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王宮“提香與十六世紀威尼斯的女性形象”展覽現場圖檔
圖檔可左右滑動
先前在維也納展出的“提香與十六世紀威尼斯的女性形象”展覽移步至米蘭皇宮,展覽通過相當數目的重量級作品,重構、剖析在十六世紀威尼斯社會中女性的處境。盡管缺少了部分在上一展館展出的畫作,但不論在規模或品質上,米蘭王宮為本次展覽新增的佳作足以“拾遺補阙”,甚至相比前者有過之而無不及。
為了了解展覽的曆史、社會和文化背景,我們不妨從展覽所呈現的那個年代向後推幾十年:1642年,威尼斯的作家、修女阿坎蓋拉·塔拉伯蒂Arcangela Tarabotti( 塔拉伯蒂并非自願成為修女,她遺傳了父親的跛足,在當時的父權制社會,如果不能通過婚姻為其家族創造價值,成為修女幾乎是中上層家庭年輕女性的共同命運)撰寫了《父權專制》。書中她為許多像她一樣的女性發聲,從自己被迫成為修女的悲慘經曆出發,論證女性成為自己命運主人的的正當性,譴責以欺騙的形式讓她們進入修道院的父親,譴責允許這種不齒做法的威尼斯社會和共和國本身,指控與其同流合污的教會當局。令人惋惜的是,書中“挑釁”的觀點讓這部著作直到塔拉伯蒂去世後才得以出版面世,但它也許是當時捍衛女性尊嚴中最有力量的一部作品,學者埃萊奧諾拉·卡林奇Eleonora Carinci贊譽其為“早期女性執筆表達自己思想所達到的最高水準”。如果脫離了十五到十六世紀的社會和文化背景,及其所孕育出的“女性問題論戰”(La Querelle des femmes, 女同志,女性之争,女性問題,女性問題論戰。下文中統一譯作“女性問題論戰”)這場始于法國,後蔓延到整個歐洲的圍繞女性本質和地位的辯論,我們很難想象塔拉伯蒂是否還能夠創作出《父權專制》這樣的作品。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相比同時代的其他意大利城市,她生活的城市威尼斯無疑擁有更自由的社會風氣,在那裡女性擁有更廣闊(雖然并非全部)的獨立空間,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女性文學的沃土,成為“原女性主義”發展的陣地。
左圖:提香《聖母與聖子》
右圖:丁托列托《亞當的誘惑》
圖檔可左右滑動
通過強調 "女性問題論戰 "的宗教含義,第一個展廳有意地為展覽的主題提供了一個象征性的開始:以提香的《聖母與聖子》和丁托列托的《亞當的誘惑》,向公衆展示了基督教中兩位最具決定性的女性形象:瑪麗和夏娃,一位是聖潔、純貞的神的母親,而另一位是亞當的伴侶——根據對《創世紀》的厭女性诠釋,她是犯下人類被逐出伊甸園罪行的唯一責任人,基督教文化中女性形象的本源。夏娃有罪論也激起了在 “女性問題論戰”中的某些人更加堅持捍衛自身堅定立場的信念。就這樣,展覽的開端帶着我們一道進入那個時代的日常文化辯論,我們可以稱本次展覽為一場純粹的藝術社會史展。正式展覽的第一部分融合、并陳了肖像畫,一場抛磚引玉,激發深度洞察的展中展:關于女性肖像的社會作用,16世紀威尼斯女性肖像的演變(向後人傳播自己的形象在很長一段時間内是一個與威尼斯貴族的心态相去甚遠的概念,是以肖像類畫作在當時的威尼斯不如在其他地方傳播廣泛),以及古代和現代藝術的交彙(展出品包括幾件古羅馬時代的半身像)。
提香《伊莎貝拉·埃斯特》肖像
學者查爾斯·霍普Charles Hope在展覽目錄中解釋說,女性肖像畫與男性肖像畫相比更加不尋常,“一般都是獻給最高階級的女性[......],盡管王子或其他達官貴人委托藝術家為他們的情婦畫肖像的情況也很常見。”在這個意義上,“提香與16世紀威尼斯的女性形象” 給我們提供了形形色色的肖像畫形象:從提香著名的伊莎貝拉·埃斯特Isabella d'Este肖像、伊麗莎白·岡薩加Elisabetta Gonzaga della Rovere的肖像,到一些難以辨認的女性肖像,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美在威尼斯肖像畫中被了解為一種理想的範式,而身體的外表則是作為女人美德的鏡子,對真實的追求反倒是次要。在彼特拉克主義的複興中同理(例如皮埃特羅·本博Pietro Bembo的《阿索拉尼》,這也是同種把美範式化和理想化的文化精神下的産物),這位托斯卡納詩人筆下的女性魅力往往也映證了當時社會文化和隐喻。
左圖:提香《埃萊奧諾拉·岡薩加》肖像
右圖:提香《弗朗西斯科·德拉·羅韋爾》肖像
“她的衣服裡住着誠實,/她的胸部使她羞恥,
遮蓋的紗榮耀她,/愛折磨着她高貴的外表”
“Onestà nel suo abito dimora, /
Vergogna il petto e il crin le vela e onora, /
Le affligge Amore il guardo signorile”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一提恩裡科·波佐洛Enrico Maria Dal Pozzolo關于 “頭發的巧辯”的文章,文章提到畫中埃萊奧諾拉·岡薩加Eleonora Gonzaga王後的盤發與另一幅被烏菲茲美術館儲存的肖像畫——其丈夫弗朗西斯科·德拉·羅韋爾Francesco Maria Della Rovere所穿盔甲上的裝飾相對應,同時也仿佛讓我們看到了皮特羅·阿雷蒂諾Piero Arentino一首十四行詩(以提香的畫為主題)中描述的女人形象,像達爾·波佐洛Dal Pozzolo所強調的,“這是一座貞潔、美好和莊嚴的雕像”(“她的衣服裡住着誠實,/她的胸部使她羞恥,遮蓋的紗榮耀她,/愛折磨着她高貴的外表”)。
喬萬·巴提斯塔·莫羅尼《青年女子美人像》
與此同時,對時尚愛好者來說觀賞當時的女性肖像也意味着瞥見一番過去的時尚(如莫羅尼的肖像,有時女性在孩提時期就已經被藝術家畫下),這同樣是肖像畫的重要意義之一。
左圖:《穿藍裙子的年輕女人》
右圖:《穿綠裙子的年輕女人》
老帕爾馬
“Belle”
一詞指的是一種特定的畫作類型,
即 "其統一特點為情欲之美的半身畫"。
接下來的一個部分與肖像密切相關,專門介紹 “威尼斯美人”,主要靠三樣借品與新增加的切薩雷·韋切利奧Cesare Vecellio《古代和現代的服飾》中的版畫:老帕爾馬Parma il Vecchio的《穿藍裙子的年輕女人》和《穿綠裙子的年輕女人》以及其儲存在馬德裡提森-博内米薩美術館的十七世紀《青年女子美人像》副本。策展人解釋說,“Belle”一詞指的是一種特定的畫作類型,即 "其統一特點為情欲之美的半身畫"。是以畫作中的女人不是完全“真實”的,而是在某些精确的規則下創作的,是一種不同于普通肖像畫的體裁(例如,“美人”需要将眼睛轉向觀者,如果她的目光沒有與觀者對視,她至少也要做出意味深長地、含蓄地邀請姿态)。老帕爾馬以其筆下女性形象的柔情媚态,在很長一段時間内被認為是這一流派的創造者,因為在他的作品清一色全是“美人像”(不過如今人們認為提香在美人像領域的地位更高)。圍繞着這些 "美人",展覽緻力于對她們的角色進行诠釋,探究畫像中她們的身份,她們有時被解讀為新娘,有時又被解讀為娼妓,當時從事于花門柳戶的女性除了擁有衣食無憂的生活(他們的服務對象集中為富人)還懂得如何追歡作樂、交談、朗誦、宣讀甚至創作詩句(16世紀最偉大的女詩人之一維羅妮卡·佛朗哥Veronica Franco就是一名藝妓,從20歲起依門賣笑)。而肖像畫對她們來說大有裨益,既是一種宣傳的形式,也是對自身形象的肯定。
那麼,這些美人究竟是何人呢?費裡諾·帕格登Ferino Pagden提醒道,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至少在某些情況下,我們可以認為她們是準新娘或新娘,比如老帕爾馬畫中的身穿藍裙與綠裙的兩位年輕女性——兩位左手無名指上的戒指惹人注目,藍裙女子正側身謹慎打量觀者,而綠裙女性的手則正在打開花結盒的蓋子(這種花結是一種衆所周知的 “愛之花結”)。這兩幅作品長期以來在評論界被衆說紛壇:前古根海姆的收藏總監菲利普·賴蘭茲Philip Rylands就認為這是兩名妓女的肖像,而多年來帕格登則認定她們是年輕的新娘。也許,藝術策展人安德烈·拜爾Andrea Bayer在2008年提出的見解可以為我們提供一種思路:畫像中的美人應該被置于一個理想化的基調中被解讀,正如彼特拉克詩歌中讓人浮想聯翩的語句和意境,詩歌中描繪的心上人“頭發總是金色的,琥珀和象牙色的眼睛,嘴唇是珊瑚色,牙齒像珍珠,臉頰像兩朵玫瑰,額頭是甯靜的,乳房像雪一樣白。”
從左至右分别為:
喬爾喬内《勞拉》
巴黎巴黎·博爾多内《威尼斯戀人》
貝爾納迪諾·利奇尼奧《露出乳房的女子》
圖檔可左右滑動
“心上人”的乳房是解譯這些畫作的另一個關鍵:展覽中最珍貴的傑作,喬爾喬内Giorgione的《勞拉》就證明了這一點,她的胸部從皮毛外衣中微微探出,一直以來這被解讀為一種肉欲的邀請。相反,這多半是一種愛的宣言,仿佛在說這個女人正在打開她的心扉。學者西爾維娅·加佐拉Silvia Gazzola最近的研究也應證了這一解讀,在2018年,她對喬瓦尼·博尼法喬Giovanni Bonifacio 1616年的論文《蛛絲馬迹中的藝術》(L'Arte de' cenni)進行了徹底的批判性研析,這篇原本并不廣為人知的十七世紀早期文章為我們深入了解當時繪畫中的舉止提供了很好的指導。加佐拉表示,在某些作品中,胸部的展示“應該被認為是良性和歡暢的,因為它被框制于婚姻的貞潔之中,在這種語境下,這種舉止應該被免于通常的道德上的污名。”而畫作的背景與情境,我們則能從女人的衣服,她的裝飾品,她的态度中見微知著。諸如此例, 不僅《勞拉》需要被重新審視(而且誰也不知道她的毛皮大衣是從丈夫那兒收到的禮物,還是我們應該把它當成一件“女性把自己交給男人之前穿的衣服”來了解,像過往資料證明的那樣。不過這兩種假設并不互相排斥),還有被放置在同一展廳的其他作品,巴黎·博爾多内Paris Bordon的《威尼斯戀人》和從私人收藏中借來的貝爾納迪諾·利奇尼奧Bernardino Licinio的《露出乳房的女子》,這位畫家的名字是由于展覽需要,對畫作進行修複的時候才剛被發現。而且,策展人對這幅畫有着很高的評價:“它具有非凡的重要性,在所有畫作當中它是最有潛力能夠使一位特定的女性永垂不朽的,一位年輕女性的真實肖像。”在利奇尼奧相對較新的《年輕女子與她的未婚夫》中我們也可以見到坦露的胸部,剛才的假設被再次驗證,畫中描繪了一對年輕新人(由阿努克·薩明Anouck Samyn為這次展覽提出的假設),它與其他四幅畫一起建構了夫妻肖像部分:激情的場面、承諾的交換、當時社會習俗中典型的包辦婚姻(博爾多内的《威尼斯戀人》中的金鍊禮物所暗示的那樣),以及遙遠的情侶。
貝爾納迪諾·利奇尼奧《年輕女子與她的未婚夫》
展覽中美人們的肖像為我們構成趣味十足的樣本。下期我們将會一起走近藝術家們畫作中經典的女性典範,聆聽與探讨十六世紀的學者們對于女性特質的見解,品味提香畫筆下美人的千嬌百态之下彌漫的愛與美。
圖檔來源,本文譯自藝術雜志Finestre Sull'Arte
《La donna nella Venezia del Cinquecento, secondo Tiziano e non solo. La mostra di Palazzo Reale》Federico Giannini
編譯 Stefania Zhang
注:圖文來自網絡,僅為交流分享,侵删。
美術史知識大全藝術内容推廣計劃 :
如果你是藝術家?
歡迎通過圖文讓美術史君的粉絲們認識你!
如果你是藝術愛好者?
歡迎分享你的藝術趣聞與觀點、見解!
如果你是藝術機構?
歡迎分享你們的展訊和推薦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