場的玩法,品牌不是靠慢慢積累出來的,而是靠錢堆出來的。而消費者在商業市場中也失去了主動選擇的權利,隻能被動接受,因為能被我們看見的都是經過資本挑選好的。

三、結束語

商業市場變幻莫測,雖說ofo被拉下神壇也是衆多因素的結果,但作為一家有責任、有擔當的企業,對使用者負責難道不是首當其沖的嗎?可事态卻發展為消費者需要主動維權。

拖欠供應商5個億,1600萬人排隊退押金,創始人卻逃之夭夭,這樣的結果真的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喜歡就點個關注吧

持續分享有價值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