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崮寨,尼姑寨,無人商店,還有層出不窮的自然景點

作者:輝光影視

閑話李崮寨

1968年3月,高中畢業前夕,我與同學們一道來當時聞名遐迩的“公字溝”李崮寨接受再教育。30年後的1998年3月,我陪同作家趙德發同志,又造訪了李崮寨。2002年4月,我應街頭鎮(原屬杜家溝鄉)上司的邀請,再度造訪李崮寨,睹物思情,撫今追昔,禁不住啧歎不已,感慨系之。

李崮寨,尼姑寨,無人商店,還有層出不窮的自然景點

本是尼姑寨

李崮寨,是當時杜家溝鄉的一個隻有11戶人家的行政村,杜家溝鄉又是五蓮縣的小鄉之一。50多平方公裡的地面全是純山區,19個行政村又全隐在大山的褶皺裡。然而,它的人傑地靈,它的知名度,卻使你不得不刮目相看。僅上一個世紀,該鄉就有一半的村莊出過縣團級以上的官吏。他們裡邊有好人也有壞人,但都是能人。民國年間,清華大學畢業,後來壟斷過山東蠶繭經銷業的大商人林善初即是該鄉段家莊人氏。據民間傳說,《林海雪原》裡寫及的“座山雕”,老家也是該鄉下蘆溝。他是少時家貧闖關東才當了土匪的。如果你對這些底細都不甚了解,那個曾經轟動全中國乃至聞名世界(紐西蘭、阿爾巴尼亞都曾派使團到這裡“學習”過)的李崮寨你總該知道吧。它曾經創造過那個時代的奇迹。它的當家人劉太臻曾當選過中國共産黨的“九大”代表和全國四屆人大代表。

其實李崮寨的聞名不自從那時起。早在清朝,就有尼姑看好了這裡的風水,在這裡結茆建庵,故名尼姑寨。相繼又有和尚進住這裡築寺禮佛,香火綿綿,使尼姑寨盛名遠傳。到後來,李姓道士來此修煉,又背着内栗外糠的窩窩頭,同周邊的大地主打了5年官司,終于勝訴,鞏固了道産,更使這裡名聲大振。尼姑寨也由此更名為李固寨,進而衍化為李崮寨。不過,真正把李崮寨的名聲推向極緻的,還要算劉太臻和他的“社員們”。

李崮寨,尼姑寨,無人商店,還有層出不窮的自然景點

一場君子夢

那年我和同學們來李崮寨接受再教育,親眼所見,前來學習取經的人群絡繹不絕。來自全國各地乃至外國的友人像走馬燈一樣鬧騰得一條上下七裡長的山溝人滿為患。我們不得不住到了李崮寨附近的一個小村裡,排隊挨号去學習。

更令我們吃驚的是,李崮寨竟出現了“無人商店”:“由社員自己交錢,自己取貨。代銷員每次清資、結帳,都是分文不差。而且,商品剩餘的還是好的。有一次,代銷員買進一部分大蔥,劉太臻最後去買時,一看淨是大棵的。”豈止如此,“在這裡,隊裡的倉庫沒有專人看管,門上的鑰匙放在辦公室裡,誰也有權開門,丢不了一粒糧、一棵草。在這裡甘盡‘義務’蔚然成風。什麼義務保健員、義務代銷員、義務理發員、義務信貸員、義務郵差……人人争當‘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在這裡誰有‘私’心,馬上就會遭到批判。

53歲的老羊倌房守吉邊放羊邊從山上拾松籠子,小女房保紅批評他說:“每天你放羊回家,都捎回來一提籃松籠子,這就是‘私’字。”二閨女保榮也說:“你放羊能捎松籠子,俺刨地瓜、收花生是不是也允許捎着幹自己的活落?幹啥都想着自己的事,社會主義還怎麼能建設?”大家的分析幫助,使房守吉認識到:“揀松籠子是應該的,問題是為着集體,還是為着個人。這是走社會主義道路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大事。從那以後,他每天仍舊挎着籃子拾松籠,拾了就交給集體。”

李崮寨,尼姑寨,無人商店,還有層出不窮的自然景點

李崮寨人如此大公無私,源于對社會主義的熱愛,對資本主義的仇恨,更源于對毛澤東主席的深厚感情。他們認為,“千公萬公,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就是最大的公。”他們“每天向毛主席早請示晚彙報,每頓飯前,都首先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以上引文,均見1968年2月26日《大衆日報》頭版頭條《公字溝》)他們一刻不見毛主席像就感到想得慌。家裡貼着毛主席像,街頭牆上印着毛主席像,工地上插着毛主席像。54歲的段有富挑水澆地,把印着毛主席像的郵票,貼在途經的石堰上,為的是來回都能看見他老人家。老貧農馬太樸重病在床,還執意向着貼有毛主席像的那面牆側卧,不吃不喝,直到咽氣……

32年後的今天,我們來到李崮寨,當年的“革命”痕迹觸目可及。“無人商店”遺址、“公字溝事迹展室”、“國小校”、“知青點”、村街牆上“鬥私批修”的口号等均依稀可見。“文革”後,這裡不再有人問津。當年的12戶人家已有近半遷住外村,剩下的幾戶曾一度過着近乎與世隔絕的生活。近年來,市、縣、鄉三級政府花5萬元架線,為他們送來了電,又花10萬元架線,為他們裝上了程控電話。從天而落的“光明”以及與外界的溝通,使他們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同老人啦起“當年”,他們臉上的表情有些懵懂,好像才從夢中醒來……

造化鐘神秀

尼、僧、道三家之是以紛紛鐘情于李崮寨,李崮寨人之是以屢屢創造“奇迹”,乃至在“文革”中登峰造極。在我看來,一個重要因素是這裡的山川物象的造化之功。地靈才人傑啊!

李崮寨,尼姑寨,無人商店,還有層出不窮的自然景點

你看那層出不窮的景點。“摩天嶺”、“萬丈淵”、“步雲橋”、“浴仙池”、“鹞鷹窩”、“卧蟾宮”、“達摩崖”、“佛爺洞”……一個個景點惟妙惟肖,狀如其名,不僅景色美麗,而且内涵了僧道兩家的文化底蘊,引人遐思,又啟人智悟。廬山上有“三疊泉”,這裡卻有“二連瀑”,豐水季節,二瀑相連,飛流直下,煞是壯觀。我們來時雖值初春,仍見懸冰百丈,藕斷絲連。“二連瀑”下邊的“蓮花池”,終年清流不斷,即使特大幹旱的1992年也不枯不幹。

水之甘甜,更是沁人心脾。清人稱贊“五蓮、九仙兩兩奇絕,不減天台、雁蕩。”竊以為,李崮寨的許多景點,奇秀之姿不減“五蓮”、“九仙”。尤其令人稱奇的是寨之上緣,溝西坡的“三佛面”,從草皮中突兀而出三塊孤石,狀如佛面,肥頭大耳。溝東坡又有模樣相仿的三座石峰突兀而起,好象三位巨人并排而坐。傳為三位“太”字輩道長的靈氣所聚,故名“三太山”。再往東,又有三座山峰上下相接,一座更比一座高,似“接羅漢”,因稱“羅漢峰”。“三山”、“三峰”、“三佛面”,如此讨巧,豈不暗合了智者箴言:“事不過三”。

如此秀麗的風光,如此神奇的山川,人們沒有理由不重視它,以至把它冷落在這裡。近幾年縣、鄉(鎮)兩級把這裡開發為旅遊景點,這令人感到欣喜。并為此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勤勞動,譜寫了一曲當代愚公艱苦創業,建設美好家園造福子孫後代的雄壯旋律。

人文自然兩成趣

鄉(鎮)及村莊開發李崮寨為旅遊景區的積極性,首先表現在道路建設上。

因為李崮寨地處深山,要來這裡參觀不整修道路,莫說機動車輛,就是步行攀爬也十分困難。為此,鄉上司帶領老百姓劈山鑿石,首先修通了兩條進山的公路,使遊客可以從西路或南路乘車進入李崮寨,而不再受乏腳之苦。同行的鎮上司告訴我,如果是春天來遊李崮寨,那麼撲面而來的将是金燦燦的黃花鞭和紅豔豔的野杜鵑。如果是深秋來訪。滿山遍野的紅葉早早地就會向你招手。更令人感動的是,你不管是什麼時候造訪這裡,你都會感受到山裡人特有的熱情。而你一旦走近李崮寨,首先映入你眼簾的又是毛澤東主席的全身雕像和那慈祥的面容。

李崮寨,尼姑寨,無人商店,還有層出不窮的自然景點

在李崮寨“文革”遺物和有關報道載體的陳列室裡。你可以看到當年劉太臻參加黨的“九大”時,同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等黨和國家上司的巨幅合影;你可以看到外國友人在李崮寨的留照;你可以看到李崮寨人“鬥私批修”的曆史紀錄;你還可以在這些真實的紀錄面前發盡感慨。

當你走出陳列室,走出曆史回到現實,在明媚的陽光下,沿着已經鋪好的石階小道拾級而上,你又可以盡情領略李崮寨秀麗的山間風光:奇峰、異石、芳草、佳卉……還有那佛爺洞神佛的靈氣和蓮花池泉水的甘冽。

濃郁的文化底蘊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使沉寂在大山深處的李崮寨在改革開放的盛世,煥發了新的生機,成為與五蓮山、九仙山、大青山、七連山齊名的五大風景名勝區之一,吸引着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觀光休閑。

我站在李崮寨的村街上,目睹當年的遺迹,遙望遠處的山巒,似乎看到了李崮寨又一個美好的明天。(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涉版權請聯系删)

作者風采

李崮寨,尼姑寨,無人商店,還有層出不窮的自然景點

徐敏宗,山東五蓮人。1986年加入中國作協山東分會,高(2)級作家。參加工作後,不管是務農、教學、從事新聞報道,擔任上司職務,還是離崗、退休之後,均堅持文學創作筆耕不辍。現已發表各類文藝作品計260萬字,并多有作品在市以上獲獎。 其代表作長篇小說《本根》,長篇小說《好人巷》均獲“日照市文藝獎。其新聞作品及部分文藝作品在市以上乃至全國多有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