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憑什麼是它爆火?

作者:局外人看電影
憑什麼是它爆火?

這些天有一部劇,讓好幾個月平靜如死水般的内娛,像炸開了一樣。

它就是:

《夢華錄》。

開分8.3,近三十萬人評分,數小時内一路蹿上8.8,若非豆瓣鎖分機制,現在恐怕已經破9了。

憑什麼是它爆火?

從主演到劇情,瞬間席卷熱搜榜和各大論壇。

很久很久,我們沒看到已走向貧困的内地影視業和娛樂業這麼熱鬧過了。

特别是這個評分,實在是令人吃驚。

要知道當年大爆款《人民的名義》也不過8.3,女性古裝劇的巅峰《甄嬛傳》,也就比現在的《夢華錄》,高0.5分。

是以,她憑的是什麼呢?

憑什麼是它爆火?

《夢華錄》的本傳,是一部非常具有現代意識的古代戲曲,元雜劇大家關漢卿的名作,《趙盼兒風月救風塵》。

早在八百多年前,我們的劇作家就已經寫出,Girls help Girls的故事。

汴京歌妓宋小姐本要嫁給窮秀才,結果讓富二代用财物引誘,于是背棄前約、别嫁新人。

誰知這個富二代家暴,宋小姐婚後日常就是動辄被打。

宋小姐隻好求助姊妹趙小姐,用風月手段勾引富二代,騙他休了宋小姐娶自己。

富二代被趙小姐迷惑,順手休了宋小姐,結果趙小姐帶着宋小姐就要跑,富二代便将二女一并告上公堂。

幸好二女碰上青天大老爺,不僅懲罰了富二代,還判宋小姐與窮秀才永結百年之好。

憑什麼是它爆火?

底層女性互助、家庭暴力問題、婚戀自主、拜金等等,這些問題拿到今天來講,依然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話題。

當然,抛開社會議題,《救風塵》本質是“從良”的故事。

古代觀念中,妓女從良嫁人,就是最好的出路了,而且還得嫁個老實人。

仿佛嫁給老實人、不再貪戀富貴風流、安心相夫教子,宋小姐就可以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而紅粉英雄趙小姐,則繼續回家安心等待自己的老實人從天而降。

憑什麼是它爆火?

作為隻有四折、演出時間不超一小時的寓言故事,《救風塵》這種比較理想化的結局,自然是非常完美。

但要擴充出一部四十集的長篇連續劇,就稍顯單薄了。

特别是宋小姐的結局,如果直接按原劇照本宣科,放在當代來說,确實也有一點點過時。

電視劇《夢華錄》則提供了一個和原劇結局不同的走向,或者說是續寫:

趙小姐、宋小姐“從良”後該怎麼辦?

憑什麼是它爆火?

《夢華錄》前七集就講完“救風塵”的部分,故事還是宋小姐被騙、趙小姐利用曾為歌伎時習得的風月花招換來休書。

比較現實的是,她們沒碰到青天大老爺。

《夢華錄》裡,她們碰到的地方官,不僅不想懲罰騙娶、家暴的富二代,還想懲治趙、宋的不順服。

有賴于趙小姐之前搭救過的皇城司官員顧先生,顧先生及時找到了更高位的地方官。

在他們的幹涉下,才徹底解除趙小姐的麻煩。

憑什麼是它爆火?

故事背景的宋代,一個沒有根基、身份低微的女性,想僅僅依靠自身的聰明才智,來抵抗強權與豪紳,無異癡人說夢。

在《夢華錄》中,造成趙盼兒、宋引章以及原創角色孫三娘,這三位核心女性角色人生困境的。

不僅是父權社會裡的性别壓迫、也是皇權體制下的階級壓迫。

賤籍,是三個女主角人生共同的痛點。

一旦身入賤籍,不僅想脫籍為良民很艱難,即便脫籍,依然會成為終身污點。

趙盼兒本是高官之女,父親被陷害獲罪,自己也沒入樂籍,成了教坊歌伎,她費盡心思終于脫籍,并想方設法洗脫曾是賤籍的過去。

憑什麼是它爆火?

她靠自己賣茶所賺的錢,扶植夫妻歐陽旭上京趕考,期盼他得中後,可以迎娶自己,重返士大夫階層。

宋引章家中世代為琵琶樂工,即便曾入宮廷供奉,戶籍依然低賤,她本希冀趙盼兒能幫她擺脫賤籍身份。

憑什麼是它爆火?

宋引章想到最好的方法也是嫁人從良,然而卻遇到貪圖她美色與财富的周舍,不僅被騙走财産,還被囚禁起來。

孫三娘的父親是殺豬戶,在錢塘時,她邊在盼兒的茶坊裡賣茶果子為生,邊督促兒子努力讀書。

但因教育方式比較嚴苛,反被丈夫與孩子當成惡人。

憑什麼是它爆火?

最殘酷的是,三娘的丈夫勾搭上本族裡的有錢寡婦,父子倆直接抛棄三娘入贅繼承家産去了,絕望的三娘試圖跳水自殺。

這三個角色,可以說即繼承了關漢卿雜劇中女性形象勇敢、聰慧、富于俠義精神的優點。

憑什麼是它爆火?

同時針對現代戲劇的形式與核心,又進行了一番豐富與改造。

趙盼兒希冀歐陽旭得中就可以拯救她,如同原劇中希冀嫁給窮秀才就是拯救宋引章。

歐陽旭高中後,不僅沒有将花錢供他讀書的趙盼兒拉上來。

反而還想方設法将她徹底趕走,以避免與曾為賤籍的女子厮混,會影響他的仕途和跟高官小姐的姻親。

憑什麼是它爆火?

宋引章遭受周舍的蒙騙、侮辱後,來到東京,見識過東京的富麗繁華、花魁娘子的排場,宋引章逐漸放棄了脫籍的想法。

即便不從良,隻靠在琴弦上輕攏慢撚抹複挑的妙手,也可以擁有無限風光。

三娘想依靠兒子讀書、踏上仕途改變命運的夢破滅後,也發現自己的雙手,本就是改變命運的利器。

在東京,三娘制作的茶點、果子、菜肴,大受追捧。不被丈夫、兒子重視的婦人廚藝,在這裡,成了她的緻富之道。

于是“救風塵”後,三個女主角決定,要在東京,靠做生意實作人生價值。

憑什麼是它爆火?

趙盼兒利用自己精明能幹的商業天賦、宋引章利用自己獨樹一幟的琵琶天賦、孫三娘利用自己别具匠心的庖廚天賦。

開茶鋪、再到精品茶坊、再到開酒樓。

不需要婚姻、不需要脫籍,憑借自己,也能闖出一番天下。

憑什麼是它爆火?

當然,對古文進行現代意識改造方面,《夢華錄》并非全然完美,劇集播出後,最大的争議就是:

這劇難不成是在鼓吹貞潔觀?

宋引章從良意願的轉變,來自于與花魁張好好的會面。

張好好提點宋引章“以色侍人才下賤”,也就是說,賣身的妓女才賤,靠技藝的張好好與宋引章,屬于“好伎”。

憑什麼是它爆火?

不論大陸曆史中,“伎”和“妓”有無分别,連元代的關漢卿都能不戴有色眼鏡地看待妓女,難到現代的編劇,還要把“妓”分個三六九等?

除三個女主角的創業線外,劇集還有另一條主線,就是男主角顧千帆調查《夜宴圖》。

顧千帆要調查《夜宴圖》的原因,是當今皇後入宮前就已“失貞”、屬欺瞞陛下,這段往事就藏在《夜宴圖》中。

憑什麼是它爆火?

根據劇集背景,我們可以得知故事發生在宋真宗時代,這位“失貞”皇後,就是野史戲文中靠“狸貓換太子”上位的劉娥。

可正史裡的宋真宗,不僅早知劉娥曾有夫君,還給這位前夫賞了官,力排衆議把劉娥從歌女一路捧上皇後寶座。

還把後宮所生的兒子給她,保送她直至太後之位。

難不成現代的編劇,比宋代的真宗,還在乎劉娥不是處女?

劉娥的賤籍出身,與成為臨朝太後的人生,無疑向我們證明,即便在真正的古代,身為賤籍,也有不被輕視、也有功成圓滿的可能。

憑什麼是它爆火?

劉娥的封後路,曾被大臣以出身進行阻攔。

即便她在正史上并無罵名,卻被編出《狸貓換太子》的故事進行抹黑。也讓我們認識到,賤籍的出身确實在古代有重重阻礙。

劉娥的故事,本就可以和《夢華錄》三個女主角想駁斥賤籍等于低賤的故事,形成曆史與傳奇的互相映照。

從《夢華錄》三位女主角各自的人生設定來看,或許後續的内容,也會駁斥掉關于“妓不如伎”“皇後失貞”的疑問。

憑什麼是它爆火?

《夢華錄》如今播出了十四集的内容,故事也從“救風塵”正式走向了“合夥開店”的創業路。

以目前展現的内容而言,《夢華錄》就是稍帶暗黑的古裝輕喜劇。

有濃郁的古代市井意趣,即便内容上有些殘酷而現實的部分,但所有情節設計依然朝着輕松、歡快的方向。

我們能看到趙盼兒應對周舍時,如何一點點讓周舍在撒嬌撒癡中招架不住,是現代人也能感到有趣的“風月”。

憑什麼是它爆火?

我們能看到孫三娘把滿口婦德的進士,一腳踹進水裡。

我們能看到宋引章,滿心認定的良緣,卻是被拐到地窖裡用鐵鍊鎖住、要從她身上榨走一切價值的冰冷。

這些橋段,無論是由現實延伸而來,還是借古諷了今的預言,也都是導演和編劇從一個發生在古代的女性成長記錄中,對現實女性遭遇的思考。

憑什麼是它爆火?

不過遺憾的是,可能導演和編劇為了保證劇集的樂趣,對那些現實情境僅限淺嘗辄止。

我們隻是知曉女主角們過去的遭遇,卻很難被她們的過去刺痛。

對她們曾為歌伎時得享的榮華、遭受的欺辱,也隻能從她們現在的生活中撷取一絲遺迹。

是以也很難真的對她們為何句句不離脫籍、對她們為何笃定心思要證明自己,完全共情。

是以我們也能看到,觀衆對《夢華錄》的讨論,更多集中在男女主的CP感、愛情戲上。

憑什麼是它爆火?

在已播内容中,劉亦菲與陳曉所扮演的男女主間,從不是冤家不聚頭、到互相搭救、互相了解。

到暗藏心意間極限拉扯的感情發展路程,相當抓人。

看慣他們年少時偶像劇表現的觀衆們,在《夢華錄》裡看到她們更細膩、更成熟的樣貌,會特别驚喜于他們的成長。

兩位演員雖然年歲長了,容貌卻沒變太多,劇組仿宋妝造的雕琢下,還依然是多年前的古裝美人。

憑什麼是它爆火?

可惜,故事裡最為重要、最有意義的,關于女性獨立、底層群眾生存的描繪,還沒那麼引人注目。

當然,至少在如今一衆隻關注豪門男女如何戀愛的古偶劇中,《夢華錄》能關注到這些真正具有價值的點,并努力塑造這個主題的意圖,就已經值得鼓勵了。

僅比較評分,《夢華錄》的8.8分,與那些已被封神的9分古裝劇相比,顯然虛高。

但翻遍這幾年的古裝劇,想再找到《夢華錄》一樣情節有趣、故事有意義、男女主外貌都真俊美的,也難找到第二部。

這個8.8分,與其說是對《夢華錄》的贊美,不如說是對《夢華錄》的鼓勵。

是經曆糟糕劇集狂轟濫炸的内娛觀衆們,在看到正常電視劇該有的樣子後,長長籲出的一口氣。

也希望《夢華錄》接下來的内容,值得這樣的鼓勵。

憑什麼是它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