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台灣行之吃在高雄

作者:綠竹百合
台灣行之吃在高雄

高雄市容

高雄位于台灣島西南部,是台灣第二大城市,也是台灣南部最大的電力中心和重工業基地,高雄原住民是平埔族,漢語音譯為“打狗”,是以“打狗”就是高雄最早的名字。

台灣行之吃在高雄

我們入住的酒店

我們傍晚時分到達高雄,立刻融入了一片燈火的海洋。因為沒安排太多景點,我們在高雄的主要的任務就是吃。高雄是國際大港,聚集了世界料理佳肴,飲食文化呈現多元化的風貌。高雄的風味小吃很多,多以夜市為主,最著名的要數六合夜市。怕訂不上大桌,還在途中,我們就請導遊聯系了六合夜市中的一家飯店,定了個12人的大桌。

台灣行之吃在高雄

六合夜市

六合觀光夜市位于新興區六合二路,燈火輝煌,流光溢彩,坊間有沒到過六合夜市就不算來過高雄的說法,足見六合夜市知名度有多高。高雄的夜市有很多,但境外人多喜歡到六合,是以那兒是屬于觀光客的夜市。徜徉其中,摩肩接踵的幾乎都是大陸和外國遊客,一到了夜晚,這條短短的六合二路也便成了另類的聯合國。

台灣行之吃在高雄

六合夜市

六合夜市聚集了各式各樣的攤販,有得吃、有得喝、有得玩,還有很多賣衣服、鞋子、百貨的小店,類似我們這邊的路邊攤,價格比較便宜,檔次當然也不那麼高。我們除了點店裡的海鮮燒烤、煙熏肉、鹽蒸蝦、特色蔬菜等,還派人去各個路邊攤掃貨,蚵仔煎、碗粿肉粽、擔仔面、棺材闆、香酥炸雞、鹹圓子、麻糬等一個也不放過,雖然有的并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吃,但嘗的是一個新鮮、吃的是一個特色。

台灣行之吃在高雄

六合夜市

記憶最深的是蚵仔煎,用牡蛎肉若幹,加雞蛋攤成薄餅,裡面裹上生菜葉,放足酸的、甜的、辣的、鹹的調料,吃起來就格外有滋有味了。這個我們這邊也可以有,比如烤冷面、攤煎餅的小攤兒,利用現有的裝置、調料做出來,打出台灣蚵仔煎的招牌,說不定就能把這一小吃風靡開來。呵呵,哪位有頭腦的商家看了俺的遊記不妨試一試,如果就此紅火起來,賺了大錢可别忘了俺,起碼路過時讓俺免費吃一份蚵仔煎吧。

台灣行之吃在高雄

蚵仔煎

最喜歡台灣的水果,不僅品種多,而且口感好。可能地産的原因,都是成熟了才上市,是以保留水果的本來口味,糖分也較足。聽導遊講,台農的創新意識比較強,善于嫁接、培育,有些不太好吃的品種經過他們改良,也變得越來越優質。印象最深的是釋迦和甜柿,前者因外觀酷似佛祖的發型而得名,以前在三亞也吃過,隻是台灣的比海南的更大也更甜;後者跟我們這邊的柿子外形一樣,但無需放軟了吃,而是硬硬的削了皮吃,特别甜,還有一股特殊的清香味。六合超市裡有很多水果攤,各種水果都削皮去瓤切成小塊兒,裝在透明的塑膠盒裡,友善選購、攜帶,也友善吃。我們買了甜柿、鳳梨、芭樂、文旦、楊桃、蓮霧、百香果等,吃不完帶回酒店繼續吃,過足了熱帶水果瘾。

台灣行之吃在高雄

水果攤

台灣四面環海,在吃的方面自然是近水樓台以海鮮為主,幾乎所有的飯店,都少不了炒蟹塊、水煮蝦、清蒸魚等。菜量也不小,每道菜都滿滿的一大盤,不像以往旅遊的團餐,一圈轉下來盤子就見底了。食材絕對新鮮,隻是滋味嘛,對于我們北方人來說有點寡淡,有的同伴忍到第四天就饞起家鄉的紅燒肉了。

台灣行之吃在高雄

六合夜市

台灣酒店的早點也可圈可點,當晚入住的寒軒大酒店就讓我們記憶尤深。寬敞整潔的大廳裡,西式、中式,冷拼、熱炒,幹的、稀的,甜的、鹹的應有盡有,還囊括了鹵肉飯、炒河粉等台灣經典小吃。飲品多達十幾種,水果也有七八樣,不要說每樣都嘗嘗,就隻是把沒見過的吃一點也足夠撐了。

台灣行之吃在高雄

我們入住的酒店

以往外出,每每吃自助餐都愛吃胖,這次去的是台灣,當然更是把減肥抛在腦後而大吃特吃了。台灣人民那麼熱情好客,台灣美食那麼色香味俱佳,俺如果不吃得長幾斤肉肉,豈能對得住寶島台灣。

台灣行之吃在高雄

高雄街景

台灣行之吃在高雄

高雄街景

台灣行之吃在高雄

高雄市容

台灣行之吃在高雄

高雄街頭

部分照片來自網絡,侵必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