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韓戰争爆發,林彪為何不支援抗美援朝?毛主席直接說出2個原因

作者:貓眼觀史

1950年6月25日,北韓人民軍将近7個精銳師越過了三八線,這些戰士對世人說要在3個星期之内解放北韓全境,生擒李承晚。

這7個精銳師中的很多士兵都參加過解放戰争,是我們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親傳弟子,北韓人民軍一路勢不可擋,每一條消息都讓美國人極度震驚。

不久之後,美國總統杜魯門派遣以美國為主的聯合國軍登陸北韓半島,在凜冽的寒風中,北韓戰士與西方最強大的國家們的士兵奮勇作戰,在這場艱苦卓絕的戰争中,北韓因為兵力不足,無奈敗退。

在五星上将麥克阿瑟正洋洋得意的時候,美國人突然聽到了一個噩耗,那就是有一支部隊跨過了鴨綠江。

北韓戰争爆發,林彪為何不支援抗美援朝?毛主席直接說出2個原因

志願軍入朝參戰

這支部隊就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美國人還不知道,自己将陷入一場曠日持久、看似毫無希望、永無止境的可怕戰争。

美國人隻看到了志願軍強大的實力和作戰意志,卻不知道我們當初為了做這個決定,毛主席下了多大的決心。

要知道當年林彪等人一直在表示堅決反對。

人們現在都一直在後怕,若是當初按照林彪的意見進行決策,很可能會産生不可估量的後果。

今天,主要講講林彪為何不同意?

一、

對于金日成來說,1950年10月8日絕對是一個他永遠銘記的日子,就在這一天,毛主席以主席的身份,簽發了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指令,并且在第一時間緻電金日成。

在這份指令上明确指出:“為了援助北韓人民解放戰争,反對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們的進攻,借以保衛北韓人民、全中國人民以及東方諸國人民的利益,将東北邊防軍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立即向北韓邊境出動,共同協同北韓同志,向着侵略者作戰并且争取光榮的勝利!”

這個決定是做得如此艱難,這時候的新中國剛剛周歲,剛剛脫離戰火的煎熬,任誰準備同美國世界頭号強國扳手腕,都需要莫大的氣魄和膽略。

在這個節骨眼做這個決定無比艱辛,因為彼時西藏還沒有解放,在中華大地上,台灣以及東南沿海還駐守着大量的國民黨軍隊,全國還有很多作亂的土匪惡霸,他們和國民黨部隊狼狽為奸。

國家百廢待新,新生的中國需要時間去把中國建設好,整整14年的抗戰,再加上數年的解放戰争,國家和人民都迫切需要休養生息。

最重要的是,全國人民都不再想打仗了。

可是敵人都達到了家門口了,面對着美國大兵的威脅,中國隻有一條路,那就是毛主席說的“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北韓戰争爆發,林彪為何不支援抗美援朝?毛主席直接說出2個原因

中國不會對北韓見死不救,同樣更不能眼睜睜看着美國的轟炸機開始轟炸大陸的東北地區,但是,當時做這個決定的時候,中央政治局專門召開了會議進行讨論。

當時有兩種态度針鋒相對,第一種就是主張出兵北韓,另外一種則是反對出兵,林彪以四野司令員的身份出席,反對的态度非常堅決。

但是因為事關重大,這次會議并沒有直接做出決定,而是讨論了一些大綱性的問題,讓所有人回去商讨一下,等待下次會議再做出決定。

這對于所有人來說都是艱難的抉擇。

二、

1950年6月27日,美國派出他們最強大的海軍和空軍入侵了北韓的領海和領空,向着北韓人民軍進行猛烈攻擊。

當時美國海軍第七艦隊也在時任美國總統杜魯門的指令下,像一根楔子插進了台灣海峽,阻止解放軍解放台灣,開始公然幹涉中國内政。

北韓戰争爆發,林彪為何不支援抗美援朝?毛主席直接說出2個原因

第二天,也就是28号,毛主席明确指出了美國人的虛僞,因為杜魯門在這一年的1月5日還口口聲聲說美國不幹涉台灣,現在卻改頭換面,公然撕毀了美國關于不幹涉中國内政的一切國際協定。

美國人來勢洶洶,到了7月7日的時候,聯合國安理會在蘇聯代表缺席的情況下,直接成立了所謂的“聯合國軍司令部”,到了第二天,更是任命有着赫赫威名的麥克阿瑟擔任“聯合國軍”總司令。

北韓的戰争,已經演變成為了一場帝國主義的侵略戰争,這導緻中國政府不得不認真思考未來的走向。

在8月4日,毛主席已經看出目前的世界形勢已經非常不容樂觀,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假如美帝國主義赢了,就會得意,緊接着就會威脅大陸。

毛主席認為,必須對北韓提供幫助,時機也要适當選擇,一定要有所準備。

那時候的毛主席已經做好了最糟糕的準備,在8月5日的時候,他接見了當時東北邊防軍的負責人鄧華,主席認為杜魯門在北韓不會善罷甘休,東北邊防軍的任務就是保衛我們的領土,同時還要準備和美國人打一場硬仗。

北韓戰争爆發,林彪為何不支援抗美援朝?毛主席直接說出2個原因

毛主席看向北韓的方向,認真說道,要準備打前所未有的大仗,還要準備他打原子彈,他打原子彈,我們打手榴彈,要抓住他的弱點,然後跟着他,最後徹底擊敗他。

時間很快到了9月30日,周恩來總理還向美國發出了嚴正警告,闡明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但是為了保衛和平,也永遠不會害怕反抗侵略戰争,中國人民永遠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更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卻置之不理。

當消息傳達給美國人的時候,美國卻露出了一貫驕傲自大的嘴臉,他們認為中國出兵參戰的可能性實在很小,也完全“不足為患”。

在1950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周年的時候,美軍越過了三八線。

拍闆絕對是一個無比艱難的決定,胡喬木曾經說過,他在主席身邊工作了20多年,隻有兩件事情是他最難以下定決心的,第一件事就是在1946年,我當準備和國民黨徹底決裂。

北韓戰争爆發,林彪為何不支援抗美援朝?毛主席直接說出2個原因

第二件就是1950年要不要派兵入朝作戰,主席非常清楚中美兩國之間偌大的實力差距,1950年的時候,美國的工農業總産值達到了2800億美元,而我們滿打滿算也隻有100億美元。

那時候美國已有先進戰機,而中國的空軍并不強大,甚至隻有在開國大典時才連飛兩次,以顯示我們也有自己的飛行隊伍。

更何況,美國已經有了原子彈,美國一個軍的武器裝備中,70毫米以上口徑的火炮就有1000多門。

解放軍呢?解放軍當時一個軍隻有36門這樣的火炮,即便是非常重要的東北邊防軍,一個軍最多也隻有190門炮。

10月4日,中央政治局開始在中南海的頤年堂再次讨論關于出兵的問題,依舊有很多人認為這一仗不能打,不到萬不得已都不能出兵。

在會議進行的途中,彭德懷元帥風塵仆仆地趕到了會場,本來彭老總作為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書記、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他正在鎮守西安,在4日中午的時候才收到這個消息,被接到了北京。

彭老總甚至連會議内容都不清楚,是以隻是聽着大家的發言。

當晚,彭老總在北京飯店的住處思來想去,無法入睡,他想起了白天毛主席曾經說的那段話,主席說别人國家處在危急時刻,我們隻是站在旁邊看着,無論怎麼說,自己心裡也難過。

第二天,毛主席和彭老總交換了意見,當主席談到北韓問題的時候,彭老總隻是說了一個字:打。

北韓戰争爆發,林彪為何不支援抗美援朝?毛主席直接說出2個原因

當天的會議中,彭老總态度非常堅決、擲地有聲地說出兵北韓是非常重要的,打爛了,等于我們解放戰争晚勝利幾年,如果美軍擺在鴨綠江岸和台灣省,那麼他們想要發動戰争,就随時都有借口!

這次會議直接奠定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會議決定由彭德懷彭老總披甲挂帥,率領志願軍進入北韓作戰。

10月6日,周總理也在中南海軍委作戰室主持召開了軍委擴大會議,當時他們在讨論志願軍入朝作戰的方案,包括一些武器裝備更換和後勤補給等問題。

在這次會議上,林彪依然堅持不出兵,周總理這次則給予了嚴肅的批評。

周總理語重心長地說道:現在已經不是我們要不要出兵的問題,而是敵人就在那裡,逼着我們非打不可。我們的自衛是正義的,是以正義的戰争最後也一定會勝利的。

黨中央、毛主席的決心已定,是以此刻不再是考慮出不出兵的問題,而是要考慮出兵以後如何去争取勝利的問題。

我們的實力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是以,當10月8日我們決定派兵北韓,這絕對是需要巨大的勇氣和魄力。

北韓戰争爆發,林彪為何不支援抗美援朝?毛主席直接說出2個原因

可能林彪從軍事角度認為這仗打不得,更難打赢,但是毛主席是從全國的角度考慮問題,如果真的按照林彪的意見不出兵,現在的中國很可能就會面臨極大的挑戰。

三、

如果我們不出兵北韓,那麼美國大兵絕對會打到大陸的鴨綠江邊,一旦北韓軍隊撤退到了大陸的東北,那麼美國人也有足夠的理由跨越邊境去追擊北韓軍隊。

屆時,東北就會再次面臨帝國主義軍隊的淩虐,如果戰場一旦燃燒到了中國本土,那麼中國就等于是再次回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腐朽清朝,這是誰都不能容忍的事情。

我們不出兵的态度也會被美國人視作軟弱,假設美國覺得我們色厲内荏,那麼東南沿海也根本不會平靜,龜縮台灣島的蔣介石政權甚至可能執行他那所謂“反攻大陸”的美夢。

到時候中國就會進入兩線作戰的窘境,中國的鴨綠江很有可能就成為中美之間對峙的分界線,後續的一五計劃可能根本無法執行,新中國的建設就會成為一個笑話。

是以這場仗必須打、一定要打,當時中國有85%的重工業都集中在了東北地區,這裡的發電量占全國總發電量的一半,東北一旦成為前線,那麼這個作為“共和國的長子”就不能為全國建設提供助力,經濟遭到重大打擊。

還有一種被很多人忽視的可能,那就是如果中國不參戰的話,那我們就成了一個沒有勇氣禦敵于國門之外的國家,如果這樣思考,那中國在日後如果和蘇聯關系破裂,蘇聯是會蔑視中國的,甚至會出兵占領東北。

北韓戰争爆發,林彪為何不支援抗美援朝?毛主席直接說出2個原因

蘇聯和美國可能都認為中國隻是一枚棋子,但是我們不能做棋子,我們要做在棋盤上的棋手,這隻有打才能打出來,我們要生生地打服敵人,大國地位不是别人賜予的,而是自己打出來的。

大國不是誰的面積大誰就是大國,事後我們打敗了美國,是以蘇聯人一點兒留在東北的理由也沒有了,甚至後續馬上歸還了屬于我們的旅順港、大連以及中長鐵路。

四、

所有關于是否出兵的問題,都在拍闆前充分讨論,在拍闆以後所有人都堅決執行,反對的聲音沒有了,因為組織的決定就是所有人前進的方向,這就是黨的嚴明紀律和這些革命家的守則。

那時一直有個問題困擾在主席心間,就是要委任誰做志願軍總司令。

毛主席其實本來想要讓林彪擔任抗美援朝總司令,隻是因為他反對出兵,而且因為身體上的陳年頑疾,導緻不得不休養,于是隻能放棄了這個計劃。

在抗戰時期,林彪被閻錫山的士兵誤傷,子彈當場洞穿了胸部,傷到了林彪的脊柱神經,傷情非常嚴峻,等到治愈以後也留下了沒有消除的頑疾,那時候他經常表現出怕冷、怕熱、怕光、頭疼和腰疼等症狀。

北韓戰争爆發,林彪為何不支援抗美援朝?毛主席直接說出2個原因

在解放戰争的時候,林彪一直躲在避光的黑屋子裡,嚼着黃豆,熬着中藥,他甚至經常給自己開藥方治病,是以讓林彪前往北韓實在是有些勉強。

毛主席也一語道破了林彪不支援抗美援朝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林彪謹慎有餘但是膽量不足,最早确實提及過他,因為他對東北很熟悉,四野十三兵團也在那裡,可是林彪懼怕打不赢;二是身體欠佳,是以不願擔此重任。

除了林彪以及最後成行的彭老總,其實當時還有一個人是去北韓的不二人選,這個人就是被譽為“盡打神仙仗”的粟裕大将。

那時候粟裕正在籌備進攻台灣的事宜,後來北韓戰争爆發以後,進攻台灣變成了一個艱難的事情,人民也決定讓粟裕擔任東北邊防軍司令。

當時粟裕大将也馬上開始了籌備工作,但是到了7月10日這一天,粟裕大将複發了高血壓、腸胃病以及美尼爾氏綜合征,于是隻能商讨新的司令員人選。

毛主席雖然想讓粟裕為帥,但是8月1日羅瑞卿大将前去探望了一次粟裕,當時粟裕因為病症久不見好轉,而且是以非常焦慮,徹夜難眠,都不能安心養病了。

北韓戰争爆發,林彪為何不支援抗美援朝?毛主席直接說出2個原因

很多軍事專家認為粟裕從未怯戰,這些人在戎馬生涯中都立下了赫赫戰功,不可能畏懼這件事情,在解放戰争的時候,粟裕就敢直面毛主席,多次鬥膽直陳否定中央的決策,這種膽量絕對是一員虎将。

現在有很多人說粟裕在裝病,這其實是對一名大将的侮辱,早在淮海戰役的時候,粟裕就曾經住院了很長一段時間,連七屆二中全會都沒有參加。

他的戰役就算是從書中閱讀都能感受到其中的驚險萬分,不是把生死置于度外的人不可能把仗打成這樣,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如果說連粟裕都怕打仗了,那就是最大的笑話。

是以排除了諸多将領以後,剩下的隻有彭老總了,在那個天寒地凍的北韓,似乎也隻有彭總這種艱苦作戰的風格适合那片土地,事實也證明了毛主席的眼光。

五、

美國人正在北韓半島執行侵略行動,我們這邊将領選好了,志願軍也整裝待發,但是萬萬沒想到,蘇聯那邊居然又出了幺蛾子。

在這個關鍵時刻,蘇聯給我們的援助突然落空了。在這個劍拔弩張的時刻,斯大林突然告知我們,說蘇聯完全能夠滿足中國所提出的飛機、坦克、大炮等裝備,隻是目前蘇聯空軍還沒有準備好,要在兩個月或者兩個半月以後才能出動。

沒有蘇聯空軍的支援,我們的志願軍就會被暴露在美國異常強大的空中火力之下。

後來彭老總回顧當時的情形,說那時候看到美軍過了三八線,就知道我們不打實在是不行了,政治局召開緊急會議以後,所有人都認為必須參戰,即便是蘇聯不提供空中支援,我們也要出兵北韓。

在1950年10月19日晚上,中國人民志願軍正式開始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旅程,從金日成于10月1日求援,再到今天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這漫長卻又短暫的十八天,被史學界稱之為“艱難決策的十八個日日夜夜”。

其中毛主席經曆的艱難困苦,實在不足為外人道也。

北韓戰争爆發,林彪為何不支援抗美援朝?毛主席直接說出2個原因

僅僅是在上甘嶺這塊僅有3.7平方公裡的土地上,“聯合國軍”就先後投入了3個多師足足6萬餘人,更是發射了190餘萬發炮彈,山頭都被削下去了兩米。

這麼猛烈的火力在整個戰争史上都極其罕見,但是我們的志願軍面對如此強敵依舊巋然不動,美國軍事專家都心灰意冷地哀歎道,就算是用原子彈也不能把上甘嶺的志願軍全部消滅。

時任15軍軍長的秦基偉回憶道,上甘嶺戰役是一場特殊的戰役,它是敵我雙方軍力的殊死較量,更是兩種世界觀、兩種價值觀和兩種思想體系的較量。

我們用這一場場的戰役,證明了中國已經不是當年積貧積弱的“東亞病夫”,隻要還有一名志願軍在北韓,美國人就休想踏入中國一步。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勇作戰下,給美軍造成了3.3萬人陣亡、10.5萬人受傷、南韓41.5萬人陣亡、42.9萬人受傷的輝煌戰績。

戰後,美國人第一次在沒有取勝的停戰條約上簽字,這一戰更是打出來了華人的名聲,當時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說道,本來西方國家對華人持歧視态度,北韓戰争打完以後,他們便開始對每一名華人肅然起敬。

這不僅僅是抗美援朝戰役,這更是一場立國之戰。

向毛主席緻以崇高的敬意,向這些“最可愛的人”緻以最崇高的敬意,沒有他們的付出,也就沒有現在的新中國,換句話說,有他們在,中國永遠不會被打垮。

編者簡介:宋小樂,一位90後奶爸,普通家庭出身,專職寫作5年,靠自媒體寫作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與多家新媒體公司有合作。如果你對自媒體、寫作、賺錢感興趣,想每個月都能靠下班時間做副業、兼職,可以微信搜尋關注我的公衆号“今日人物志”,一起探讨一起進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