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爾代夫海上“漂浮城市”雛形已成,究竟能不能解決氣候危機

建造一座水上漂浮城市,這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是在馬爾代夫,為了應對海平面的上升,這樣的城市初見雛形,據悉,這個項目的第一批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将于6月底面世。盡管設計師一再強調“技術已經不是問題”,但是人們對海上城市的實用性、安全性以及價格成本提出質疑。那麼,“漂浮城市”究竟是“富人的面子工程”,還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氣候危機解決方案?

馬爾代夫海上“漂浮城市”雛形已成,究竟能不能解決氣候危機

“漂浮城市”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為應對海平面上升,印度洋島國馬爾代夫于3月宣布建立“漂浮城市”計劃。目前,這個計劃的第一批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已經完工,計劃在6月底面世。據悉,開發商預計2024年将會有第一批居民入住,這座城市将于2027年徹底竣工。

“這座城市擁有基于自然的道路和水渠結構,類似于腦珊瑚的組織方式。”《紐約時報》寫道。“漂浮城市”坐落在一個潟湖上,設計模式類似珊瑚礁,由5000個漂浮單元組成。城市将配備住宅、餐廳、商店和學校等基礎設施,可容納2萬人居住。除了充滿智慧的組織結構,“顔值”也是這座未來城市的一大亮點。這裡的房屋呈缤紛的彩虹色,寬敞的陽台和美麗的海景是所有住所的标配。此外,“漂浮城市”中有運河貫穿,從馬爾代夫首都馬累乘船僅需10分鐘即可抵達。

馬爾代夫海上“漂浮城市”雛形已成,究竟能不能解決氣候危機

設計這座城市的建築公司Waterstudio的創始人科恩·奧爾修斯(Koen Olthuis)說,建造“漂浮城市”的初衷就是為了解決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問題。據悉,由1190個珊瑚島嶼組成的馬爾代夫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國家,平均海拔隻有1米,全球氣候變暖導緻的海平面上升,使馬爾代夫正面臨嚴重威脅。資料顯示,由于氣候原因,去年因為城市淹水給全球經濟造成的損失超過820億美元(約合人民币5500億元)。世界資源研究所的一份報告預測,到2030年,這一損失将上升至7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币47000億元)。

“可持續的漂浮城市是我們可用的氣候适應政策的一部分。與其與水抗争,不如讓我們學會與水和諧相處。我們期待通過漂浮城市的概念發展氣候适應和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聯合國人居署執行主任麥慕娜·謝裡夫(Maimunah Sharif)說。奧爾修斯指出,“漂浮城市”将為過度擁擠和受洪水威脅的城市提供安全的建築空間,它會成為馬爾代夫居民的希望。

馬爾代夫海上“漂浮城市”雛形已成,究竟能不能解決氣候危機

有哪些挑戰?

事實上,針對“漂浮城市”項目的質疑長期存在。“漂浮城市”常常被指責為“富人的面子工程”,是類似于“應對氣候變化的登月計劃”,人們對城市的實用性、安全性、價格成本等方面的擔憂和質疑從未停歇,那麼“漂浮城市”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呢?

如何應對海浪和飓風?

“‘漂浮城市’的每個單元平台都非常穩定,它們可以抵禦自然災害,包括洪水、海嘯和5級飓風。”有媒體報道稱,“漂浮城市”的每個島嶼由子產品化吊艙居住單元構成,一旦就位,這些子產品就被錨定到一個大型的水下混凝土船體上,船體則被擰在海床上的伸縮鋼架上。此外,圍繞城市的珊瑚礁有助于提供一個天然的“海浪阻隔器”,穩定城市并防止居民暈船。

馬爾代夫海上“漂浮城市”雛形已成,究竟能不能解決氣候危機

是否會造成海洋污染?

CNN指出,“自給自足”是“漂浮城市”的重要目标之一。據悉,“漂浮城市”将主要由太陽能發電,污水将在當地處理,并作為植物的肥料重新利用。此外,通過與“零廢棄物設計中心”的合作,這個子產品化城市還向以往制造廢棄物的經濟模式發起了挑戰。例如,食物垃圾将在社群花園中轉化為能源和堆肥,一次性包裝将取消,污水則在藻類池中處理,使用深海冷卻水作為空調的替代品,等等。

為保護海洋生物,施工前當地珊瑚專家對建築可能造成的環境污染做出了嚴格評估,根據海洋專家建議,由泡沫玻璃制成的人造珊瑚岸線被連接配接到城市的底部,專家認為此舉有助于刺激珊瑚自然生長。

如何擷取食物?

據悉,每個吊艙島嶼下方的網箱可用于養殖扇貝、海帶或其他海産,而魚的排洩物可用于給植物施肥。有專家指出,居民的飲食以海鮮為主,這會減少對空間、能源和水資源的壓力。此外,有機農産品将在氣培和水培系統中高效種植,輔以傳統的戶外農場和溫室。空氣栽培是指在不使用土壤的空氣或薄霧環境中種植植物,水培則是指在有益細菌的幫助下種植植物和養魚。

馬爾代夫海上“漂浮城市”雛形已成,究竟能不能解決氣候危機

價格貴嗎?

據奧爾修斯介紹,“漂浮城市”住所的價格十分親民:一室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的平均起價為15萬美元,家庭套房的起價為25萬美元。“這座漂浮城市除了漂浮在海面上以外,和普通城市沒有任何差別,”奧爾修斯說道,“我們建造它的初衷不是為了給富豪買來收藏,而是為了實實在在地應對氣候變化。我們希望這座城市既實用,又能讓普通居民買得起。”

盡管面臨重重質疑,奧爾修斯還是對這座未來城市充滿了信心。“技術不是問題,隻是需要時間來調整相應的監管架構,”他說,“當政府了解到,項目開發的成本低于氣候危機破壞海濱基礎設施帶來的損失時,‘漂浮城市’将得到飛速發展。”

新聞來源:CNN,部分圖檔來源于網絡

iWeekly周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