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5歲後,進入“養壽期”,堅持這5個好習慣,或能離長壽更近一些

作者:脊柱醫師張風江

中年是我們人生的關鍵時期,許多人會在此時期實作自己的理想與追求。然而,中年不光是人生事業的“試金石”,也是生命健康的“分水嶺”。

在人們進入中年以後,人體的所有器官都漸漸開始向衰老過渡,各類疾病也開始凸顯。這段時間人們一定要重視保健,這樣才能增壽。保健養壽要抓住關鍵期,那麼“養壽”的最佳年齡階段是什麼時候呢?

45歲後,進入“養壽期”,堅持這5個好習慣,或能離長壽更近一些

45-55歲,是養壽關鍵時期?

步入45-55歲之後,機體會開始發生一系列的變化。

首先,45歲後,我們的外貌會首先出現明顯的衰老信号。此時人們的皮膚彈性會降低,皺紋會增多。這是因為這時的表皮細胞的再生變得緩慢,真皮彈力纖維、網狀纖維縮短,膠原物質濃縮,皮下脂肪減少。這些也會引起皮膚出現棕色或棕褐色色素沉着斑。

同時,中年人在這個時期身高可能會縮短。因為這段時間人們的脊椎彎曲增加,脊椎骨變扁平,椎間盤萎縮。此時脂肪占身體的比例也增加了,是以中年以後容易出現發胖。

45歲後,進入“養壽期”,堅持這5個好習慣,或能離長壽更近一些

不僅在外貌上會看到明顯的變化,45-55歲的人的機體免疫功能也會發生明顯變化。

随着年齡的增長,45歲後各種惡性惡性良性腫瘤發病率明顯上升。因為人體内免疫球蛋白增加,體内的血清抗體效價的測定值反而下降了。此時人體對外來新抗原的免疫作用紊亂,常把自身物質誤以為異體,抗體能力亢進,這樣就會導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

45歲後,進入“養壽期”,堅持這5個好習慣,或能離長壽更近一些

除了以上兩種,45歲以後,人們的腎上腺皮質的儲備能力在減退,此時身體對外來傷害反應能力降低,甲狀腺功能逐年減退。這些會引起人們皮膚易幹燥、毛發易脫落,容易出現貧血、腸管蠕動功能降低等症狀。

讀到這裡我想大家應該都注意到了,随着人們進入這個年齡階段,身體的多種機能都處于加速衰老的程序中,這就是45-55歲是人們養壽的關鍵時期的原因。

但是倘若在此階段沒有養成好的習慣,經常做有損身體健康的事,就會給我們的身體雪上加霜,縮短我們的壽命。

45歲後,進入“養壽期”,堅持這5個好習慣,或能離長壽更近一些

中年時期不注意,這些疾病易找上門

中年時期身體帶來的一些變化不容忽視,若不多加注意,就可能爆發各類疾病。下面和大家探讨中年時期常見的疾病有哪些?

随着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逐年上升,并成為繼“三高”疾病後嚴重威脅中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中年人因為社交和工作壓力大,易養成長期飲酒的不良生活習性。酒精通過影響尿酸的濃度和排洩過程,緻使體内的尿酸含量增加。

45歲後,進入“養壽期”,堅持這5個好習慣,或能離長壽更近一些

酒精進入體内後,經過肝髒進行代謝,代謝過程中會大量占用血液中的水分,血管中尿酸的濃度就會大大提高,間接使血尿酸值變高。是以大量飲酒後,往往會誘發急性痛風。

還有一點就是酒精在體内的代謝産物之一是乳酸,而乳酸的代謝機制和尿酸接近。乳酸的代謝增加,就會抑制尿酸的代謝排出,導緻體内血尿酸值偏高。(以上内容參考資料:大陸45歲及以上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與常見慢性病的關聯研究)

45歲後,進入“養壽期”,堅持這5個好習慣,或能離長壽更近一些

中年後期,人們易患各類消化道疾病。45歲以前無明顯變化,45歲後大家會感覺到自己的消化速度變慢了,各類消化疾病也找上門來。

這是因為這個年紀的人們的消化功能在減退,表現為人體胃黏膜的腺體發生退行性變化,分泌腺細胞數減少了,胃消化酶分泌量也在減少。

45歲後,進入“養壽期”,堅持這5個好習慣,或能離長壽更近一些

人到中年以後,随着年齡的增加,血壓也會逐漸升高。中年人的血管逐漸老化,此時動脈發生明顯改變,動脈壁的緩沖能力降低,就容易出現高血壓。(以上内容參考資料:上海市徐彙區45~55歲居民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影響因素分析)

還有一個會經常困擾到大家的問題是,中年人會發現自己的記憶力明顯下降了。

這是因為45歲以後人的腦重量開始減少,神經細胞數目也在減少,神經細胞的營養情況、神經傳導速度以及腦循環血量均也都呈下降趨勢。

45歲後,進入“養壽期”,堅持這5個好習慣,或能離長壽更近一些

中年勿做這些事,才能保健康!

想要科學規避上述疾病,安全度過中年關鍵期,在日常生活中以下這幾點不要再做!

煙齡幾十年的中年人要注意了,為了你們的身體健康,從現在起開始戒煙!

吸煙對人體的危害極大。煙裡的尼古丁作用于動脈内膜,使動脈内壁遭到破壞,導緻血小闆加速聚集,單核細胞黏附在内壁上,發生脂肪性病變。吸煙也能導緻機體内氧自由基增多,血液中自由基增多會損傷血管内皮,最終導緻動脈粥樣硬化。

此外,尼古丁能轉化為強緻癌物。尼古丁又稱煙堿,在煙草中的含量約為1%~2%,是煙草中的一種主要生物堿,能轉化為具有強緻癌性的亞硝胺化合物。

45歲後,進入“養壽期”,堅持這5個好習慣,或能離長壽更近一些

除了戒煙,中年人在日常飲食上也需要多注意,要嚴格控制自己每天的熱量的攝入。

适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多吃一些低升糖指數的食物,例如含有果糖的食物,可以有效降低熱量的攝入。果糖的升糖指數比葡萄糖要低,升糖指數低的食物消化沒那麼快,在腸道的停留時間較長,會帶來較強飽腹感,進而可以有效控制食物攝入總量來保持體重。

另外,盡量食用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脂肪,這樣可以減少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含量,降低熱量,防止發胖。比如少食豬油,用橄榄油來代替。

45歲後,進入“養壽期”,堅持這5個好習慣,或能離長壽更近一些

中年人因為味覺逐漸退化,喜歡吃重鹽食物,這也是對大家的身體非常有害的!攝入食鹽對于心髒、消化系統、體液的酸堿平衡、神經及肌肉的生理功能固然有重要作用,但長期過多的攝入食鹽,會對中年人造成不小的危害。

高鹽飲食會導緻高血壓。高鹽攝入區的居民,高血壓和腦卒中發生率顯著增高。因為高鹽飲食會使得血液裡面的鈉離子明顯增加,進而引起血漿滲透壓升高。此時為了讓血漿滲透壓變得平衡,血管會攝入更多的水分,當血管内的水分增加時,就會導緻血壓升高。

另外,食鹽中的鈉離子會對血管緊張素受體直接産生作用,會讓交感神經張力升高,這會促使動脈收縮,進而導緻血壓升高。

45歲後,進入“養壽期”,堅持這5個好習慣,或能離長壽更近一些

養成五個好習慣,健康益壽并不難

戒掉以上壞習慣,才能為大家的下半輩子打好基礎。好習慣什麼時候開始培養都不晚,牢記以下五件事,利健康,益增壽!

1.多喝水。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多喝水,不要等到渴了才想起來喝。及時給身體補充足夠的水分,可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水準,同時有利于預防血液變得黏稠,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每天最好飲水2000毫升以上,如果是患有心肺和腎髒疾病的人需要減少飲水量,平時也可以常喝點養生茶。

45歲後,進入“養壽期”,堅持這5個好習慣,或能離長壽更近一些

2.多補鈣。中年人想養壽,補鈣萬萬不可忽視!缺鈣會給中年人帶來多重健康威脅。由于軟骨基質的減少,彈性降低,關節發生退行性變化,人們在中年以後關節活動範圍減少,骨骼脫鈣易造成骨質疏松。中年人的骨易發生纖維性變和鈣化增生,骨的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

補鈣既有效又便捷的方式就是曬太陽。大家每次曬太陽的時間最好是20-30分鐘,這樣可以激活我們人體的維生素D。

45歲後,進入“養壽期”,堅持這5個好習慣,或能離長壽更近一些

一般情況下機體的維生素D是存在表皮下的無活性的骨化醇,經過紫外線照射,再經過肝髒、腎髒兩次羟化形成1.25-二羟維生D3。

此時的維生素D才具有活性,才能夠幫助腸道的鈣吸收入血,血中的鈣沉積到骨頭和牙齒上。此外,要注意曬太陽的皮膚不建議抹防曬霜,這樣有利于維生素D的激活。在炎熱的夏天沒有必要進行直曬,隻要是在陰涼的地方紫外線也一樣能夠激活機體的維生素D。

45歲後,進入“養壽期”,堅持這5個好習慣,或能離長壽更近一些

3.攝入足量蛋白質。想要健康益壽,中年人一定要保證攝入足量的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的組織結構的重要成分,比如肌肉、内髒中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蛋白質參與很多酶的催化反應。供給足量的蛋白質,可增強人體的抵抗力,促進食欲,亦可協助平衡合理的飲食。

蛋白質還可以提供營養功能,如果蛋白質合成不足,機體消耗過多就容易産生消瘦、乏力。

蛋白質合成不足常見于消耗性疾病,比如糖尿病、結核、甲狀腺機能亢進症以及惡性良性腫瘤的病人,由于代謝過于旺盛,攝入不足,蛋白質分解過多就可能造成機體消瘦得明顯,這類人要及時補充蛋白質。(以上内容參考資料:45歲及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流行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

45歲後,進入“養壽期”,堅持這5個好習慣,或能離長壽更近一些

4.保持樂觀。保持樂觀是中年人養生的不老丹。樂觀是人們的一種積極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發人的活力和潛力,解決沖突,逾越困難。

中年居民生理健康狀況檢查結果顯示,中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十分不佳。中年人要承受的生活壓力更大,同時要操心父母和孩子的生活,繁忙的工作生活使他們無暇顧及自身的生理健康,更不用說心理健康。

大家可以通過培養自己的幾個小愛好并沉浸其中,人們在沉浸愛好裡時會産生心流。心流是一種将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覺,心流産生時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愉快的情緒能使心理處于怡然自得的狀态,有益于人體各種激素的正常分泌,有利于調節腦細胞的興奮和血液循環。

45歲後,進入“養壽期”,堅持這5個好習慣,或能離長壽更近一些

5.适當運動。運動對人體大有裨益,中年人需要通過适當運動來維護健康,進而養壽。大家最好堅持每周适度運動三至五次,每次二十至三十分鐘。運動的強度及時間要依個人的體能慢慢地增加,最佳狀态是有點累、但不至于大喘氣說不出話的程度。

運動能鍛煉人的肌力。人的肌力在四十五歲以後就逐漸減弱,尤其爆發力下降得更快。肌力減弱,對人們從事日常活動有很大的影響,且肌力減退最常見的病因之一就是缺少活動。

45歲後,進入“養壽期”,堅持這5個好習慣,或能離長壽更近一些

結語:

衰老無可抗拒,卻可延緩;疾病在所難免,但可預防。作為擷取長壽的關鍵年齡,中年養生保健顯得格外重要。

調節情志、凡事有度、勞逸結合、作息守時、營養平衡、控制體重、戒煙少酒、适當鍛煉、多些娛樂、定期體檢等,這些都是中年人防患于未然應當遵循的。

參考資料:

【1】陳蕾,伍成凱,康峻鳴,李文源.大陸45歲及以上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與常見慢性病的關聯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21,24(04):447-452.

【2】郭伶俐,葉霖,袁姣.45歲及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流行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9,46(16):2890-2894.

【3】沈德蕾,陳浩,趙超,梁會鳳,易春濤.上海市徐彙區45~55歲居民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20,23(06):716-720.

#健康真知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