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8年,共産黨公布43名國民黨戰犯名單,衛立煌仰天大笑:我得救了

作者:兵家曆史

引言

1955年3月14日晚間,衛立煌夫婦經由香港、澳門、石歧三地,于15日下午4時安全抵達廣州,17日上午,毛主席寫的歡迎電報被送到了他的手上:

“先生返國,甚表歡迎,盼望早日來京,籍圖良晤。如有興趣,可于沿途看看情況,于月底或下月初到京,也是好的。”
48年,共産黨公布43名國民黨戰犯名單,衛立煌仰天大笑:我得救了

同一天,《人民日報》等多家國内媒體紛紛報道了這一消息,并刊發了衛立煌親自撰寫的《告台灣袍澤朋友書》。

在廣州停留參觀了約十天後,衛立煌夫婦又先後前往杭州、上海,4月6日上午9時,才乘車抵達北京,當衛立煌夫婦到達車站後,周恩來總理和朱德總司令早已等候多時,對他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25日,毛主席親自設宴款待衛立煌。

衛立煌究竟是何人,能同時受到毛主席、周總理和朱德元帥等人的重視?

48年,共産黨公布43名國民黨戰犯名單,衛立煌仰天大笑:我得救了

蔣介石的五虎上将之一,國軍的進階将領

1897年2月16日,衛立煌出生于安徽的一個落後小村莊,其父親曾是清政府治下的一個小官吏,少年時,他被送到鄰村的私塾讀書,接觸了不少史書典籍。

辛亥革命爆發後,全國掀起了民主共和的思想解放熱潮,受此影響,年僅15歲的衛立煌剪去辮子參加了革命。1914年,衛立煌考入湖北陸軍學兵營,在這裡學習生活了一年多時間,期間,他不僅汲取大量軍事知識,更開闊了眼界。畢業後,他參加了讨袁運動,失敗後加入了粵軍。

1917年9月,孫中山在廣州成立護法軍政府,衛立煌當選為孫中山的警衛員。不久之後,便憑借過人的軍事素質和指揮才能升任為警衛排排長。此後多年,衛立煌堅定追随孫中山先生,并對革命二字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這也讓他與日後的國民黨軍閥有了本質上的差別。

1918年,衛立煌奉命調派至粵軍許崇智部隊,先後随軍轉戰廣西、江西、福建多地,在戰争中,他身先士卒,英勇無畏,升任補充旅旅長。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9月,蔣介石将粵軍總司令許崇智驅離廣州,并就地收編粵軍,蔣介石一躍成為國民黨中掌握有軍事實權的人物。衛立煌旅被縮編為第9團,他擔任第9團少将團長。

48年,共産黨公布43名國民黨戰犯名單,衛立煌仰天大笑:我得救了

北伐戰争期間,衛立煌戰略得當,多次赢得勝利,立下戰功,他也升任第14師副師長。

在北伐戰争一路高歌猛進、國内形勢一片大好的背景下,1927年,蔣介石突然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産黨人和革命群衆,自此,國共兩黨合作徹底破裂,北伐戰争走向失敗,革命果實被國民黨右派竊取。

1930年2月,蔣介石下令“圍剿”紅軍,1932年5月,共約30萬國民黨軍隊兵分三路向鄂豫皖蘇區方向挺進,蔣介石曾下令各縱隊向紅軍蘇區的軍政中心金家寨發起進攻,并許諾誰先占領就以誰的名字命名該地,時任中路軍第6縱隊指揮官的衛立煌趁紅軍主力向東轉移,金家寨兵力空虛之際,率兵一舉攻下,金家寨後改名為“立煌縣”。衛立煌經此一戰名聲大噪,他被任命為“剿匪總指揮”,成為了蔣介石“剿匪軍”中的王牌。

盡管獲得了名聲,但彼時他仍不是蔣介石的嫡系,軍銜也沒有提高,部隊裝備也沒得到改善。在國民黨軍中就職多年,其中的勾當他不是不知道。

1933年,蔡延锴聯合國民黨内的一些反蔣勢力發動了“福建事變”,衛立煌再次力挽狂瀾,幫助蔣介石穩住了局面,也正是在這次戰争勝利後,衛立煌開始進入國民黨統治權力的核心圈,1936年9月,衛立煌加封陸軍上将銜,成為蔣介石“五虎上将”中的“虎将”。

48年,共産黨公布43名國民黨戰犯名單,衛立煌仰天大笑:我得救了

蔣衛沖突持續更新,為日後間接助力解放軍打赢遼沈戰役埋下隐患

實際上,衛立煌和蔣介石的關系并不是十分友好,表面上看,衛立煌是“五虎将”之一,但他卻是蔣介石嫡系中的雜牌軍,他不姓“蔣”,出身不是黃埔軍校,也不是浙江人,蔣介石向來疑心重。是以,他對衛立煌并沒有從心底裡的信任,隻是出于他會打仗,才不得不重用他。

對衛立煌來說,他也早已看清了蔣介石的真面目,1927年,他在保衛南京的戰役中立下汗馬功勞,讓南京轉危為安。戰後,國民政府給他頒發了“黨國幹城”的錦旗,但在陳誠等人的幹涉下,他僅官升一級,擔任副軍長,這也讓他和陳誠結了怨,同時,對國民黨内部的腐敗和官官相護的内幕嗤之以鼻。是以,在1933年末,衛立煌再次被國民黨任命為“剿匪”指揮官時,他卻斷然拒絕:

“打赢了,功勞是别人的,打輸了,責任是我的,再者,此次要與陳誠共事,我不願去。”

可以看出,從一開始,蔣、衛兩人之間的關系就十分微妙。這種猜疑在西安事變發生後達到了高潮。

48年,共産黨公布43名國民黨戰犯名單,衛立煌仰天大笑:我得救了

1936冬年,蔣介石先後兩次前往西安,并調兵集結于此,企圖迫使張學良、楊虎城二人圍剿紅軍,衛立煌奉命率軍駐紮在潼關。12月12日,為了挽救民族于危亡,挽救人民于水火,張學良、楊虎城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扣留了來陝督戰的蔣介石,要求其改變“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國策,張、楊二人對蔣介石進行“兵谏”期間,衛立煌和其他國民黨的進階将領也被扣押。

西安事變發生後,中國共産黨積極介入,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并明确反對内戰,随之提出借助一切方式聯合抗日力量,同時,還派出周恩來親自趕赴西安,促進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中國共産黨在重要關頭,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積極促進全國抗日力量團結的行動,讓衛立煌産生了很大觸動,相比于中國共産黨的民族大義,國民黨内部的腐敗不堪更令他反感。

随着第二次國共合作達成,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也正式形成,中國人民終于團結起來一緻抗日。陝北的中央紅軍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在南方活動的遊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新四軍)。

抗日戰争初期,八路軍曾一度隸屬于衛立煌的第十四集團軍,正是這次機會,衛立煌與共産黨有了更深入的接觸和了解,與共産黨的将領也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48年,共産黨公布43名國民黨戰犯名單,衛立煌仰天大笑:我得救了

八路軍在名義上受衛立煌指揮,但由于中國共産黨吸取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的教訓,奉行獨立自主的原則,對國民黨實行既聯合又鬥争的政策,是以,八路軍始終受我黨的指揮排程。不過,不可否認,盡管當時八路軍的原則是獨立自主,但在與國民黨軍隊的接觸中,總也免不了其黨内将領的一些幹涉,不過,衛立煌始終沒有直接參與或幹涉過八路軍的行動。

這一點,從1937年10月發動的忻口戰役中可以證明,在這次戰争中,衛立煌和八路軍互相配合,不斷協商、聯絡,最終才完成了這場大型會戰。

彭德懷元帥曾在自述中提及時這樣說道:

十八集團軍(即八路軍)“歸衛立煌所指揮,但他又從未指揮過我們”,衛立煌不幹預、不奪權、不搞“磨擦”,是“當時國民黨中抗戰派”。

衛立煌本人也曾多次表态,稱凡是抗日的部隊,都一視同仁。

48年,共産黨公布43名國民黨戰犯名單,衛立煌仰天大笑:我得救了

1938年,衛立煌下令一次性向八路軍調撥了100萬發子彈和25萬顆手榴彈,當時,國民黨内有人知道後十分猶豫,遲遲不敢下發,最後,衛立煌親自幹涉才得以順利送至延安,除了彈藥外,衛立煌還曾支援了解放軍大批食品、服裝等軍需物資。4月,衛立煌應邀前往延安,受到了毛主席親自接待,并同共産黨内的多位上司留下了珍貴的合影留念。

1939年,衛立煌主政河南,期間,他與共産黨人的來往更加密切,每當周恩來、朱德等人來到洛陽的八路軍辦事處時,衛立煌總是親自接待。

衛立煌與共産黨越走越近,也讓蔣介石越來越焦慮,他被國民黨特務以“袒護共産黨、懷有異心”告到了蔣介石處,特務頭子戴笠随即抵達河南搜集“證據”,而一向垂涎河南的國民黨官員更像看到了發财的商機般兩眼冒光,紛紛向蔣介石控告衛立煌。

但衛立煌仍然頂住壓力,照常支援八路軍的行動,提供彈藥、發放軍饷。直到1941年底,國民黨内部頑固派對他的指控到了頂峰,蔣介石也指責他偏袒八路軍,次年1月,衛立煌被剝奪軍權,并受到國民黨特務的暗中監視。

48年,共産黨公布43名國民黨戰犯名單,衛立煌仰天大笑:我得救了

1942年1月,日本入侵緬甸,3月,中國組建遠征軍赴緬甸作戰,衛立煌因在重慶待命期間和共産黨人有過接觸,再次被剝奪了遠征軍司令長官的職務,1943年,遠征軍失利,蔣介石無奈隻能啟用衛立煌,在他的指揮作戰下,經過兩年多時間的艱苦戰鬥,成功保住了滇緬公路這條西南方向僅剩的國際陸路通道。

1946年,他攜妻子趕赴美國,借此躲避内戰。此後一年,他先後在英國、瑞士、荷蘭多國進行參觀。

48年,共産黨公布43名國民黨戰犯名單,衛立煌仰天大笑:我得救了

位列國民黨戰争罪犯名單,卻高興有了活路

1947年,接蔣介石急電,衛立煌無奈傳回。

1948年,剛剛回到中國的衛立煌,便被蔣介石調派至東北,擔任“東北剿匪總司令部”的總司令,獨攬國民黨在東北的軍政大權。

走馬上任後,衛立煌堅持集中兵力,固守要點。不顧蔣介石一再下令要求他出兵援助其他守軍的指令,在衛立煌的指揮下,國民黨軍主要集中在沈陽、錦州和長春:

“共軍的作戰要點是圍城打援,我們不能随意出兵,要固守在沈陽、錦州、長春一帶,别輕舉妄動,等待時局變化。”

對于衛立煌拒不執行指令的行為,蔣介石大為惱火,他再次下達指令,要求其率領主力部隊南下打通沈陽至錦州的道路,嚴守錦州,但衛立煌仍然不聽令,于是,兩人的沖突急速升溫,越發尖銳。

48年,共産黨公布43名國民黨戰犯名單,衛立煌仰天大笑:我得救了

5月,衛立煌派代表赴蔣介石處,請示作戰行動,但蔣介石絲毫聽不進去,直接下令,要求打通沈錦線:

“隻留五十三軍和二O七師(都是原東北軍)守沈陽,其他各兵種混合在一起,編為一個機動兵團,并指定歸廖耀湘統率。”

廖耀湘接受指令準備傳回作戰,衛立煌意識到,自己已經被蔣介石架空了,他更加惱火,再次拒絕執行蔣介石下達的指令。

9月12日,遼沈戰役打響,錦州、錦西告急,蔣介石先後三次下達指令,要求衛立煌出兵援助解錦州之困,甚至還派出參謀總長顧祝同親往沈陽監督作戰,但衛立煌在軍事會議上,同多數将領固守己見,堅持固守沈陽不出兵:

“我甯願不當這個官,也不會貿然出兵,不然沈陽主力軍會全軍覆沒,如果你不信,我們可以打賭。”

眼看事情再次陷入僵局,顧祝同無奈之下隻得傳回南京,向蔣介石複命:

“由沈至錦千裡,背三條大河,七道小河,側敵行軍,犯兵家大忌。國共兩軍誰先過遼河誰敗。”
48年,共産黨公布43名國民黨戰犯名單,衛立煌仰天大笑:我得救了

10月3日,蔣介石親自飛往沈陽,越過衛立煌直接指令廖耀湘率軍馳援錦州,同時,又下令讓固守在葫蘆島的侯鏡如率軍強攻塔山。衛立煌在被“奪權”後,他還曾一再囑咐侯鏡如不要強攻,做無謂的犧牲:

“你這個兵團解錦州之圍,并率部與廖兵團會師是不容易辦到的。”

眼看錦州将要失守,蔣介石突然下令守軍能守則守,不能守就退守錦西,衛立煌再次與蔣介石唱反調:“錦州不能丢,一旦退了,必然大亂。”

14日,解放軍發起總攻,在經過31個小時的激烈交戰後,固守錦州的10萬餘國民黨軍隊全部被殲,錦州解放。

30日,衛立煌被蔣介石派專機接到北平,11月26日,衛立煌被撤職查辦,12月中旬,他在攜家眷到達廣州後,遭到了國民黨特務的阻攔,又被帶回了南京。

“東北剿匪總司令衛立煌遲疑不決,坐失戎機,緻失重鎮,着即撤職查辦。”
48年,共産黨公布43名國民黨戰犯名單,衛立煌仰天大笑:我得救了

鑒于衛立煌在國民黨軍中享有聲望,如果殺掉恐怕會令軍心不穩,于是,蔣介石便下令将其一家軟禁,并派特務全天24小時監視。在蔣介石的心中,他早已認定衛立煌被共産黨策反,不敢動他是為了大局着想。

在遼沈戰役中,蔣介石和衛立煌之間在作戰行動上存在嚴重分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解放軍獲得勝利。

12月15日,共産黨方面對外公布了43名國民黨戰犯名單,衛立煌的名字赫然在列,排在第28位。當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共産黨的“通緝名單”中時,衛立煌突然仰天大笑,高興地直拍手,喊道:“共産黨果然沒有忘記我,哈哈,我有救了,有救了!”

守在門前的哨兵聽到後,頓覺困惑,感覺衛立煌被關得太久,腦子都傻了。

48年,共産黨公布43名國民黨戰犯名單,衛立煌仰天大笑:我得救了

果不其然,這天之後,國民黨特務對他的監視松了不少。

1949年1月21日,李宗仁掌權,釋放了衛立煌,擔心日後再受到國民黨的迫害,衛立煌在守衛松懈之際,趁機連夜逃到上海,坐上了從上海前往香港的輪船。

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傳遍全球各個角落,衛立煌親自向大陸發送緻電:

“毛主席英明上司,人民革命取得了勝利。中國人民在偉大領袖的指引下,新中國富強在望,全中國舉世歡騰。煌向往衷心,尤為雀躍,敬電馳賀!”

沒過多久,他便收到了回信:

“中央人民政府毛主席、朱德副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熱烈歡迎衛先生回國!”
48年,共産黨公布43名國民黨戰犯名單,衛立煌仰天大笑:我得救了

開始時,衛立煌還十分糾結,畢竟自己身上還背負着“戰犯”的身份,回國後的情況也不知會如何。當時,衛立煌夫人韓權華的侄女在鄧穎超身邊工作,為了消除衛立煌的疑慮,周總理曾親自委托他的侄女給他們寫信:

“在山西太原曾經見過面的那位老朋友,請姑父、姑母放心回來!”

收到侄女寄來的信後,衛立煌瞬間便明白了侄女信中的老朋友是誰了,壓在他心中的大石頭終于落了地。

1955年,在黨的秘密安排下,衛立煌帶着夫人一路颠簸,幾經周折,終于在3月15日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回國後,周總理和朱德元帥親自去車站接他,毛主席也設宴歡迎,與他共進晚餐,自抗日戰争期間在延安見面後,一别已經數十年,再次見面後,依然十分親切。毛主席也回憶起他對共産黨軍隊的種種幫助……

48年,共産黨公布43名國民黨戰犯名單,衛立煌仰天大笑:我得救了

衛立煌在新中國期間,積極為國家建設建言獻策,先後擔任一系列重要職位,還接替龍雲擔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1958年5月,衛立煌因身體不适入院治療,被診斷為糖尿病并發心髒病,此後,他的身體情況不斷惡化,住院期間,朱德、周恩來等重要上司人先後前往醫院探望他。

1960年1月17日,衛立煌逝世,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死後,他的骨灰被安葬于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受到後代的敬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