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時代相交之際,大師投湖自盡,一封遺書帶來百年謎團

1927年對于中國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封建帝國剛剛被推翻,民國政權建立不久,列強遺害尚存,各地反帝怒潮頻發,革命之火初燃,國家尚不安定,社會動蕩難持。在這樣一個時代相交之際,一位大師平靜地躍入湖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了一封遺書和一個百年謎團。

時代相交之際,大師投湖自盡,一封遺書帶來百年謎團

這位大師就是近代享譽世界的著名學者王國維。王國維(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國桢,字靜安、伯隅,初号禮堂,晚号觀堂,又号永觀,谥忠悫。漢族,浙江省海甯州(今浙江省嘉興市海甯)人 。王國維是中國近、現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

時代相交之際,大師投湖自盡,一封遺書帶來百年謎團

王國維學貫中西,将西方哲學和美學思想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同時對詞曲戲劇、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均有很深的研究,被譽為新史學的開山。

時代相交之際,大師投湖自盡,一封遺書帶來百年謎團

王國維平生學無專師,涉獵廣泛,成就卓越,貢獻突出。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詣和獨特的創新。

時代相交之際,大師投湖自盡,一封遺書帶來百年謎團

王國維一生著作頗豐,有《海甯王靜安先生遺書》《紅樓夢評論》《宋元戲曲考》《人間詞話》《觀堂集林》《古史新證》《曲錄》《殷周制度論》《流沙墜簡》等62種,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留下了廣博精深的學術遺産。

時代相交之際,大師投湖自盡,一封遺書帶來百年謎團

王國維早年數度赴日留學,後回國講學,曾在溥儀治下南書房行走,常年伴溥儀讀古書。期間于治學頗有成就。

時代相交之際,大師投湖自盡,一封遺書帶來百年謎團

1927年6月2日王國維在處理完工作事務後,獨自前往頤和園,平靜地吸完一根煙,然後突然躍入昆明湖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事後人們在其口袋中發現遺書,遺書是寫給其子的,遺書中文辭簡短,條理清晰,但是沒有明确說明自殺原委,這給後人留下了百年難解的謎團。

時代相交之際,大師投湖自盡,一封遺書帶來百年謎團

對于王國維自盡的原因,其親屬自始至終諱莫如深。而後世臆測頗多,有“殉清”說、“逼債”說、“驚懼”說、“谏阻”說、“文化殉節”說等,各種猜測均有據可論,但又難以服人。不論王國維因何悲世,如此富學大師未能終老,終究令人遺憾,這也是中國文化的巨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