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職工公認的好書記,他是居民眼中的貼心人,他是不知疲倦的領頭雁,他就是錦庭社群的黨委書記—蘇文北。
蘇文北今年47歲,1994年退伍,1995年參加工作,是一名“兵支書”。在工作中,他始終把“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作為标準。在日常工作中,他深入到居民群衆中去,走訪了解民情,與居民面對面地唠家常、聽民意、結真情。他為居民辦了不少實事,如,修築文化長廊、清理房頂種菜問題、解決廚房油煙倒灌問題、處理污水管線淤堵問題、整改瓦斯管線腐蝕漏氣問題等等,隻要是居民有需求,他都盡其所能地去幫居民解決,讓居民滿意。

“有風險,還是我去。”這是蘇文北經常說的一句話。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他始終沖在防疫工作最前面,甘當社群疫情防控的“排頭兵”。自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以來,社群每周固定時間進行全員核酸檢測。他主動扛起了所有的責任和重擔。從布置場地到現場指揮,從細節防控到收拾防疫垃圾,哪裡關鍵哪裡就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可能有人認為核酸檢測很簡單,但隻有身臨現場才知道其中有多少瑣碎的工作需要做。有人掃不了核酸檢測碼,需要幫助掃碼;有人随地吐痰,需要随時清理消殺;志願者分管的各項工作,每次都要再叮囑一次……各種咨詢電話不間斷地打給蘇文北,有詢問工作進度的,有資料核查的,還有其他各種雞毛蒜皮的小事。沒有時間一項項去落實,他就把所有的資料都記在腦子裡,再一一落實,每個電話都要耗費很長時間,他卻不厭其煩地一遍遍向居民解釋。
每逢節假日,蘇文北還帶領社群從業人員到轄區困難家庭、空巢老人、獨居老人家中走訪慰問,為他們送去節日的問候和黨組織的關懷。通過走訪慰問,拉近了社群與居民之間的距離,密切聯系了社群和居民的關系,充分發揮了社群服務群衆、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提升了社群居民的幸福指數。
“居民有訴求,我們有落實。要做居民的‘貼心人’‘當家人’。”不苟言笑的蘇文北,說話的時候也是一臉認真。
知民情、纾民困、解民憂、暖民心。放下鋼槍,扛起一方。他把居民當家人、把社群當家建,以提升幸福指數為目标,以增進民生福祉為承諾,用赤誠寫擔當,以實幹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