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45岁后,进入“养寿期”,坚持这5个好习惯,或能离长寿更近一些

作者:脊柱医师张风江

中年是我们人生的关键时期,许多人会在此时期实现自己的理想与追求。然而,中年不光是人生事业的“试金石”,也是生命健康的“分水岭”。

在人们进入中年以后,人体的所有器官都渐渐开始向衰老过渡,各类疾病也开始凸显。这段时间人们一定要重视保健,这样才能增寿。保健养寿要抓住关键期,那么“养寿”的最佳年龄阶段是什么时候呢?

45岁后,进入“养寿期”,坚持这5个好习惯,或能离长寿更近一些

45-55岁,是养寿关键时期?

步入45-55岁之后,机体会开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首先,45岁后,我们的外貌会首先出现明显的衰老信号。此时人们的皮肤弹性会降低,皱纹会增多。这是因为这时的表皮细胞的再生变得缓慢,真皮弹力纤维、网状纤维缩短,胶原物质浓缩,皮下脂肪减少。这些也会引起皮肤出现棕色或棕褐色色素沉着斑。

同时,中年人在这个时期身高可能会缩短。因为这段时间人们的脊椎弯曲增加,脊椎骨变扁平,椎间盘萎缩。此时脂肪占身体的比例也增加了,所以中年以后容易出现发胖。

45岁后,进入“养寿期”,坚持这5个好习惯,或能离长寿更近一些

不仅在外貌上会看到明显的变化,45-55岁的人的机体免疫功能也会发生明显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45岁后各种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上升。因为人体内免疫球蛋白增加,体内的血清抗体效价的测定值反而下降了。此时人体对外来新抗原的免疫作用紊乱,常把自身物质误以为异体,抗体能力亢进,这样就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45岁后,进入“养寿期”,坚持这5个好习惯,或能离长寿更近一些

除了以上两种,45岁以后,人们的肾上腺皮质的储备能力在减退,此时身体对外来伤害反应能力降低,甲状腺功能逐年减退。这些会引起人们皮肤易干燥、毛发易脱落,容易出现贫血、肠管蠕动功能降低等症状。

读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都注意到了,随着人们进入这个年龄阶段,身体的多种机能都处于加速衰老的进程中,这就是45-55岁是人们养寿的关键时期的原因。

但是倘若在此阶段没有养成好的习惯,经常做有损身体健康的事,就会给我们的身体雪上加霜,缩短我们的寿命。

45岁后,进入“养寿期”,坚持这5个好习惯,或能离长寿更近一些

中年时期不注意,这些疾病易找上门

中年时期身体带来的一些变化不容忽视,若不多加注意,就可能爆发各类疾病。下面和大家探讨中年时期常见的疾病有哪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逐年上升,并成为继“三高”疾病后严重威胁中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年人因为社交和工作压力大,易养成长期饮酒的不良生活习性。酒精通过影响尿酸的浓度和排泄过程,致使体内的尿酸含量增加。

45岁后,进入“养寿期”,坚持这5个好习惯,或能离长寿更近一些

酒精进入体内后,经过肝脏进行代谢,代谢过程中会大量占用血液中的水分,血管中尿酸的浓度就会大大提高,间接使血尿酸值变高。因此大量饮酒后,往往会诱发急性痛风。

还有一点就是酒精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之一是乳酸,而乳酸的代谢机制和尿酸接近。乳酸的代谢增加,就会抑制尿酸的代谢排出,导致体内血尿酸值偏高。(以上内容参考资料:大陆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常见慢性病的关联研究)

45岁后,进入“养寿期”,坚持这5个好习惯,或能离长寿更近一些

中年后期,人们易患各类消化道疾病。45岁以前无明显变化,45岁后大家会感觉到自己的消化速度变慢了,各类消化疾病也找上门来。

这是因为这个年纪的人们的消化功能在减退,表现为人体胃黏膜的腺体发生退行性变化,分泌腺细胞数减少了,胃消化酶分泌量也在减少。

45岁后,进入“养寿期”,坚持这5个好习惯,或能离长寿更近一些

人到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血压也会逐渐升高。中年人的血管逐渐老化,此时动脉发生明显改变,动脉壁的缓冲能力降低,就容易出现高血压。(以上内容参考资料:上海市徐汇区45~55岁居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还有一个会经常困扰到大家的问题是,中年人会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明显下降了。

这是因为45岁以后人的脑重量开始减少,神经细胞数目也在减少,神经细胞的营养情况、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脑循环血量均也都呈下降趋势。

45岁后,进入“养寿期”,坚持这5个好习惯,或能离长寿更近一些

中年勿做这些事,才能保健康!

想要科学规避上述疾病,安全度过中年关键期,在日常生活中以下这几点不要再做!

烟龄几十年的中年人要注意了,为了你们的身体健康,从现在起开始戒烟!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极大。烟里的尼古丁作用于动脉内膜,使动脉内壁遭到破坏,导致血小板加速聚集,单核细胞黏附在内壁上,发生脂肪性病变。吸烟也能导致机体内氧自由基增多,血液中自由基增多会损伤血管内皮,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此外,尼古丁能转化为强致癌物。尼古丁又称烟碱,在烟草中的含量约为1%~2%,是烟草中的一种主要生物碱,能转化为具有强致癌性的亚硝胺化合物。

45岁后,进入“养寿期”,坚持这5个好习惯,或能离长寿更近一些

除了戒烟,中年人在日常饮食上也需要多注意,要严格控制自己每天的热量的摄入。

适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多吃一些低升糖指数的食物,例如含有果糖的食物,可以有效降低热量的摄入。果糖的升糖指数比葡萄糖要低,升糖指数低的食物消化没那么快,在肠道的停留时间较长,会带来较强饱腹感,从而可以有效控制食物摄入总量来保持体重。

另外,尽量食用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脂肪,这样可以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含量,降低热量,防止发胖。比如少食猪油,用橄榄油来代替。

45岁后,进入“养寿期”,坚持这5个好习惯,或能离长寿更近一些

中年人因为味觉逐渐退化,喜欢吃重盐食物,这也是对大家的身体非常有害的!摄入食盐对于心脏、消化系统、体液的酸碱平衡、神经及肌肉的生理功能固然有重要作用,但长期过多的摄入食盐,会对中年人造成不小的危害。

高盐饮食会导致高血压。高盐摄入区的居民,高血压和脑卒中发生率显著增高。因为高盐饮食会使得血液里面的钠离子明显增加,从而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此时为了让血浆渗透压变得平衡,血管会摄入更多的水分,当血管内的水分增加时,就会导致血压升高。

另外,食盐中的钠离子会对血管紧张素受体直接产生作用,会让交感神经张力升高,这会促使动脉收缩,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45岁后,进入“养寿期”,坚持这5个好习惯,或能离长寿更近一些

养成五个好习惯,健康益寿并不难

戒掉以上坏习惯,才能为大家的下半辈子打好基础。好习惯什么时候开始培养都不晚,牢记以下五件事,利健康,益增寿!

1.多喝水。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多喝水,不要等到渴了才想起来喝。及时给身体补充足够的水分,可以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水平,同时有利于预防血液变得黏稠,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每天最好饮水2000毫升以上,如果是患有心肺和肾脏疾病的人需要减少饮水量,平时也可以常喝点养生茶。

45岁后,进入“养寿期”,坚持这5个好习惯,或能离长寿更近一些

2.多补钙。中年人想养寿,补钙万万不可忽视!缺钙会给中年人带来多重健康威胁。由于软骨基质的减少,弹性降低,关节发生退行性变化,人们在中年以后关节活动范围减少,骨骼脱钙易造成骨质疏松。中年人的骨易发生纤维性变和钙化增生,骨的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

补钙既有效又便捷的方式就是晒太阳。大家每次晒太阳的时间最好是20-30分钟,这样可以激活我们人体的维生素D。

45岁后,进入“养寿期”,坚持这5个好习惯,或能离长寿更近一些

一般情况下机体的维生素D是存在表皮下的无活性的骨化醇,经过紫外线照射,再经过肝脏、肾脏两次羟化形成1.25-二羟维生D3。

此时的维生素D才具有活性,才能够帮助肠道的钙吸收入血,血中的钙沉积到骨头和牙齿上。此外,要注意晒太阳的皮肤不建议抹防晒霜,这样有利于维生素D的激活。在炎热的夏天没有必要进行直晒,只要是在阴凉的地方紫外线也一样能够激活机体的维生素D。

45岁后,进入“养寿期”,坚持这5个好习惯,或能离长寿更近一些

3.摄入足量蛋白质。想要健康益寿,中年人一定要保证摄入足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组织结构的重要成分,比如肌肉、内脏中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蛋白质参与很多酶的催化反应。供给足量的蛋白质,可增强人体的抵抗力,促进食欲,亦可协助平衡合理的饮食。

蛋白质还可以提供营养功能,如果蛋白质合成不足,机体消耗过多就容易产生消瘦、乏力。

蛋白质合成不足常见于消耗性疾病,比如糖尿病、结核、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以及肿瘤的病人,由于代谢过于旺盛,摄入不足,蛋白质分解过多就可能造成机体消瘦得明显,这类人要及时补充蛋白质。(以上内容参考资料:45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45岁后,进入“养寿期”,坚持这5个好习惯,或能离长寿更近一些

4.保持乐观。保持乐观是中年人养生的不老丹。乐观是人们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解决矛盾,逾越困难。

中年居民生理健康状况检查结果显示,中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不佳。中年人要承受的生活压力更大,同时要操心父母和孩子的生活,繁忙的工作生活使他们无暇顾及自身的生理健康,更不用说心理健康。

大家可以通过培养自己的几个小爱好并沉浸其中,人们在沉浸爱好里时会产生心流。心流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愉快的情绪能使心理处于怡然自得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各种激素的正常分泌,有利于调节脑细胞的兴奋和血液循环。

45岁后,进入“养寿期”,坚持这5个好习惯,或能离长寿更近一些

5.适当运动。运动对人体大有裨益,中年人需要通过适当运动来维护健康,从而养寿。大家最好坚持每周适度运动三至五次,每次二十至三十分钟。运动的强度及时间要依个人的体能慢慢地增加,最佳状态是有点累、但不至于大喘气说不出话的程度。

运动能锻炼人的肌力。人的肌力在四十五岁以后就逐渐减弱,尤其爆发力下降得更快。肌力减弱,对人们从事日常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且肌力减退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就是缺少活动。

45岁后,进入“养寿期”,坚持这5个好习惯,或能离长寿更近一些

结语:

衰老无可抗拒,却可延缓;疾病在所难免,但可预防。作为获取长寿的关键年龄,中年养生保健显得格外重要。

调节情志、凡事有度、劳逸结合、作息守时、营养平衡、控制体重、戒烟少酒、适当锻炼、多些娱乐、定期体检等,这些都是中年人防患于未然应当遵循的。

参考资料:

【1】陈蕾,伍成凯,康峻鸣,李文源.大陆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与常见慢性病的关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04):447-452.

【2】郭伶俐,叶霖,袁姣.45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9,46(16):2890-2894.

【3】沈德蕾,陈浩,赵超,梁会凤,易春涛.上海市徐汇区45~55岁居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06):716-720.

#健康真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