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改變曆史程序的叛亂,安史之亂(上)

作者:聰慧杏兒

公元754年,安祿山為了收買人心,一口氣向唐玄宗送出了一份提拔了500多名将軍, 2000多名中郎将的名單。事情傳開後,長安城内上至宰相,下至百姓都認為安祿山肯定會造反,隻是不确定他會在什麼時間造反。然而,身為大唐皇帝的唐玄宗對此卻毫不在乎,他認為流言都是謠言,不足為信。

公元755年二月,安祿山派自己的富士和千年前往長安述職。這次回朝述職,何千年又代表安祿山向唐玄宗送出了一份人事調動名單。安祿山将範陽軍的30多名悍将全部替換為了番将。面對安祿山如此無禮的要求,三省的長官集體表示反對。大家都認為安祿山的野心昭然若揭,一旦滿足他的要求,此人必反。然而,唐玄宗對此卻繼續不當回事兒,他一面準許了安祿山的請求,一面駁斥群臣,說安祿山從未有過不忠于自己的表現,你們這些京官整天說他會造反,是不是因為嫉妒啊?看到唐玄宗對安祿山的态度,包括楊國忠在内的滿朝文武一時間全無語了。事後,一向與安祿山有私人恩怨的楊國忠,為了逼迫安祿山主動露出馬腳,便在玄宗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讓京兆尹派人強行搜查了安祿山在長安的私宅。這個事情傳到範陽後,安祿山慌了,他搞不清楚這是楊國忠的私自行動還是唐玄宗受益楊國忠幹的。于是他就動了起兵造反的念頭,并在幾個月後将想法變成了實際行動。

公元755年11月,安祿山以清君側誅殺楊國忠為借口起兵造反。造反後,安祿山沒有效仿當年唐高祖李淵先攻太原,再過黃河直取長安的成功方案,而是選擇了從河北南下,先取東都洛陽,再攻長安的保險方案。為什麼說這對于安祿山來說是一套保險方案呢?因為安祿山雖然身兼河東節度使,但河東的邊軍安祿山卻調不動,而山西之于河北,是居高臨下之勢,從山西向河北攻擊相對容易,反之,從河北進攻山西則較為困難。如果安祿山選擇仙攻河東,待拿下之後再從河東入關中,他在前期就可能會陷入苦戰,進而失去先下手為強的主動權。相比于兵強馬壯的河東,當時的河北,河南沒有精兵駐守,可謂是不設防狀态,是以由河北南下,先攻河南,拿下洛陽,再克長安,對于安祿山而言,明顯就是最安全的方案。從事後的發展來看,安祿山的計劃還真就是一個穩妥方案。叛軍造反後,一路南下,摧枯拉朽,沿途幾乎沒有碰到任何抵抗就輕松殺過了黃河。在叛軍摧枯拉朽橫掃河北的同時,唐玄宗在幹什麼呢?一開始,面對從河北傳來的軍報,玄宗認為是霧露山者騙人,不相信安祿山會造反。後來,當越來越多的奏報如雪片般飛來,玄宗才終于意識到安祿山是真的造反了。眼見形勢危急,唐玄宗立馬叫來楊國忠等一班朝臣議事,但在禦前會議上,一群大臣愣是面面相觑,拿不出主意。其實大家也不是想不出主意,因為應對方案是明擺着的,那就是派一員得力大将帶着精兵去洛陽抵禦叛軍,隻不過當時的中央軍已經廢了,将領基本沒打過仗,士兵也都是占儀仗的廢柴,指望這些人去抵禦叛軍不可能的嘛,手中無米難為炊,是以大家才會一籌莫展。雖然我們知道,就在唐玄宗傷腦筋是,安西節度使封常清正好入朝奏事,他向玄宗主動請纓,解決了無人領兵平叛的問題。可是唐軍兵員素質差,這不是封長青能在短時間内解決的。這就好比一個老虎帶着一群羊,打得過一隻老虎帶着一群狼嗎?明顯是打不過的。是以,封常清到了前線後,很快就被叛軍打敗,洛陽也随之淪陷。在洛陽淪陷的同時,叛軍還摧枯拉朽般地拿下了陳留,荥陽等地。而這時候距離安史之亂爆發才剛剛過去一個月的時間。聽聞前線傳回的奏報,滿朝文武嘩然,玄宗也是驚恐萬分,這是雪崩式的失敗,不能再敗了,否則必然是兵敗如山倒。大唐威儀為了提振唐軍士氣,玄宗一面下诏甩鍋給封長青,将其貶為一介白衣,派到住房陝州的高仙之處效力,一面又高調宣布自己準備禦駕親征,要親自到陝州前線督戰。可是玄宗在長安剛表完态度,高仙芝就在封常青的勸說下,主動放棄了陝州,率軍向西撤退,直接退到了潼關。實事求是地講,叛軍多為騎兵,且多是身經百戰的老兵,而高仙芝所部多為步兵,且大多是新征入伍的老百姓。雙方在兵員素質存在極大差距,裝備也有差距的情況下,高仙芝選擇退守潼關,避免與叛軍野戰,無疑是最明智之舉。然而,高仙芝的明智之舉在唐玄宗看來卻是不可接受的。當時的玄宗最怕的就是兵敗如山倒,繼而影響他的英明神武的形象,結果高仙芝直接就給他來了一個氣守陝州。想想看,這要是傳出去,影響得有多壞,那不就等于說啪啪地打玄宗的臉嗎?是以玄宗對此事的态度是極為震怒,而在一怒之下,他就下旨給監軍太監邊令城,讓邊令城在潼關前線斬殺了高仙芝和封常清。臨陣殺了高仙芝,封常清後,玄宗為了穩住人心,随即又發了一道聖旨,再次強調自己要禦駕親征,要親手宰了安祿山。但是此時的前線已經沒有統兵的大将。沒有大将難道要讓此時已經71歲的玄宗自己領着大軍與叛軍作戰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别說唐玄宗的腦力跟不上,就算他的腦力跟得上,他那老邁的身體也經不起折騰。是以玄宗第二次表态,表示自己要禦駕親征後,滿朝文武便把目光投向了當時在長安閑居的河西隴右節度使哥舒翰的身上。聽說皇帝有可能要征召自己,哥舒翰感覺這就是個送死的差事,堅持不受。玄宗聽說哥舒翰不願意去,心生不滿,難道你跟老小子還真的指望讓寡人親征嗎?為了讓哥舒翰馬上挂帥出征,唐玄宗就讓楊國忠去勸。後來哥舒翰經不住衆人勸說,便勉為其難地答應了。但是出征之前,哥舒翰也提了條件,那就是前線的事情由自己說了算,唐玄宗和朝廷不能幹預。玄宗為了讓哥舒翰盡快出征,當時也就全部允諾了。

公元755年年底,哥舒翰拖着一副半身不遂的身體,和從河西,隴右調回的八萬唐軍趕到潼關,與高仙芝留下的十萬唐軍會合,并依托潼關與十餘萬叛軍展開了長達半年的對峙。在哥舒翰與叛軍主力對峙期間,安祿山的後院兒起火了。由于前期進展太快,河北的諸多州縣安祿山來不及派自己的心腹接管,這就導緻叛軍主力南下後,很多河北州縣的官員又重新打起了大唐的旗幟。比如著名書法家,當時擔任平原太守的顔真卿和他的堂兄顔杲卿就是先假裝投降,在叛軍主力南下後立馬宣布起義。後來顔真卿在周邊州縣官員的擁護下,還擔任了河北反安唐軍盟主,勢力最大時,河北的反安唐軍多達20萬,而安祿山此時能夠掌控的地盤兒,也就是範陽,盧龍,密雲,漁陽,集郡和邺城基地,甚至就連安祿山的大學營範陽,也曾一度因為軍心不穩要起義投降。鑒于形勢對自己極為不利,安祿山決定暫停進攻潼關,先解決人心不穩的問題。怎麼解決呢?就是稱帝。

公元756年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洛陽稱帝。稱帝後,安祿山派史思明回到河北,負責剿滅後方的叛亂。史思明率部回師後,一開始還比較順利,打得義軍偃旗息鼓,顔杲卿就是在這期間被叛軍活捉的,後來一家老小被押到洛陽處死。顔真卿知道噩耗後,為了祭奠顔杲卿的兒子嚴春明,還專門寫了一篇流傳後世的祭侄文稿。但是沒過多久,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就率朔方軍從靈武出發,沿着黃河北岸一路前行,連克靖邊軍,雲中,馬邑等地,打開了進攻安祿山老巢範陽的通道。并且郭子儀還向玄宗舉薦了李光弼,玄宗任命李光弼為河東節度副使,領一萬朔方軍與史思明對陣。随着郭子儀和李光弼參戰,一時間河北的戰局又朝着有利于唐朝的方向發展了。

到了公元756年五月,安祿山的叛軍主力在潼關與哥舒翰對峙,史思明在河北被郭子儀和李光弼打得欲哭無淚,與此同時,安祿山派去進攻颍川,南陽,雍丘的叛軍也都被唐軍擊敗。此時從大環境上來說,安祿山已經被唐軍團團包圍,叛軍的士氣跌到了谷底,安祿山甚至一度想棄守洛陽,率領大軍傳回範陽,在擇機行事。然而,就在安祿山已陷入絕境,安史之亂本應該就這樣落幕的時候,長安那邊兒,唐玄宗卻給安祿山送來了一份大禮。正當郭子儀,李光弼,顔真卿等人把安祿山後方攪得稀巴爛的時候,唐朝的中央,以楊國忠為首的貴族勢力和以哥舒翰為首的軍閥勢力卻在内耗。在這場内鬥中,玄宗擔心會逼反哥舒翰,便多次遷就哥舒翰。比如楊國忠為了制衡哥舒翰,曾經讓心腹杜乾運組建了一支萬餘人的部隊,駐紮于長安城東的壩上。哥舒翰知道後,不僅從楊國忠手上奪走了這支部隊的指揮權,而且還殺了杜乾運。而玄宗在事後并沒有懲罰葛舒翰,不過玄宗心裡對哥舒翰還是很不滿的。你個老小子,面對叛軍你唯唯諾諾,面對朕和楊國忠你卻咄咄逼人,你想幹嘛?你心裡還有我這個大唐天子嗎?基于此,玄宗便不斷地催促哥舒翰出潼關與叛軍決戰,想着盡快解決安祿山後從哥舒翰手上收回兵權。面對玄宗的催戰,哥舒翰起初是據理力争,表示目前還不到決戰的時候。但後來玄宗的态度很堅決,說安祿山的敗局已定,主力已經撤回河北了,目前潼關外面的叛軍隻有幾千人。為了逼迫哥舒翰進軍,玄宗還讓楊國忠到前線帶話,直到極刑,不可前言,哥舒翰不敢抗旨,便隻好出戰,結果就是一場慘敗。關于這場靈寶之戰,實事求是地說,哥舒翰要負很大的責任。因為一方面,潼關的唐軍并不是沒有精兵,開戰之前,唐玄宗從河西,隴右二鎮陸陸續續調來了八萬精兵,手握八萬最精銳的唐軍,哥舒翰與叛軍的實力差距其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另一方面,哥舒翰的指揮也很有問題,他事先知道叛軍會打自己的埋伏,這一點他在出戰之前與玄宗争論時就說過了。但在戰争過程中,出于私心,哥舒翰卻輕敵冒進,沒有穩紮穩打,導緻了最終的慘敗。那麼,哥舒翰為什麼會輕敵冒進呢?他心裡又到底在想什麼呢?哥舒翰的個人真實想法,我們不是他肚子裡的蛔蟲不知道,但從當時的背景來看,哥舒翰輕敵冒進,指揮失誤的原因也可以猜出個一二。原因很可能是哥舒翰不敢穩紮穩打,因為一旦哥舒翰率軍出關,那就意味着他離帝國中央越來越遠了。而玄宗是什麼人,哥舒翰心裡很清楚,多疑,而且老眼昏花,伺候這麼個皇帝,你對他有用還好,一旦沒用了,加之楊國忠在一旁吹點耳旁風,你就必死無疑。是以對于哥舒翰來說,不出擊則以,一旦确定要出擊,那就必須速戰速決,在短時間内解決問題,如果穩紮穩打,拖拖拉拉,甚至因為覺得前方有埋伏又下令退回潼關,那哥舒翰的下場就是第二個高仙芝。怎麼說呢,這就是典型的君臣不同心,皇帝整天疑神疑鬼,臣子整天擔心自己腦袋搬家,你防着我,我防着你,這仗要是能打好,那真是見了鬼了。靈寶之戰後,哥舒翰逃回潼關,他自知責任重大,于是便在關西驿站張貼告示,希望能聚攏逃兵,抵抗叛軍西進。但就在此時,哥舒翰的部将火拔歸仁率領100名士兵來到了驿站,把哥舒翰綁了,送給了安祿山。而随着哥舒翰被活捉,潼關也失守了。玄宗知道這件事後,嘴上依舊強硬,表示自己要親征安祿山,不管是将士還是百姓,都給我打起精神來。但背地裡,唐玄宗卻連夜帶着老婆孩子和幾大箱金銀珠寶逃離了長安。等到第二天早上,官員們排隊上朝時,這才發現皇帝已經跑路了。聽說皇帝跑了,一時間長安城炸了鍋,迅速陷入混亂之中。文武百官,商人富豪紛紛收拾金銀細軟跑路,見到達官顯貴争相跑路,官兵也各自跑路,偌大的長安城瞬間就變成了一座不設防的城市。公元756年六月,叛軍攻陷長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