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片面傷害兩岸關系?大陸禁台石斑魚,台灣“不爽”的病根在哪?

作者:翔盡觀察

最近,因為含有禁藥且藥物超标,台灣石斑魚被大陸暫停輸入。民進黨當局故技重施,大肆攻擊大陸采用“養套殺”方式,對台灣農漁民設陷阱,揚言要向WTO提告。島内有政治人物說,大陸說禁就禁,“台灣人會爽嗎?一定會覺得你在搞我嘛?”

片面傷害兩岸關系?大陸禁台石斑魚,台灣“不爽”的病根在哪?

對于這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是這麼回應的:

“台灣群眾都很重視自己餐桌上的東西,大陸老百姓也同樣重視。把含有禁止藥物、藥物超标的農漁産品銷往大陸,無論如何都是不應該的”。
“解決問題并不難。當台灣銷往日本、新加坡、紐西蘭的農産品出現問題時,民進黨當局是怎麼做的?他們又是表示‘尊重’,又是道歉,還要賠償。為什麼大陸方面在輸入的農産品中檢出了同樣問題,他們就換了另一副面孔?無論編造什麼理由都說不過去”。

這話說出了我們的心聲:在農漁産品貿易方面,雙重标準、兩套嘴臉的民進黨當局,不光東西讓人吃不下去,态度更讓大家看不下去。

而如今兩岸之間的問題,也遠不止于農漁産品貿易這一件事。“台灣群眾重視食品安全,大陸老百姓也一樣”,馬曉光簡簡單單一句話,點出了台灣社會尤其是民進黨主政下的台灣社會,缺少同理心的症結所在。

片面傷害兩岸關系?大陸禁台石斑魚,台灣“不爽”的病根在哪?

蔡英文

相對于整體上屬于互補互利的兩岸經貿關系,其實,兩岸間的農漁産品貿易從來就沒雙向對等過,台灣受益于ECFA早收清單基本上一直在單方面獲利,大陸将衆多台灣農漁産品關稅降為零,開通了綠色通道,台灣則基本上禁止所有大陸農産品輸入。這種現狀本就完全不符合WTO的公平貿易規範,可是号稱“國際貿易法博士”的蔡英文,竟然動不動揚言向WTO提告,實屬病得不輕。背後的病根,就是民進黨當局包括不少台灣人,長期以來對兩岸關系所抱持的不正常心态:一邊要求大陸單方面“分享紅利”、“表達善意”,一邊罵“不對等”、“搞統戰”;含着“奶嘴”嫌棄沒尊嚴,“奶嘴”一拔又哭天搶地;這邊各種“台獨”蠢動,那邊又到處哭訴“被威脅”、“被打壓”……

片面傷害兩岸關系?大陸禁台石斑魚,台灣“不爽”的病根在哪?

台農業部門負責人陳吉仲

這種“軟飯硬吃”的行為,在台灣被稱為“奧客”,在大陸叫做“巨嬰”,總之就是嚴重缺乏同理心的“自我中心主義”,錯誤必須是别人的,好處都得是自己的。今天的石斑魚風波,此前的鳳梨、釋迦、蓮霧事件,都是這類病态行為典型中的典型。一次又一次屢試不爽,真正做到了在哪摔倒就在哪躺下,一躺下就能秒哭。大陸每次指出問題,民進黨當局總是擺出“我就是不處理,有本事你别要”的樣子;等到真被禁了,馬上開始鼓噪“大陸的依據不科學”、“台灣人不爽”,撒潑打滾做文章。

他們好像完全不知道,時移勢易,很多事早就不一樣了。某些文章台灣方面做不做已經沒人在意了,某些台灣人“爽不爽”也沒人管了。牢牢把握兩岸關系發展主導權和主動權的大陸,會讓“巨嬰”們明白,這個世界不是圍着你轉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