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一隻是被獵殺最多的野生動物,非洲人将它視為美食,亞洲人喜歡它的鱗片,隻因為聽說穿山甲的鱗片具有藥用價值,但其實已經過科學證明,這隻是誇大其詞。

穿山甲每次出門都要帶上自己的孩子
穿山甲的鱗片是從它厚厚的皮中長出的角質鱗甲,這一特征是它和其他的哺乳動物極為不同。穿山甲的舌頭也很長,大概比頭和尾部的總和還要長。平時是蜷縮在口中的,隻有進食的時候才會伸入螞蟻穴或白蟻冢中,穿山甲是貧齒目穿山甲科穿山甲屬,沒有牙齒,全靠胃部強有力的肌肉和小石子将食物磨碎。
大穿山甲擅長挖洞,白天可以躲避在洞中。腸胃穿山甲和其他樹栖品種穿山甲有善抓握的尾巴可以攀援,休息的時候,則是在洞中蜷縮成球狀。
穿山甲除了腹部、四肢内側和尾部的下方,其餘全身都覆寫着層疊排列的鱗片,并且它們的鱗片終生都會脫落和退換。
穿山甲在南亞、東南亞和熱帶雨林的非洲比較常見,亞洲種的穿山甲有外耳,并且鱗甲的根部有毛,非洲種則剛好相反。
穿山甲除了慘遭捕獵外,它們的栖息地熱帶雨林也受到嚴重破壞,這也是威脅它們生存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