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不能超過300克?兒童每天3公斤,連吃3天都沒事

作者:掙脫枷鎖的囚徒
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不能超過300克?兒童每天3公斤,連吃3天都沒事

“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不超過300克,兒童不超過5顆”的建議

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不能超過300克?兒童每天3公斤,連吃3天都沒事

是基于“荔枝中含有大量糖分,主要是果糖;大量進食荔枝,果糖積聚在血液中,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造成血糖迅速下降到正常值以下,進而發生低血糖荔枝病”這一理論,正如下面這位醫生給出的解釋。

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不能超過300克?兒童每天3公斤,連吃3天都沒事
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不能超過300克?兒童每天3公斤,連吃3天都沒事
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不能超過300克?兒童每天3公斤,連吃3天都沒事
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不能超過300克?兒童每天3公斤,連吃3天都沒事

在醫學上,空腹進食高糖食物誘發的短暫性低血糖現象被稱為“反應性低血糖”,在過去也稱為“食餌性低血糖”。

然而,荔枝病為“食餌性低血糖”的理論缺乏科學證據支援,至少存在以下數個不能自圓其說的緻命性錯誤;并且早在1960年代就已經被大陸進行的科學試驗所否定。

空腹狀态下吃任何單純的高糖食物都有可能誘發反應性低血糖

一個問題是,在空腹狀态下,健康人吃單純的高糖食物(隻含糖不含蛋白質、澱粉成分),特别是飲用高糖飲料,都可能誘發“反應性低血糖”的出現。

隻不過,不同的人對低血糖的耐受性不同,有些敏感的人就會出現饑餓感、心慌、虛汗等“低血糖”症狀;而另一些人則可以完全沒有感覺。

而不是隻有空腹下大量吃荔枝才會吃出這種“反應性低血糖”。

事實是,吃高果糖飲食,血糖水準相對更平穩

另一個問題是,與荔枝病“食餌性低血糖”理論相反,吃高果糖的飲食後,體内血糖水準比吃高葡萄糖食物更平穩,反而不容易發生“反應性低血糖”。

這是因為,第一,果糖不容易吸收。

果糖和葡萄糖都是在小腸由專門的轉運蛋白轉運吸收。

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不能超過300克?兒童每天3公斤,連吃3天都沒事

不同的是,轉運葡萄糖進入腸上皮細胞的載體是葡萄糖轉運蛋白1(GLUT1),轉運果糖的則是GLUT5 ;然後再由GLUT2 轉運出細胞進入血管。

與GLUT1相比,GLUT5的轉運效率相對較低,而且依賴于葡萄糖的存在才能工作。

研究發現,人體不能單獨吸收高純度果糖,這也是95%的高果糖玉米糖漿作為一種瀉藥(不能被吸收,進入結腸導緻滲透性腹瀉)的原因。

如果果糖與葡萄糖同時存在,才能被轉運吸收;果糖和葡萄糖的比例為1:1,吸收效率最高,與葡萄糖的吸收幾乎沒有差别。

這也就意味着,如果荔枝主要含果糖,這些果糖反而不容易被吸收,也就不會導緻反應性低血糖,隻能會因為滲透性腹瀉而誘發拉肚腹瀉。

重要的是,果糖被吸收進入血液後,并不會大量滞留在血液中,相反幾乎全部被肝髒“扣留”,在肝髒進行代謝。

更重要的是,果糖也不能直接刺激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

同時,果糖在肝髒的代謝有多個轉歸,其中大部分被直接轉化成脂肪(甘油三酯,這也是長期吃高果糖飲食容易發生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脂肪肝的原理);部分被直接轉化成肝糖原儲存;隻有約17%被漸次轉化成葡萄糖釋放進入血液。

是以,相比于吃純葡萄糖,吃高果糖飲食,餐後血糖升高更緩慢,幅度更小,由此可能引發的“反應性低血糖”風險更小。

荔枝中果糖與葡萄糖比為1:1

目前國内絕大多數有關荔枝病發病機制的“科普”都犯了一個最基礎性的錯誤,即都“一廂情願”地認為,荔枝中的糖分主要隻有果糖,荔枝的高果糖是誘發荔枝病的根本原因。

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不能超過300克?兒童每天3公斤,連吃3天都沒事

事實卻是,荔枝含有的糖分包括果糖、葡萄糖和蔗糖。

盡管不同成熟階段糖分含量不同,但果糖與葡萄糖比例幾乎一直維持在1:1的水準,成熟荔枝逐漸糖化(變得更甜)主要是因為蔗糖轉化為甜度更高的果糖。

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不能超過300克?兒童每天3公斤,連吃3天都沒事

而且,由于1分子蔗糖是1分子果糖和1分子葡萄糖縮合而成,不管荔枝中糖分如何變化,最終吸收進入體内的果糖與葡萄糖比例仍然始終維持在1:1水準 。

是以,國内有關荔枝病科普中“荔枝主要含有大量果糖”的這一基石性論據是完全錯誤的。

喝1瓶可口可樂也能吃出荔枝病?

如上所述,不管荔枝中蔗糖含量如何,最終吸收進入血液的必然是1:1的果糖和葡萄糖。

是以,就糖的吸收和吸收後的代謝來說,吃荔枝與吃白糖(主要是蔗糖)完全沒有什麼不同。

研究已知,成熟荔枝的糖含量在15%-16%之間,300克荔枝含有45克總糖,其中果糖和葡萄糖各約17克,蔗糖11克。

這樣,吃300克荔枝吸收進入血液的糖與吃1兩(45克)白糖完全一樣。

如果每天吃荔枝超過300克就能發生荔枝病,那麼吃白糖超過1兩也就同樣可以吃出荔枝病。

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不能超過300克?兒童每天3公斤,連吃3天都沒事

以可口可樂為例,其含糖量為10.6克/100毫升,500毫升的糖含量就是53克,已經超過了300克荔枝的糖含量。

這意味着,如果每天吃荔枝超過300克會引發荔枝病,那麼,每天喝1瓶可口可樂同樣會誘發荔枝病。

吃一大塊西瓜就會吃出荔枝病?

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不能超過300克?兒童每天3公斤,連吃3天都沒事

假設,大量吃荔枝吃出荔枝病真的是由于其中含有高比例的果糖,那麼,吃蘋果、吃西瓜等果糖:葡萄糖比例更高的甜水果應該更容易吃出荔枝病。

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不能超過300克?兒童每天3公斤,連吃3天都沒事

以西瓜為例,荔枝總糖含量15%,西瓜總糖含量6%-9%。

即使按照6%計算,750克(1斤半,一大塊)西瓜的糖含量就超過300克荔枝,其中的果糖倍于荔枝。

夏日,一個成年人一天吃750克西瓜可以說是多數人的日常,為什麼沒有吃出荔枝病呢?

道理很簡單,目前國内流行的荔枝病是荔枝中高果糖所緻的說法是錯誤的。

1965年中華醫學雜志:兒童每天吃3公斤荔枝,連吃3天也吃不出荔枝病

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不能超過300克?兒童每天3公斤,連吃3天都沒事

事實上,早在1965年發表在中華醫學雜志上有關荔枝病的研究論文中,作者就已經通過試驗證明,即使是已經發生過荔枝病的兒童,每天3公斤荔枝,連吃3天,并再餓上20小時,都吃不出、餓不出荔枝病低血糖。

作者明确指出,“荔枝病并非食餌性低血糖症”。

也就是說,目前國内流行的荔枝病發病機制,早在半個世紀以前就已經被大陸的科學研究所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