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帝亞吉歐VS保樂力加,兩大洋酒巨頭鏖戰中國市場 | 钛媒體深度

帝亞吉歐VS保樂力加,兩大洋酒巨頭鏖戰中國市場 | 钛媒體深度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當國際烈酒巨頭帝亞吉歐喊出“要将中國推向全球威士忌對話的中心舞台”後,另一巨頭保樂力加則提出要“打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标志性麥芽威士忌”,雙方均官宣在中國建設威士忌酒廠,大力加碼中國威士忌賽道。

同時,兩者更是雙雙押注中國白酒市場,帝亞吉歐早将水井坊(600779.SH)收入麾下,保樂力加近年也投資了醬酒肆拾玖坊。多年以來,這兩大巨頭在中國市場,盯準彼此布局,針鋒相對。

多位酒行業專家對钛媒體APP分析認為,在國際巨頭“鏖戰對标”更新的背後,是中國酒飲市場核心消費群體的更替、多元化趨勢顯現,威士忌市場也随之起量,為國際烈酒巨頭帶來了諸多布局的良機;中國作為最大的酒類消費市場之一,早已成為國際烈酒巨頭的“眼中肉”;威士忌等新興酒類市場的崛起,正倒逼中國酒市場結構性“微調”。

幾十年的較量,兩大巨頭争奪中國市場

時間回溯至20多年前,保樂力攜旗下品牌芝華士、馬爹利以及皇家禮炮強勢闖入中國内地市場;幾乎在同一時間段,帝亞吉歐旗下主要品牌尊尼獲加珍寶、溫莎等也在中國市場逐漸興起,業務規模不斷加大,于2002年在上海正式成立大中華區。從此,雙方在中國市場上的鏖戰正式展開。

随着2005年百齡壇、瑪姆、2008年絕對伏特加以及2016年猴王47黑森林等品牌加入,尤其近幾年完成對聯合多美和vin&spirit的收購後,保樂力加在中國烈酒市場的地位持續鞏固,分銷網絡覆寫全國,甚至有“稱霸”中國烈酒市場的架勢。帝亞吉歐也持續大力布局中國市場,2005年更是以“百利”強勢搶灘中國女性酒市場,使得該品牌之後一度成為女性洋酒品牌的首選。

雙方在中國白酒市場的争奪勢頭也在持續。2007年2月帝亞吉歐一舉拿下全興集團(後更名為水井坊集團)47%的股份炸了整個酒圈;此後幾年帝亞吉歐更是陸續收購了水井坊集團的剩餘全部股份,并在2013成為其唯一股東,通過水井坊集團間接控股水井坊(600779.SH)。顯然在這一階段,帝亞吉歐相較于保樂力加在中國白酒市場上處于壓倒性優勢。

如何扳回一城?經過長期物色,在醬香型白酒熱火朝天的2021年,保樂力加終于通過旗下創享歡聚投資基金投資了肆拾玖坊,生産醬酒的肆拾玖坊在當年7月份估值已高達20億元。在中國白酒市場上占據優勢的帝亞吉歐當然不甘示弱,旗下水井坊也是在2021年喊出要進軍醬酒,拟攜手醬酒公司貴州茅台鎮國威酒業設立“貴州水井坊國威酒業公司”,然而後因種種緣由以失敗告終。一位行業人士對钛媒體APP表示,雙方在白酒闆塊的較量展現了白酒向醬酒靠攏的趨勢顯現。

帝亞吉歐VS保樂力加,兩大洋酒巨頭鏖戰中國市場 | 钛媒體深度

保樂力加疊川威士忌酒廠,來源于公司官網

在威士忌競争上,雙方均官宣将在中國市場建設威士忌酒廠,帝亞吉歐表示投資5億元在洱源縣鳳羽鎮興建中國首家麥芽威士忌酒廠,保樂力加也随即宣布旗下位于四川峨眉山的疊川麥芽威士忌酒廠揭幕,并計劃十年間投資10億元。

巨頭“鏖戰”背後,威士忌被視作“酒中藍海”

國際烈酒品類包含白蘭地(Brandy)、威士忌(Whisky)、金酒(Gin)、朗姆酒(Rum)、伏特加(Vodka)、龍舌蘭等,為何帝亞吉歐、保樂力加兩大巨頭偏偏選中威士忌在中國市場大力布局?

一位酒行業專家表示:“威士忌經過十多年的的市場孕育和積累,目前已逐漸起量,從市場資料來看,威士忌特别是單一麥芽威士忌的增長勢頭明顯。”據海關資料統計平台,國内威士忌2021年進口總規模為3028萬升,進口金額為4.63億美元,總規模(升)同比增加43.9%,總金額同比增加92%。

帝亞吉歐VS保樂力加,兩大洋酒巨頭鏖戰中國市場 | 钛媒體深度

威士忌近幾年進口額走勢,來源于海關資料統計平台、钛媒體作者制作

據蘇格蘭威士忌協會(SWA)近期公布的資料,蘇格蘭威士忌在2021年的出口額為45.1億英鎊,比2020年增長19%;2021年700ml裝的蘇格蘭威士忌的出口量增長了21%,達到13.8億瓶。其中亞太地區增勢強勁,2021年蘇格蘭威士忌對亞太地區則是增長21%,對中國出口額增幅則高達84.9%。

據了解,威士忌是目前中國消費群體喜愛的七大烈酒之一,排名僅次于白酒,比伏特加高2倍,比白蘭地和朗姆酒高3倍,比杜松子酒(金酒)和龍舌蘭酒高10倍。而作為新興的全球最大單一市場,中國對威士忌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潛力巨大。

其中日威(日本威士忌)近年來在中國市場尤為火熱。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酒類進出口商分會于3月7日釋出的《2021年1-12月酒類進口統計分析》顯示,2021年中國進口日本威士忌184.82萬升,同比增長55.74%,進口額5061.25萬美元,同比增長101.38%,市場占比10.91%。日本在中國威士忌進口來源地中排名第二,僅次于英國。近期市場上也不乏“日威”漲價、供不應求等消息。

中國食品飲料分析師朱丹蓬對钛媒體APP表示:“随着中國新生代人口紅利的不斷疊加,對烈酒的需求也進入了做高速增長、高速發展、高速擴容的消費紅利期。”白酒行業分析師蔡學飛對钛媒體APP表示:“大陸近年來的經濟發展、人口優勢以及地域文化等,為整個中國白酒市場帶來龐大的消費能力,疊加中國年輕消費群體的國際化,對于威士忌銷量的增長、國際烈酒巨頭的布局有着重要作用。”

事實上,不僅是國際烈酒巨頭,該領域近年來也引得諸多國内頭部白酒企業深度參與。白酒營銷專家楊承平就告訴钛媒體APP:“洋河股份(002304.SZ)早已深度介入威士忌市場。”據悉,早在2019年,帝亞吉歐便攜手洋河股份推出首款中式威士忌“中仕忌”。

彼時,帝亞吉歐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朱鎮豪就表達了對中國威士忌市場的強烈看好:“長期以來,帝亞吉歐都将中國視為全球最重要的新興威士忌市場之一。帝亞吉歐與洋河股份合作推出中仕忌,旨在探索滿足消費市場需求的品類創新。”

今年5月份,RIO雞尾酒的母公司百潤股份(002568.SZ)也表示,将啟動以威士忌為主的烈酒業務闆塊,目前威士忌在陳釀過程中。此外,怡園酒業此前也宣布以1500萬港元收購萬浩亞洲100%股權,後者子公司福建德熙在福建擁有威士忌工廠,并從事威士忌貿易等。

國際、國内廠商紛紛跑步入場,市場上不乏将中國威士忌市場視作“酒中藍海”的聲音,認為國内目前僅10餘家的威士忌酒廠,遠不能滿足該領域的增長空間。詩婢家酒業研究院秘書長張皓然對钛媒體APP坦言,威士忌等烈酒在國外市場已經較為成熟,其在中國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蔡學飛也分析分析認為,威士忌等比較成熟的酒品類在中國市場上有較強的發展潛力。對國内酒水企業而言,在葡萄酒等品類總體産量增長乏力的情況下,威士忌不失為一個新的增長點。據帝亞吉歐高管公開的資料,目前洋酒在中國市場的滲透率僅3%。

核心消費群體更替,倒逼飲酒市場結構性“微調”

不僅是威士忌市場起量,近年來國内酒類市場可謂“遍地開花”。除洋酒、啤酒等較為成熟的品類之外,諸如落飲、梅見、十七光等年等針對年輕消費群體的低度果酒品牌也來勢洶洶。

背後的邏輯,與大陸酒市場消費的多元化趨勢不無關聯。随着酒業核心消費人群的更替,年輕消費者對酒類的個性化需求不斷上升,飲用場景也在不斷多元化發展。據京東釋出《2021年度酒類消費報告》,超過40%的酒類消費者是85後。

京東消費及産業發展研究院釋出的京東雙十一酒消費圖鑒中提到,從年齡分布來看,20-25歲年輕人群偏愛喝雞尾酒和朗姆酒,26-35歲人群偏愛喝果酒和啤酒。顯然,年輕消費群體的偏好,正在倒逼中國酒市場進行結構性調整,也促使新興酒類市場大增。

帝亞吉歐VS保樂力加,兩大洋酒巨頭鏖戰中國市場 | 钛媒體深度

果酒圖,來源于視覺中國

據《京東超市11.11洋酒消費趨勢報告》,成都是2021年洋酒消費最火的城市之一,高端洋酒同比增長超16倍,2021年京東11.11開門紅期間,果味低度酒銷售額同比增長24倍。2021年EARLY DATA資料顯示,2021年上半年,淘寶、天貓、天貓國際和酒仙網平台的果酒銷售額同比激增1626.2%,達3.243億元,銷量超過360萬件,同比增長1944.6%。

在上述背景下,白酒巨頭也紛紛開啟多元化發展之路,以捕獲年輕消費群體。近年來,諸如泸州老窖(000568.SZ)等部分白酒巨頭聯名跨界創新打造奶茶酒,同時老窖成立果酒公司,推出“青語”、“花間酌”、“拾光”等果酒品牌,白酒龍頭茅台也曾推出“悠蜜”藍莓酒等。

新興酒類市場的興起,對保樂力加、帝亞吉歐兩大烈酒巨頭的貢獻在其财報中已明顯展現出來了。資料顯示,保樂力加2022财年上半年實作銷售額近60億歐元,持續經營業務利潤近20億歐元,其中亞太地區銷售額同比增長16%,公司表示主要得益于中國、印度等市場的迅猛發展。帝亞吉歐實作淨銷售額80億英鎊,實作營業利潤27億英鎊,在大中華區的銷售額增速為18%,領先于其在全球的平均增速15.8%。

帝亞吉歐中國董事總經理艾恩華在去年11月份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2021财年,帝亞吉歐在大中華區淨銷售額增長達到38%,從資料上來看,中國酒類市場的規模和價值全球領先,短短五年時間,帝亞吉歐大中華區的淨銷售額在全球占比從2%已經上升至5%。”

不過新興酒類市場對中國酒業結構而言或隻能是“微調”。蔡學飛對钛媒體APP表示:“我認為暫時不會對于整個國内白酒市場佔有率造成太大的影響,要考慮到中國的白酒消費是依托于中國白酒消費文化的。”張皓然也對钛媒體APP表示,威士忌等新興酒類市場仍需要大量的市場教育和消費者培育,對目前尚未形成上司型的品牌,這将是一個挑戰。(本文首發钛媒體APP,作者|張海霞,編輯|崔文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