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9年彭德懷被罷官,意外收到國慶觀禮邀請,彭:毛主席沒有忘記我

作者:曆史辰星

前言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騁,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将軍。”這句詩是毛主席對彭德懷的由衷贊譽,也是彭德懷革命生涯的真實寫照,百團大戰、解放大西北、抗美援朝,無論敵人多麼強大,無論條件有多麼艱險,彭德懷都臨危受命,不辱使命,締造傳奇。

彭德懷臨危受命

1950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一周年的紀念日,全國人民載歌載舞喜迎佳節,一派歡樂祥和的氣息,但是在中南海的頤年堂會議廳,氛圍極其沉重,北韓戰事更新,麥克阿瑟不顧新中國的警告,指揮聯合國軍公然跨過“三八線”,向北進犯,新中國面臨嚴峻的“外患”形勢。

59年彭德懷被罷官,意外收到國慶觀禮邀請,彭:毛主席沒有忘記我

唇亡齒寒的道理誰都明白,毛主席認為,現在的北韓局勢,不是派兵和不派兵的問題,而是出兵早晚的問題,早一天出兵和晚一天出兵,所帶來的後果是完全不一樣的。10月2日下午,會議繼續進行,毛主席率先發言:“今天讨論兩個問題,一是出兵的時間,二是由誰來挂帥。”

在挂帥的問題上,一開始,大家普遍認為粟裕最為合适,但此時的粟裕正在青島休養,病情依然十分嚴重,後來幾位常委提議由林彪出征,但是林彪對抗美援朝的決策并不贊成,在他看來,中美之間在工業化程序、在武器裝備上,存在巨大的差距,貿然出兵北韓,無異于“引火燒身”,是以他也以“健康”為由婉拒了。

過去,林彪确實打過一些漂亮仗,但三軍主帥,如果心存顧慮,勢必會帶來嚴重的後果,既然林彪推脫,毛主席自然也就不再考慮他了。反複綜合考量之下,毛主席将目光放在彭德懷身上,在南征北戰的二十年時間裡,毛主席深刻感受到,彭德懷是一個臨危不懼、敢在危難面前挺身而出的傑出将領。

59年彭德懷被罷官,意外收到國慶觀禮邀請,彭:毛主席沒有忘記我

此時的彭德懷尚在古城西安,一方面,他在為建設祖國大西北而盡心竭力,另一方面,在了解到北韓半島局勢之後,他認為中央出兵援助是遲早的事情,隻是他沒有預料到,這份重任即将壓在他的肩頭。

10月4日,一架飛機落在西安機場,中央辦公廳警衛處的兩位同志來到彭德懷的辦公室,一見面,他們便即刻傳達毛主席的訓示:“彭總,中央讓我們來接您立即赴京開會。”彭德懷心想是不是要自己前去彙報西北工作,可當詢問時,得到的答複卻是:“我們也不清楚,周總理特意交待,馬上接彭總赴京,一刻也不能耽誤。”彭德懷隐隐覺察将有大事發生,于是安排了西北局的工作,匆匆忙忙飛往北京。

來到北京西郊機場,彭德懷來不及休息,乘車趕往中南海,中央政治局正在頤年堂開會,周恩來已經在門口等候,二人相伴步入會議廳,毛主席見彭德懷來到,顯得十分高興,說:“老彭,辛苦了,你來得正好!”毛主席與彭德懷握手之後,彭德懷随便找了一把椅子坐下,認真聆聽會議内容。

59年彭德懷被罷官,意外收到國慶觀禮邀請,彭:毛主席沒有忘記我

原來,政治局正在讨論準備出兵援朝的問題,大家發表各自的看法,會場上的氣氛極其嚴肅,即便是與彭德懷同舟共濟幾十年的朱德總司令,見他到來也沒有多說幾句話。由于彭德懷剛參會不久,不了解會議的全部情況,是以隻是靜靜地聽着大家發言。

在如此重大的決策面前,有困難是必然的,有分歧是在所難免的,毛主席聽完與會者的發言後,說道:“你們講得都有道理,但是别人處于國家危急時刻,我們站在旁邊看,不論怎麼說,心裡也難過!”這句話,深深印在彭德懷的心裡。

當晚,彭德懷住在北京飯店,反複思考目前國家的困難和出兵北韓的利弊,以及毛主席最後說的幾句話。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以為是睡沙發床不習慣,後來搬到地毯上,還是睡不着,到最後索性不睡了,認真分析起眼前的局勢。在《彭德懷自述》中,他這樣寫道:

59年彭德懷被罷官,意外收到國慶觀禮邀請,彭:毛主席沒有忘記我
“美國占領北韓半島與我隔江相望,威脅着我東北,又控制我台灣,威脅我上海、華東。它要發動侵略戰争,随時都可以找借口,老虎是要吃人的,什麼時候吃,取決于它的腸胃,向它讓步是不行的,它既要來侵略,我就要反侵略。”

次日上午9點,彭德懷與鄧小平簡單交流後,驅車同去中南海,申明自己的觀點: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爛了,最多等于晚解放幾年,但讓美軍擺在鴨綠江岸和台灣,将來的問題會更複雜。

毛主席說:“看來我們想到一塊去了。你看,帶兵去支援北韓人民作戰,派誰挂帥最合适呢?”彭德懷說:“不是早已決定派林彪同志去了嗎?”毛主席講了林彪的情況,他的精神緊張,強調身體不行,硬不接任務,緊接着說道:“既然林彪說他有病不能去,這副重擔隻能由你彭老總來挑了,這是一場比保衛延安更艱苦更複雜的戰争。”

在這一刻,時間仿佛暫停了,屋子裡陷入了寂靜之中,但片刻之後,彭德懷剛毅地說:“主席,我這個人的脾氣你是了解的,我服從中央的安排!”

59年彭德懷被罷官,意外收到國慶觀禮邀請,彭:毛主席沒有忘記我

彭德懷從來不畏懼硬仗。1947年時,胡宗南率24萬大軍進攻延安,而且擁有美式裝備,而解放軍隻有2.5萬人,武器落後,但就是這十分之一的兵力,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如今全國勝利了,有了幾百萬的軍隊,有了全國人民的支援,彭德懷相信,在這場正義的戰争面前,中國軍人一定能打敗美國侵略者。

下午召開會議時,毛主席做出了由彭德懷挂帥出兵北韓的決策,并确定援朝的初步時間。彭德懷臨危受命,沒有辜負毛主席和全國人民的期望,入朝之後,先後發動五次戰役,将聯合國軍趕回三八線以南,穩定了半島局勢,并于1953年7月27日,迫使美國人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毛主席沒有忘記我

彭德懷是大陸首任國防部長,在主抓軍隊建設的同時,也十分關心百姓疾苦,抗美援朝戰争勝利後,他深入群衆之中,了解群衆的真實情況,仗義執言,敢于提出不同的觀點。但是錯綜複雜的曆史,總是有許多辛酸和無奈,1959年廬山會議,彭德懷因為一封信而惹上了“麻煩”,回到北京後被罷官。

59年彭德懷被罷官,意外收到國慶觀禮邀請,彭:毛主席沒有忘記我

這時,彭德懷認為自己繼續住在中南海有些不合适了,便主動申請搬走,住進了挂甲屯的吳家花園,當警衛班的戰士還在争分奪秒地收拾新住所的時候,彭德懷便迫不及待地将全部家當搬來了。一下車,他就走進人群中,和大家一起幹活,有戰士說:“首長,我們還沒有收拾完,真過意不去呀,這活兒,說什麼也不能讓您幹。”

彭德懷握着他的手說:“同志,可不能這樣說,我現在是這家的主人,你們來幫忙我已經十分感激了,哪有自己不幹的道理呢?”彭德懷讓妻子浦安修拿來一些錢,安排秘書綦魁英買來瓜果飲料犒勞大家,許多士兵不敢相信,大名鼎鼎的彭德懷元帥,是這樣一位和藹可親的“忠厚大叔”。

搬來吳家花園的第一天,彭德懷在勞動的汗水中和歡聲笑語中度過了。為了革命事業忙碌半生,此時此刻,告别喧嚣,“解甲歸田”,終于在生活中找尋到一點恬靜,彭德懷可以有更多時間思考、更多時間讀書,這是在戰争年代和為祖國建設事業奔波時想都不敢想的。

59年彭德懷被罷官,意外收到國慶觀禮邀請,彭:毛主席沒有忘記我

第二天八點,中央辦公廳派人送來一份請柬,是邀請彭德懷參加天安門國慶節觀禮的,彭德懷看着手中的請柬,又擡起頭看着牆上挂着的毛主席畫像,久久沒有說話,仿佛在思考着什麼。這時浦安修來到身邊,彭德懷說:“毛主席沒有忘記我!”随後又自言自語:“國慶觀禮到底應不應該去呢?”

浦安修說:“聽說國慶規模很隆重,還有閱兵儀式呢!”彭德懷聞言,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心裡已經有了主意,在如此盛大的場合,自己還是不要去為好,于是叫來警衛參謀景希珍,給中央辦公廳打去電話,婉拒邀請。

國慶節那天,彭德懷和警衛員、參謀、秘書等組成的“家庭成員”圍坐在電視機旁,此時此刻,他隻能用這樣的方式關心國慶盛宴,在《東方紅》的樂曲聲中,毛主席等國家上司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向廣場上的群衆揮手示意。閱兵式開始了,鏡頭給了現任國防部長林彪一個特寫,彭德懷靜靜地看着,随後站起身子,走出房間。

59年彭德懷被罷官,意外收到國慶觀禮邀請,彭:毛主席沒有忘記我

不幾天,毛主席的電話打到了吳家花園,讓彭德懷去一趟中南海,彭德懷沒有絲毫停留,坐上汽車直奔目的地,當他走進屋内,朱德、劉少奇、鄧小平、陳毅等上司人已經就座,彭德懷向大家一一注目緻意,然後走到一張空着的沙發前坐下。

毛主席态度和藹友善,詢問彭德懷最近的情況,鼓勵他有時間多學習,彭德懷對毛主席的教誨表示認同,說道:“吳家花園距離黨校很近,我希望去黨校學習,我準備學習四年的時間。”毛主席點了點頭,把這件事情交給彭真和楊尚昆兩位同志,然後說:“不要學習那麼長時間,兩年就夠了!”

幾天後,彭真和楊尚昆來到吳家花園,他們是來安排彭德懷去黨校學習的,并當面向校長楊獻珍、副校長艾思奇做了交代,自此,彭德懷正式成為中央黨校的一名學員,但這名學員是多麼“特殊”啊,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彭德懷是第一個來這裡學習的政治局委員。

毛主席點将彭德懷抓三線建設

1965年前後,中國面臨着極其嚴峻的外部形勢:在北方,中蘇友好關系破裂了,蘇聯在邊境屯兵數十萬;在南方,美軍侵占越南,戰火随時都有可能燃燒到中國大地;在西部,中印之間的摩擦不斷,反擊戰争的硝煙還未完全散去;在東部,美軍第七艦隊依然停留在台灣海峽。

59年彭德懷被罷官,意外收到國慶觀禮邀請,彭:毛主席沒有忘記我

蘇聯衛國戰争的時候,大部分工業集中在歐洲地區,忽略了後方基地建設,是以當德軍入侵,才從歐洲遷出把一部分工廠,這是曆史給予的深刻教訓,是以毛主席在目前的大環境下,提出了“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九字方針,并作出加快戰略後方大三線的重要訓示。

經過毛主席認真考慮,決定請已經被罷官六年的彭德懷出山,于是讓彭真先給彭德懷打去電話,征求彭德懷的意見,但是彭德懷認為自己隻會帶兵打仗,不懂工業建設,于是表明态度,直言拒絕。彭真勸道:“彭德懷同志,這是毛主席的意見!”

六年的時間過去了,彭德懷知道,這六年之中發生了太多太多的變化,如果自己現在“出山”,能否發揮最大的作用?能否出色地完成毛主席交代的重要工作?如果幹不好,給三線建設帶來損失,可謂責任重大,簡單思考後,彭德懷還是拒絕了彭真的“好意”,彭真無奈,隻能回去向毛主席彙報了。

59年彭德懷被罷官,意外收到國慶觀禮邀請,彭:毛主席沒有忘記我

回到吳家花園,彭德懷夜不能寐,仔細想着這些年來的點點滴滴,認真思索毛主席三線工作的訓示,于是翻身起床,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真實表達自己的想法:我還是不去西南三線得好,我希望回老家或者國營農場工作,自力更生,減輕國家的負擔。

1965年9月23日清晨,彭德懷接到一個電話,是毛主席辦公室打來的,電話那頭告訴他,毛主席要親自與他對話。彭德懷聞言,深感震驚,不久,他便聽到了毛主席渾厚的聲音,這是已經許多年沒有聽到過的鄉音,在這一刻,他的心湧上一絲暖意,說的:“主席!”毛主席說:“你趕快來一趟吧,我們好好談談。”

毛主席已經這樣說了,彭德懷還能說什麼呢?他乘車來到中南海,毛主席已經在門口等候,見彭德懷下車,伸出暖洋洋的手,當這兩位闊别多年的戰友再見面時,彼此的内心都非常激動,四目相對,兩隻手緊緊握着,久久不願松開。

59年彭德懷被罷官,意外收到國慶觀禮邀請,彭:毛主席沒有忘記我

彭德懷說:“主席,我寫的信您收到了吧,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毛主席說:“我這裡不是三寶殿,隻要你願意,你随時可以來!”當談到彭德懷的信時,毛主席直言,他們從井岡山時期就在一起,幾十年的戰友情,卻不常來電話,總是寫信表達心思,還寫了“萬言信”,在此之前,彭德懷曾将自己的生平,從貧苦的少年時期,到廬山會議後的境遇,洋洋萬字。

毛主席說:“你這個人,脾氣就是倔,花了力氣寫信,我卻不一定全看得明白,你不滿意,我也不滿意,這是何苦呢?我們可以談一談,拍桌子都可以。”随後便言歸正傳,表達希望彭德懷去西南工作的想法,可是彭德懷依然以“我是農民,不懂工業”為由拒絕,毛主席說:“你搞軍事這麼多年,大西南的建設與軍事密切相關,你去是比較合适的。”

毛主席還分析了目前的國際形勢,又将蘇聯衛國戰争時期的教訓說了一遍,進而說明西南大三線建設的重要性,提出“依山、傍水、紮大營”的戰略構想,彭德懷在一旁聽着,連連點頭。

59年彭德懷被罷官,意外收到國慶觀禮邀請,彭:毛主席沒有忘記我
毛主席繼續說:“革命能有今天不容易,我們大家要團結。今天能來,我很高興,你還是去西南吧,你怕工作不好做,我讓少奇、小平召集西南地區的同志開個會,把中央的意圖講清楚,讓他們積極支援你的工作。你要給我寫信,讓他們不得有誤,趕快給我送來。”

毛主席知人善任,彭德懷忠誠為國,事關國家大局,他如何能再次拒絕?彭德懷說:“主席,我聽你的!我想通了,我去大西南。”毛主席很高興,他們熱誠地交談着,一直到12點才結束。

當天,劉少奇、鄧小平、彭真等人相繼來到,大家與彭德懷一一握手,表達問候,彭真說:“毛主席是關心你的,我早就說過!”劉少奇也說:“老彭,主席沒有忘記你,你一定要去大西南幹出個樣子來!”鄧小平說:“老彭,你一定要輕裝上陣,重振彭大将軍雄風!”彭德懷随即表态:“事關國家安危,我也不再推脫,再苦再難,我絕不後退半步!”

59年彭德懷被罷官,意外收到國慶觀禮邀請,彭:毛主席沒有忘記我

從業人員擺好飯桌,衆人一起進餐,毛主席說:“德懷馬上就要出征了,今天我們為德懷送行!”不久之後,彭德懷踏上了前往大西南的征程,将自己的熱血,傾注在這片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