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期貨周報丨歐美多國貨币政策緊縮,經濟衰退預期升溫,銅價累跌20%,金屬需求下滑擔憂上升,生豬價格仍上漲

作者:王琦 785

南方财經全媒體記者 翁榕濤 實習生 孫永樂 廣州報道

本周(7月4日-7月8日),歐美各國央行貨币政策緊縮,引發市場衰退預期大幅升溫,大宗商品呈現大幅下行趨勢。

就國内期貨表現來看,本周金融市場情緒再次悲觀,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各闆塊走勢低迷,生豬價格仍持續上行。

具體來看,能源化工闆塊,原油期貨周内下跌2.66%,燃油大跌11.98%、LPG下跌2.21%;黑色系闆塊,焦炭下跌2.43%、焦煤下跌3.27%;有色金屬闆塊,滬銅下跌4.33%、滬鎳下跌2.54%;農産品闆塊,豆油、棕榈油分别大跌5.87%、7.79%,棉花下跌4.91%、生豬持續上漲7.32%。

交易行情熱點:

熱點一:銅價已累跌20%,全球經濟增長恐放緩

資料顯示,LME期銅價格上周剛剛跌破了8000美元/噸關口,為2021年初以來首次;整個二季度,在倫敦交易的一籃子工業金屬錄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差單季表現。随着關于全球經濟衰退的警告聲甚嚣塵上,幾乎所有工業金屬眼下都面臨承壓。

目前許多原材料的價格仍然處于曆史高位,但價格确實是在回落了,而且仍然處于下跌趨勢中。一些投資者已經開始将這種逆轉視為一個迹象,即美聯儲的加息正在減少需求。然而,盡管近期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回落,但由于上半年全球股市和債市表現慘烈,一些觀點仍認為大宗商品是安全的投資選擇。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匯率分析師李·哈德曼(Lee Hardman)指出,“銅的價格被認為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一個良好領先名額,但近幾個月來,其下跌幅度約為20%。在近代史上,類似規模的跌幅或更大的抛售隻在幾個時刻發生過,包括2020年初新冠病毒暴發期間、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

熱點二:大宗商品光環褪去,對沖基金争相多翻空

大宗商品價格從曆史高位急轉直下,對沖基金紛紛撤出對玉米、銅和石油等品種在内的看漲押注,這是金融市場衰退擔憂加劇的最新迹象。對沖基金是近期推動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核心力量,它們賣出多頭頭寸,并用看跌期權取而代之。

研究機構Peak Trading Research研究主管大衛·惠特科姆(David Whitcomb)表示,盡管許多原材料的現貨供應仍然緊張,但“對沖基金正在撤出資金,他們正在引領市場出現大量清算。”

管理着106億美元資産的海外知名私募基金Aspect Capital自5月初左右以來一直在做空銅、銀、鐵礦石和鋼鐵等大宗商品,因為他們預計全球經濟将放緩并拖累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在農産品領域,該公司做空糖和可可已有一段時間,最近還對小麥建立了少量空頭頭寸。

熱點三:供應釋放,棕榈油近一個月累計下跌30%

近期,油脂油料市場偏弱運作,短短一個月時間棕榈油累計跌幅超過30%,豆油和菜油累計跌幅超過25%,豆粕相對最為抗跌,累計跌幅也超過13%。

光大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侯雪玲表示,市場的疲軟是多方面造成的。首先,美聯儲加息超預期,令衰退擔憂、資金收緊擔憂增加,多頭撤離油脂市場;其次,印尼棕榈油恢複出口,并且出口刺激政策層層加碼,低價棕榈油沖擊市場,拖累油脂下行;再次,俄烏沖突僵持中,但糧食運輸恢複預期增加,這可以從俄烏谷物、葵花籽類出口增加超預期、聯合國協調下俄烏均撤離港口、出口人道主義通道即将打開可以驗證,市場進一步回吐俄烏沖突帶來的漲幅;最後,需求端謹慎,随用随買,随着價格急跌,需求方謹慎為主,随用随買,市場成交低迷,需求被當機,有限需求大幅減少。

行業政策要聞:

要聞一:中國經濟半年報釋出,上半年CPI\PPI運作總體平穩

國家統計局9日釋出,今年1—6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去年同期上漲1.7%,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比去年同期上漲7.7%,PPI漲幅連續6個月回落。大陸疫情防控總體形勢向穩趨好,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重點産業鍊供應鍊逐漸暢通穩定,居民消費價格運作總體平穩。

1—6月平均,CPI比上年同期上漲1.7%。其中,食品價格上漲2.9%,漲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豬肉價格下降6.0%。上半年,PPI比去年同期上漲7.7%。6月PPI同比上漲6.1%,漲幅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今年以來PPI漲幅已連續6個月回落。

展望今年下半年,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室主任、研究員郭麗岩表示,價格不具備持續大幅上漲的基礎,是以我們目前判斷,CPI有望下半年還是在合理區間運作。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同時國内保供穩價效果也持續顯現,我們預計PPI将延續回落态勢。

要聞二:證監會試點工作啟動,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向投資者實物配置設定股票

據證監會網站7月8日消息,為完善私募股權基金、創業投資基金(以下簡稱私募股權創投基金)非現金配置設定機制,拓寬私募股權創投基金退出管道,促進投資-退出-再投資良性循環,近日,證監會啟動了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向投資者實物配置設定股票試點工作。

此次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向投資者實物配置設定股票試點工作,是證監會推動優化私募股權創投基金發展環境、支援行業進一步服務實體經濟的又一項重要舉措。證監會将結合試點工作實踐情況及時總結評估,繼續推進完善私募股權創投基金退出機制,引導并促進私募股權創投基金規範發展,加大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

展望後市表現:

能源化工闆塊:

燃料油:燃料油供應端,俄羅斯高硫燃料油出口降幅相對有限,助推了高硫價格的持續下跌。3季度即将進入北半球成品油需求旺季,汽柴油價格有望繼續高位運作,持續打壓低硫供應。另一方面,俄羅斯對歐洲天然氣供應明顯減少,疊加美國LNG主要出口設施将長期檢修,歐洲氣價有望維持高位,同樣将擡升低硫生産成本。(建信期貨)

LPG:成本端,國際油價周内大幅下挫,7月沙特CP環比跌25美金,到港成本跌至5700-5800區間,為8月合約的有效阻力位。供應端,國産供應量環比下跌0.45%,山東地煉負荷維持在69.2%附近;進口端,國内進口持續倒挂,到港預報減少。美國丙烷周度出口環比上漲,同比偏高。需求端,烷基化利潤環比上漲,但開工大幅下滑;MTBE開工預期高位持穩;PDH裝置開工偏低,預期上升。民用市場需求受高溫影響偏弱。整體看經反推的LPG周度需求環比上漲。庫存方面,港口庫存本周為170.01萬噸,環比-1.3%,後市仍有去庫預期。煉廠庫存壓力主要展現在華南和山東地區。綜上,本周LPG供增需增,民用氣需求羸弱拖累市場重心下移,海外進口成本也因油價而沖高回落。(上海東亞期貨)

黑色系闆塊:

焦煤:市場方面,近期焦煤剛需短期走弱,市場觀望情緒增加,貿易商等投機需求觀望為主,昨日線上競拍成交價小幅回落,部分資源有流拍現象。供應方面,在增産增供政策主導下,國内産量有增加預期,海運焦煤利潤短期修複,進口蒙煤通關數量持續增加但短期受疫情影響不确定增加,焦煤供應整體有所改善,但需關注增量的持續性。需求方面,下遊庫存較低,鐵水見頂回落,但總體仍在高位,剛需有支撐,不過鋼廠負回報仍在,同時仍面臨政策性壓産,焦煤遠期需求暫不樂觀,短期關注鋼材表需回升是否具有持續性。庫存方面,焦煤整體庫存仍在曆史偏低位置,對階段性價格起到支撐作用。

整體來看,目前焦煤庫存低位,鐵水仍然偏高,現實有支撐,但供應逐漸改善,鋼廠減産,倒逼焦煤降價。期貨方面,盤面在蒙煤成本支撐位附近徘徊,近期鋼材表需仍不錯,但近期交易更多的是海外衰退風險,再加上國内疫情再度多地爆發,黑色需求恢複再次面臨壓力,短期建議暫觀望,中期可關注多鋼廠利潤。(先鋒期貨)

有色金屬闆塊:

滬鎳:本周周内價格一度再次下探,主要擔心經濟增長以及美聯儲七月加息。供應面來看,國内産量恢複較快,進口增加,供應相對充足。需求方面,不鏽鋼産業鍊減産,對鎳鐵需求下降,更是對鎳闆采購減少(成本因素),新能源産業鍊抛售鎳豆(中間品與高冰鎳經濟性更佳)。近期價低時一些剛需采購熱情較高。短線表現出供需兩強的現狀,但長線過剩情況不變,供需仍偏弱。(大越期貨)

農産品闆塊:

生豬:目前的氣溫較高,飲食偏清淡,對豬肉的消費需求有限,持續提價下遊接受力度有限。另外,政府約談各大養殖企業,保供穩産,限制壓欄的情況,或對盤面有所打擊。同時發改委也約談期貨交易所,并提出後期可能會釋放生豬儲備肉,來調節價格。不過目前中小企業仍有一定的壓欄惜售的情緒,在限制生豬的供應。期貨盤面來看,豬價再創新高,不過在政策面的調控下,豬價繼續大幅上漲的可能性有限。(瑞達期貨)

棉花:本周鄭棉依然低位盤整。美國疆棉禁令對國内市場沖擊巨大,孟加拉服裝協會也要求國内紡織企業謹慎使用新疆棉。雖然現階段市場在炒作拜登計劃取消對華加征關稅的熱點,但受到疆棉禁令政策的影響,即使取消關稅,利好程度有限。國儲棉釋出公告,計劃當現貨價格不高于18600元/噸時輪入儲備棉,主要目的依然是提振市場信心,穩定棉價。現階段新棉長勢良好,預計為豐産年。下遊整體開機率依然不高,雖然價格下跌,但受終端訂單情況不佳的影響,紡企不敢貿然大量采購累庫,多剛需補庫和消化前期庫存為主。(華安期貨)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