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磚”為全球發展注入更多力量

來源:經濟日報

作為2022年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6月下旬中國攜手金磚夥伴共繪高品質發展新藍圖。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主持金磚國家上司人第十四次會晤、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出席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本期邀請相關專家圍繞推動金磚國家合作進行研讨。

主持人

本報理論部主任、研究員 徐向梅

金磚國家走過十六年不凡曆程

主持人:金磚國家開啟合作序幕以來在合作機制建設方面取得哪些進展?

金鑫(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研究室主任、金磚國家智庫合作中方理事會秘書長):6月23日,中國作為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舉辦金磚國家上司人第14次會晤。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是由新興市場國家組成的重要多邊合作機制,成員目前包括中國、俄羅斯、巴西、印度和南非五國。

2001年,高盛集團前首席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首次提出“金磚四國”概念,指代中國、俄羅斯、巴西和印度四個迅速崛起的新興市場國家。2006年,金磚四國外長在聯合國大會期間舉行首次會晤,開啟金磚國家合作序幕。2009年6月,金磚四國舉行首次上司人會晤,将合作推升至上司人會晤層面。2011年,金磚國家正式吸納南非為成員國,成為金磚五國,并在二十國集團上司人戛納峰會期間實作首次非正式會晤。2009年至今,金磚國家上司人已進行13次會晤和9次非正式會晤。

16年來,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不斷完善,合作領域逐漸拓展,已形成以上司人會晤為引領、各領域進階别會議為支撐,在經貿、财金、科技、工業、農業、文化、教育、衛生、政黨、智庫等數十個領域開展務實合作的全方位、多層次架構,取得一系列開創性合作成果,并通過“金磚+”模式推動金磚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在各領域加強對話合作,成為新興市場國家和開發中國家聯合自強、推進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

在政治安全領域,金磚國家不斷鞏固戰略夥伴關系,依托外長會晤、安全事務進階代表會議、常駐多邊機構代表磋商等機制,就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加強溝通協調,深化在反恐、外空、禁毒、網絡安全、反腐敗、反洗錢等領域的合作,通過《金磚國家網絡安全務實合作路線圖》《金磚國家反恐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成果檔案。在國際上,金磚國家共同踐行多邊主義,捍衛國際公平正義,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在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世界貿易組織、世界銀行、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等架構下加強協調合作,合力推動完善全球治理體系和規則,努力提升廣大新興市場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并在2021年共同釋出《金磚國家關于加強和改革多邊體系的聯合聲明》,推動建構更加公平、公正、包容、平等、更具代表性的多極國際體系。

在經貿财金領域,金磚國家不斷加強戰略規劃,深化務實合作,相繼通過《金磚國家經濟夥伴關系戰略》《金磚國家經貿合作行動綱領》《金磚國家投資便利化合作綱要》《金磚國家服務貿易合作路線圖》等,創設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應急儲備安排等重要機制,并在2020年着眼新形勢達成《金磚國家經濟夥伴戰略2025》,明确貿易投資和金融、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三大重點合作領域。其中,新開發銀行作為金磚國家重要合作成果,在2021年迎來首次擴員和入駐上海永久總部大樓,未來必将在支援成員國基礎設施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産業變革帶來的曆史性機遇,金磚國家深入推動科技創新合作,在中方倡議下共同建構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系,推動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系創新基地(廈門)建設,為五國把握時代機遇、實作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力。

在人文交流領域,金磚國家為增進五國人民交流、厚植金磚合作的民意基礎,在治國理政、政黨、智庫、文化、教育、體育、藝術、女性、青年等領域不斷加強對話合作,成立金磚國家工商理事會、智庫理事會、大學聯盟、職業教育聯盟、女性工商聯盟、圖書館聯盟、美術館聯盟和青少年兒童戲劇聯盟等,舉辦金磚國家學術論壇、民間社會組織論壇、治國理政研讨會、友好城市暨地方政府合作論壇、青年峰會、青年科學家論壇、媒體高端論壇、電影節、運動會等。2017年和2022年,中方創造性舉辦金磚國家政黨、智庫和民間社會組織論壇,邀請金磚國家和部分開發中國家政黨上司人以及智庫和民間社會組織代表參會,為金磚國家跨界别交流、凝聚合作共識提供了重要對話平台,在國際社會取得積極反響。

今年是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中國年”。在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疊加的大背景下,中方與其他金磚國家一道,圍繞“建構高品質夥伴關系,共創全球發展新時代”主題,就踐行多邊主義、團結抗擊疫情、促進經濟複蘇、推進高效務實合作、加快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深化人文交流、完善機制建設等深化對話合作,推動建構更加全面、緊密、務實、包容的高品質夥伴關系。與此同時,中方還延續“金磚+”模式,邀請部分開發中國家參與對話交流,在實作金磚國家自身發展的同時,推動全球發展邁向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新時代,繼續為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推進全球金融治理體系建設性變革

主持人:金磚國家在金融治理領域合作取得哪些成就?

王磊(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金磚國家合作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合作一直是金磚國家合作的重點,也是金磚國家在16年合作程序中成效最為卓著的領域之一,包括貨币金融領域在内的經貿财金合作已成為金磚國家“三輪驅動”合作模式的重要支柱。共同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迫切需求,推動金磚國家合作更新以及全球金融治理體系改革取得突破性成果,有力促進了成員國多邊層面的金融合作。

金磚國家概念的提出與全球金融投資合作密切相關。2001年11月,高盛集團在研究報告中提出“世界需要更好的金磚國家”,認為金磚國家發展潛力巨大,未來幾十年對全球經濟的重要性将日益提升,并推動全球經濟金融格局顯著改變。

金磚國家合作的提質更新更是與全球金融治理改革密不可分。面臨全球金融危機的嚴峻挑戰,金磚國家抱團取暖共同應對危機,2009年舉行的金磚國家上司人首次會晤重點讨論了金融危機背景下全球宏觀經濟形勢等緊迫問題,各國一緻決定要推動國際金融機構改革,提高新興市場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并提出國際金融經濟體系改革應遵循民主透明、法律基礎、新舊機構關系融洽、注重實效四條基本原則。

金磚國家一直緻力于改革和完善全球金融治理體系,認為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應通過改革反映世界經濟格局變化,其治理架構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向金磚國家等新興市場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實質性轉移投票權,這成為金磚合作第一個“金色十年”的重大成果之一。

在金磚國家等新興經濟體不懈推動下,世界銀行終于在2010年通過改革方案,發達國家向開發中國家共轉移3.13個百分點的投票權,金磚國家的投票權實作大幅提升,助力開發中國家整體投票權提高到47.19%,中國的投票權從2.77%提高到4.42%,成為世界銀行第三大股東國,并在2018年新一輪調整中再次提高到5.7%。同時,印度、俄羅斯、巴西等金磚國家投票權也都有所增加。此外,國際貨币基金組織份額和治理改革方案也在2015年底獲得通過,約6%的份額向新興市場國家和開發中國家轉移,中國從4%提高到6.39%,跻身前三位。

作為新興市場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的代表,金磚國家持續加強在二十國集團、國際貨币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貿組織等全球多邊經濟金融貿易架構下的協調合作,合力推動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體系和規則,并繼續推動按期完成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第16輪份額檢查,築牢國際金融安全網。

金磚國家通過增量改革方式推進全球金融治理體系實作建設性變革,新開發銀行、應急儲備安排等金融合作機制深化了金磚國家參與全球金融治理的内涵。

新開發銀行成立并高效穩健運作,成為金磚國家合作的突出亮點。新開發銀行是人類曆史上第一家完全由開發中國家主導成立和營運的全球多邊開發金融機構,具有重大創新意義。自2015年正式運作以來,新開發銀行為成員國、新興市場國家和其他開發中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提供融資支援,成為對現有全球和區域金融機構的有益補充。截至今年5月,新開發銀行累計準許超過300億美元84個貸款項目,涵蓋清潔能源、交通運輸、水資源與衛生、數字基礎設施等領域。新開發銀行已先後在南非、巴西、俄羅斯和印度成立區域中心,并吸納孟加拉國、阿聯酋、烏拉圭、埃及4個新成員加入,逐漸惠及更多新興市場國家和開發中國家。

作為補充現有國際貨币和金融安排的重要機制,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自2014年建立以來,已完成4次演練,通過貨币互換為成員國提供流動性,以應對短期收支失衡壓力,逐漸加強與國際貨币基金組織之間的架構性協調,為全球金融治理體系完善、國際金融穩定與安全提供新動能。金磚國家還加強成員國國家開發銀行間合作、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成員國雙邊貨币互換及本币債券基金等領域的金融合作,有效推動全球金融治理體系變革。

金磚國家起于金融投資,興于成員國在金融領域的多層次合作,緻力于推進全球金融治理體系建設性變革,将為深化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發展夥伴關系、加強國際金融安全和促進世界經濟複蘇作出突出貢獻。

為全球治理及其改革作出重要貢獻

主持人:金磚國家在參與和推動全球治理變革中發揮怎樣的作用?

林躍勤(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金磚國家智庫合作中方理事會理事):全球治理作為國際社會共同應對跨界問題的多邊架構機制,為各行為體參與解決相關問題及維護自身權益、展示國際影響力提供了平台和機遇。對于全球治理後來者而言,金磚國家通過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及推動其合理化變革,有助于改變自身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弱勢地位、提升話語權以及為成功崛起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金磚國家日益自覺地參與全球治理,并推動其朝着更加公平合理有效的方向轉變。

第一,一貫秉持新型全球治理觀。金磚國家堅持維護聯合國憲章和權威以及公平正義的國際秩序,中國倡導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被2017年聯合國第71屆大會決議正式确定為全球經濟治理理念。

第二,積極提出全球治理改革新方案。金磚國家在全球發展、貧困治理、全球安全、氣候治理、數字經濟等方面積極提出主張和實踐方案,如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産品,得到100多個國家、國際組織等廣泛支援和參與;2021年9月中國在聯合國第76屆大會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對促進全球平等和平衡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今年4月中國在博鳌論壇提出“全球安全倡議”,也得到普遍認同。特别是在推動全球數字經濟治理方面,2017年金磚國家上司人在《廈門宣言》中提出建立國際适用的網絡安全和資料保護規則倡議,2020年9月中國提出《全球資料安全倡議》。

第三,對全球治理及其改革的貢獻日益顯著。過去10多年,金磚國家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連續超過50%,為全球貧困治理及發展問題解決、推動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實施等作出巨大貢獻,積累了可複制的成功經驗;中國通過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中非發展基金”“絲路基金”等,為開發中國家提供大量援助和支援;在全球公共衛生治理方面,金磚國家設立疫苗研發中心,通過“新冠疫苗實施計劃”提供了超過10億劑疫苗,中國為世衛組織兩次捐資共5000萬美元,為全球抗疫基金捐資1億美元并提供20億劑疫苗;金磚國家特别是中印在聯合國維和行動、聯合國會費擔負方面的貢獻不斷提升,中國在二十國集團架構下為開發中國家做了最大緩債承諾;在全球氣候治理方面,金磚國家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架構公約》及其《巴黎協定》的達成以及敦促發達國家履行對開發中國家的責任、實施協同立場等作出巨大貢獻。

第四,為全球治理創設公共平台。為解決現有全球金融治理嚴重赤字以及平台機構短闆,新開發銀行除了在中國上海總部外,還陸續在南非、巴西、俄羅斯和印度開設了4個區域中心,并于2021年9月進行首輪擴員。近年來,中國陸續承接了聯合國人道主義應急中心、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資料國際研究中心以及聯合國全球地理資訊知識與創新中心建設,參與多邊治理公共平台創設能力日益增強。

面對有效解決全球治理重大問題,世界對金磚國家推動和引領全球治理變革充滿期待。

一是加強應對全球公共衛生挑戰合作。進一步加快金磚國家疫苗研發中心建設,提升傳染病防控能力和疫苗、藥物研發技術合作,在世衛組織架構下開展疫苗援助、資金和技術支援。

二是加快金磚合作組織化機制化建設。加快自身組織體系健全和完善,推進并做實“金磚+”機制建設,在條件成熟時适當擴員,壯大組織陣營。

三是穩定提高對全球發展的貢獻力。加強在二十國集團架構下的經濟政策協調,深化經貿與數字創新合作,将廈門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創新基地建設為持續創新合作發展樣闆。

四是加快全球治理合理化改革步伐。主動提出改革合理倡議和可行方案,提出數字經濟治理、資料安全、人工智能等領域新标準新規則。

推動建構高品質夥伴關系

主持人:如何加強金磚合作機制建設以及彼此間合作,推動建構高品質夥伴關系、共創全球發展新時代?

沈逸(複旦大學金磚國家研究基地主任):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國際形勢中不穩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日益突出。各種力量圍繞“世界向何處去”的問題展開複雜博弈,金磚國家已成為推動全球秩序良性變革的關鍵力量。在這個曆史性時刻,持續強化金磚國家戰略引領作用、共創全球發展新時代,無疑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從經濟體量和國家規模看,金磚五國經濟總量占全球23%,貨物貿易占18%,吸引外資占25%,國土面積占世界領土總面積的26.46%,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42.58%。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發展曆程看,金磚國家代表了廣大開發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不斷探索符合自身特點的發展模式與發展道路、持續實作群體性崛起的不懈努力。從地理位置、曆史文化背景看,金磚國家作為廣大開發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在全球多邊舞台上的典型代表,持續為推動全球秩序良性變革作出積極貢獻。自創立至2017年,金磚國家客觀上已形成經濟、政治與人文交流“三輪驅動”内生動力機制,推動全球秩序發生良性穩定變革,這是金磚國家在第一個十年的基本發展模式。當下,面臨國際體系力量對比深刻變化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金磚國家應着力深化高品質合作,為全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第一,持續深度強化政治安全合作,為捍衛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貢獻金磚力量。金磚國家在政治與安全領域合作的持續深化,為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注入全新動力。對金磚國家來說,以對話取代對抗,以協商取代脅迫,以結伴取代結盟,以共赢取代零和,已成為基本共識。金磚國家應強化在地緣政治安全重大議題上的務實合作,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維護和保障全球金融安全等非傳統安全議題上進一步深化合作,落實《金磚國家網絡安全務實合作路線圖》,這也将為金磚國家強化在生物醫藥等前沿領域的深度合作提供動力。

第二,繼續聚焦經貿和金融領域務實合作,為金磚國家以及全球經濟良性可持續發展奠定紮實基礎。金磚國家的規模、體量以及經貿領域的比較優勢日趨凸顯,中國海關總署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與巴西貿易額約1640億美元,創曆史最高紀錄;中國與俄羅斯貿易額為1468.87億美元,同比增長35.8%;中國與印度貿易額也達到1256億美元,這是雙邊貿易額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中國與南非貿易總額達543.5億美元,同比增長50.7%。進一步深化金磚國家成員之間貿易與投資便利化,是金磚國家為保持全球經濟穩定增長作出貢獻的特有方式。從實踐來看,以電商為代表的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為金磚國家之間長期經貿合作提供了全新的激勵機制。紮實推進金磚國家廈門峰會制定的新工業革命夥伴關系相關路線圖,将推進金磚國家在經貿領域深度持續合作。

第三,加強在人文交流領域的有效合作。金磚國家人文交流為全球提供重要示範,即使具有高度差異化特征的不同文化和文明,也能夠通過積極交流與互相借鑒,實作良性互動和包容性發展。從全球來看,金磚國家通過大學聯盟、網絡大學、職業教育合作以及豐富多彩的人文交流活動,樹立了不同曆史文化背景的國家形象。建議進一步增加互相了解,為多元化全球文化注入全新動力。

身處世界曆史程序的關鍵時刻,金磚國家将為經濟全球化良性發展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一是強化政治與安全領域合作。在維護和保障地區安全與穩定、完善鞏固不擴散機制、應對以生物安全為标志的非傳統安全威脅挑戰等方面,金磚國家将形成更加有力和系統的協作機制。

二是強化以數字經濟為重點的發展合作。圍繞資訊技術革命和落實新工業革命夥伴關系,穩健推進各項工作。

三是完善和擴充具有金磚特色的人文交流活動。促進金磚國家互相了解,為全球多元文化繁榮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