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己L7:智能汽車時代的設計師和夢想家

作者:網新社Shake
智己L7:智能汽車時代的設計師和夢想家

2019年6月6日,“老師好我叫何同學”(以下簡稱何同學)釋出了一條名為《有多快?5G在日常使用中的真實體驗》的視訊。這期視訊目前在B站的播放量為2915.5萬,在微網誌的播放量則更為誇張,達到了4279萬。

這不僅是他最火的視訊,也是至今為止最火的5G視訊。

整個視訊最精彩的部分,就是他在講“5G有什麼用”時,沒有局限于5G,而是轉換思維,把問題換成“4G有什麼用”,同時把搜尋的時間線限定到2012年到2013年,4G即将商用的前夜。

“站在未來看前人對現在的預測,真的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

最後,我們會發現,前人或許能窺見些許端倪,但對未來的預測還是太缺乏想象力。

沒人預測到短短5年裡,短視訊、直播、電商、外賣、打車等各種平台的興起,4G和它催生的服務,深刻地改變每一個人的生活。

“人對未來的預測,都跳脫不出當下技術和思維的限制。”

4G如此,5G亦如此。就像何同學所期望:“5年後再看這個視訊,會發現速度其實是5G最無聊的應用。”

技術隻是工具,未來取決于人的想象力。

如今,是5G商用的第三個年頭,智能汽車上發生的變化,似乎應驗了他的預測。

01 一場探讨

幾天前,智己L7以“新世界智能原點”為名,舉辦了一場線上釋出會,首次提出“新世界汽車智能五大标準”,探讨“智能汽車該有的樣子”。

如果說過去的智能汽車産品,隻是讓人看到了一台好車的樣子,對于“未來”仍留有很大的餘地,那麼智己汽車就是真正邁進了“未來”的大門。

變革時代,技術是地基,想象力是“天花闆”。

放到智己L7上,就是技術決定它是不是一台好車,想象力才是決定它是不是能成為一台足夠未來的智能汽車。

需要強調的是,技術和想象力并不沖突,偉大的企業必須二者兼備,隻是标尺放在不同的位置,會塑造出不同的氣質。

對于智己汽車而言,它的選擇或許能從釋出會上,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說的一番話中得以窺見。

“斯坦利·庫布裡克不算是我最喜歡的導演,但是《2001:太空漫遊》是我眼中最偉大的科幻電影,沒有之一。在1968年能夠把一個科幻片拍成那樣,簡直是難以想象的一件事情,更不要說他那個偉大的鏡頭,我承認我是深受庫布裡克影響的。”

劉濤緩緩說出這段話後,畫面随之一轉,跳轉到這部電影最為天才和經典的鏡頭——翻滾的骨頭被高高抛向空中,在下落過程中變成了宇宙飛船。

智己L7:智能汽車時代的設計師和夢想家

由此,劉濤引出了本場釋出會最關鍵的一段話:

骨棒是工具,宇宙飛船也是工具,他們沒有本質的差別,唯一的差別是時間。

時間本無意義,是人類手中工具的樣式定義了時間。

從骨棒到車輪,從竹簡到飛梭,從電報到網際網路,從智能手機再到智能汽車。

智能汽車就是定義這個智能時代最重要的尺度。

我想,劉濤要表達的意思是:人類命運又處于一個轉折點,智能汽車本質上跟幾百萬前的骨棒沒有差別,都是絕對超越時代的黑科技。

智能時代降臨前,所有人類都身處同一起跑線的“渺小原點”,誰能首先拿起“骨棒”,誰就能定義“智能時代汽車該有的樣子”。

就跟電影裡最先發現骨棒可以當作工具的那隻大猩猩“望月”一樣,智己汽車想要成為智能時代的引領者,而這更需要想象力。

02 五大标準

不過,空有想象也不行,能否落地也很關鍵。

智己提出智能汽車的五大标準,分别是智能駕駛、場景智能化、社交能力、持續進化能力、以及多元共創,将瘋狂的想象,量化為具體的次元。

智己L7:智能汽車時代的設計師和夢想家

這五條标準并不是獨立的,統一且互有關聯。

其中,智能駕駛是底層邏輯。

關于智能駕駛,智己汽車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汽車發明的初衷,是讓出行變得更加自由。

但随着車輛的激增和交通的擁堵,出行反而變得更加不自由。

智能化将是讓汽車回歸自由初衷、重塑人車關系、讓車進化成為真正的“第三空間”的轉折點。

由此,智己汽車确定了智能駕駛的方向——自由。

“最大限度的解放原來傳統車使用者花在駕駛這件事情上的精力和消耗。”劉濤說,更像人的智能駕駛,是智己汽車思考智駕的原點。

資料驅動的算法、流程閉環自動化的飛輪疊代、雲端一體化等等先進技術和概念,你或許看不懂,但隻要知道這都是實作這個目的的手段。

釋出會上,智己介紹了L7的最大“殺器”——IM AD智己智能駕駛系統,源自L4級同算法平台,達到L2.99級輔助駕駛功能,重點展示了其在“擁堵道路車輛加塞”、“大車異型車閃躲”、“大曲率彎道”等複雜路況場景處理的能力。

智己L7:智能汽車時代的設計師和夢想家

這些都是中國使用者過往駕駛中最高頻的痛點場景,尤其“加塞”,每個司機一定遇到過不止一次,中國還是全球範圍内擁有最多大車異型車的國家之一。

舉例來說,同樣面對左側突然有車橫跨兩個車道的“加塞”場景,IM AD展示出比行業頭部玩家更出色的反應和處理能力,能夠及時降低車速,而不是直接退出智駕功能。

這表明,IM AD已經逾越了單純堆疊硬體配置的初級階段,具備人的思維能力。

在這個基礎上,智己又認為,整車深度智能化會帶來全新的體驗,場景智能和汽車移動社交也将随之而來。

先說場景智能,差別以往互不相通、單一獨立的功能智能,基于技術上“通”以及産品上“融”,L7首創了幾個沉浸式體驗,比如寵物模式、超跑模式、空中領航模式。

像是空中領航模式,就實作了智艙、底盤控制、自駕、視覺、雷達、底盤操控的深度整合,如果在擁堵路段打開這一模式,就像是給自己開了上帝視角,能夠看清楚前方更多的路況。

智己L7:智能汽車時代的設計師和夢想家

再說社交。劉濤認為,傳統汽車的行駛過程,是一個相對社交的空白點或者盲點,但智能汽車不一樣,社交需求會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訴求,而汽車是5G時代深度社交的完美載體。

比如L7推出的Carlog智能車載攝像系統,達到超億級像素、近180°超廣角寬畫幅,還具備社交能力,首創“車載AI剪輯vlog”功能,可通過螢幕、方向盤和語音控制,讓你在開車過程中,也能随時随地記錄沿途風景。

智己L7:智能汽車時代的設計師和夢想家

當然,一個更高等的智慧生命,必須要有更強的進化能力,就像人類的工具從“骨棒”進化至宇宙飛船。

除了智能汽車常見的軟體OTA,L7的硬體本體也留有更新空間,再加上軟體不斷持續疊代,讓智能化能力的天花闆始終被拓展。

劉濤透露,L7目前采用的是一套視覺融合+英偉達Xavier 的智駕系統,與此同時雷射雷達+Orin系統已經在開發當中,一旦條件成熟會有序給承諾過的使用者更換。

軟體持續疊代方面,由智己和阿裡雲共同打造的“雲上資料超級工廠”首次亮相,将是IM AD進入全球智能駕駛第一梯隊的另一大保障。

智己L7:智能汽車時代的設計師和夢想家

最後再說說共創。在劉濤看來,人工智能時代和以往的工業革命、社會浪潮有着根本的差異。不像以前發明能源、産品或者提升生産力的新工具,比如說内燃機、電能,人工智能是發明了一種智慧。

這種智慧理論上可以跟人類的智慧配合在一起,這就是智己使用者共創的原因,是智能化産品繞不開的。

将近三年前,智己就開始準備原石谷使用者資料權益項目,3億枚“原石”對應創始價值的增長權益,用資料權益的方式來回饋使用者資料的貢獻,和使用者共創以及共享時代發展的紅利。

智己L7:智能汽車時代的設計師和夢想家

03 不隻智能化

但智能化還不是智己關于未來汽車的全部想象。

劉濤表示,對一款好的智能電動車而言,電動化和智能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體兩面。這兩個方向并不沖突,智己希望做的是同時在兩個方向上帶給使用者全新的、最頂尖的體驗。

L7定位于“新世界駕控旗艦”,整車車長5098mm,寬1960mm,高1485mm,軸距達到3100mm,虛拟軸距2580-3250mm,達到主流中大型豪華轎車級别。

作為高端智能電動品牌,“駕控”是L7最鮮明的産品定位和标簽,也是其豪華價值的底牌。

就在不久前,L7剛剛了打破電動汽車漂移距離最長世界紀錄,攀頂“電動駕控新王者”。

智己L7:智能汽車時代的設計師和夢想家

除了“智能科技”,“人文藝術”也是智己的品牌基因。智己認為,科技賦予汽車以智能,藝術賦予出行以靈魂。

藝術性在L7上無處不在,比如25.9度的前風窗傾角、水滴邊沿曲線車頂設計,一方面勾勒出了智己L7超跑般的驚豔線條,另一方面也造就了全球頂尖水準的0.21Cd超低風阻,帶來更長的續航裡程。

此外,智己IM IN品牌體驗中心還入駐上海新地标天安千樹,被稱為魔都版“古巴比倫空中花園”,更加彰顯品牌的藝術氣質。

智能、架控、藝術,三者在L7上達到一個巧妙的平衡,渾然一體。

智己L7:智能汽車時代的設計師和夢想家

在《2001:太空漫遊》的電影裡,庫布裡克提出了一個設定,拿起“骨棒”的猿猴并不是自然進化,而是得到了黑石闆的點化,也就是說,宇宙裡存在一個更高的主宰力量,放置了黑石闆。

現實世界,當然沒有這樣一塊黑石闆。不過,我們可以把想象力看成黑石闆。

是以在未來,缺乏想象力的企業,即使拿到“骨棒”,也不會觸發進化的條件。

那麼具備了想象力的智己汽車,會成為天選的“望月”嗎?

很快,6月18日起,智己L7将開啟全國首批使用者傳遞。

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會在那時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