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韓非子死得冤枉嗎?

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創了大陸曆史的大一統時代,建立了君主集權的封建制度(其實這個封建和西方學術的封建并不一樣),讓大陸的政治制度極大的領先于世界。這其中法家思想發揮了重要作用,法家兩個重要的代表人物一個是李斯,一個是韓非子,這兩人是師兄弟,都是大儒荀子的徒弟。李斯去了秦國升官發财,韓非子則是南韓的貴族公子。

韓非子死得冤枉嗎?

南韓看到秦國強大,想要割地讓印,成為秦國的附庸,便派韓非子作為使者出使秦國。秦始皇讀到韓非子的文章,對他非常欣賞。恰巧韓非子在南韓不受待見,也希望施展自己的抱負,就給秦始皇寫信說如何滅亡六國,破解六國聯合的方法,并信誓旦旦說如果不能成功就可以殺了自己。秦始皇聽了很高興,但是不可能馬上重用韓非子,畢竟他所陳述的政策不是兒戲。但是李斯知道這件事後非常擔心自己的地位不保,就去找秦始皇說韓非子的壞話,勸秦始皇如果不能重用韓非子,那就該殺掉他。秦始皇還沒動手,李斯就已經把韓非子安排得明明白白。韓非子想陳述冤情,奈何見不到秦始皇,隻得含冤而死。

韓非子的才能要強于李斯,卻含冤而死,讓不少人扼腕歎息。但是司馬光怎麼看這件事呢?司馬光說:“我聽說君子由親近自己的親人而至親近别人的親人,由熱愛自己的國家而至熱愛别人的國家,是以才能功勳卓著,名聲美好,進而享有百福。如今韓非為秦國出謀獻策,首先就是要以滅亡他的祖國來證明他的主張,犯下此類罪過,本來就是死有餘辜的,哪裡還值得憐憫啊!”

韓非子死得冤枉嗎?

古人講“始亂終棄”,韓非子在南韓不受重用,希望在秦國施展抱負,而他的報複得以施展,就要滅亡自己的祖國。這種人連自己的祖國都不愛,又怎麼會愛秦國呢?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尊重,又怎麼會真心尊重别人呢?這就是儒家由己及人的思想。韓非子的才能很可惜,但是他的行為卻很可悲。放在近代這就是典型的漢奸行為,為什麼抗日戰争抓到日軍俘虜還可以優待,而抓到漢奸必須槍斃?因為這種人已經泯滅人性,心理扭曲,再無挽救的可能。

至今仍有許多跟韓非子一樣的人,郁郁不得志,甚至受過委屈,心靈受過嚴重創傷。當然他們未必有韓非子的才能,但是他們自诩帝王之師,想要學孔夫子用春秋筆法指點江山,或者幹脆跑到外國呼吸香甜的空氣,幫助外國人對付自己的祖國,手段之激烈,心情之迫切,比外國人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其中有一些人比韓非子運氣好,畢竟他們的專長并不敏感,而是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是以能夠功成名就,吸引不少粉絲。

韓非子死得冤枉嗎?

李斯雖然嫉賢妒能,但是他說的話很對,有才能的人如果不能用,不如趁早安排明白,不然人才和自己做對,那實在是頭疼的事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