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體自帶補氣順氣的穴位,氣虛氣滞濕氣按一按,氣血暢通身心舒暢

作者:愛中醫講健康

氣血是生命的根本,影響着人體的運作。

氣的病證很多《素問.舉痛論篇》說:“百病生于氣也”,指出了氣病的廣泛性。但氣病臨床常見的症候,可概括為氣虛、氣陷、氣滞、氣逆四種。

氣虛證:氣虛證,是指髒腑組織機能減退所表現的證候。常由久病體虛,勞累過度,年老體弱等因素引起。

【臨床表現】少氣懶言,神疲乏力,頭暈目眩,自汗,活動時諸證加劇,舌淡苔白,脈虛無力。

【證候分析】本證以全身機能活動低下的表現為辨證要點。人體髒腑組織功能活動的強弱與氣的盛衰有密切關系,氣盛則機能旺盛,氣衰則機能活動減退。由于元氣虧虛,髒腑組織機能減退,是以氣少懶言,神疲乏力;氣虛清陽不升,不能溫養頭目,則頭暈目眩;氣虛毛竅疏松,外衛不固則自汗;勞則耗氣,故活動時諸症加劇;氣虛無力鼓動血脈,血不上營于舌,而見舌淡苔白;運血無力,故脈象按之無力。

氣陷證:是指氣虛無力升舉而反下陷的征候。多見于氣虛證的進一步發展,或勞累用力過度,損傷某一髒器所緻。

【臨床表現】頭暈目花,少氣倦怠,久痢久洩,腹部有墜脹感,脫肛或子宮脫垂等。舌淡苔白,脈弱。

【證候分析】本證以内髒下垂為主要診斷依據。氣虛機能衰退,故少氣倦怠。清陽之氣不能升舉,是以頭暈目花。脾氣不健,清陽下隐,則久痢久洩。氣陷于下,以緻諸髒器失其升舉之力,故見腹部墜脹、脫肛、子宮或胃等内髒下垂等證候。氣虛血不足,則舌淡苔白,脈弱。

氣滞證:是指人體某一髒腑,某一部位氣機阻滞,運作不暢所表現的證候。多由情志不舒,或邪氣内阻,或陽氣虛弱,溫運無力等因素導緻氣機阻滞而成。

【臨床表現】脹悶,疼痛,攻竄陣發。

【證候分析】本證以脹悶,疼痛為辯證要點。氣機以暢順為貴,一有郁滞,輕則脹悶,重則疼痛,而常攻竄發作,無論郁于髒腑經絡肌肉關節,都能反映這一特點。同時由于引起氣滞的原因不同,因而脹、痛出現的部位狀态也各有不同。如食積滞阻則脘腹脹悶疼痛;若肝氣郁滞則脅肋竄痛;當然氣滞于經絡、肌肉,又必然與經絡、肌肉部位有關。是以,辨氣滞證候尚須與辨因辨位相結合。

中醫保健按摩有妙法,可以幫助女性改善貧血,一起來看下都有哪些按摩手法吧?

血海穴:俗話說補血找血海,補氣找氣海。血海穴(屬足太陰脾經之穴)是脾經所生之血聚集之處,有化血為氣,運化脾血之功能。還有引血歸經,治療血症之功效,刺破血海穴,可祛除人體内的淤血,并促生新血。

拍打或按摩血海穴,對婦女痛經和經血過多或過少有效,配合按摩三陰交穴、太溪穴效果更佳。痛經伴有嘔吐,按摩此穴同時按足三裡穴可立刻緩解症狀。

人體自帶補氣順氣的穴位,氣虛氣滞濕氣按一按,氣血暢通身心舒暢

【按摩方法】每天上午9-11點拍打(每次10 秒,連續3-5次)或按摩(輕揉每側3分鐘)血海穴,晚上21-23點再艾灸此穴,對婦女月經不調、痛經及因氣血瘀滞引起的肥胖、關節痛等症有效。

天樞穴:常按天樞穴(足陽明胃經之穴),可使胃經和大腸經保持活絡,促進胃經内氣血循環,幫助氣血由胃經輸向大腸經。

【按摩方法】胃經氣血充盈,則消化功能增強,就給生血系統提供足夠的精微物質,為補血提供最基礎的動力;大腸經氣血充盈,則可保證循、環排洩機能正常,即止瀉又通便,保持腸道清潔,使人免受“毒素”的困擾。

雙手拇指下壓(力度适中)左右兩邊此養生穴位,由外向内打圈按摩,每天100-200下,又補血又排毒。

人體自帶補氣順氣的穴位,氣虛氣滞濕氣按一按,氣血暢通身心舒暢

三陰交穴:三陰交穴(屬足太陰脾經之穴)是肝、脾、腎交彙的穴位,脾統血、肝藏血、腎生血,是以,三陰交有調和氣血、補腎養肝的功用。

【按摩方法】每天上午11點,按揉左右小腿内側的養生穴位各20分鐘,可排體内濕氣、濁氣、毒素,對濕疹、荨麻疹、皮炎等有療效。

常按三陰交穴,補血、活血,保持血壓穩定,特别是對血壓偏低的人補血效果顯著。

人體自帶補氣順氣的穴位,氣虛氣滞濕氣按一按,氣血暢通身心舒暢

足三裡穴:刺激足三裡穴(足陽明胃經之穴),補益氣血,培補元氣,滋養腦髓。是保證肝血充足的首選。

對氣血虧虛引起的頭暈、耳鳴、神經衰弱及胃動力不足的人、胃氣虛的人、因用眼過度或失眠熬夜而傷肝的人經常拍、按摩、艾灸此穴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按摩方法】按摩或艾灸足三裡,溫中散寒、健運脾陽、補中益氣、宜通氣機、導氣下行、強壯全身。胃酸過多、空腹燒心的人不宜灸足三裡,可選陽陵泉穴有良效。

人體自帶補氣順氣的穴位,氣虛氣滞濕氣按一按,氣血暢通身心舒暢

關元穴:足三裡、關元、氣海是人體三大強壯要穴。古有“針必取三裡,灸必加關元。”之說。關元穴是(任脈之穴,也是小腸的募穴)人體元陰和元陽的交彙處,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統治足三陰經及小腸、任脈疾病。

【按摩方法】按摩關元穴,提高脾胃生化氣血的功能。每一輪輕輕按壓8次,每次8輪,補血、消除小肚子。

人體自帶補氣順氣的穴位,氣虛氣滞濕氣按一按,氣血暢通身心舒暢

上面5大穴位,沒事按一按,氣血虛按一按,氣滞按一按,有濕氣按一按,生氣按一按,氣不順按一按,氣不通暢按一按,每天氣血暢通身心舒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