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養育中100%會遇到的坎,這位媽媽摸索出了一個秘笈

作者:媽咪Jane黃靜潔

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樣一個采訪調查,節目邀請了73對母子參加了一場訪談。

先是問媽媽們:“給你孩子打個分數,10分滿分,你會打幾分?”媽媽們說出了孩子很多缺點,并給孩子打出了5-8分:

他總喜歡用袖子擦嘴巴;

他就是不肯好好吃飯,什麼青菜都不愛吃;

一天要哭五六次;

問他有耳朵為什麼聽不進,他說耳朵塞住了……

養育中100%會遇到的坎,這位媽媽摸索出了一個秘笈

另一邊讓孩子給媽媽打分時,所有的孩子都不假思索地打了滿分。

在小朋友的眼中爸爸媽媽是特别完美的,但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有着各式各樣的缺點。

1

問題視角 & 優勢視角

有次我和黃靜潔老師(媽咪Jane)分享了開頭這個采訪,想聽聽她的看法。

靜潔老師是中西合璧親子教育專家,父母堂的創始人,也是《父母的格局》《學習的格局》的作者。她已經陪伴家裡兩個男孩分别走過了兩個18年,關于這個話題,靜潔老師給我講了一個她家大兒子的經曆:▼

我和大兒子在他國小四年級時做過一些讨論,希望能挖掘出一個自我發展的優勢項。他給我列了一個優勢能力清單,其中包括運動、好客、對人和善、愛講話、樂于助人、喜歡表現、有上司願望等;弱勢能力中有不擅長時間管理、容易忘事、停不下來、沒有音樂天賦、不喜歡數學等。

我們倆大笑着把這些項目過了一遍,最後決定把上司力當作他的優勢項,因為他的所有優勢能力都與他人和社群相關,而且他具有明顯的利他能力傾向。為了實施這個優勢項矩陣,我們開始研究校内的各項學生活動,我鼓勵他去參與校内的學生會評選等。

最後,他在國小畢業時拿到了學校評選出來的唯一一個學生領袖大獎。

這裡靜潔老師談及了一個我沒有了解過的概念——“優勢視角”。

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普遍使用的是“問題視角”,聚焦于“你出了什麼問題”。

陷入單一看待問題的視角中去,就像身邊僅有的一樣工具是一把錘子,看孩子看到的都是TA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每一個問題都像是一顆釘子。

在積極心理學上還有一個詞叫做“優勢視角”。它是一種關注人的内在力量和優勢資源的視角,強調的是“淡化問題,關注優勢”。

為人父母經常緻力于去改善孩子的缺點,而忽略了發展優勢的重要性。雖然知道應該揚長避短,但在行動時,仍然會不由自主地去“補短”。如果可以轉換視角,把關注點從“問題”轉移到“優勢”上,那問題就可以提升成為機遇。

養育中100%會遇到的坎,這位媽媽摸索出了一個秘笈

從靜潔老師的講述中,我了解到,要從孩子的“缺點”中發現隐藏的天賦,把關注點從“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轉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2

從出生到青春期

橫跨18年的格局養育

最近,我買了一本靜潔老師“格局養育”系列的新書——《時間的格局》,讀完後我又有了新的收獲。

養育中100%會遇到的坎,這位媽媽摸索出了一個秘笈

《時間的格局》從橫跨十八年的時間次元,早期發展的四個時期來寫養育,為父母提供一張從出生到青春期的科學養育地圖,無論你的孩子幾歲,無論TA處于養育的哪個階段,都有機會開啟視角、拓展思維、來回縱橫地觀察養育的全過程。(給父母堂的讀者争取到了贈書的福利,文末留言參與哦!)

前兩天讀完後我感到非常驚喜,每一個小章節都讓我有新的體會。比如上文提到的“優勢視角”,靜潔老師在書中談起在她的分享會現場,經常有一些家長找她說自家孩子身上的問題。▼

其中一位家長遇到了這樣的問題:“我的孩子什麼都好,就是學習不好。每次考試他隻能拿 98 分,為什麼不能拿滿分呢?我一檢查考卷都是粗心造成的,我怎麼能讓他不粗心呢?”

在這位媽媽眼裡,無論她的孩子取得多好的成績,她都會用一個更高的目标來要求孩子。例如數學這次考了 100 分,她立馬會問為什麼國文又丢了 3 分?其實,這位媽媽的完美苛求反而剝奪了孩子的學習成就感,最大程度地損害了孩子的自信心。

養育中100%會遇到的坎,這位媽媽摸索出了一個秘笈

靜潔老師在分享會現場

靜潔老師書中所說的情況讓我想到了我的鄰居H媽,她常常拿着兒子小H的成績單給我看,因為國小低年級,沒有分數,隻有等第,有幾檔下面打着B,還有個别C。

H媽常常緊盯這幾個弱項追問小H是什麼原因,是沒發揮好還是不了解,之後還會着重注意小H這幾方面的成績。

其實,小H有一大串的A,H媽沒有看見,隻盯着那些少數的B和C了。

沒有看到孩子好的地方,看到的永遠是不足的地方,一方面孩子會産生“不管我怎麼做你們都不會滿意的心态”,另一方面,總被挑出錯,也就失去了進步的動力,TA的上進心和内驅力自然也就被“扼殺”了。

養育中100%會遇到的坎,這位媽媽摸索出了一個秘笈

靜潔老師還提到了一個她身邊的比較正面的例子:▼

有一個孩子愛跑步,每天中午别的孩子都在午休,他就去操場上兜圈子,有心的媽媽幫他報了學校的足球班,後來孩子踢進了校隊,再後來成了足球校隊的小隊長。這位家長告訴我,自從孩子進入校隊後,他的學習成績從來沒有落下過,因為他對自己有了一份自律的要求。

回顧這個孩子從自發的跑步行為,發展到成為足球校隊的靈魂人物,其中與媽媽敢于讓孩子花時間練球,允許孩子為自己擅長的事情付出努力有着極大的關系。

在确定優勢項并創造環境提供機會後,就要允許孩子投入時間努力。在努力這件事情上,家長如果太吝啬,設定太多的禁區,那麼孩子就有可能錯失發展自己最大的優勢能力的機會。

想要提升孩子主動學習的内驅力,靜潔老師提到的圍繞着孩子的優勢能力,放大優勢就是很好的一個方法,“聚焦優勢發展”就是給予孩子最大的外部激勵動機。

3

用“時間的格局”

打開孩子18年成長地圖

《時間的格局》最打動我也是我覺得最有意義的地方是,不管我的女兒現在幾歲,在橫跨十八年的時間次元裡,往前看,我可以發現過去育兒中出現的諸多問題,能找到發生的原因,今後可以避免;往後看,我可以找到未來更好的養育方法。

我女兒小花寫作文向來是個難題,在她剛接觸作文時,她非常懼怕寫作文,拿她的早期作品來看,基本是湊字數和一通亂寫。

後來我嘗試運用靜潔老師提到的優勢視角去看小花的作文,我不再批評她,也沒有給她報作文班增加壓力,隻是讓她把每次的作文拿來給我看看。

寫得不好沒關系,我從裡面挑精彩的部分給她點評。一開始的确沒什麼亮點,我就圈她寫得好的幾個字,比如“這筆捺特别好”,有可以圈出來的詞,就告訴她相關的好詞好句。後來,可以圈出來的亮點越來越多,從一個詞到一句話,再到一個小段落都不錯。

養育中100%會遇到的坎,這位媽媽摸索出了一個秘笈

上周,我再次見到靜潔老師,我和她聊了小花作文進步的事,她也很高興,她告訴我:▼

如果用問題視角來看,的确能看到孩子很多不足之處,但如果在孩子的不完美中,尋找積極的一面,用優勢視角來看,我們能看到了一個真實且具有生命力的孩子,并且TA會越來越優秀。

特别是在早期發展階段,家長要多看、多誇、多支援孩子的優勢能力項,少聚焦、少批評、少打擊孩子的弱勢能力項。一個内心陽光而堅定的孩子,一定會用自己的強項帶動弱項蓬勃發展起來的。

靜潔老師的書,非常值得一讀,融合中西文化的養育觀,“格局養育”系列第一本《父母的格局》幫父母讀懂孩子,第二本《學習的格局》讓孩子學會自主學習,這次的新書《時間的格局》探讨的是從出生到青春期的格局養育。

養育中100%會遇到的坎,這位媽媽摸索出了一個秘笈

我問靜潔老師,為什麼會選擇這樣一個“橫跨18年”的時間角度來寫呢?

靜潔老師說,發展心理學把人的早期發展分為四個時期,每個時期的孩子都具有不同的認知水準,都有不同的養育着力點。但是,我們大多數父母都隻盯着一件事就是學習和成績。是以,我特别想傳遞一個新的觀念:在孩子生命發展的前十八年時間裡,人格發展必須先于智力發展,隻有分階段奠基好自主感、自尊感、成就感和價值感這四大品格支柱,孩子的各項才華和能力才能“水到渠成”般地開花結果。

關于教育,很多人是提“十萬個為什麼”,靜潔老師則是回答“十萬個怎麼辦”。

過去我也有很多來訪者也會問我有關教育的宏觀、中觀和微觀的各種問題,很多情況我也會無能為力,但現在我知道怎麼回答他們了:“可以去讀讀看靜潔老師的書,你一定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