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安遺存:“廣仁寺”

作者:曆史回顧

長安遺存:“廣仁寺”

林林總總看了不少寺廟,廣仁寺卻一直未能造訪,是因為年代較近?清康熙年間敕建,三百多年。還是因為藏傳佛教充滿神秘?說不清楚。

我知道藏傳佛教屬于密宗,而密宗在傳習時必須依師授受,不可自行修持,有複雜的儀軌,真言,印契。唐密流傳不廣,從惠果傳衣缽于日本僧人空海後,唐密在國内基本失傳,空海在日本傳法稱為東密。

藏傳佛教始于7世紀中葉,當時的藏王松贊幹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時,兩位公主分别帶去了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和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以及大量佛經。松贊幹布在兩位公主影響下皈依佛教,建大昭寺和小昭寺。

到8世紀中葉,佛教又直接從印度傳入西藏地區。10世紀後半期藏傳佛教正式形成。到13世紀中開始流傳于蒙古地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派,傳承各異、儀軌複雜、像設繁多,是藏傳佛教有别于漢地佛教的顯著特點,近現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還是應該去看看,六月的一天,我和妻子一早就出門了。從玉祥門進入,沿城牆根的一條小巷北行,路上行人稀少,也沒有穿梭的車流,頓感一種甯靜的氣場,沒多遠就到了。

寺前廣場不大,旗杆,五彩經幡,覆缽式如來八寶白塔,濃郁的藏風撲面而來。掃碼測溫後,我們進入了寺廟山門。

長安遺存:“廣仁寺”
長安遺存:“廣仁寺”

迎面影壁攔住了我們的視線,影壁上,一位勇士手執鐵鍊牽着一頭猛虎,與漢家影壁圖案迥然不同,端詳介紹知是“蒙人馭虎圖”, 藏傳吉祥圖案,勇士猛虎鐵鍊象征佛教密宗的三怙主,勇士象征慈悲觀音,猛虎象征智慧文殊,鐵鍊象征有德能的金剛手菩薩。

這座寺廟布局嚴謹,中軸線對稱,過了康熙碑亭,放生池,鐘鼓樓,就到了第一個大殿“千手觀音殿”,在漢傳佛教中寺院第一殿應是天王殿,供奉彌勒佛,這裡供奉着一尊六米多高的俄羅斯椴木雕刻的敷金千手觀音,兩側是四大天王,觀音背後是地藏王菩薩。要知道,在漢傳佛教天王殿主尊後面是執杵的護法韋陀菩薩。

長安遺存:“廣仁寺”

走出千手觀音殿,東西兩側分别是護法殿和長壽殿,護法殿供奉着大威德金剛、姊妹護法、大黑天瑪哈嘎拉、閻羅護法、吉祥天母五大護法,成就事業消災免難。長壽殿供奉無量壽佛尊勝佛母白度母,兩側供奉虛空藏菩薩、四臂觀世音菩薩藥師佛和地藏王菩薩,這裡又與漢傳寺廟有别,漢傳佛教東西側多是文殊普賢觀音地藏相對而設,且一尊一室,藏傳則以類聚,諸神同室。

綠度母殿是廣仁寺的主殿,也是全國唯一以綠度母為主尊的道場,綠度母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能救八種苦難,有護持婦女幼兒的功德。

綠度母殿後面東西兩側是财神殿、關公殿,關公在漢地多視為武财神,在寺廟中供奉财神常在儒釋道相容的寺廟中出現,純粹的漢傳佛教寺廟中少見,心中生疑,不知藏地寺廟中供奉财神是否是慣例?

千佛殿是廣仁寺的第三大殿,懸有慈禧題匾“法相莊嚴”,供奉着宗喀巴大師師徒三尊像,身後佛龛密布,有千尊台灣銅鎏金宗喀巴像,金碧輝煌。

千佛殿後面就是廣仁寺最後一座大殿二層藏經閣,一層東西兩側各有一個小門,上有匾額,分别書寫着“**行宮”“**行宮”,想必小門背後就是****的駐跸之地,一層大殿中供奉着近十米高的彌勒像,像前另有一尊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它是台灣旅美華人斥資260多萬,用印度小葉紫檀依西藏大昭寺等身像等比例雕刻而成,大昭寺曾由活佛主持連續八小時的開光大典,廣仁寺百人僧團沿唐蕃古道20天7000餘公裡迎回。

禮佛完畢,再一次打量身邊的佛寺,隻見它整饬有序,甯靜祥和,它是神秘的,但你不會心生恐懼;它是深邃的,讓你想去探究;它又是平和的,坦陳着自己的一切,我走過不少漢傳佛教寺廟,幾乎所有都不許殿内拍照,而這裡,隻要你感興趣,盡可随意拍攝。印制佛經佛像廣施于人在僧人看來是無上功德,用相機記錄諸佛之法相,銘記于心何嘗不是弘法?為此我想說,廣仁寺,也許我還會來的。

長安遺存:“廣仁寺”
長安遺存:“廣仁寺”
長安遺存:“廣仁寺”
長安遺存:“廣仁寺”
長安遺存:“廣仁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