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烏沖突100天都發生了什麼?戰事還會持續多久?時間線回顧

作者:上觀新聞

俄羅斯在烏克蘭開展特别軍事行動到6月3日已經百日。目前,戰事焦點是盧甘斯克地區的利西昌斯克和北頓涅茨克,從俄烏雙方公布的戰報看,雙方在北頓涅茨克的争奪已經白熱化。

俄方多次強調特别軍事行動将實作所有“既定目标”,而烏總統澤連斯基喊話将“戰鬥到底”。與此同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持續對俄極限施壓,不斷加大對烏軍事援助。

分析人士認為,俄烏談判立場迥異,美西方不斷拱火,短期内和平無望,戰事或進一步更新。俄烏沖突還會持續多久,最終以何種方式結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戰局未來走向。

戰事焦點“北移”

自開展特别軍事行動以來,馬裡烏波爾便是俄軍的重點目标,俄烏雙方圍繞此地展開了曆時2個多月的激烈争奪。俄羅斯國防部5月20日表示,俄軍已完全控制馬裡烏波爾市。此後,戰場焦點“北移”至頓涅茨克地區東北部和盧甘斯克地區西部。

目前,俄烏争奪焦點是盧甘斯克地區的利西昌斯克和北頓涅茨克,其中北頓涅茨克被烏軍視為在頓巴斯地區的最重要據點之一。據烏克蘭國家通訊社6月1日報道,俄軍已控制了北頓涅茨克市70%的地區。

總體來看,俄軍依舊占據戰場主動。澤連斯基日前承認,烏軍面臨的形勢非常困難。他日前視察了哈爾科夫州前線,并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烏方“将捍衛國土到最後一人,我們将繼續戰鬥并一定能勝利”。

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說,特别軍事行動将持續到既定任務全部完成為止。俄軍曾表示,特别軍事行動新階段的任務之一是“完全控制頓巴斯及烏克蘭南部”。

俄軍事專家列昂科夫認為,烏軍在“頓巴斯之戰”中形勢不樂觀,從頓巴斯撤軍、留下有生力量重整防線,或許是烏軍最理智的選擇。而烏克蘭未來關系研究所研究員特什克維奇認為,俄軍無法在短期内控制頓巴斯全境,烏方并沒有放棄“粘性阻擊”戰術,即在有良好防禦陣地的地區發起戰鬥,在其他地區打擊敵方補給線和實施機動作戰,以實作最大程度消耗敵人的目的。

和談分歧難解

4月初發生“布恰事件”之後,俄烏談判中斷。俄方多次強調沒有關閉談判大門,而澤連斯基多次重申,俄軍應撤回到沖突前軍事接觸線或邊界線位置,在此情況下雙方才能恢複“正常”談判。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對此表示,澤連斯基提出的停戰條件原則上毫無可能。

近期,歐洲部分國家加強對俄外交斡旋,意大利總理德拉吉、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朔爾茨等人先後與俄總統普京通電話,讨論烏克蘭局勢。土耳其也積極推動俄烏對話。但從結果看,上述外交行動對重新開機俄烏談判收效甚微。

梅德韋傑夫指出,俄方有兩條談判紅線:克裡米亞主權問題不可談;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已選擇自身命運,談論在烏克蘭架構内的“自治”沒有意義。

特什克維奇認為,俄烏沖突事實上已發展為“長期戰争”,“活躍階段”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更長,接下來的關鍵是讨論停火協定的有關條件,但即使達成停火,也将非常脆弱。

俄軍事專家佩倫德日耶夫認為,基輔沒有談判自主權,俄方真正的談判對象是西方國家,但目前“西方還沒有準備好進行認真的談判”。

西方拱火澆油

俄烏沖突更新以來,西方對俄極限施壓,在經濟、金融、能源和文化等多領域對俄羅斯實施多輪嚴厲制裁。同時,西方對烏持續進行軍事援助,從最初的頭盔、防彈衣到現在的重型武器、高精尖武器,軍援力度不斷加強。

美國總統拜登5月31日準許最新一批對烏克蘭武器援助,包括應烏方要求提供射程較遠的多管火箭炮系統。此外,烏國防部5月28日說,烏方正從丹麥、英國和荷蘭接收一批“魚叉”反艦飛彈系統,以用于黑海地區的防禦,其他夥伴國家也将陸續向烏方供應這種飛彈。與此同時,歐盟日前通過對俄第六輪制裁,禁止進口75%的俄石油。

對此,普京強調,西方持續向烏方輸送武器十分危險,這可能導緻局勢進一步緊張和人道主義危機惡化。俄駐美國大使安東諾夫5月28日說,西方武器大量湧入烏克蘭“顯著引發沖突擴大的風險”,美方如果向烏方運送遠端火炮系統,對俄方而言将是“不可接受”的。

烏國際問題專家布紮羅夫認為,拜登日前簽署400億美元的援助烏克蘭法案,預計未來美将持續加強對烏軍援。俄獨立政治學家格沃爾吉揚說,在此情況下,不可能指望俄美關系有大的進展,雙方在戰略對話、伊朗核問題等議題上的合作也無從談起。

俄外交部長拉夫羅夫說,事實上西方已對俄發起“代理人戰争”,俄與西方關系走向何方完全取決于西方。當西方陷入“反俄狂熱”,即使他們提議以某種方式重新開機對俄關系,俄方也不得不認真考慮“是否值當”。(新華社記者劉恺 李東旭 耿鵬宇)

新聞背景:俄烏沖突100天

新華社記者劉恺 耿鵬宇

2月2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發表電視講話,決定在頓巴斯地區發起特别軍事行動;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宣布,烏方已與俄斷交,烏全境進入戰時狀态;澤連斯基說,烏軍在頓巴斯地區以及烏東部、北部、南部等地區擊退了俄軍進攻;美國總統拜登宣布新一輪對俄經濟制裁措施,并向歐洲增加軍事部署;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北約無意向烏克蘭派遣部隊。

2月25日,俄烏兩軍繼續在多地交火。俄國防部說,俄軍從西側完成對烏首都基輔的封鎖。烏方說,俄軍正快速向基輔市中心移動。

2月28日,普京與法國總統馬克龍通話時說,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條件是承認俄羅斯對克裡米亞的主權,以及烏克蘭“去軍事化”和保持中立地位等;當日,俄烏第一輪談判在白俄羅斯舉行,但未取得實質成果。

3月2日,俄國防部宣布,俄軍完全控制烏南部的重要港口城市赫爾松。

3月3日,俄烏第二輪談判在白俄羅斯舉行,雙方僅就建立人道主義通道達成諒解。

3月7日,俄烏第三輪談判在白俄羅斯舉行,雙方就政治和軍事方面内容進行讨論,但未達到預期效果。

3月10日,俄烏兩國外長在土耳其會談,雙方在停火問題上未能取得進展。

3月22日,烏軍總參謀部證明,俄軍已暫時控制連接配接頓巴斯和克裡米亞地區的陸上通道,阻斷了烏方往亞速海的交通。

3月25日,俄國防部說,特别軍事行動第一階段主要任務已總體完成,烏武裝部隊戰鬥力已遭實質性削弱,俄軍将集中力量實作在頓巴斯地區的主要目标。

3月29日,俄烏代表團在土耳其舉行新一輪面對面談判,談判主要圍繞向烏克蘭提供國際安全保障及俄烏停火問題展開。雙方均表示談判具有建設性。俄方決定大幅減少在基輔和切爾尼戈夫方向的軍事活動。

4月3日,烏克蘭指責俄軍在布恰市殺害數百名平民,俄方否認相關指控。“布恰事件”後,俄烏談判受阻。

4月7日,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北約不會直接卷入俄烏沖突。

4月14日,俄國防部證明,俄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号巡洋艦沉沒。烏克蘭官員13日在社交媒體發文稱,烏邊防部隊當天用巡航飛彈重創了這艘巡洋艦。

4月16日,俄軍宣布,已控制烏南部城市馬裡烏波爾除亞速鋼鐵廠外的所有城區,烏軍殘餘力量和外國雇傭軍被封鎖在亞速鋼鐵廠内。

5月3日,烏通社援引澤連斯基的話報道,隻有在獲得國際安全保障以及俄羅斯對安全保障認可的前提下,烏人民通過全民公投,烏克蘭才能尋求中立地位。

5月5日,烏克蘭總理什梅加爾表示,烏俄沖突以來,烏方已接收到超過120億美元的金融和武器援助。

5月20日,最後一批共531名被圍困在亞速鋼鐵廠内的烏方武裝人員投降,俄軍完全控制馬裡烏波爾市。自5月16日以來,共有2439名被圍困在亞速鋼鐵廠的烏軍和烏方軍事力量“亞速營”人員投降。

5月21日,拜登簽署一項向烏克蘭提供400億美元額外援助的法案。

5月24日,俄國防部長紹伊古說,俄軍在烏克蘭的特别軍事行動将持續到既定任務全部完成為止。

5月28日,烏軍稱頓涅茨克地區戰況激烈。俄國防部通報說,俄軍徹底攻克該地區戰略要地和鐵路樞紐紅利曼。

6月1日,俄烏雙方繼續争奪烏軍在盧甘斯克地區最重要據點之一北頓涅茨克市。烏軍稱該市約80%的城區已被俄軍控制,但烏軍仍在戰鬥。

6月2日,俄國防部說,烏境内的外國雇傭兵人數已由此前的6600人減少至3500人;5月以來,俄方觀察到幾乎不再有外國雇傭兵進入烏克蘭參與對俄作戰。

到6月3日,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特别軍事行動已有100天。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曹飛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檔編輯:朱瓅

來源:作者: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