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明戰神堡宗朱祁鎮值得曆史的唾罵

作者:千年流行的旺财

大明戰神,堡宗,叫門天子,瓦剌留學生,好學多才會外語的皇帝,這麼多标簽,都指向一個人,明英宗朱祁鎮,宣德皇帝朱瞻基長子,母親孝恭章孫皇後。

大明戰神堡宗朱祁鎮值得曆史的唾罵

中國有句古話叫“道德之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王侯将相們也常說,“打江山易,守江山難。”

打江山的父兄爺爺們,條件艱苦,多有艱辛和不易,從萬死中求一生。而守成者們,生于黃金窩,沒有吃過苦,受過罪,不懂世事艱辛。

大明戰神堡宗朱祁鎮值得曆史的唾罵

我們今天的主角朱祁鎮,更是出生于一個大明最好的時代,仁宣盛世,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百姓富足。他自己更是九歲就當上了皇帝。

有人設想,如果朱瞻基能多活幾年,好好教養朱祁鎮,也許他就不用去瓦剌當留學生了。可曆史不會有如果。就這樣,一個九歲的孩童當了皇帝,主少國疑,太皇太後執政。

大明戰神堡宗朱祁鎮值得曆史的唾罵

雖然有祖母和母親兩位治理朝政,一個孩童皇帝的主要任務還是讀書上學,但他頭上畢竟是有着皇帝兩個字。是以我相信,堡宗小的時候,肯定不缺少各種典史子集,帝王權術的教育。但有沒有吃苦耐勞,守成不易等教育就不得而知了。

面對一群每天給自己上各種政治學術課的老臣,一個年少的皇帝可能更喜歡陪自己玩了數年的玩伴,太監們。就好比你自己是一個每天就想去球場踢球的少年,可給你上課的是清華大法學院的博士生導師,每天給你講的都是你聽不懂的天書,你肯定也會更加喜歡鄰居家的小夥伴。

大明戰神堡宗朱祁鎮值得曆史的唾罵

從他一個毫無生活閱曆,毫無戰場經驗的23歲的年輕人,力排衆議,一定要禦駕親征的曆史戰績來看,這是一個教育不成功,卻成了一個叛逆的少年。

那些不顧涉及百姓的安危,一心想要滿足自己的政治野心的帝王的下場,随手就可以拿來當作反例,比如隋炀帝。

果然,自己毫無經驗,卻有寵信太監王振的大明戰神,一出門就被俘,同時“伏屍百萬,流血千裡”。土木堡一戰,大明京師精銳二十萬灰飛煙滅。

大明戰神堡宗朱祁鎮值得曆史的唾罵

更有史學家評價,土木一戰,使大明由盛轉衰。如果不是孫太後當機立斷,力排衆議,沒有遷都南逃,并立朱祁钰為帝,想來那時的漢人或是北宋末年的下場,又或是亡國了吧。

朱祁鎮應該感謝的另外一個人是他的弟弟朱祁钰,兩個人小時候也是關系十分融洽,兄友弟恭。你做你的皇帝,我做我的閑散王爺,我們兩個人的位置非常清晰明确。

大明戰神堡宗朱祁鎮值得曆史的唾罵

可你這個不争氣的哥哥非要親征,親征就親征,還被俘,搞的我臨時被拉去當皇帝,收拾這麼大的爛攤子。

必須公平的說,朱祁钰重用于謙,帶領大家打赢了北京保衛戰。之後又穩定了國家局勢,勵精圖治,使各方面恢複了正軌。

然而他又不夠狠心,一山不容二虎,一直舍不得下手對付自己的兄長,以至于自己的下場悲慘。

大明戰神堡宗朱祁鎮值得曆史的唾罵

瓦剌留學生朱祁鎮還有一個特别對不起的人,就是他的兒子朱見深。朱祁鎮瓦剌留學一年,南宮幽禁7年。他的兒子朱見深,本來是好好的當太子,結果沒多久就被叔叔朱祁钰廢掉了太子之位,朱祁钰立了自己的兒子為太子。

朱見深就開始了每日擔驚受怕的日子,提防着叔叔是否要害自己。這個時候照顧他的比他大17歲的宮女萬氏成了他的救命稻草。以至于登基即位之後,隻寵萬貴妃一人。造成很多宮中冤案,是宮鬥劇的鼻祖了吧。

大明戰神堡宗朱祁鎮值得曆史的唾罵

雖然後世之人提到英宗朱祁鎮恨他的土木之變和錯殺于謙,人生兩大污點,打錯一仗,錯殺一人。但在中國漫長的封建曆史長河之中,他确實也不算太差的皇帝。雖然不是好皇帝,但他是一個好人。

大明戰神堡宗朱祁鎮值得曆史的唾罵

可百姓需要好人麼?百姓需要好皇帝,朱祁鎮值得曆史的唾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