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中國随處可見的大象、犀牛、揚子鳄,為何消失了?

作者:上觀新聞

今年6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正式實施。這是大陸首部專門保護濕地的法律。

人類從逐水草而居到沿着河流、湖泊建立城市,始終離不開濕地的潤養。

那麼,你知道曆史上濕地的開發與保護是怎樣的嗎?它與中國人的心靈有着怎樣的聯系?居住在上海這座“灘塗上的城市”,我們又該如何與濕地相伴?

舜帝時,中國就有了濕地保護

濕地,即濕潤之地。古人通常稱之為沼澤,但實際範疇很廣,包括江河、湖泊、溪流、灘塗、水稻田、沿海淺灘等。

作為地球上初級生産力最大的系統,濕地的生物資源極其豐富,既是生物的天堂,也是人類文明的搖籃。

新石器時代以後,人類便有了在江河流域定居的習慣。在距今約7000年前,人類開始在濕地種植水稻,并逐漸積累起對濕地的認識。

古代中國随處可見的大象、犀牛、揚子鳄,為何消失了?

到距今約4000年前,廣富林先民們對濕地生物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就已相當成熟。他們不僅将濕地植物作為食用、藥用、飼用,還将其作為建築和日常用品的材料。

據推測,廣富林先民們還開展了以水稻種植為主的濕地農業、水産捕撈和早期水産養殖、水上交通、建造水利設施等濕地的開發活動。

為了保持對濕地的可持續利用,中國對濕地進行管理和保護的曆史也十分悠久。

舜帝時期,中國出現了最早的“環保部門”,其中設有專門保護和治理山林川澤的官員叫“虞官”。先秦時,分化為虞、衡兩種職務,到了周朝,“澤虞”和“川衡”成了管理川澤和水生動物的專門官職。

在夏商周時期,夏禹曾下禁令“夏三月,川澤不入網罟,以成魚鼈之長。”限制夏季的捕撈活動。秦朝制定的《田律》中則包括了對山丘、陸地、水澤中各種生物資源的保護,還明文規定人們不可以堵塞河道。

之後,在唐朝的《唐律疏議》和明朝的《明史·職官志》中也進一步明确了管理和保護濕地等自然生态系統的措施。

然而,随着人類活動和人口增長,耕地需求增加,中國的濕地面積不斷縮減,也由此帶來了物種生存的危機。

古代中國随處可見的大象、犀牛、揚子鳄,為何消失了?

幾隻揚子鳄正自然保護區内休息.

以江漢—雲夢濕地為例,在春秋戰國時期,雲夢濕地是楚國的皇家獵區。當時的雲夢澤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犀兕麋鹿滿之。”“魚鼈鼋鼍,為天下富。”大象、犀牛、麋鹿和鼍(揚子鳄)等典型水陸交錯型濕地動物随處可見。

但後來,人們通過堵塞穴口、修建幹堤等方式來排幹沼澤,擷取耕地。13世紀後,圍湖造田興起,垸田出現,大象、犀牛、麋鹿等動物相繼消失。到了17世紀後葉,耕地化進一步加劇,水禽的栖息地也不斷萎縮,許多曾經的優勢水禽也逐漸絕迹。

漢字中,含水部的數量最多

在中國,濕地除了重要的生态價值,也有着豐富的文化内涵。

漢字的“漢”本身就是河流(漢水)的名稱,而在漢字的201個部首中,所含字數排前三的部首是水部,有1067個字(含繁體字),與濕地相關的漢字約有872個。濕地除了水,還有依水而生的植物。與此相伴的是“草”和“木”構成許多其他的漢字。

《詩經》中,“于以采蘩?于沼于沚”(《召南·采蘩》)“于以采蘋?南澗之濱”(《召南·采蘋》)“綿綿葛藟,在河之浒”(《王風·葛藟》)“關關雎鸠,在河之洲”(《周南·關雎》)“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等詩句中的“沼、沚、濱、河、浒、洲”都是指的濕地。濕地與濕地邊的草木都成了傳情達意的選擇。

古代中國随處可見的大象、犀牛、揚子鳄,為何消失了?

在《楚辭》中,則多有描繪依水而生的芳草植物。《湘夫人》中有“荪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藥房”;描寫少司命時則有“荷衣兮蕙帶,儵而來兮忽而逝”,展現了濕地的原始景觀以及由此産生的文化習俗。

唐朝時,與濕地意象相關的文學作品層出不窮。洞庭湖有孟浩然“八月湖水準,涵虛混太清”;鄱陽湖有王勃的“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對于身邊濕地之景,也有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和楊萬裡“小荷才露尖尖角”等。

古代中國随處可見的大象、犀牛、揚子鳄,為何消失了?

另外,伴随濕地而生的形象也逐漸具有了深刻内涵。《滄浪歌》的流傳讓“漁父”形象成為曠達、飄逸、潇灑、遺世獨立的代表。周敦頤的《愛蓮說》則賦予了生長于濕地的荷花以君子禀賦。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濕地的核心要素“水”也成了中國人思考天地與人倫的起點,通過不斷琢磨水的品質與特性,中國的先哲們提出“上善若水”“知者樂水”等觀念。在這之後,水的意象被反複召喚,成為中國人心靈深處的重要印記。

在上海,如何與濕地為鄰

上海是一個濕地城市,濕地總面積是陸域面積的55.54%,比全國的濕地率高出近9倍。

在華東師範大學生态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陳雪初看來,上海豐富的濕地資源為人們提供了欣賞濕地、觀察濕地、探索濕地的絕佳機會,而以下三類濕地景觀則有着更鮮明的地域特色:

一是以青西郊野公園為代表,由池杉形成的林澤濕地;二是以崇明東灘為代表,在中低潮灘中比較常見的海三棱藨草植被帶;三是江南水鄉較為常見的保留了農耕文明文化屬性的圩田。

古代中國随處可見的大象、犀牛、揚子鳄,為何消失了?

青西郊野公園的水杉樹。

陳雪初認為:“與逛公園不同,濕地景觀往往會保留動植物自然生長的痕迹,更具荒野氣質,更需要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

是以,欣賞濕地可以先從觀察濕地中的動植物開始。

“用無人機、單反相機、雙筒望遠鏡等能更細緻全面地了解濕地景觀和動植物。”陳雪初告訴記者,在大部分濕地,鷗類、鸻鹬類、雁鴨類都是比較容易被觀察到的鳥類。“需要提醒的是,希望大家在觀察動植物時都能秉承‘不打擾’的原則。”

古代中國随處可見的大象、犀牛、揚子鳄,為何消失了?

候鳥在上海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栖息。

目前,也有部分濕地通過視訊、直播的方式向大衆傳播濕地知識。在金山鹦鹉洲濕地的科普視訊中,就能看到“淩波仙子”水雉,以及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震旦鴉雀等。

其實,我們身邊的小微濕地中,也藏着許多寶藏。“有小朋友就在自己小區的濱河綠地附近觀察到了白頭鹎、烏鸫、灰喜鵲、棕背伯勞等鳥類。”陳雪初覺得這就是與濕地為鄰最好的展現。

古代中國随處可見的大象、犀牛、揚子鳄,為何消失了?

“鳥中大熊貓”震旦鴉雀

當然,專業團隊的引導與助力也不可或缺。以華東師範大學公益團隊“綠魔方”的蛙類與昆蟲探秘活動為例,對一般愛好者來說,這兩類濕地動物夜間的觀測難度較大,但在專家的帶領下,通常能在不同的生境中尋找到,進行燈誘獲得更好的觀察視角,深入了解濕地的生存智慧。

古代中國随處可見的大象、犀牛、揚子鳄,為何消失了?

另外,閱讀也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欣賞濕地美景,“大家可以看看《海風下》《低吟的荒野》和《沙鄉年鑒》,了解濕地之美需要我們打破一些固有觀念,先從認識自然,與濕地為友、為鄰開始。”陳雪初說。

欄目主編:龔丹韻

來源:作者:肖雅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