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縣令老來得子寫對聯慶祝,一個路過的秀才看到後大笑:你命不久矣

作者:史論

引言

公元1730年,清朝翰林官徐駿在給雍正的奏章裡,不慎将“陛下”的“陛”字,寫成了“狴”字,雍正閱後,龍顔大怒,當即下令将徐駿革職,不久後将其定罪處斬。

一字之差,何以至此?究其原因,是帝王的強權統治,導緻了這般的“文字冤獄”。

縣令老來得子寫對聯慶祝,一個路過的秀才看到後大笑:你命不久矣

朝廷命官尚且都能因為寫錯字而命喪黃泉,文化水準落後的普通人則更難逃其禍。

宋朝就有這麼一個姓趙的員外,老年得子的幸福生活差點被一副“不仔細”的對聯葬送了,幸而被一個路過的窮書生“指點了一下”,這才避免了殺身之禍。

對聯裡究竟寫了什麼,竟有可能招緻殺身之禍?而這個窮書生又是誰,竟然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縣令老來得子寫對聯慶祝,一個路過的秀才看到後大笑:你命不久矣

寒門貴子 豁達大度

這個一眼就看出對聯端倪的,就是宋朝的三度宰相-呂蒙正。隻不過彼時的呂蒙正還是個窮困潦倒的窮書生,這才有幸與趙員外結緣。

呂蒙正原本家境優越,父親呂龜圖是起居郎,而母親劉氏則是萊州的名門望族,在當時的社會,呂家稱得上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富庶之家,怎奈父親聽信妾室讒言,将呂蒙正和母親趕出了家門,母子倆的生活就此從雲端跌入了泥沼。

縣令老來得子寫對聯慶祝,一個路過的秀才看到後大笑:你命不久矣

據史料記載,有一年除夕,寒風呼嘯,呂蒙正裹着一張破草席蜷縮在四處透風的茅草棚裡,新年将近。

回顧這些年來的心酸往事,再看着身旁的殘羹冷炙,他不由的悲從中來,揮筆寫下了“爛席擋風,滿碟殘肴除舊歲”的上聯,初一一早,又寫下了“破衣蔽體,大煲冷飯賀新年的下聯”,短短22個字,寫盡了生活的凄慘孤苦。

在高中狀元之前,呂蒙正的生活始終充滿了落魄和困苦,他晚年時寫下的《破窯賦》,形象的記錄了他坎坷的生活經曆,“白天寄住在僧院,晚上回寒冷的窯洞睡覺,衣服不能遮住身體,薄粥不能抵禦饑餓,僧人厭惡自己,其他人也看不起自己。”

字裡行間,滿是心酸。但是對于呂蒙正而言,過去的貧苦,“是命運的刁難罷了”。

不怨怼,不抱怨,不記恨的好心态,極大的推動了呂蒙正的仕途之路。

縣令老來得子寫對聯慶祝,一個路過的秀才看到後大笑:你命不久矣

公元983年,呂蒙正升任參政知事,從地方調入朝中辦事。初入朝廷,便有大臣因為他資曆淺,出身低而小看他。有一次,上朝的時候,一位大臣突然指着呂蒙正對身邊的人說:“你覺得,像他這樣的人,也能參政嗎?”

呂蒙正聞言并未惱怒,反而是裝作沒有聽到的樣子從對方身邊快速走過,與他同行的官員看不過去,氣憤的想要上前問明對方身份,好理論一番,呂蒙正趕緊将對方攔下,解釋道:“一旦知道了對方的名字,就難以忘記今天的事情,浪費時間和精力,沒有必要。”

看呂蒙正如此雅量,同僚也不便再說什麼,隻能贊歎他好氣量。而《宋史·呂蒙正傳》也評價呂蒙正是:“質厚寬簡。”贊歎呂蒙正性格仁厚,為人簡單,頗有點“宰相肚裡能撐船的意思。”事實也是如此。

呂蒙正曾有一幼年同窗,名為溫仲舒,兩人同一年考中進士,一同在朝廷做官。

不同于呂蒙正的穩重清廉,溫仲舒年輕氣盛,作風不潔,曾因犯錯而被朝廷貶官多年,在此期間,呂蒙正多次向宋太宗舉薦溫仲舒,終于使得他重回官場。

縣令老來得子寫對聯慶祝,一個路過的秀才看到後大笑:你命不久矣

而令人意外的是,溫仲舒并沒有感激呂蒙正的幫助之恩,反而是為了凸顯自己的優越,人前人後的貶低呂蒙正,此事當然也傳到了宋太宗的耳中。

當呂蒙正又一次在宋太宗面前誇贊溫仲舒的時候,宋太宗疑惑的問他:“呂愛卿,你對朕誇贊溫愛卿,對方卻在貶低你呢?”呂蒙正笑笑說:“臣在這個位置,就是要為國家選拔人才,别人怎麼評價我,是另外一件事。”

正是這種寬容大度、寬厚質樸的性格,讓呂蒙正赢得了宋太宗的認可,也為自己的仕途之路打下了基礎,但是呂蒙正是怎麼跟趙員外扯上關系的呢?對聯又是怎麼一回事?遠去的那一天裡,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縣令老來得子寫對聯慶祝,一個路過的秀才看到後大笑:你命不久矣

賀喜對聯 險引命案

公元975年,一座宅院的門口,圍繞了多位文人墨客,他們或眉頭緊鎖,或神采飛揚,正在熱烈的讨論什麼。

公元975年,一座宅院的門口,一個氣焰嚣張的男人抓着一個窮書生,正在嚴詞的質問什麼。

“你說我寫的不好,那你倒說說,我哪裡寫得不好?若說不出來,我就送你去衙門,讓你嘗嘗官差的厲害。”

這個怒發沖冠的男人,正是宋朝工部侍郎的兒子倪興官,他手裡緊抓的,就是宋朝未來的宰相呂蒙正,究竟發生了什麼,讓倪興官如此暴躁。

原來,今天是趙員外辦喜事的日子,年過50的趙員外不久前喜得貴子,為表喜悅之情,今日特地請鄰裡鄉村的文人墨客前來做客,同時他也想向大家求取一副對聯,以此來紀念今日的喜事。

這個要求提的猝不及防,平日裡文采飛揚的墨客騷人一時反應不過來,竟集體啞了火,好在倪興官頗有文采,不多時便寫出了一副對聯,正當衆人聚集在一起誇贊倪興官好文采的時候。人群外的呂蒙正發出了自己的嘲笑,這引得倪興官大動肝火。

縣令老來得子寫對聯慶祝,一個路過的秀才看到後大笑:你命不久矣

呂蒙正于人群外,看到了倪興官的對聯,直言道:“這樣的對聯,也敢貼在門口,不怕被人笑話嗎?”

明晃晃的嘲笑刺痛了倪興官,這才有了倪興官的挑釁。

呂蒙正并不懼怕倪興官的威脅,反而回諷道:“你還想要把我送官,我不把你送官就不錯了,你可知道,這副對聯很可能會帶來殺身之禍。”

衆人不以為意,隻當這窮書生在大誇海口,隻有趙員外心頭一震,趕忙上前詢問:“這位小兄弟,你說這副對聯能招緻禍患,可否說得更仔細些。”

呂蒙正坦言道:“你看這幅對聯,上聯是子當承父業,下聯是臣必報君恩,兒子在父親前面,臣子在皇帝前面,世間有這樣的道理嗎?”

一語驚醒夢中人,方才腦海中的“迷霧”此刻忽然散盡,趙員外恍然大悟,眼看呂蒙正轉身要走,趙員外趕忙上前:“這位兄台,看你頗有文采,可否賞臉給老夫寫副對聯?”

面對趙員外的誠懇,呂蒙正一時竟不知道怎麼拒絕,隻好說:“其實沒必要重新寫一副對聯,隻要将這幅對聯稍作改動就可以了。”随後他給出了改動後的對聯:“君恩臣必報,子當承父業。”

縣令老來得子寫對聯慶祝,一個路過的秀才看到後大笑:你命不久矣

新對聯一出,衆人皆豁然開朗,趙員外此時突然說到:“未老思閣老”,話音未落目光就緊盯呂蒙正,似乎在期待什麼,呂蒙正微微一笑,給出了下聯:“無才做秀才。”

見呂蒙正如此有才華,趙員外便有意将自己的女兒黛菊許配給呂蒙正,随後差人去後院請小姐,而此時沉默許久的倪興官卻突然發難,沒成想他的冒失卻更加坐實了呂蒙正的才華。

突然,一個男子大呼一聲“有了”,随即在紙上寫下了什麼,又将對聯貼到了大門上。

這一切,都被人群外的呂蒙正盡收眼底。

宅子的主人是趙員外,時年已50多歲,不久前喜得貴子,甚是開心,這才聲勢頗大的請大家來給自己寫一幅對聯熱鬧一番。

剛才寫對聯的男子名為倪興官,是當朝工部侍郎的兒子,平日裡頗有幾分文采。現下大家見他寫完了對聯,不由的湊前近觀。隻見門框兩邊分别是,“子當承父業”和“臣必報君恩。”乍一看行雲流暢通俗易懂,沒什麼别扭之處。

趙員外看後也頗認同,嘴裡喃喃道:“從字面意思看,好像沒什麼問題。”衆人見主人家沒什麼意見,便也紛紛奉承,都誇贊倪興官好文采。

縣令老來得子寫對聯慶祝,一個路過的秀才看到後大笑:你命不久矣

這時,人群外突然傳來了不屑的聲音:“哼哼,這樣的對聯,貼在門口,也不怕被别人笑話”。

衆人聞言望去,隻看到了穿着粗布藍衣的呂蒙正,頓時十分不屑。呂蒙正彼時還隻是一個窮學生,雖有一身才華,卻隻能依靠賣詩作畫勉強維持生活,故而形象十分落魄。

倪興官看到出言諷刺自己的竟然是個窮書生,馬上出言回諷:“滾開,一個窮書生,有什麼資格評論!”周圍的儒生見狀也紛紛哄笑,嘲笑呂蒙正的不自量力。

呂蒙正并不惱怒,反而是高聲朗誦到:“舉目紛紛笑我窮,我窮不與别人同。腰間拔出龍泉劍,斬斷窮根永不窮。”

縣令老來得子寫對聯慶祝,一個路過的秀才看到後大笑:你命不久矣

倪興官聞言惱羞成怒,抓住呂蒙正威脅到:“你說我寫的不好,那你倒說說,我哪裡寫得不好?若說不出來,我就送你去衙門,讓你嘗嘗官差的厲害。”

呂蒙正掙脫開倪興冠的鉗制,不無遺憾的說到:“你竟然想告我,我不告你就不錯了,你這對聯不但寫的不好,還會招來滅族的災禍。”

一旁的趙員外聞言大吃一驚,馬上上前躬身詢問:“這話是什麼意思,還請小兄弟直言。”

呂蒙正也不裝腔作勢,直接道出了其中的問題:“這幅對聯颠倒了人倫,蔑視了君父,同一句話,兒子怎麼能在父親前面?”

趙員外方才恍然大悟,先說子和父,再說臣和君,确實有失分寸,大宋律法嚴明,若有有心人栽贓陷害,到時候怎麼都說不清了。

于是趙員外請呂蒙正再做一副對聯,好彌補方才的錯誤,呂蒙正略一沉思,直言到道:“其實沒有重寫的必要,隻要改一改其中幾個字的位置,變成-君恩臣必報,子當承父業,就行了。”

新對聯一出,衆人皆豁然開朗,趙員外此時突然說到:“未老思閣老”,話音未落目光就緊盯呂蒙正,似乎在期待什麼,呂蒙正微微一笑,給出了下聯:“無才做秀才。”

見呂蒙正如此有才華,趙員外便有意将自己的女兒黛菊許配給呂蒙正,随後差人去後院請小姐,而此時沉默許久的倪興官卻突然發難,沒成想他的冒失卻更加坐實了呂蒙正的才華。

縣令老來得子寫對聯慶祝,一個路過的秀才看到後大笑:你命不久矣

文采斐然 締結良緣

倪興官看到衆人的目光皆在呂蒙正身上停留,不由的怒火中燒,狠狠的說出了一句:“牛頭焉會生龍角”,呂蒙正悠然回複到:“狗嘴何曾出象牙。”

倪興官不甘示弱,又道:“一介寒儒,妄想攀龍攀鳳攀丹桂。”連着兩句明晃晃的嘲諷,呂蒙正絲毫面不改色,又見趙家客堂中有幾尊佛像,便借景抒意:“三尊寶像,岸然坐鼈坐象坐蓮花。”

你來我往,唇槍舌戰,沒有硝煙卻勝似戰場,呂蒙正完勝,倪興官面上無光,無言以對,隻好灰溜溜的跑走了。

縣令老來得子寫對聯慶祝,一個路過的秀才看到後大笑:你命不久矣

趙員外的女兒黛菊此時也聽說了呂蒙正的事迹,對于這個父親看好的夫婿,她也想考驗一番,于是黛菊讓婢女傳話,直言自己也有一聯,如果呂蒙正能給出下聯,婚事便可從長計議。

黛菊給出的上聯是:“因荷而得藕。”這是一副諧音聯,看似是由“荷”到“藕”,實際是取自諧音“何”和“偶”,平常人隻能想到“荷”這一意向,故而很難得出下聯,而這短短的一句上聯,也将黛菊的疑惑囊括其中,就看呂蒙正怎麼回答了。

堂前衆人聽聞上聯,皆疑惑不解,搞不懂黛菊究竟是什麼意思,隻有呂蒙正如魚得水的對出了下聯:“有杏不須梅。”“杏”對“幸”,“梅”對“媒”,語句工整,對賬整齊,堪稱妙對。

黛菊聽聞下聯,莞爾一笑,已然默許了這門婚事。

婚後的呂蒙正和黛菊,堪稱舉案齊眉的模範夫妻。呂蒙正飽讀詩書而文采斐然,黛菊聰慧伶俐能詩善詞,兩人琴瑟和諧、如膠似漆,呂蒙正有了妻子的幫助,求學之路更是順利,兩年後就高中狀元,仕途之路此後更是一帆風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古代婚嫁的主要途徑,但是僅憑幾幅對聯就将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窮小子,趙員外的決定是否有欠妥之處?

實則不然,呂蒙正雖生活困苦,卻是腹有詩書氣自華,面對衆人的奚落不卑怯,于衆星捧月處又不張揚,已然是有才又沉穩的有志之士,趙員外的這個決定有理有據,隻是恐怕他也沒想到,自己選的良婿,竟是未來的一國之相。

縣令老來得子寫對聯慶祝,一個路過的秀才看到後大笑:你命不久矣

三登相位 深得帝心

公元988年,宰相李昉因為疏忽北方戰事而被宋高宗貶為右仆射,呂蒙正順勢接任宰相之位,開始了三登相位的傳奇人生。

過去的呂蒙正,住在破敗的窯洞,靠寺院薄粥充饑,日子過的分外凄苦,但為官之後的呂蒙正,仍舊沒有抛棄勤儉節約的美德。

有一次,一個官員想要巴結呂蒙正,于是托呂蒙正的弟弟将一枚精緻的銅鏡送到呂蒙正的府上,又向呂蒙正誇耀到:“這個鏡子能照到二百裡遠的地方。”

呂蒙正不為所動,淡淡道:“我的臉隻有盤子的大小,怎麼有必要用照兩百裡的鏡子呢。”随後讓對方把鏡子拿了回去。

縣令老來得子寫對聯慶祝,一個路過的秀才看到後大笑:你命不久矣

呂蒙正的節儉不但表現在拒絕别人的示好,也表現在日常生活中。

據傳有一次,一個賣硯台的商人向呂蒙正推銷自己的硯台,對方吹噓到:“我的硯台無需兌水,隻需輕輕一磨即可使用。”呂蒙正反駁道:“即便每天磨墨要用水,水才多少錢,你這墨太貴了,我不需要。”随即将對方趕了出去。

除了為官清廉之外,呂蒙正為國為民,直言敢谏的态度也是皇帝重用他的原因之一。元朝政治家脫脫就記載了呂蒙正舉薦賢才的故事。

宋太宗想找一人出使契丹,于是下令讓中書省挑選合适的人才。退朝後,呂蒙正把自己心儀的人選呈了上去,但是此人遭到了宋太宗的拒絕。

此後,宋太宗又三次問起使節人選的揀擇情況,呂蒙正次次都堅持自己原本的選擇,終于惹怒了宋太宗。

宋太宗質問呂蒙正:“你為什麼要這麼執着?”呂蒙正斂容屏氣的回答:“臣不是執着,是皇上您不了解臣的意思。”緊接着,呂蒙正解釋到:“臣認為這個人非常适合擔任使節的任務,其他人都不合适,臣不想為了迎合您的想法,而違心推薦其他人。”

縣令老來得子寫對聯慶祝,一個路過的秀才看到後大笑:你命不久矣

朝堂上的氣氛一瞬間劍拔弩張,周圍的大臣都暗暗為呂蒙正捏了一把汗,生怕下一秒宋太宗就要降罪于他。

等到退朝後,宋太宗對左右侍從說:“呂蒙正的勇敢和氣量,朕也比不上。”不久後,宋太宗就任用了呂蒙正推薦的人選,事後證明,呂蒙正所言不虛,他推薦的人盡職盡責,很是為宋太宗分憂。

而另一件事情的發生,更是讓宋太宗确定了呂蒙正的忠心,由此更加倚重他。

縣令老來得子寫對聯慶祝,一個路過的秀才看到後大笑:你命不久矣

《宋史·呂蒙正傳》記述,呂蒙正剛剛就任宰相的時候,宋太宗有一次設宴,席間有感而發,朗聲道:“朕管理朝政,雖萬事不甚細緻,但好在上天恩賜,也有了眼下的繁華,是以撥亂反正的事,主要還是以人為主。”

呂蒙正對太宗的話不以為然,直言道:“陛下看到的大街小巷,确實是繁榮,但是更遠的郊外和鄉村就不是這樣了,寒冷饑餓的人還很多,希望您能看到遠處其他人的不容易,這才是百姓的幸運。”

雖然呂蒙正的耿直惹來了宋太宗的沉默和不滿,卻也讓太宗确認,呂蒙正的确是位為國為民着想的可靠之臣,雖有不足,卻總是功大于過,值得重用。

呂蒙正也憑借自己端正的為官态度和高尚的人格品質,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終成一代名相。

縣令老來得子寫對聯慶祝,一個路過的秀才看到後大笑:你命不久矣

結語

後世曾有人用“做官當如呂蒙正”這樣的話來作為官員的衡量标準,由此足以見得,呂蒙正的為官之道,頗受大家認可。

縱觀名垂青史的賢臣良将,他們的為官之道都與呂蒙正的所作所為有相似之處,直言勸谏、身先士卒是他們共同的信念,而唯有這樣的心态,才能讓人民的安居樂業,社會安定。今人學史,猶有不及。

縣令老來得子寫對聯慶祝,一個路過的秀才看到後大笑:你命不久矣

參考文獻

「1」周康堯.閑話北宋人物[M].北京.線裝書局.2019.73

「2」朱吉紅.呂蒙正“搭救”同窗[J].職業,2013:28

「3」黃培需.中國神童對聯[M].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14.82-83

「4」何小蘭 上官人.封面民國[[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6.144-14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