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遊記100問》88、為什麼滅法國殺了10000和尚,卻沒受到懲罰?

作者:盼盼到家666

第84回到第85回開頭,是滅法國事件。這一場戰役劇情比較簡單,觀音和善财童子變成老太太和小孩來報信,說滅法國專殺和尚,已經殺了9996個了,還差4個,湊夠10000個。取經團喬裝打扮混了進去,孫悟空夜裡把國王大臣們的頭發都剃了,國王吸取了教訓,皈依了佛教,将滅法國改名為欽法國。

滅法國國王殺和尚的原因,據觀音說是【那國王前生那世裡結下冤仇,今世裡無端造罪。二年前許下一個羅天大願,要殺一萬個和尚】,國王自己的解釋是:【朕常年有願殺僧者,曾因僧謗了朕,朕許天願,要殺一萬和尚做圓滿。】看來是有和尚罵過國王,是以國王要殺和尚。

這個罵國王的和尚是何許人也?會不會是西天故意派出的?在烏雞國文殊曾經幹過類似的事兒。在西遊記中沒有找到明确的證據。

不過,這樣一個殺了9996個和尚的國王,最後孫悟空反而對他很好,聽他說肯皈依佛教:【行者道:“莫說财寶,我和尚是有道之僧。你隻把關文倒換了,送我們出城,保你皇圖永固,福壽長臻。”那國王聽說,即着光祿寺大排筵宴,君臣合同,拜歸于一,即時倒換關文,求三藏改換國号。行者道:“陛下法國之名甚好,但隻滅字不通,自經我過,可改号欽法國,管教你海晏河清千代勝,風調雨順萬方安。”】

照理說國王殺了這麼多佛教徒,西天也好,取經團也好,應該很讨厭他,沒讓他償命就算好的了,至少也應該給他點顔色瞧瞧。然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國王不光沒受到任何懲罰,反而還能風調雨順、江山永固。

個中緣由,我們在前面提到過,國王代表着國家的力量,隻要他肯大興佛教,能大大擴充佛教的影響力,促進佛教大發展大繁榮,帶給西天大量供奉,這是普通和尚沒法比拟的。是以在西天眼裡,普通和尚算個啥?隻要國王肯皈依佛教,到時候搶着當和尚的人多的是,要多少有多少。

對于取經團來說,他們隻是過路的和尚,不可能把國王殺死或者推翻,給國王個教訓,讓他不再殺和尚,已經是比較好的結局了。

滅法國國王治理能力其實一般。取經團住在都城一座旅店裡,結果【他這店裡走堂的,挑水的,燒火的,素與強盜一夥】,半夜來打劫取經團。首都的治安都這麼差,這國王怎麼當的?

觀音來報信其實有點多餘,取經團進了城,自然會知道國王殺和尚的事兒,甚至到不了城邊,遇見居民就會得知。不過提前告知一下,孫悟空可以有更多的準備時間,防止誤傷凡人吧。這是觀音最後一次幫助取經團,下次出場就等取經團到西天雷音寺了。

順便梳理總結一下觀音這個人物。

觀音履歷。

姓名:南海普陀落伽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靈感觀世音菩薩、南海普陀落伽山救苦救難大慈大悲南無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菩薩、海上菩薩、七佛之師、觀音尊者、南無觀世音菩薩。

性别:女。

年齡:不詳,應該年齡很大了。

居住地:南海普陀落伽山。

職業:佛教系統排名第一的菩薩。

外貌:很會打扮,樣貌很美。

第8回:理圓四德,智滿金身。纓絡垂珠翠,香環結寶明,烏雲巧疊盤龍警,繡帶輕飄彩鳳翎。碧玉紐,素羅袍,祥光籠罩;錦城裙,金落索,瑞氣遮迎。眉如小月,眼似雙星。五面天生喜,朱唇一點紅。淨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楊歲歲青。解八難,度群生,大慈憫;故鎮大山,居南海,救苦尋聲,萬稱萬應,千聖千靈。蘭心欣紫竹,意性愛香藤。他是落伽山上慈悲主,潮音洞裡活觀音。

第12回:那菩薩,頭上戴一頂金葉紐,翠花鋪,放金光,生銳氣的垂珠纓絡;身上穿一領淡淡色,淺淺妝,盤金龍,飛彩鳳的結素藍袍;胸前挂一面對月明,舞清風,雜寶珠,攢翠玉的砌香環珮;腰間系一條冰蠶絲,織金邊,登彩雲,促瑤海的錦繡絨裙;面前又領一個飛東洋,遊普世,感恩行孝,黃毛紅嘴白鹦哥;手内托着一個施恩濟世的寶瓶,瓶内插着一枝灑青霄,撒大惡,掃開殘霧垂楊柳。玉環穿繡扣,金蓮足下深。三天許出入,這才是救苦救難觀世音。

第78回,比丘國,白鹿精【攜一小女子,年方一十六歲,其女形容嬌俊,貌若觀音,進貢與當今,陛下愛其色美,寵幸在宮,号為美後。近來把三宮娘娘,六院妃子,全無正眼相觑,不分晝夜,貪歡不已】。美後貌若觀音,把比丘國國王迷住了,側面說明觀音很美。

本領:多種技能,法力廣大。

一是慧眼,【好菩薩,端坐蓮台,運心三界,慧眼遙觀,遍周宇宙】,看到唐僧就要倒黴了,似乎有預知未來的能力。

二是會變化,爾時菩薩乃以廣大慈悲,無邊法力,億萬化身,以心會意,以意會身,恍惚之間,變作淩虛仙子。四聖試禅心中,觀音變成女子。觀音的變化似乎要強于孫悟空,孫悟空變人,頭臉能變過來,身子變不過來,還有猴子屁股和尾巴,而且一笑會露雷公嘴。

三是善使蓮花,豬八戒與木叉對戰時,抛下蓮花,隔開兩人。紅孩兒戰役,用一瓣蓮花,吹口氣送孫悟空過了南海。

四是會用類似于障眼法的法術,把三十六把天罡刀變成一座千葉蓮台,将一座山變成南海普陀的樣子。

五是有法寶淨瓶,具備遠端攻擊能力,淨瓶中的甘露水能治仙樹靈苗,淨瓶還能裝一海的水。淨瓶裝了海水,孫悟空都擡不動,而觀音一隻手輕輕就提了起來,應該不是單純力氣大,而是法術。善财龍女也能拿動,應該也是因為龍族善于操控水。

六是法寶竹籃,在紫竹林中削成的竹籃,殺死通天河中的其他水族,單獨留下金魚。這是個AOE群體傷害技能。

徒弟下屬:徒弟木叉行者、白鹦哥、二十四路護法諸天、善财龍女、興風作浪惡烏龜、金魚、善财童子紅孩兒、護山大神黑熊精、普通孔雀、牧童、金毛犼。

經濟狀況:非常好。

第17回,南海的景色:【五色朦胧寶疊山,紅黃紫皂綠和藍。才見觀音真勝境,試看南海落伽山。好去處!山峰高聳,頂透虛空。中間有千樣奇花,百般瑞草。風搖寶樹,日映金蓮。觀音殿瓦蓋琉璃,潮音洞門鋪玳瑁】。千樣奇花、百般瑞草、琉璃瓦、玳瑁,可見觀音多有錢。另外有觀音禅院、通天河兩處明确提到的産業。

第21回,【這風吹倒普陀山,卷起觀音經一卷。白蓮花卸海邊飛,吹倒菩薩十二院】,南海有十二院,可以了解為十二座寺院或者建築,可見觀音有錢,能建造這麼多建築。

社會關系:玉帝、太上老君、王母、李天王等天宮衆神;如來、文殊、普賢等西天衆神;取經團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護教伽藍等幕後英雄團;李世民、泾河龍王、魏征、鎮元大仙、幕後英雄團、二郎神、骊山老姆等。(注意沒有燃燈、彌勒)

觀音曆次出場和性格分析。

觀音是西遊記中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曆次出場如下。

1.第6回,觀音和大徒弟惠岸行者來參加蟠桃宴,得知了孫悟空攪亂大會的事,從玉帝口中知道了來龍去脈,派惠岸行者下界與孫悟空交手。木叉和孫悟空打了五六十回合失利,觀音思考了以後,向玉帝舉薦二郎神來對付孫悟空。在二郎神與孫悟空對戰期間,觀音請玉帝等人到南天門觀戰,提出用淨瓶砸孫悟空,助二郎神一臂之力,太上老君說用我這個金剛琢,果然打中了孫悟空,導緻孫悟空被擒。

觀音第一次出場,展現出了很強的号召力、上司力、組織力,在衆神仙中地位很高,玉帝也很給她面子。她通過惠岸行者試探了孫悟空的實力,判斷二郎神可以與之一戰,雖然玉帝和外甥關系一般,但玉帝還是給觀音面子,讓二郎神出戰。結果也正如觀音所預料的,二郎神和孫悟空果然棋逢對手,她對老君說【貧僧所舉二郎神如何?——果有神通,已把那大聖圍困,隻是未得擒拿。我如今助他一功,決拿住他也】,其實也是對玉帝說的,看我舉薦的人,果然行吧?等于是跟玉帝邀功。

但這次出場,也反映出觀音本人不善于實體肉搏戰,降妖能力不足。如果她自己能打敗孫悟空的話,說不定就自己上了,而且大徒弟木叉的實體肉搏能力在孫悟空面前甘拜下風,用木叉這種水準的當護法,觀音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觀音和二郎神私下肯定有交往,知道二郎神【現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曾力誅六怪,又有梅山兄弟與帳前一千二百草頭神,神通廣大。奈他隻是聽調不聽宣,陛下可降一道調兵旨意,着他助力,便可擒也】這麼詳細的資訊,是以才會特意推薦他。觀音這也算做好事,拉關系。對玉帝來說,觀音這是幫他分憂,甭管舉薦的是誰,總歸解決了眼前的問題;對二郎神來說,觀音這是知遇之恩,甭管最後玉帝怎麼封賞他,他對觀音都隻有感激之情。

2.第8回,第三屆盂蘭盆會上,如來發起了取經工程,觀音主動請纓,去東土組建取經團。如來看見觀音主動出馬,很高興,表示别人都幹不了這個活兒,隻有觀音尊者你才行。觀音問了如來的吩咐,下山,先到了天庭駐西天辦事處玉真觀金頂大仙這裡,跟他通報了如來發起取經工程的事宜。觀音、木叉繼續往東走,踏勘了取經路,在流沙河收編了沙僧,在高老莊收編了豬八戒,在鷹愁澗附近收編了小白龍,上天庭和玉帝求情,讓小白龍給取經人當腳力,玉帝很痛快就答應了。這次上天不光要了小白龍,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的事兒肯定也一同向玉帝彙報了。随後到了五行山,收編了孫悟空,然後抵達長安。

觀音請纓組建取經團,為什麼如來會這麼高興呢?看來觀音确實是如來心中最合适的人選,一是觀音辦事能力強,各方人頭都熟悉,各界關系也融洽,讓她當取經工程負責人肯定能把這件事兒辦好;二是如來手底下也沒有其他更好的人選,書中出過場的,彌勒佛有反骨,文殊普賢皆弱雞,靈吉是個陽奉陰違的主兒,阿傩、伽葉兩個能力不詳,估計不行。數數還能讓誰去呢?難道讓燃燈、孔雀去?更不可能。找來找去也就觀音了。

觀音下山及時把取經工程的消息通報給了金頂大仙,那麼金頂大仙肯定會向玉帝彙報。在觀音往東趕路的過程中,玉帝應該就知悉了取經工程的目的、意義和詳細方案,分析一下對自己利大于弊,是以給予大力支援。

觀音半雲半霧趕往東土,路上怎麼也得有一段時間的功夫,也許遭遇過其他妖精,至少偵察到過很多妖精。但直到流沙河,才遇到合适當取經人徒弟的沙僧。取經團的4個徒弟,其實豬八戒、沙僧、小白龍不是重點,孫悟空才是重中之重。有了孫悟空,路上随機再收徒弟都來得及。

玉帝為啥肯放孫悟空出來呢?不怕他再大鬧天宮嗎?一是玉帝此時已經有了真武這張王牌,能夠對付得了孫悟空,何況還有如來,放他出來也不怕;二是孫悟空是個明事理的,蹲了這麼久監獄,明白自己偷吃蟠桃、金丹是錯誤的,世上也有能教訓自己的人,今後還是要走正道,成正果;三是當和尚意味着遁入空門,再也不會留戀世間的權力地位了,不會再威脅到玉帝的地位了。觀音在玉帝面前也有這個面子,能把孫悟空要來。

3.第9-12回,觀音在長安導演了泾河龍王被斬、李世民地府三日遊、水陸大會等一系列的事件,成功啟動了取經工程。這部分情節前面詳細講過,不再贅述了,展現出觀音多方面的傑出能力。

不過唐僧出發以後,觀音并沒有跟着,第一次遇險在雙叉嶺反而是太白金星過來幫的忙。

4.第14回,孫悟空剛加入取經團,打死了六個毛賊,被唐僧訓斥幾句就撂挑子不幹了。觀音出馬,一是教給唐僧緊箍咒,等孫悟空回來給他戴上;二是去找孫悟空回來。孫悟空是取經團最重要的成員,哪能讓你跑了呢?確定孫悟空在取經團是觀音的頭等大事。

5.第15回,鷹愁澗,小白龍吃了唐僧的馬,孫悟空和唐僧正發愁呢,觀音派來了幕後英雄團幫忙。金頭揭谛到南海請觀音過來,收了小白龍。觀音過來以後,和孫悟空還有一番互動,倆人吵了一番嘴,孫悟空埋怨觀音給唐僧的緊箍咒,觀音罵了他一頓,孫悟空自知理虧沒話說了。觀音又給了孫悟空許諾叫天天應、叫地地靈,關鍵時刻自己親自來救他,還給了孫悟空三根救命毫毛。孫悟空總算乖了。

觀音和孫悟空的關系非常的好,親如姐弟一般。應該說孫悟空最該感謝的,一個是唐僧,親手把他從五行山下救了出來,當他師父,情同父子;另一個是觀音,收納他給取經人當徒弟,還傾盡全力幫助他,教他為人處世的道理。雖說取經前半段觀音和取經團的互動還比較頻繁,後半段觀音的實力跟不太上取經團的需求,互動就比較少了,但孫悟空對觀音始終是畢恭畢敬,沒有怠慢她。觀音對孫悟空的情感投資還是合算的。

6.第17回,觀音禅院,孫悟空賣弄袈裟,被黑熊精偷去,孫悟空打來打去沒要回來,去南海請觀音來降妖。孫悟空一開始還質問觀音,你的禅院咋還有個黑熊精鄰居偷袈裟?觀音本來就高度關注觀音禅院和附近的黑熊精,知道真相,反過來罵了孫悟空一頓,孫悟空趕緊認慫。倆人一起出發去黑風山收拾黑熊精。不過作戰方案是孫悟空制定的,觀音隻是協助,變成淩虛子,騙黑熊精吃下了孫悟空變成的仙丹,制服了黑熊精。觀音把黑熊精戴上禁箍,帶回去當護山大神。

這一次我們發現,一直是正面形象的觀音,原來還有觀音禅院這種黑色産業,觀音禅院的院主金池長老和妖精有交往。而觀音降妖的本領,其實不見得多高明,無非是變化了一下,主要功勞還是得算到孫悟空頭上。假如這時候有豬八戒和沙僧,孫悟空也能完成任務。

7.第22回,流沙河戰役,之前收八戒、黃風嶺戰役,觀音都沒有出場。這次遇到了沙僧,孫悟空和豬八戒搞不定了,隻要再去南海找觀音。孫悟空到了南海,【菩薩正與捧珠龍女在寶蓮池畔扶欄看花】,這裡點明了觀音肯定知道金魚已經去通天河了,與後面通天河戰役呼應。觀音自己也沒有去流沙河,而是委派木叉去收沙僧。

8.第23回,四聖試禅心,觀音組織骊山老姆、文殊、普賢,變成一個寡婦帶三個女兒,考驗取經團對于取經的決心。這裡面主要是骊山老姆變的賈寡婦與取經團交涉,觀音、文殊、普賢三個女兒出場不多。

這是在取經團徹底完成組建後,第一次共同面對的一場考驗。觀音作為取經團的直接上司,安排這麼一場考試,目的主要是警示和提醒取經團,【聖僧有德還無俗,八戒無禅更有凡。從此靜心須改過,若生怠慢路途難!】,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如來所做出的取經工程重大決策上來,深刻汲取豬八戒違紀案例的嚴肅教訓,牢記使命要求,自覺以佛教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時刻自警、自省、自重、自勵,排除萬難、争取勝利。

9.第26回,五莊觀戰役,孫悟空打倒了人參果樹,四處求人救活,找了十洲三島,都說沒辦法,最後找到了觀音這裡。聽了孫悟空的叙述,觀音說【你怎麼不早來見我,卻往島上去尋找?】,這話還真沒把孫悟空當外人,更加展現雙方關系的親密。觀音說【我這淨瓶底的甘露水,善治得仙樹靈苗】【當年太上老君曾與我賭勝:他把我的楊柳枝拔了去,放在煉丹爐裡,炙得焦幹,送來還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晝夜,複得青枝綠葉,與舊相同】。觀音與太上老君關系也不錯,并不是泛泛之交。

觀音和孫悟空到了五莊觀,治好了人參果樹。鎮元大仙非常感激,咬牙打了十個果子,做了一個人參果會,【請菩薩坐了上面正席,三老左席,唐僧右席,鎮元子前席相陪】【菩薩與三老各吃了一個,唐僧始知是仙家寶貝,也吃了一個,悟空三人亦各吃一個,鎮元子陪了一個,本觀仙衆分吃了一個。】

觀音過來救活了人參果樹,很給鎮元大仙面子,【大仙躬身謝菩薩道:“小可的勾當,怎麼敢勞菩薩下降?”菩薩道:“唐僧乃我之弟子,孫悟空沖撞了先生,理當賠償寶樹。”】。鎮元子是地仙之祖,觀音應該是個進階天仙,雖說觀音自己講【我也讓他三分】,但實際上兩者地位差别是比較大的,從社會知名度、人脈關系、各界口碑、經濟狀況等各個方面來講,觀音都遠遠超過鎮元子。這也和觀音廣結善緣有關,通俗的說觀音沒那麼多臭架子、怪脾氣,願意和每個人搞好關系,多說好話,多做好事,多給人幫忙,自然獲得好人緣。鎮元子這孤傲的性格脾氣,難怪五莊觀發展不起來。

10.第32-34回的金角銀角戰役,雖然觀音沒有出場,但這倆童子是觀音找老君要來考驗取經團的,本想給老君出出氣,沒想到被孫悟空吊打了,氣也沒出成。

11.第42回,紅孩兒戰役,取經團對付不了紅孩兒的三昧真火,孫悟空到南海求援。觀音和孫悟空又鬥了一通嘴,具體大家可以看原文,很有意思。這段還出現了善财龍女和烏龜,也是觀音的下屬。觀音聽說紅孩兒變成自己的樣子,大怒,【那潑妖敢變我的模樣!】,直接把淨瓶扔到了海裡。雖然是去裝水了,但觀音的怒火是真的。西遊記裡的人物,非常反感别人變成自己的樣子,牛魔王變成豬八戒的樣子騙了孫悟空,豬八戒知道以後也是暴跳如雷。由此可見彌勒佛的黃眉大王變成如來的模樣,是多麼的無禮和僭越,如果如來知道了,而彌勒佛又沒有啥正當理由的話,後果很嚴重。

觀音對付紅孩兒,展示了多種法力,僞造了一個南海出來,然後在孫悟空手裡寫了一個迷字,引誘紅孩兒過來。觀音還僞造了一個天罡刀做成的蓮台,紅孩兒坐上去以後,木叉用降魔杵打,穿透了紅孩兒的腿。最後用如來賜給的金箍,套住了紅孩兒,最終才馴服。

雖說觀音倒騰半天很精彩,不過也暴露出觀音在降妖上的短闆。如果觀音能輕松擊敗紅孩兒,也犯不着布置這麼多陷阱,繞這麼大個圈子了。西天的佛、菩薩降妖,似乎都是靠法術、法寶,很少有直接打實體肉搏戰的。如來對付孫悟空、大鵬用的佛手,彌勒對付黃眉大王靠法術,靈吉對付黃風怪靠飛龍杖。也就四大金剛和木叉展現出過實體肉搏能力。這或許也是西天一定要想辦法拉攏孫悟空、牛魔王、大鵬等實體肉搏高手的原因之一。

12.第49回,通天河戰役,孫悟空求援,觀音用竹籃收服靈感大王。這段情節我們前面詳細分析過了。通天河、靈感大王,又是觀音的一處黑色産業。觀音也挺郁悶的,大水沖了龍王廟。這是觀音最後一次直接出手幫助取經團降妖。接下來的青牛精戰役,孫悟空沒有去找觀音。

13.第55回,蠍子精戰役,觀音第一次主動上門來報信,提供了蠍子精的資訊,讓孫悟空去找昴日雞來降服她。不過觀音也說【我也是近他不得】,首次坦陳自己法力不足。這次觀音變成一個老媽媽,被孫悟空認出,然後現出原身報信。

14.第57回,真假美猴王,孫悟空被唐僧趕走,跑到南海向觀音哭訴。【行者望見菩薩,倒身下拜,止不住淚如泉湧,放聲大哭。菩薩教木叉與善财扶起道:“悟空,有甚傷感之事,明明說來,莫哭莫哭,我與你救苦消災也。”行者垂淚再拜道:“當年弟子為人,曾受那個氣來?自蒙菩薩解脫天災,秉教沙門,保護唐僧往西天拜佛求經,我弟子舍身拚命,救解他的魔障,就如老虎口裡奪脆骨,蛟龍背上揭生鱗。隻指望歸真正果,洗業除邪,怎知那長老背義忘恩,直迷了一片善緣,更不察皂白之苦!”菩薩道:“且說那皂白原因來我聽。”】孫悟空是把觀音當做知心姐姐來看待的,安排唐僧救我的是她,取經遇險幫我的是她,遭受委屈首先想到的也是找她哭訴。

觀音聽了來龍去脈,說【唐三藏奉旨投西,一心要秉善為僧,決不輕傷性命。似你有無量神通,何苦打死許多草寇!草寇雖是不良,到底是個人身,不該打死,比那妖禽怪獸、鬼魅精魔不同。那個打死,是你的功績;這人身打死,還是你的不仁。但祛退散,自然救了你師父,據我公論,還是你的不善】。這話聽起來公正,其實金魚在通天河吃人的時候,觀音這個當主人的幹啥呢?不過觀音也是安慰孫悟空,想緩和他與唐僧的關系。孫悟空最終還是要回到取經團的。

孫悟空說,就算我不對,也應該将功折罪,不該趕走我啊,希望觀音念松箍咒把緊箍去掉。觀音說我沒有松箍咒,孫悟空就說我去找如來念松箍咒去。觀音留住了他,開慧眼看唐僧的祥晦,發現唐僧馬上就要倒黴了,肯定會來找你的,你就呆在我這裡,到時候我跟他說,讓你回去繼續取經成正果。

孫悟空就在觀音姐姐這裡呆了4天,一直到沙僧過來才離開去花果山找六耳猕猴算賬。兩隻猴打來打去分不出勝負,又到觀音這裡來分辨真假,但觀音也看不出真假來,隻能讓孫悟空上天庭求助。最後,兩隻猴官司打到了如來這裡,講完來龍去脈,觀音也從南海過來了。

【大衆聽他兩張口一樣聲俱說一遍,衆亦莫辨,惟如來則通知之。正欲道破,忽見南下彩雲之間,來了觀音,參拜我佛。我佛合掌道:“觀音尊者,你看那兩個行者,誰是真假?”菩薩道:“前日在弟子荒境,委不能辨。他又至天宮地府,亦俱難認,特來拜告如來,千萬與他辨明辨明。”如來笑道:“汝等法力廣大,隻能普閱周天之事,不能遍識周天之物,亦不能廣會周天之種類也。”】

如來明明在剛才兩隻猴的叙述中知道他倆去過南海,觀音沒能分辨出真假,還故意問觀音,你看誰真誰假,這不是當衆讓觀音丢人麼?觀音也沒辦法,隻好實話實說自己分不出來,特來拜見如來請如來辨明。

【如來笑道:“汝等法力廣大,隻能普閱周天之事,不能遍識周天之物,亦不能廣會周天之種類也。”】,觀音你法力雖然廣大,但生物學的知識比較欠缺。言外之意,你們還是要繼續向我學習啊,好好給我當學生吧。

觀音繼續請教,如來才陸續講解六耳猕猴的來曆。然後孫悟空打死了六耳猕猴。孫悟空繼續向如來抱怨唐僧不肯收自己,要求褪下金箍回去。【如來道:“你休亂想,切莫放刁。我教觀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護他去,那時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台。”】如來的話,給人的感覺是他和孫悟空更近,唐僧反而像是個外人。我讓觀音送你回去,唐僧那個家夥還敢不收?好好幹,完事兒給你大官當。

觀音一聽,接着就【合掌謝了聖恩,領悟空,辄駕雲而去】,觀音很有眼力見。見到唐僧,觀音語氣生硬地說:【唐僧,前日打你的,乃假行者六耳猕猴也,幸如來知識,已被悟空打死。你今須是收留悟空,一路上魔障未消,須得他保護你,才得到靈山,見佛取經,再休嗔怪。】觀音很好地傳達了如來的訓示精神,向唐僧宣示,不是孫悟空離不開你,是你離不開孫悟空,在孫悟空的保護下,你才能到西天取到真經,以後不許再生事了,不許再和孫悟空鬧别扭了。取經團衆人也都明白了,如來确立了孫悟空在取經團的上司核心地位。

但這一回,觀音暴露了自己法力和學識上的不足,不光在孫悟空面前顯露無疑,更是在雷音寺大庭廣衆之下被如來羞辱。如來此舉,意思是提醒觀音,我知道你能力很出衆,辦事兒也很利索,取經工程在你的操辦下進展順利,我對你很滿意,但你要記住,我比你更強,懂的更多,你還是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老老實實聽我的,該你做的事一定要做好,不該你做的事一律不許做。

同時也是告訴孫悟空,以後有事兒直接和我彙報就行。這隻是孫悟空出獄後第二次見到如來,如來就給予孫悟空【坐蓮台】的承諾,給孫悟空吃了定心丸,讓孫悟空明白西天是誰說了算的,也說明如來對孫悟空一直在默默地關注和考察,孫悟空現在通過了考察。

如來的做法并不多餘。往小了說,觀音在取經工程中,A錢了如來給的金、禁兩個箍兒,分别收編了紅孩兒、黑熊精,這是中飽私囊,而且觀音禅院、通天河兩個地方都有觀音的黑色産業,别人教訓不了觀音,如來可是必須得教訓教訓她了。往大了說,觀音的勢力不斷壯大,和孫悟空關系又這麼好,有功高震主之嫌。孫悟空是如來欽點的重點培養對象,未來的心腹重臣,要是跟觀音更親近,變成了觀音的人,如來折騰這麼多,豈不是為他人做嫁衣,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是以如來要敲打一下觀音,和取經團特别是孫悟空保持一定距離。

事實也正是這樣,接下來觀音與取經團的互動少了很多,孫悟空再也沒有去找觀音求助過。

15.第71回,朱紫國戰役,觀音再度出場,收走了金毛犼。距離第58回與孫悟空上次見面,已經過去13回了。孫悟空見了觀音仍然很客氣:【行者急回頭上望,原來是觀音菩薩,左手托着淨瓶,右手拿着楊柳,灑下甘露救火哩,慌得行者把鈴兒藏在腰間,即合掌倒身下拜。】

【行者叩頭道:“不知大慈臨凡,有失回避。敢問菩薩何往?”

菩薩道:“我特來收尋這個妖怪。”

行者道:“這怪是何來曆,敢勞金身下降收之?”

菩薩道:“他是我跨的個金毛犼。因牧童盹睡,失于防守,這孽畜咬斷鐵索走來,卻與朱紫國王消災也。”

行者聞言急欠身道:“菩薩反說了,他在這裡欺君騙後,敗俗傷風,與那國王生災,卻說是消災,何也?”

菩薩道:“你不知之,當時朱紫國先王在位之時,……我特來收妖邪也。”

行者道:“菩薩,雖是這般故事,奈何他玷污了皇後,敗俗傷風,壞倫亂法,卻是該他死罪。今蒙菩薩親臨,饒得他死罪,卻饒不得他活罪。讓我打他二十棒,與你帶去罷。”

菩薩道:“悟空,你既知我臨凡,就當看我分上,一發都饒了罷,也算你一番降妖之功。若是動了棍子,他也就是死了。”

行者不敢違言,隻得拜道:“菩薩既收他回海,再不可令他私降人間,贻害不淺!”

那菩薩才喝了一聲:“孽畜!還不還原,待何時也!”

隻見那怪打個滾,現了原身,将毛衣抖抖,菩薩騎上。菩薩又望項下一看,不見那三個金鈴。

菩薩道:“悟空,還我鈴來。”

行者道:“老孫不知。”

菩薩喝道:“你這賊猴!若不是你偷了這鈴,莫說一個悟空,就是十個,也不敢近身!快拿出來!”

行者笑道:“實不曾見。”

菩薩道:“既不曾見,等我念念《緊箍兒咒》。”

那行者慌了,隻教:“莫念莫念!鈴兒在這裡哩!”

這正是:犼項金鈴何人解?解鈴人還問系鈴人。菩薩将鈴兒套在犼項下,飛身高坐。你看他四足蓮花生焰焰,滿身金縷迸森森,大慈悲回南海不題。】

這一段對話,孫悟空對觀音非常尊重,要紫金鈴的環節還和觀音耍嘴,但觀音一直都非常嚴肅,說話很生硬,甚至威脅要念緊箍咒,沒有和孫悟空開玩笑的心情。

取經前半段,鷹愁澗、觀音禅院、流沙河、五莊觀、紅孩兒曆次戰役,觀音和孫悟空的對話總體上都是輕松愉快的。直到通天河戰役,由于觀音利益受損,心情不太好,語氣與之前有所不同。但真假美猴王中,觀音面對受了委屈的孫悟空,充滿可憐之意,這時候也還好。關鍵就是被如來當衆羞辱以後,到朱紫國戰役時,觀音對孫悟空的語氣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觀音姐姐看來,孫悟空這個弟弟在西天的地位越來越高了,比自己都強了。

16.第84回,滅法國事件,又過去了13回,觀音帶着善财童子變成老太太、小孩來報信,報完信被孫悟空認出來以後,一句話沒說直接就飛走了。【行者火眼金睛,其實認得好歹,那老母攙着孩兒,原是觀音菩薩與善财童子,慌得倒身下拜,叫道:“菩薩,弟子失迎!失迎!”那菩薩一朵祥雲,輕輕駕起,吓得個唐長老立身無地,隻情跪着磕頭。八戒沙僧也慌跪下,朝天禮拜。一時間,祥雲缥缈,徑回南海而去。】

觀音被看出來以後,話都懶得和孫悟空說了,純粹為了完成報信任務而來。

17.第98回,取經團曆盡千辛萬苦,抵達靈山雷音寺,此時如來召集【八菩薩、四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谛、十一大曜、十八伽藍】,列隊歡迎,共同慶祝取經工程圓滿勝利。等給完有字的真經,如來再次召集【三千諸佛、三千揭谛、八金剛、四菩薩、五百尊羅漢、八百比丘僧、大衆優婆塞、比丘尼、優婆夷,各天各洞,福地靈山,大小尊者聖僧】,集體歡送取經團回大唐。這就是傳經之會。

這裡面分别提到了八菩薩、四金剛,和四菩薩、八金剛,我覺得四菩薩、八金剛應該是正确的。

把守靈山大門的是八大金剛,有名有姓的是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廣大潑法金剛、峨眉山清涼洞法力無量勝至金剛、須彌山摩耳崖毗盧沙門大力金剛、昆侖山金霞嶺不壞尊王永住金剛,他們四個負責把守靈山的第一道山門。

二門又有四大金剛,書中沒有介紹他們的姓名,應該是持國、多聞、增長、廣目四大天王,他們既負責輪流把守天庭的四個天門,又屬于佛教系統,需要把守靈山的第二道山門。第36回烏雞國寶林寺的二門就有四大天王的神像。孫悟空每次上天經過天門,絕大多數都會碰見一位天王值班守門,但第52回,孫悟空去找太上老君,進入南天門以後,隻有四大元帥在,沒有值班的天王,而第51回孫悟空進南天門的時候,廣目天王和四大元帥在。可見四大天王在天庭不值班的時候,應該回靈山守門。

把守三門的是【打供的神僧】。

四菩薩,應該是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在第100回的佛、菩薩名單中,菩薩包括:【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文殊菩薩。南無普賢菩薩。南無清淨大海衆菩薩。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南無西天極樂諸菩薩。南無三千揭谛大菩薩。南無五百阿羅大菩薩。南無比丘夷塞尼菩薩。南無無邊無量法菩薩。南無金剛大士聖菩薩。南無淨壇使者菩薩。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南無八部天龍廣力菩薩。】

前四名菩薩是比較明确的,單指某一位菩薩,而第5-8名,就不是單獨一位了,是一群菩薩。是以四菩薩應該是正确的。但第58回提到,如來正在講經,參與者有【四大菩薩、八大金剛】,然而後面又提到觀音從南海趕來。這應該是作者的疏漏。

不管是八菩薩還是四菩薩,觀音都在其中,全程參與了取經工程的閉幕式。取經團一開始取的是無字經,被燃燈古佛揭穿以後,回來又取了有字的經,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這時,觀音突然跟如來說【弟子當年領金旨向東土尋取經之人,今已成功,共計得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還少八日,不合藏數。望我世尊,早賜聖僧回東轉西,須在八日之内,庶完藏數,準弟子繳還金旨】。意思是别讓他們徒步走回大唐了,派人送他們飛回去吧。如來【大喜】,同意了,派八大金剛送取經團回去。

然後幕後英雄團過來,向觀音彙報唐僧經曆的八十難,觀音說九九歸真,還少一難,讓揭谛趕上八大金剛,交代了觀音的訓示,于是八大金剛把取經團扔在了通天河的西岸。老白鼋出現,帶取經團過河,半路問唐僧有沒有替他問如來,啥時候能修成人身,唐僧沒問過,不敢回答,老白鼋就把取經團扔到水裡洗了個冷水澡。這就是第八十一難。

這麼看來,觀音跟如來說派人送取經團的時候,心裡已經琢磨好了,就是要多弄這麼一難,湊夠八十一難。要不然為啥剛才取經團還沒走的時候不說,取經團前腳剛走你就說了呢。

為什麼非要造這第八十一難呢?八十難定義的也挺随意的,唐僧路上經曆的苦難多了去了,随便拎出來一個加上就是了。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抵消燃燈搞的小動作,第八十一難必須是官方安排的,不能讓燃燈搶了風頭。如來、孫悟空對此心領神會,配合演了這場戲。

總結一下觀音這個人物。

觀音政治上八面玲珑,非常善于拉關系,善于團結人,朋友圈非常廣泛,一說起南海菩薩來,沒人說不好,都是稱贊有加,以禮相待。很會領會上司意圖,說話能說到上司心裡去,辦事兒也能辦到上司心坎上,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下屬。同時也能擔當、能成事,既拉起了南海的一支隊伍,又親自組建了取經團,在取經路上統籌協調、鼎力相助,展現出高超的上司群組織才能。

經濟上很有理财頭腦,深谙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道理,南海是西天除總部靈山以外最富庶的山頭,還通過觀音禅院、通天河等産業大賺外快。估計其他地方還有不少産業。

法力修為上,應該說也算很強,但稱不上頂級,實體肉搏是短闆,攻擊技能不足,即使論法術法寶,與如來、彌勒相比差距明顯。如果說如來、彌勒是控制系法師,觀音隻能算是輔助系法師,在肉盾的掩護下輔助戰鬥,沒法承擔主攻任務。法力上的短闆決定了觀音雖然能混個好人緣,人人都覺得她好,但不會産生對一把手的那種敬畏感、服從感,何況她又是女性,是以不可能在佛教系統中登頂大位,一直被限制在第一菩薩的位置上。

觀音和如來的關系有點尴尬。

首先,觀音絕對是如來非常欣賞和看重的得力幹将,這個是毫無疑問的。如來把取經工程這麼重大的事務交給觀音來操刀,本身就是給予觀音充分信任的展現。但随着取經工程的進行,兩者的關系、觀音與取經團的關系逐漸發生微妙的變化。

前面講過,彌勒是佛教中的未來佛,将會是如來的接班人,但在小雷音寺戰役中,彌勒的黃眉童子公然變成如來的模樣騙取經團,反映出彌勒迫不及待想要篡位的野心。如來可不甘心這麼早就像燃燈一樣退出曆史舞台,你想要的,我可以給你,但我不給你,你不能搶。誰是未來佛,還不是我如來可以通過佛經定義的麼?為了牽制彌勒,如來必須有其他的接班人選,當有競争者存在的時候,彌勒就顧不上篡位了。

觀音對此也洞若觀火,自覺和燃燈、彌勒保持距離。比如觀音交友範圍如此廣泛,但從未見過她和燃燈、彌勒有交集。然而可惜的是,觀音雖然很優秀,卻不具備成為接班人選的實力。如來的二徒弟金蟬子謀過反,也退出了競争。

而如來發現了孫悟空這個人才,本領大,人情高,完全符合成為接班人的素質要求。于是如來在取經工程中不斷培養和鑒别孫悟空,越看越滿意,越看越喜歡,甚至在取經中途就提前許諾給他【坐蓮台】的待遇,最終封為鬥戰勝佛,地位比觀音都高。

觀音對取經工程的心态,經曆了一個變化的過程。從準備階段到取經路前半段,觀音可謂是極其上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取經工程中去,上天入地,鞍前馬後,取經團需要什麼,觀音就給什麼,取經團遇到了困難,觀音想方設法化解。

但從通天河戰役之後,發生了改變。青牛精戰役中,孫悟空自出獄後第一次找如來求援,如來的話很有意思:【悟空,前聞得觀音尊者解脫汝身,皈依釋教,保唐僧來此求經,你怎麼獨自到此?有何事故?】觀音把孫悟空收編進取經團,顯然是得到如來授意的,況且如來在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的時候就留下話把說将來有人救他,現在幕後主使如來還用【聞得觀音尊者解脫汝身】麼?這話意思是,孫悟空你出來這麼久了,怎麼不早點來向我彙報,等到現在才來啊?

如來看到孫悟空對取經工程、對佛教如此忠心耿耿、死心塌地,非常高興,确認過眼神,我遇上對的人,我缺的就是你這樣的人才。時機成熟了,如來要親自主導取經工程,親自培養孫悟空了。

接下來是女兒國戰役、蠍子精戰役、真假美猴王,節奏很緊湊,女兒國戰役沒發生戰鬥,蠍子精戰役和真假美猴王中,觀音雖然出場,但沒有能夠直接幫取經團解決問題,暴露出自身能力的上限,逐漸失去了對取經團的主導權。找你解決不了問題,還找你幹啥?而如來在真假美猴王中不光親自解決了觀音解決不了的問題,還給孫悟空提前預訂了官位,孫悟空自然會更加緊密地追随和擁戴如來。觀音自覺地退到一邊去了。

是以在取經後半段,随着孫悟空的成長,以及如來的介入,觀音對取經團的影響力逐漸降低。真假美猴王之後的火焰山戰役、碧波潭戰役、獅駝嶺戰役等重要戰役中,都沒有觀音出場,對付牛魔王、九頭蟲、大鵬等厲害角色,觀音似乎也發揮不了太多作用。在如來眼裡,孫悟空已經逐漸能夠代替觀音,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了。在觀音眼裡,昔日的小弟孫悟空,現在比自己還要威風了,在如來面前更得寵,各界神仙也都主動上門結交他。

不過,觀音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很強,沒有因為這些就有其他情緒,對取經團仍然是該幫就幫,對如來也依然言聽計從。畢竟大勢已去,明哲保身才是。

回想一下,觀音當初奉如來的指令組建取經團,啟動取經工程的時候,有沒有預測到後來的發展趨勢呢?我無從推測,但觀音預測到又如何呢?個人意志無法改變大的趨勢。不管怎麼樣,觀音都隻能選擇全力以赴支援取經工程、支援取經團。如果取經工程失敗,她這個直接負責人難辭其咎,取經工程成功,孫悟空是個厚道人,也不會欺壓昔日的好姐姐觀音。

說到底,一切都是實力使然,個人能力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