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際觀察 |“美國俨然已經變成世界上的破壞性角色”

作者:環球網

來源:人民日報國際

美國經常打着“人道主義幹涉”的旗号對外動武。美國發動的戰争不僅奪去了大量參戰軍人的生命,更造成無數平民傷亡和财産損失,導緻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

國際觀察 |“美國俨然已經變成世界上的破壞性角色”

有統計顯示,美國建國240多年來僅有20年沒有打仗。美國布朗大學沃森研究所“戰争代價”項目最新資料顯示,“9·11”事件後,美國開展的“反恐戰争”造成軍民死亡總數高達92.9萬,其中包括38.7萬平民,約3800萬人流離失所。

美利堅大學人權問題專家——“美國似乎一直處于戰争之中,随意剝奪大量生命”

“我開始開槍,老人、女人、孩子、水牛等一切……我就是殺人……我射殺他們……”曾參加越南戰争的美國老兵瓦爾納多·辛普森在紀錄片《美萊村四小時》中回憶說。該紀錄片講述了美軍第十一步兵旅屠殺越南平民、造成巨大人道主義災難的暴行。

1968年初春,曠日持久的越南戰争進入了最血腥的階段。在越南中部廣義省,一支美軍連隊接到情報,對美萊村發動突襲,打算把潛伏在那裡的“北越遊擊隊員”一網打盡。士兵們接到“殺死村裡的一切活口”的指令,然而美軍在美萊村遇到的隻有手無寸鐵的婦女和兒童。據越南官方統計,僅這起慘案中就有超過500名平民被殺害。美國政府曾試圖封鎖掩蓋這一暴行,但事發一年半後,事件被曝光。

“每個月都有‘美萊村’遭殃。”講述越南戰争的著作《趕盡殺絕》的作者尼克·圖爾斯寫道,美萊村慘案的特殊之處,隻是因為它“出現在了報紙的頭版”。正如美國前國務卿約翰·克裡所言:“美軍在東南亞的罪行并非獨立事件,而是家常便飯,軍隊從上到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美國《洛杉矶時報》曾披露,除美萊村大屠殺外,越南戰争期間至少還發生過另外320起美軍屠殺越南平民事件,幾乎所有參戰的美軍部隊均被發現有過類似行為。越南政府的資料顯示,在越南戰争中,約有140萬名越南士兵喪生,多達200萬名平民死亡。美國發動的戰争還産生了外溢效應,給其他國家造成傷害。例如,在越南戰争期間,美軍以阻斷“胡志明小道”為名,将戰火蔓延到鄰近的高棉和寮國等國,導緻50萬名以上的無辜平民死傷。

二戰後,美國在海外還發動或參與了北韓戰争、科索沃戰争、阿富汗戰争、伊拉克戰争等多場戰争,不僅奪去大量參戰士兵的生命,更造成極為嚴重的平民傷亡和财産損失,導緻巨大的人道主義災難。“美國似乎一直處于戰争之中,随意剝奪大量生命——這是最惡劣的侵犯人權行為。”美利堅大學人權問題專家傑弗裡·巴克曼強調。

美國反戰組織報告——“過去20年美國及其盟友平均每天投下40多枚炸彈和飛彈,造成難以計數的人員傷亡”

冷戰結束後,美國打着所謂“人道主義幹預”的幌子,在東歐煽動顔色革命,借“9·11”事件在中東強推“大中東民主計劃”,甚至不惜武力颠覆伊拉克、利比亞等主權國家政府,支援叙利亞反政府武裝,給多國帶來嚴重人道主義災難。

20世紀90年代,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聯盟的幹涉直接激化了該國的民族沖突,波黑戰争與科索沃戰争導緻近30萬人死亡,近300萬人淪為難民。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大學政治學教授米特羅維奇痛斥:“美國在科索沃的所作所為是對國際法的藐視,是國際社會的笑柄,這種惡行竟然能發生在歐洲的心髒地帶!”

美國塔夫茨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莫妮卡·達菲·托夫特的研究顯示,美國在1992年—2017年的25年間對外進行的軍事幹涉是1948年—1991年40多年間的4倍多,達188次。美國反戰組織“粉色代碼”釋出的報告顯示:“過去20年美國及其盟友平均每天投下40多枚炸彈和飛彈,造成難以計數的人員傷亡。”

細算美國“戰争賬”,“嗜戰”是美國的一種本能。環球網發

美軍在其他國家造成大量平民死傷時,常以“誤傷”來粉飾。美國媒體“截擊”網站就記錄了美軍在葉門的一起“誤傷”平民的事件。2017年1月29日淩晨,美軍海豹突擊隊在武裝直升機的掩護下突襲葉門阿爾拜達省一處偏遠的村莊,随後武裝直升機開始掃蕩位于山坡的村莊。整個村莊遭轟炸,十幾座建築物遭襲擊,村民睡覺的石屋被夷平,造成6名婦女和10名兒童死亡。事後證明這裡并未藏匿武裝分子,美國卻僅僅以“誤傷”為借口加以掩飾。

美國聯邦參議員克裡斯·墨菲曾承認,美國支援發動的戰争使葉門等衆多國家陷入動蕩,“幾乎每個平民的死亡都有美國的印記”。

沙特阿拉伯媒體——“美國總是在批評别國犯有所謂的‘人道主義罪行’,自己卻拒絕照鏡子”

“從越南戰争到最近的‘反恐戰争’,美國犯下的戰争罪行和是以殺死的平民不計其數,造成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曾供職于《紐約時報》的克裡斯·赫奇斯最近撰文說:“這些受害者大多數與‘9·11’事件沒有任何關系,卻在承受失去生命、親人和家園的代價。有誰為此負責了嗎?有誰為他們發聲了嗎?”赫奇斯表示,從曆史上看,那些因戰争罪而被起訴的人,都是因為輸掉了戰争并且是美國的對手而受到起訴。而在美國,這些發起戰争的人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

美國《外交政策》雜志副主編詹姆斯·帕爾默表示,美軍犯下了諸多戰争暴行,卻幾乎沒有人為此負責,這是在發出信号:美國軍人可以在其他國家強奸和謀殺,而美國上司人将全力保護他們。“美國政府的傲慢、種族主義和對暴行的縱容,否定了任何在全球修複美國聲譽的努力。”

“美國俨然已經變成世界上的破壞性角色。”美國《外交事務》雜志對此反思道,冷戰後美國本該在應對人類共同挑戰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但相反,華盛頓采取了一項将軍事手段置于首要地位的戰略,建立了一種有利于少數人眼前利益但危及多數人長遠利益的霸權體系。“美國在阿富汗、伊拉克和利比亞等國發動或參與戰争,殺害了成千上萬的平民,破壞了讓世界得以穩定的法律和制度,讓美國人民更加不安全。”

沙特阿拉伯《阿拉伯新聞》網站指出:“美國總是在批評别國犯有所謂的‘人道主義罪行’,自己卻拒絕照鏡子。”美國《紐約時報》在阿富汗戰争20周年之際發表的評論中說:“20年前,政客們誇大外部威脅以滿足報複需要。美國發動傲慢的戰争來改造世界,實際上我們催生的恐怖分子比我們最初要面對的還要糟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