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哥哥會妒忌弟弟嗎?——心理學的有趣解釋

作者:書巢閱讀
哥哥會妒忌弟弟嗎?——心理學的有趣解釋

關于妒忌行為到底出現在何時,研究者們有不同說法。很多弗洛伊德主義者認為,一個兒童出現妒忌行為,是在他有了一個弟弟或妹妹後。他們指出,雖然孩子的年齡很小,不到1歲或剛過1歲,但實際上,其妒忌行為已經充分發展起來了。那麼,他們的結論的正确性是否得到過驗證呢?據我所知,迄今為止,還沒有一位弗洛伊德主義者對自己的理論做過實際的實驗測試。

為了弄清妒忌的根源在哪裡,我們做了很多觀察,而且,我本人還曾經有機會去觀察一名兒童接受他新生弟弟的情形。這之前,我曾向大家介紹過一個實驗者B,也就是那個2歲半的孩子,大家應該還記得,他已經有了明顯的妒忌行為,而且他的妒忌行為指向他的父親。2歲半的時候,他對自己的母親已經有了強烈的依戀,後來又對他的保姆産生了強烈的依戀。但是,在不到1歲的時候,他對任何孩子沒有形成有組織的反應。那時,他母親因為生産在醫院住了兩個星期,這期間,負責照顧B的是他的保姆。在他母親回家那天,保姆讓B在自己的房間玩耍,直到我們将測試的一切條件都布置妥當。

我們為B安排一間照明很好的起房間,進行實驗的時間是中午。當時,母親正在給剛出生的嬰兒喂食,她敞着胸前的衣服。在場的人,有B的父親、母親、新生兒,還有他的祖母以及一位訓練有素的保姆(B沒有見過這個保姆)。B已經兩個星期沒有見到自己的母親了,在大人的允許下,他從台階上走下來進入房間。我們早已告訴在場的每一個人,要保持安靜,而且盡量讓當時的情境保持自然。

B走進房間後,來到母親身邊,依偎着母親的膝蓋,然後說:“媽媽,你好。”除此之外,他并沒有再進一步的行為。也就是說,他并沒試圖去擁抱或親吻母親,對于母親敞開的胸前的衣襟和她懷裡的嬰兒,也并沒有去注意。差不多30秒之後,他看到新生兒,然後說:“呀,小孩兒!”接着,他開始摸嬰兒的臉蛋,拍他的小手,然後對着嬰兒說:“那小孩兒,那小孩兒。”不僅如此,他還把自己的小嘴湊過去親吻嬰兒,可以說,他絲毫沒有妒忌的意思。在這一過程中,他一直表現得溫柔親切。

這時,那個保姆(B不認得他)将嬰兒抱了起來,見狀,B立即做出了反應,對他母親說:“媽媽,抱好孩子。”大家請注意,這裡B對嬰兒做出了反應,這一反應就像母親情境的一部分。這是他的第一次妒忌反應,可是,他的反應所指向的正是将母親懷裡的某些東西奪走的那個人(阻礙了他母親的行動),而這是一種典型的非弗洛伊德主義者的反應。但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這種反應對嬰兒顯然不是不利的,盡管是他使得自己不能被母親抱着。

一本書看破行為,讀懂人心 ¥29.8 購買

保姆将嬰兒抱進了嬰兒自己的房間,并将他放在小床上,B也跟着走了進去。等到他出來後,父親問他:“你覺得吉米怎麼樣?”他說:“我很喜歡他,他在睡覺。”在這裡還需要指出的是,在整個過程中,B一直沒有注意母親敞開的胸脯,事實上,他除了在保姆抱起嬰兒的那一刻想到了母親,其他任何時候,他對母親的關注都是非常少的。而他對于嬰兒的積極反應也沒有持續很久,隻是幾分鐘而已,然後就去關注其他事情了。

第二天,父母親告訴B,讓他把房間騰出來給弟弟住,聽到這這件事情後,他有了積極反應。他的房間有很多書和玩具,為了盡快将房間騰出來,他幫助大人收拾自己的東西,将那些書和玩具都挪到另一個房間。當天晚上,他就睡在了自己的新房間,并在這之後由保姆陪他睡覺。

從我們對他的觀察結果看,自始至終,B對嬰兒行為的指向中,都沒有表現出哪怕是一點不高興或妒忌的迹象。從那時到現在,我們對這兩個孩子已經持續觀察了一年時間,可以說,他們沒有表現出一絲妒忌迹象。現在,B已經3歲了,弟弟也1歲了,他對待弟弟的态度和他第一次見到弟弟一樣,還是那麼充滿愛心和關切。而對于父母親和家中保姆抱起弟弟愛撫時,他也沒有一點妒忌的意思。可是我們的觀察始終都在進行,也在想辦法激發他的妒忌行為。

一次,保姆就差一點成功激起他的妒忌心了,保姆說:“吉米是乖孩子,而你就不如他,你很調皮,是以我喜歡吉米更多一些。”接下來的幾天中,B顯示出了妒忌的苗頭。不過,由于保姆沒幾天就被辭退了,B剛剛露出的妒忌心也随之消失了。

我們發現,對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對父母的依戀,不存在足以幹擾的條件。但當弟弟不在旁邊時,他也會像1歲的弟弟那樣依偎在母親身邊;而當父母親懲罰弟弟時,比如打他的小手,緻使弟弟哭叫,3歲的B就會對父母發起攻擊,而且一邊打他們,一邊說:“不要打吉米,他是個好孩子,不能讓他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