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郭頌:一生獲獎無數,因一首歌名聲盡毀,85歲帶着遺憾離世

作者:靜華語嫣

轉自:子夜漫譚

“烏蘇裡江來長又長,藍藍的江水起波浪……”

這首耳熟能詳的旋律響起,讓人聯想到東北黑土地的芬芳,

想到質樸的烏蘇裡江人民一邊勞作一邊高聲歡唱。

而他的演唱者郭頌,用他那獨特的嗓音唱出幾代人的記憶。

他是男高音歌唱家、民歌演唱家,國家一級演員。

郭頌:一生獲獎無數,因一首歌名聲盡毀,85歲帶着遺憾離世

《烏蘇裡船歌》、《新貨郎》、《丢戒指》、《越走越亮堂》等等歌曲,讓他成為東北民歌的推廣大使。

他是一位德藝雙馨的老前輩,和妻子和諧美滿,教育孩子孝順有加,

在今天,距離郭老去世的第六年,再提起當初讓他遺憾一生的事,

不知始作俑者心裡是否有過愧疚?

郭頌:一生獲獎無數,因一首歌名聲盡毀,85歲帶着遺憾離世

戰火紛飛中轟出歌唱家

1931年9月,在子彈紛飛,炮火連天的時刻,

一家醫院,正有一位産婦艱難生下一個男嬰,父母為他取名郭增發,

他就是後來的郭頌,用母親的話來形容“他就是硬生生從炮火堆裡轟出來的!”

郭頌:一生獲獎無數,因一首歌名聲盡毀,85歲帶着遺憾離世

因為郭頌的父母都是貧苦的農民出身,每天天不亮父親就要推着手推車出去勞作,

媽媽和哥哥就在家裡做着簡單的手工活,打掃屋子,納鞋底,一家人生活的艱難困苦,

即使這樣,郭頌的父親也沒有放棄苦中作樂,他總是把郭頌抱在懷裡給他吹箫聽,

每當這個時候,哥哥在旁邊搖頭晃腦唱出戲曲段子。郭頌也會斷斷續續地跟着唱出來。

郭頌:一生獲獎無數,因一首歌名聲盡毀,85歲帶着遺憾離世

在郭頌念國小的時候,老師發現了他的音樂天賦,

在課堂上老師正在講數學課,郭頌在課堂裡思緒飛遠了。他正在回憶上一堂課上老師畫的五線譜

當他被叫起來回答問題,把3+4=7給讀成了咪加發等于西”

雖然同學們哄堂大笑,老師卻鼓勵他“如果真的喜歡音樂,就更要好好學習”

得益于老師的指點,郭頌受益匪淺,他每天醉心于樂譜中,為将來學習音樂打下了基礎。

郭頌:一生獲獎無數,因一首歌名聲盡毀,85歲帶着遺憾離世

後來,郭頌沒能考入音樂學院,因為父親交代他,先謀生保證吃上飯再談理想。

他聽從父親的安排考入鶴崗工科職業學校土建系。

但是對音樂的執着,讓他為自己争取到了接觸音樂的機會。

畢業後他被配置設定到鶴崗附屬中學當音樂老師。

初露鋒芒的他幸遇伯樂

一次在學校舉行的國慶大合唱比賽中,郭頌以一首《黃河大合唱》驚豔四座,

他作為領唱,一開嗓就獲得了掌聲,他的好友洪鈞便建議他将名字改為“郭頌”。

郭頌:一生獲獎無數,因一首歌名聲盡毀,85歲帶着遺憾離世

洪鈞是郭頌學校裡來支援的國文老師,他非常欣賞郭頌的才華,

幫他改名後,又以惜才之心親自寫推薦信,把郭頌舉薦給原機關文工團,

接到來信,文工團的上司決定給他一次試用機會。

當時文工團正在排演歌劇《星星之火》,讓郭頌試唱其中的歌曲,

在場的有歌劇的指揮蘇陽、劉朱和黑龍江文藝隊的歌舞隊隊長鄭世春,

他們聽見了郭頌的歌聲,獨特而又充滿朝氣,

覺得他實在不應該被埋沒在這裡,

他應該把歌聲傳揚出去,給更多的人聽到。

郭頌:一生獲獎無數,因一首歌名聲盡毀,85歲帶着遺憾離世

他們當機立斷決定要把郭頌調到省裡去,這一決定遭到鶴崗附屬中學校長董世為的反對,

學校好不容易有這麼個優秀的音樂老師,他哪能輕易放走。

後來經過不停地開導,做說服,答應再安排一位音樂老師接替郭頌的位置,

這才讓校長點了點頭,郭頌也開始了他的音樂之旅。

郭頌:一生獲獎無數,因一首歌名聲盡毀,85歲帶着遺憾離世

來到這兒,郭頌像一塊兒海綿,瘋狂吸收音樂知識,

他能擔任獨唱,還可以唱單弦,琴書,湖南的花鼓戲他也會,

為了擴寬自己的歌唱路線,他跟随俄籍女高音歌唱家阿恰依學唱美聲。

都說音樂是不分國界的,可是有的時候連人都分成三六九等,

郭頌一路高歌猛進,罵他的話也緊随其後,

郭頌:一生獲獎無數,因一首歌名聲盡毀,85歲帶着遺憾離世

那時候有一些附庸風雅的人,自視甚高,

他們見不得被人搶了風頭,比不過就去貶低他。

一次郭頌在下鄉演出後,觀衆當中有人大聲喊叫着,

“郭頌上不得台面,唱得真俗!”

“低級下流的歌手!唱的一點兒也不好聽”

人群中有一個人這麼說,就會被一傳十,十傳百。

郭頌一時之間尴尬不已,他突然迷茫了,他自己也學習了美聲唱法,隻是沒有用在這兒,

他不明白一個國内民族風情小調,比起國外的民族小調有什麼低級的?

難道要讓人承認國外的月亮更圓一些?

郭頌:一生獲獎無數,因一首歌名聲盡毀,85歲帶着遺憾離世

他非要弄清楚這些問題,他帶着紙筆和樂器再次下鄉,

跟随民間藝人學習東北傳統二人轉,他轉起手絹來有模有樣,

又去問自己的美聲老師,他希望演唱的美聲歌曲有更通俗一些的,

那段時間郭頌幾乎是摸黑走路,他不知道還需要堅持多久,他怕自己這一會兒熱情過去了又得重新來

郭頌:一生獲獎無數,因一首歌名聲盡毀,85歲帶着遺憾離世

此時,東北三省舉行音樂舞蹈彙演,郭頌登台獻唱,

一首東北民歌《丢戒指》受到馬可、李劫夫等老一代作曲家和音樂界前輩們的高度贊賞。

“你要繼續堅持創作,走出一條你自己的道路來!”

得到肯定的郭頌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他知道自己的堅持沒有錯。

後來在1956年第一屆全國音樂周上,郭頌的《丢戒指》播出後轟動整個音樂周,在背景他第一次結識了仰慕已久的王昆,

郭頌:一生獲獎無數,因一首歌名聲盡毀,85歲帶着遺憾離世

王昆是《白毛女》中的女主角喜兒,也是東方歌舞團團長。

王昆非常高興地拍拍他的肩膀,對他說:“你的歌聲各有特色,能夠引起大家強烈的反響,你一定要堅持下去!”

接二連三地得到專家的肯定,郭頌便虛心向王昆讨教,他知道了民族的就是大家的,再也不去考慮什麼國内國外的,

後來在王昆的推薦下,郭頌有了更多登台的機會。

每次提到王昆他都會說“王老師是我的貴人!”

郭頌:一生獲獎無數,因一首歌名聲盡毀,85歲帶着遺憾離世

在堅持民歌的道路上,郭頌一直走在最前面,後來他被安排進修,往上海聲學研究所學習,

這一下他正式成為了正規軍,得到專業老師的訓練後,郭頌學會了如何利用吸氣,吐納來緩和自己歌唱時的不足,

他的聲音變得更加洪亮,唱歌時整個人的氣質也挺拔了起來。

唯一不變的是他對音樂的初衷,因為熱愛而專注。

後來郭頌創作并且演唱的民歌多達50多首,

《新貨郎》《烏蘇裡船歌》《越走越亮堂》《串門》《我愛這些年輕人》《山水醉了咱赫哲人》《月牙五更》,

走到街上就連小孩都能哼出幾句他的歌,傳唱度非常高。

郭頌:一生獲獎無數,因一首歌名聲盡毀,85歲帶着遺憾離世

五線譜不染人心險惡

郭頌的創作曆程非常簡單,

他在煙火氣中采風,再用音樂将它回饋給聽衆,

《新貨郎》這首歌創作于的創作背景是在一個百貨商店後院,郭頌和朋友來到哈爾濱時,路過百貨商店後院,看到售貨員正在把鐮刀、鋼筆、鉛筆、保溫瓶、秋衣、手套等生活用品裝車。

他們倆人就幫着售貨員一起推着小車,為哈爾濱郊區的農民送貨。

郭頌:一生獲獎無數,因一首歌名聲盡毀,85歲帶着遺憾離世

在送貨的時候,郭頌看到農民挑選商品時臉上露出的笑容,

看到售貨員熱情洋溢的服務态度,他覺得這一幕讓他非常感動。

他心想“這不就是新時代的新貨郎嗎。”

靈光一閃,一個一個歡快的旋律在他心中升騰,

“打起鼓來敲起鑼,推着小車來送貨……”

如此貼切的歌詞和親切的旋律,

每當人們滿載而歸時,嘴裡忍不住唱出這首歌來表達自己的音樂之情。

郭頌認為,民歌就是老百姓生活的寫照,要唱的就要唱得讓觀衆能夠聽得懂。是以他還經常深入民間采風。

郭頌:一生獲獎無數,因一首歌名聲盡毀,85歲帶着遺憾離世

他的歌曲中,《烏蘇裡船歌》的創作讓他登頂又讓他摔得最慘的,

那時郭頌與同僚汪雲才、胡小石前往黑龍江省赫哲族地區收集民間小調。

他們在老鄉家裡聊着赫哲族的傳統故事,聽他們的民族精神,

三個人一邊做記錄一邊回去後,開始動筆寫詞作曲。

郭頌:一生獲獎無數,因一首歌名聲盡毀,85歲帶着遺憾離世

當時黑龍江歌舞劇院的院長沙青聽說他們有了新的靈感,大力支援他們,鼓勵他們一定要寫好這首歌。有需要幫助的地方可以随時找他。

後來這首歌前後改動了30多次,敲定歌詞他們就用了半年多的時間。

詞寫好了以後,郭頌他們又專門為它作曲,這首歌就是後來家喻戶曉的《烏蘇裡船歌》。

郭頌:一生獲獎無數,因一首歌名聲盡毀,85歲帶着遺憾離世

在經過電台錄制播放後,很快傳遍大街小巷,後來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每周一歌》還把《烏蘇裡船歌》選入歌單,開始固定時間進行播放。

這首歌還一舉被收錄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化教材當中,讓全世界都聽見中國民歌的魅力。

這下,所有人都聽見了郭頌獨具一格的嗓音和演唱方式。

走紅了以後,郭頌沒有忘本,也沒有一點兒架子,他和朋友一塊兒去外地演出,總是笑呵呵的,好像沒有煩惱。

郭頌:一生獲獎無數,因一首歌名聲盡毀,85歲帶着遺憾離世

後來他的朋友回憶“老爺子歲數大了,出門坐火車也堅持自己上下車,

行李都要自己拿,每天堅持練聲”

他的徒弟劉和剛也說過“在藝術上是我的老師,他經常鼓勵我,我覺得他給我的是靈魂的東西,他自己的歌聲裡帶有發自内心的真摯。”

對于郭頌,他的聲音很有辨識度,如果不看人,隻要他的歌聲一響起,很多人就知道這個歌聲是郭頌唱出的。

這樣一位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竟然在晚年留下了他人生中最遺憾的一件事。

郭頌:一生獲獎無數,因一首歌名聲盡毀,85歲帶着遺憾離世

郭頌結婚晚,30多歲才結婚。

他的妻子原來是黑龍江歌舞劇院的報幕員,兩個人在一起定居北京,孕有一兒一女。

後來郭頌退休的時候,隻有女兒在海口定居,妻子和兒子陪他在北京。

原本生活得和諧美滿,不想一場突如其來的官司,把郭頌多年來的聲譽擊碎,讓這位老人最終帶着遺憾離世。

郭頌:一生獲獎無數,因一首歌名聲盡毀,85歲帶着遺憾離世

2001年當時黑龍江省饒河四排赫哲族鄉政府,将郭頌告上法庭,說他擅自将《烏蘇裡船歌》說成是自己的創作,侵害了他們的權益。

他們認為《烏蘇裡船歌》是赫哲族的民間歌曲,并非郭頌所作,他們還将宣傳這首歌的中央電視台一塊兒告上法庭。

要求賠償各類損失費高達50餘萬元。

一石激起千層浪,已經70多歲的郭頌每天愁得吃不下飯,

他愛惜自己的名譽而且一心想推廣北方民族藝術,

他因為欣賞是以想表達赫哲人原始情懷,沒想到如今被人告上法庭。

郭頌:一生獲獎無數,因一首歌名聲盡毀,85歲帶着遺憾離世

後來判決下來,他今後如果以任何方式再使用《烏蘇裡船歌》,

應當注明是根據赫哲族民間曲調改編的。

并且在《法制日報》上發表聲明,說明《烏蘇裡船歌》是根據赫哲族民間曲調改編的。

這次版權糾紛對郭頌打擊很大,他提起上訴被駁回。

事已至此,他滿心悲憤,一夜之間仿佛蒼老了10歲,

郭頌認為,僅僅幾小節相似的曲調,卻損害了他一生的名譽,這是自己人生中的一個遺憾。

郭頌:一生獲獎無數,因一首歌名聲盡毀,85歲帶着遺憾離世

因為這件事的打擊,郭頌的身體急轉直下,原本身體各項機能已經衰退,直到後來他直接住院了

郭頌的老伴和兒子在病床前守着他,那時的他一邊經曆心理上的折磨,

一邊被病痛纏繞,他有糖尿病并發症,肺部感染、腦梗等等多種情況。

後來因為手術原因,郭頌無法再開口說話,甚至要用上機器輔助呼吸。

女兒從海南趕回來,看到父親這個模樣,她和母親抱頭痛哭,好好的一個人竟然被一場官司折磨成這樣。

郭頌:一生獲獎無數,因一首歌名聲盡毀,85歲帶着遺憾離世

讓人沒想到的是,郭頌躺在病床上指指自己的嗓子,老伴明白他的意思,知道他想開口說話,

為了讓他更樂觀面對疾病,謊稱“隻要你積極配合醫生,都會好的”

最終郭頌沒有等來他再度開口的機會,2016年5月,他的病情越來越重,經過搶救,最終還是閉上了眼睛,享年85歲。

郭頌:一生獲獎無數,因一首歌名聲盡毀,85歲帶着遺憾離世

如今 距離郭老去世已經過去六年的時間,當初的是是非非很多人已經忘記了,但是對于郭頌的家人來說,卻是永遠也抹不掉的傷痛。

他的老伴舍不得離開郭頌曾經居住獲的屋子,兒子便陪着她住在這裡,

每天老人家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客廳,撫摸撫摸那一張全家福,照片上的郭頌笑得很幸福,兒子和女兒站在他們兩邊,任誰看了都會羨慕他們。

郭頌:一生獲獎無數,因一首歌名聲盡毀,85歲帶着遺憾離世

可是照片定格了幸福的那一刻,卻不能永遠留住,

兒子陪母親擦拭完郭頌的獎杯後再扶着母親去樓下走走,

院子裡的那棵老石榴樹,是曾經父親答應等他開花後要給母親簪花的,

如今花還在,人卻再也回不來了。

但願郭老在天堂依然做個樂觀開朗的老人,那裡沒有紛争,他可以盡情歡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