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共享新發展理念 攜手建構美麗世界

作者:南方都市報
共享新發展理念 攜手建構美麗世界
共享新發展理念 攜手建構美麗世界

2013年以來,阿尼爾·蘇克拉爾曾多次在兩國元首互訪和金磚國家會議上與習近平主席見面。曾數度到訪中國的他告訴南都、N視訊記者,中國始終以真誠、平等的姿态展開國際交流合作,不斷為世界和平穩定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共享新發展理念 攜手建構美麗世界

2016年1月,習近平主席通路埃及期間,向穆罕默德·哈利勒等10名獲得“中國阿拉伯友好傑出貢獻獎”的人士授予獎章和證書。不斷為兩國友好事業努力的穆罕默德·哈利勒向南都、N視訊記者表示,他正借着開展交流合作的契機,了解借鑒中國的發展經驗。

共享新發展理念 攜手建構美麗世界

2014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上海召開外國專家座談會,諾揚·羅拿受邀參加。見證了土中經貿關系迅速發展的他告訴南都、N視訊記者,“一帶一路”倡議探索了促進共同發展的新路子,實作了同共建國家互利共赢,為土耳其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共享新發展理念 攜手建構美麗世界

2014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上海召開外國專家座談會,艾德銘作為發言人之一,對中方暢通基礎研究與創新應用成果轉化管道提出了意見和建議。他向南都、N視訊記者表示,得益于新發展理念,中國已成為各國人才施展才華、創新發展的熱土。

共享新發展理念 攜手建構美麗世界

2014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上海召開外國專家座談會,安妮特·奈斯安作為發言人之一,對中國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她向南都、N視訊記者表示,中國成功探索出一種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模式,不斷為世界注入積極、穩定、建設性力量。

共享新發展理念 攜手建構美麗世界

2014年,習近平主席在柏林同德國漢學家、孔子學院教師代表和學習漢語的學生代表座談,時任杜塞爾多夫孔子學院德方院長培高德在會上發言。作為專門研究中西方曆史的漢學家,培高德告訴南都、N視訊記者,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符合世界各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未來全球化發展的正确方向。

共享新發展理念 攜手建構美麗世界

2015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倫敦出席全英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年會開幕式,康可作為孔子學院學生代表之一,登台朗誦了習近平主席多年前填詞的《念奴嬌·追思焦裕祿》。他向南都、N視訊記者表示,中國着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對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鑒起到顯著的促進作用。

2022年是金磚“中國年”。6月22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訊方式出席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并發表題為《把握時代潮流 締造光明未來》的主旨演講,引發與會嘉賓熱烈反響。自6月23日起,南方都市報、N視訊推出特别策劃“攜手向未來——回訪和總書記面對面的國際友人”,聽他們講述與習近平總書記的交往故事,分享他們所見證的,中國近年來在推動踐行多邊主義、攜手抗擊疫情、促進經濟複蘇等方面所表現出的大國擔當。

南非外交部副總司長、南非金磚國家事務協調人阿尼爾·蘇克拉爾,德國漢學家、杜塞爾多夫孔子學院原德方院長培高德,亞太總裁協會全球副主席、荷蘭前教育科學及文化内閣大臣安妮特·奈斯安,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博士生、第十四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亞軍康可,土耳其前外交官、土耳其擔保銀行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諾揚·羅拿,摩洛哥-中國友好交流協會主席穆罕默德·哈利勒,德國病毒學專家、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原外方所長艾德銘等受訪者,通過南都、N視訊高度評價了中國近十年來的發展成就。

系列報道引發各方高度關注。中國駐南非大使館、中國駐德國大使館、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中國駐土耳其大使館、中國駐摩洛哥大使館等機構官方賬号、網站轉發了專訪稿件;土耳其亞太研究中心、中歐企業家峰會、BSN荷蘭商學院等組織在境内外平台上充分肯定相關報道;美國《國際日報》、荷蘭《聯合時報》等海外媒體進行了轉載;中國駐大阪總領事、中國駐奧克蘭總領事、中國駐卡拉奇總領事,以及土耳其亞太研究中心主任、巴基斯坦伊斯蘭堡和平與外交研究所所長等權威人士在海外平台關注點贊。

截至目前,“攜手向未來——回訪和總書記面對面的國際友人”專題全網關注度已突破500萬,向海内外充分展示了各國友人對于中方在世界大變局中開創新局、在世界亂局中化危為機,在鬥争與合作中勇毅前行,攜手各國共同建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世界的高度贊賞。

“‘一帶一路’倡議創造前所未有的機遇”

2013年9月和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時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即共建“一帶一路”倡議。9年來,共建“一帶一路”朋友圈越來越大,國際影響力、合作吸引力持續釋放。

曾三度與習近平主席會面的土耳其前外交官、土耳其擔保銀行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諾揚·羅拿(Noyan Rona)對此深有體會。他告訴南都、N視訊記者,土耳其非常重視“一帶一路”各項合作項目,“‘一帶一路’倡議為土耳其經濟、文化等領域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土耳其地處歐亞大陸交通要道,是連接配接歐亞的橋梁。諾揚·羅拿表示,近年來,土耳其大幅度提高了對鐵路建設的投資力度。在土中兩國上司人的積極推動下,中國鐵道建設技術在土耳其業内逐漸得到好評,兩國之間成功合作完成了土耳其兩大城市間的高鐵項目,中國鋪設的高鐵受到了土耳其人民的高度贊譽。

在諾揚·羅拿看來,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總體呈現出穩中向好的經濟發展态勢。土耳其處于開發中國家前列,經濟發展迅速,兩國合作潛力巨大。諾揚·羅拿對土中兩國展開合作充滿信心。他說,土耳其區位優勢獨特,區域輻射效應明顯,“兩國若繼續保持經常性經濟對話以及人文交流,共同探索,必定能攜手共創未來”。

2015年10月,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确提出并系統論述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在新發展理念引領下,大陸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展現出應對風險挑戰的強勁韌性。

德國病毒學專家、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原外方所長艾德銘(Ralf Altmeyer),2014年曾在外國專家座談會上向習近平主席介紹自己在中國進行科研的經曆。他在接受南都、N視訊記者專訪時表示,在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下,中國已成為各國人才施展才華、創新發展的熱土。“中國積極主動地引進國外人才特别是高層次人才,熱誠歡迎外國專家和優秀人才以各種方式參與中國現代化建設,對他們充分信任,讓各類人才各得其所,讓各路高賢大展其長,這也是我選擇留在中國的重要原因。”

“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符合各國人民利益”

2017年1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日内瓦總部發表主旨演講,系統闡述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站在曆史和哲學高度回答了“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的時代之問,為人類應對全球挑戰,實作和平發展,邁向繁榮進步指明前行方向。5年多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融彙時代精神,凝聚共識合力,展現出鮮明的真理性、時代性和實踐性,成為引領人類文明進步潮流的旗幟。

2014年3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柏林會見德國漢學家、孔子學院教師代表和學習漢語的學生代表,同他們就加強中德語言文化交流進行座談。德國漢學家、時任杜塞爾多夫孔子學院德方院長培高德(Cord Eberspächer),在接受南都、N視訊專訪時,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符合世界各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未來全球化發展的正确方向,正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及群眾的認同和支援。”

亞太總裁協會全球副主席、荷蘭前教育科學及文化内閣大臣安妮特·奈斯安(Annette Nijs),曾在2014年習近平主席召開的外國專家座談會上,對中國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提出意見和建議。日前,她在接受南都、N視訊記者專訪時表示,從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來探讨增強全球性合作等方面的問題,對全人類也都是有益的。

“中國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

2019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工作作出重要訓示。他強調,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産業化,堅持中西醫并重,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互相補充、協調發展,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産業高品質發展,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為建設健康中國、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摩洛哥-中國友好交流協會主席穆罕默德·哈利勒(Mohamed Khalil)曾于1978年來華留學,學成歸國後在摩洛哥創辦了自己的中醫診所,成了大家口中的“中國醫生”。2016年1月,習近平主席通路埃及期間,給10名獲得“中國阿拉伯友好傑出貢獻獎”的友好人士授予獎章和證書,他就在其中。

穆罕默德·哈利勒是“中醫藥走向世界”的見證者、實踐者。他告訴南都、N視訊記者,中國在國際上充分展現了大國擔當。“面對疫情挑戰,中國積極開展國際防疫合作,向包括摩洛哥在内的衆多開發中國家提供醫療援助,給我們帶來了實質性的幫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更好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以文載道、以文傳聲、以文化人,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展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

2015年10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倫敦出席全英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年會開幕式。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博士生、第十四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亞軍康可(Cameron Patterson)作為孔子學院學生代表,登台朗誦了由習近平主席多年前填詞的《念奴嬌·追思焦裕祿》,獲得全場掌聲。

作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見證者,康可告訴南都、N視訊記者,日前,他以兼職成員的身份加入蘭卡斯特大學孔子學院,希望能把自己在中國的經曆,分享給更多正在學習中文的學生們,鼓勵他們抓住去中國交流學習的機會,經曆并創造屬于自己的故事,最終成為下一代英中友誼使者。“我始終相信,隻有溝通交流才能互相了解。”

德國漢學家培高德則向南都、N視訊記者表示,早在2014年與習近平主席見面交流時,他就以“如何在國外推廣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題進行演講。他說,習近平主席的回答令他明白,要繼續探讨今天的中國與其曆史和文化之間的關系,就要将中國傳統文化和當代文化更好地結合,并以外國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對外傳播,提升中國的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

“中國為維護和實作全球安全注入信心和動力”

目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給人類提出了必須嚴肅對待的挑戰。面對這樣一個關乎世界和平發展的關鍵時刻,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鳌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題為《攜手迎接挑戰,合作開創未來》的主旨演講,首次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議。

曾以南非外交部官員身份接待習近平主席通路的南非外交部副總司長、南非金磚國家事務協調人阿尼爾·蘇克拉爾(Anil Sooklal),向南都、N視訊記者表示,全球安全倡議對改變目前國際社會環境至關重要。他認為,目前全球局勢面臨嚴峻挑戰,國際社會亟須建構一個兼顧各方訴求、包容各方利益的國際和區域安全格局。“中國充分注意到了這一問題,并身體力行做出表率,為維護和實作全球安全注入信心和動力。”

6月23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以視訊方式主持金磚國家上司人第十四次會晤并發表題為《建構高品質夥伴關系 開啟金磚合作新征程》的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作為新興市場國家和開發中國家代表,我們在曆史發展關鍵當口作出正确選擇,采取負責任行動,對世界至關重要。讓我們團結一心,凝聚力量,勇毅前行,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開創人類美好未來!

安妮特·奈斯安向南都、N視訊記者表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背景下,基于事實來做決定尤為重要,“而中國正不斷為世界注入積極、穩定、建設性力量”。

穆罕默德·哈利勒告訴南都、N視訊記者,中國多項重大倡議和重要理念的提出,為促進世界和平發展、共同繁榮發揮了重要作用。

全球安全倡議對改變目前國際社會環境至關重要。目前全球局勢面臨嚴峻挑戰,國際社會亟須建構一個兼顧各方訴求、包容各方利益的國際和區域安全格局。中國充分注意到了這一問題,并身體力行做出表率,為維護和實作全球安全注入信心和動力。——南非外交部副總司長、南非金磚國家事務協調人阿尼爾·蘇克拉爾

總策劃:戎明昌 劉江濤

執行策劃:王佳

統籌:南都記者 向雪妮

采寫:南都記者 何嘉慧 翁安琪 楊苓妍 敖銀雪

實習生 魏志豪 于子軒 趙婧媛 李冰心 周青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