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替換華為裝置成本上升8倍,美國陷入困局,任正非說對了

作者:區塊前沿科技
替換華為裝置成本上升8倍,美國陷入困局,任正非說對了

華為

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5G通信裝置制造廠商,華為無論是在品質上還是在價格上都極具競争力。是以雖然沒有正式進入美國市場,但是在部分邊遠農村地區依然有個人或企業使用了華為的裝置。這部分裝置價格并不高,總共在7億美元左右。

首先在2019年時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以安全為由決定替換掉這7億美元的裝置,最初預定的替換成本也就按照建設時的7億美元進行計算。但是等到實際準備招标執行的時候才發現7億美元根本就不夠,于是為了繼續推行這一法令将補助提升到了10億。

替換華為裝置成本上升8倍,美國陷入困局,任正非說對了

預計19億美元替換華為裝置

但是在2021年準備開始正式替換時,10億美元的提案又遭到了營運商的反對,理由就是拆除需要成本,之後重新布置新的網絡裝置同樣需要成本,兩者相加僅僅10億美元是不夠的。為了繼續推行拆除計劃,于是美國國會咬牙将補助從10億美元提升到了19億美元——這次給你兩倍了行了吧?

替換華為裝置成本上升8倍,美國陷入困局,任正非說對了

最終費用飙升至56億美元

但是等到2022年申請流程結束送出最終成本預估的時候,聯邦通信委員會和國會看到最終的數字驚得下巴都掉了——諾基亞和愛立信的最終報價是56億美元。從7億到56億,整整相差了8倍,這究竟是什麼樣的裝置需要如此高的價格。

當聯邦通信委員會質詢諾基亞和愛立信方面為什麼價格相對華為如此之高時,他們以自己的裝置擁有更多功能、更為安全作為理由進行解釋,并表示56億美元的價格已經十分優惠了。

替換華為裝置成本上升8倍,美國陷入困局,任正非說對了

華為通信裝置

此時關于華為裝置的替換也陷入了僵局,畢竟56億美元不是一個小數目,比如小米2021年的淨利潤僅僅25億美元,是以讓誰來掏出這56億的裝置拆除費用也成為各方扯皮的焦點。同時什麼時候拆,多久能拆完,新的裝置多久能建完也成為了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替換華為裝置成本上升8倍,美國陷入困局,任正非說對了

全球通信裝置廠商市場佔有率

從56億美元的報價也能看出來為什麼西方科技企業對于華為等國内企業的崛起感到如此恐懼。以往西方科技企業憑借技術領先來獲得高額的利潤,這種做法可以說無可厚非,因為這确實是憑本事在賺錢。

但是等到以華為為首的國内科技企業開始崛起并在全球領域展開競争之時,包括諾基亞、愛立信在内的衆多科技巨頭才發現以正常的手段已經很難擊敗華為了。于是也采取了包括斷供、封鎖裝置在内的衆多手段來阻止國産科技企業的産品參與全球競争,進而維持高昂的利潤。

替換華為裝置成本上升8倍,美國陷入困局,任正非說對了

華為

其實華為事件隻是一個開始,随着國内科技的進步和發展必然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趕上甚至反超,帶來的後果就是國内收入逐漸上升,而西方收入則逐漸下降。畢竟全球市場規模隻有這麼大,當有新的競争者出現也就意味着有昔日的統治者衰落。

如今華為平均年薪70萬元,谷歌平均年薪198萬元,臉書平均年薪196萬元,推特平均年薪156萬元,英偉達平均年薪146萬元,微軟平均年薪118萬元……從薪資來看國内科技企業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替換華為裝置成本上升8倍,美國陷入困局,任正非說對了

任正非

華為創始人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吸引人才,甚至讓平均薪資達到70萬的做法也曾經引起了很多質疑,但是如今來看任老的眼光還是卓越的。70萬年薪在國内确實算得上是高薪,但是華為是一家志在全球競争的企業,雖然在薪資上離最頂尖的谷歌依然有一段距離,但是華為已經可以說是國内科技界的天花闆。也正是因為吸引到了人才,華為才能得到更多的技術儲備,最終參與到全球範圍内的競争中去。

替換華為裝置成本上升8倍,美國陷入困局,任正非說對了

華為

華為很強,但是我們也不能隻有一個華為。隻有當更多的企業崛起去挑戰傳統的科技巨頭,去搶占他們的市場佔有率,如此一來才能提供更多的高薪工作崗位。當越來越多的企業能夠提供70萬年薪的時候,對于普通人而言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