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非洲大蝸牛出沒 雨後要小心

作者:惠州電視台HZTV

大雨過後,在路邊或小區的綠化帶裡,經常可以看到大蝸牛出沒。有些孩子好奇把蝸牛拿在手裡把玩,甚至還有人把大蝸牛拿回家當寵物玩。疾控專家提醒,這種大蝸牛身上攜帶多種寄生蟲和病原菌,千萬不可以讓小朋友觸碰,更不能食用。

非洲大蝸牛出沒 雨後要小心

近期雨水較多,一些小區的花壇和牆壁上,爬滿了這種大蝸牛。

非洲大蝸牛出沒 雨後要小心

網友 陳勇任:路上遇到一面牆 爬滿了這種大蝸牛,朋友說這叫“非洲大蝸牛” ,屬于入侵物種。

非洲大蝸牛出沒 雨後要小心

網友 朱晴:聽說這種蝸牛的黏液、糞便裡可能會攜帶很多寄生蟲,我看到有些人還拿起來玩,太可怕了,好惡心。

非洲大蝸牛出沒 雨後要小心

據了解,“非洲大蝸牛”又名露螺、菜螺,原産于非洲東部沿岸坦尚尼亞、馬拉加西島一帶,是中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2003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對農作物危害極大,是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

非洲大蝸牛出沒 雨後要小心

惠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防消殺科 科長 李娟:“非洲大蝸牛”有三大特點,個頭大,最大的可以長到超過20厘米。它很能吃,它的食物包括了一些樹木、蔬菜、果樹,還有農作物,有時候它也會在饑餓的狀态下,食取我們的紙張,還有一些它同伴的屍體,也可能會消化、啃食水泥作為食物,(是)500多種作物的“殺手”。它的繁衍能力非常強,成年的螺體它一年可以産卵4次每次産卵達到150-300粒左右。

非洲大蝸牛出沒 雨後要小心

非洲大蝸牛具有晝伏夜出性、群居性和雜食性,大多在潮濕環境中活動,平時喜歡躲在陰涼的地方,尤其喜歡雨後出來覓食。經實驗發現,在這種非洲大蝸牛的黏液或糞便裡,攜帶很多寄生蟲和病原菌,尤其是廣州管圓線蟲,經皮膚、口進入人體後,會寄生在人體中樞神經或腦脊液中,病情嚴重可緻殘或緻死。

非洲大蝸牛出沒 雨後要小心

專家建議市民可利用其習性,用生石灰粉、食鹽等進行人工捕殺,并及時清理潮濕積水的角落等。如果不小心觸碰或誤食,應及時就醫。

非洲大蝸牛出沒 雨後要小心

惠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防消殺科 科長 李娟:千萬不要因為好奇去觸摸、食用或者當寵物養。如果接觸非洲大蝸牛後出現不适症狀,應及時就醫,并告知醫務人員接觸史,便于醫生作出準确判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