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瓜這個名字,就是從石勒這時候改的

作者:老蔡通史

五胡十六國中後趙的開國皇帝石勒,别看沒文化,但如果按照曆史的評價來看,平心而論,還算是一個不錯的皇帝

石勒比較懂得民族政策,對漢族還是不錯的,組建君子營,籠絡文士為自己出謀劃策

他手下一個重要的謀臣,張賓,就是個漢人

石勒雖然是草莽出身,他也特别懂政治外交

祖逖來北伐的時候,打了八年

但也不是天天這麼急赤白臉地打,也有互相僵持的階段

石勒就給祖逖寫信,咱也别老打了,老百姓也挺苦的,咱們做生意得了

要求互市,互相開放市場

祖逖,按理說身為國家大臣,對這種要求肯定是不理睬,不回應

但偷摸的慫恿,偷摸的支援,支援兩邊做買賣

不但做買賣,祖逖還安排人低買高賣,欺負北方少數民族兄弟,掙了不少錢

祖逖還因為這個,發了财

石勒對祖逖也不錯,祖逖的老家是河北,石勒就到祖逖老家,把他爸他爺的墳,修得非常好

并且石勒還特别尊重陶侃

其實陶侃跟石勒沒啥關系啊,但是石勒就認為,整個東晉也就祖逖和陶侃算是豪傑

并且陶侃還欠石勒一個人情

陶侃有個兒子,在南方被一個仇家給殺了,那個家夥就跑到北方投奔石勒了

後來,陶侃給石勒寫信說,你看有這麼個事,這家夥不是好人呢,跑你那邊去了

石勒疾惡如仇啊,肯定是替陶侃報了仇

但是石勒跟劉琨關系一般,可能倒也不是三觀不合,就是單純的性格不一樣,因為劉琨是個文人

但劉琨對石勒還是挺好的

石勒他老娘在戰亂的時候和石勒走散了,是劉琨把石勒老娘給找到的,并送回到石勒這邊來

當時送的不光是石勒的老娘,還有石虎

送石虎這事這是個敗筆,誰也沒想到,後來這個石虎這麼的殘暴

劉琨雖然幫石勒這麼大的忙,石勒就認為,劉琨這人太文人、太酸腐,你應該勒索我才對呀

他喜歡像祖逖那樣的,沒事就橫蹦亂卷,搶東西那樣的人

石勒是沒文化,但是特别愛學習

盡管不認字吧,但他經常安排人給他念書聽

有一次有個大臣給他講漢朝曆史,講到劉邦打下天下之後,郦食其(lì yì jī)建議劉邦,咱們也搞分封制吧,分封六國

聽到這的時候,石勒馬上就着急了,這不胡鬧一樣嗎,這不書生之言嗎,這麼整,家還有好嗎

結果大臣接着往下講,張良最後把這個提議給否了,還是勸劉邦搞郡縣制

石勒,哎,這才對嘛,多虧有張良啊

這說明石勒不僅愛學習,對天下大勢的判斷也是非常精準,并且石勒也很有自知之明

有一次他招待高句麗那邊的使者,酒喝多的時候

石勒就問,你們看寡人跟中國曆史上的這些君主們比,跟誰比較像啊

有個大臣,叫徐光,拍馬屁

哎呀,陛下您雄才偉略,比劉邦厲害,您的武治比曹操厲害

我看了一下,全天底下除了軒轅皇帝,他第一,您就是第二了

這話說得太誇張了,除了‘黃帝’,那就是石勒了

石勒笑着說,你拍馬屁也得有點尺度吧

如果劉邦要在世的話,我甯願給他做手下

如果是劉秀在的話,我可能跟劉秀并駕齊驅,逐鹿中原

至于曹操和司馬懿,我瞧不起他們

男子漢大丈夫,應該光明磊落,怎麼能欺負人家孤兒寡母呢,搶人家的天下呢

如果要真比,我的水準應該是在劉邦和劉秀之間的水準

跟軒轅黃帝比,那不差老遠山西了嗎

說明石勒也是一個很有自知之明的人

當然他也有缺點,愛蓋房子,有倆錢以後,就想蓋大宮殿

有個大臣叫 續鹹,就攔着不讓他蓋,給石勒氣得要死

他說,我就蓋個房子而已啊,隻要續鹹這老不死的在這,我這個房子就沒法蓋

來人呐,把他關大牢裡邊去了

結果又有大臣勸他,陛下,你總吵吵你要學堯舜禹,做個聖賢之主,你最恨的是夏桀和商纣王

你現在既要大興土木,又把敢于發表不同意見大臣給關起來,你這不就是想做商纣王嗎

石勒一聽,歎了口氣,哎呀,我這個皇帝當得也太難了

普通老百姓家有倆錢後,都想蓋個房子

我是個皇帝,隻不過是想蓋個房子而已,你們一個個橫扒拉豎擋着的,也不讓我蓋

我也知道續鹹是好心,你們都是好心,我就是吓唬吓唬你們,我能真殺他嗎

行了,我不蓋了,不過将來有條件了,我還是要蓋的

石勒還有一個事,也挺有意思的

因為他是胡人,多少還是有點小自卑的

就下了一道令,不許說‘胡’字

誰要是說話,寫奏章,要是用到‘胡’字,就殺無赦

有一次,他接見襄國的郡守(河北邢台),襄國就是後趙的國都

郡守叫作,樊坦,相當于首都市長吧

樊坦來的時候穿了一件官服,但是那官服很破,還打着更新檔

石勒就問他,你今天整的也太不像話了,來見皇上,怎麼還穿得破衣爛衫的呢

樊坦肚子裡一股火,别提了,就怨這胡人不講信義,到處搶,把我的衣服都搶跑了,是以我隻能穿着破衣服來

這也說明當時的胡人很嚣張,連市長的衣服都敢搶

但他這話剛說完了,石勒的小臉就拉拉下來了

他提胡人了,還說胡人不講信譽

樊坦趕忙謝罪

他這一謝罪,石勒也就沒有再深究,也是無心之言

到吃飯的時候,飯菜上來之後,有盤黃瓜

黃瓜現在叫黃瓜,當時不叫黃瓜,叫胡瓜,是張骞出使西域的時候帶回來的

石勒就故意問樊坦,你知道這個菜叫啥嗎

樊坦一看就明白了,這不是給我挖坑嗎,那玩意叫胡瓜呀,不能再提胡字了

樊坦很機敏,馬上就吟詩一首

紫案佳肴

銀杯綠茶

金樽甘露

玉盤黃瓜

胡瓜不叫胡瓜了,叫‘黃瓜’

給石勒弄得心花怒放

從此,胡瓜就叫了黃瓜,就是從五胡十六國後趙開始的

挺有趣的一個小故事

大家過去可能對五胡亂華有個誤解,認為他們是野蠻啊等等的

由于民族習慣的不同,在某些程度上,确實是

石勒本身在戰争中,也确确實實殺了很多人,也有他兇殘的一面

但是也可以看到一點,這些人一旦取得了一定的位置後

他們就拼命地學習華夏文化,讀漢書,建君子營

學習的皇上,也都是黃帝、劉邦、劉秀等等的

這也是中華民族融合成型的一個過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