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聯阿富汗戰争前因後果,又是如何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作者:千始觀世界

蘇聯-阿富汗戰争,是指1979年12月24日蘇軍突襲阿富汗至蘇軍全面撤出的1989年2月15日。

蘇聯阿富汗戰争前因後果,又是如何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蘇聯-阿富汗戰争是決策者的傲慢,造成了極其嚴重的災難。短短十年時間,阿富汗遭到了極大破壞,大約100萬人死于戰火,600萬人被迫逃離家園,淪為難民。

蘇聯阿富汗戰争前因後果,又是如何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蘇軍入侵前,和平穩定的阿富汗

蘇聯-阿富汗戰争說到底還是美蘇兩帝國主義霸道擴張的結果,阿富汗作為中亞交彙地帶,一直以來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其上生活的百姓卻要成為博弈的犧牲品,除了他們自己沒有人真正在乎,是以反對帝國主義應是全世界一緻的使命。

蘇聯入侵阿富汗的前因後果

蘇聯阿富汗戰争前因後果,又是如何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蘇聯逐漸被封鎖

蘇聯從70年代末期,就開始處于美蘇争霸的劣勢,面對北約不斷東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逐漸封鎖蘇聯,蘇聯開始無法輸出自己的意識形态,無法保障其全球利益,甚至威脅到自身國家安全。

從上圖可以發現,蘇聯已經無法向東歐繼續擴張,而對于西亞,美國已經逐漸站穩腳跟,隻有較為貧窮的中亞雙方不分勝負,甚至蘇聯更勝一籌。

蘇聯阿富汗戰争前因後果,又是如何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蘇聯在阿富汗的影響力

1973年阿富汗建國以後,蘇聯一直對阿富汗擁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但自1978年,人民民主黨激進分子推翻阿富汗政府,組織新政府,并由黨總書記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出任國家元首(革命委員會主席),但在1979年9月又被其副手部長會議主席哈菲佐拉·阿明所取代。同年12月27日,蘇聯人支援的另一名左翼分子巴布拉克·卡爾邁勒在政變中上台。當卡爾邁勒推行俄國化的企圖遭到武裝反對時,他要求并接受蘇聯援助,對反對派進行鎮壓,導緻阿富汗戰争的爆發。

蘇聯阿富汗戰争前因後果,又是如何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卡爾邁勒與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積極響應了他的“小兄弟”

阿富汗戰争爆發。

目的:掌控中亞,破除美軍封鎖,擁有能直接進入印度洋的能力。

蘇聯陷入阿富汗戰争泥潭

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蘇聯國内的沖突開始逐漸顯現,本身就缺乏足夠的輕工業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加之僵硬的官僚體制,蘇聯又喜歡搞美蘇争霸,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蘇聯并沒有着手解決,而是花費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入到一場戰争中去。

如果蘇聯能快速打赢這場戰争,這或許能讓她轉危為安,但是對于蘇聯來說,這一場戰争注定失敗。

我認為主要以下幾點:

①非正義的戰争-沒有取得群眾支援。

蘇聯公然出兵幹涉他國内政,本質就是帝國主義性質。世界大多數國家都譴責蘇聯,加劇了蘇聯的政治邊緣化。

以莫斯科奧運會為例。

超過全球五分之二的國家宣布抵制奧運會,甚至這屆奧運會參賽的國家,還沒有20年前的羅馬奧運會多。

蘇聯阿富汗戰争前因後果,又是如何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米沙熊的眼淚

其中中國奧委會也以“時間太倉促,來不及參加”為借口,放棄了莫斯科奧運會。

②西方的不斷使絆,源源不斷提供支援

蘇聯入侵阿富汗後,來自西方的各種援助不斷進入阿富汗,在輿論上更是讓蘇聯輸的一塌塗地。

美軍不斷派軍事顧問入境指導訓練當地武裝,當時美軍援助的武器數量之多,以至于你都能在非洲偏遠黑市就能買到先進的美式武器。

蘇聯阿富汗戰争前因後果,又是如何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過後來,阿富汗又出了個本.拉登

③阿富汗人善于利用地形,充分發揮遊擊戰優勢。

同時阿富汗利用本地地形,打起了遊擊戰,使得蘇聯這種依靠重武器的軍隊占不到什麼便宜,反而消耗巨大。

來自與教員的十六字方針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讓蘇軍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遭受了巨大的打擊。

蘇聯阿富汗戰争前因後果,又是如何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正在偵查的阿富汗士兵

④蘇聯拉跨的經濟

自從1979年開始農業連年減産,農業産值1979、1980和1981年分别下降3.1%、2.5%和1.9%,農業不振嚴重地影響國民經濟,特别是輕工業和食品工業的發展,造成市場供應緊張。

勃列日涅夫認為“發展重工業,過去和現在都是蘇聯經濟政策的不變原則”,是完成一切國民經濟任務的前提。為此,他把85%以上的工業投資用于發展重工業。

他還積極“維護”官員權益,造成了高層機關長期無法輸入新鮮血液,造成這些機關陷入“嚴重的停滞”,成為一潭死水,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老人政治”局面。

這又為蘇聯經濟雪上加霜。

蘇軍狼狽撤離阿富汗

1988年,蘇聯部隊和阿富汗政府軍成功奪取了從加德茲至霍斯特公路的主動權。同年第一批蘇聯部隊在5月15日開始撤離阿富汗。

蘇聯阿富汗戰争前因後果,又是如何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阿富汗遊擊隊

1988年5月25日,蘇軍總政治部主任利濟切夫宣布:在阿富汗戰争中,蘇軍死亡12210人,傷35478人,失蹤311人。阿富汗戰争成了蘇聯日夜不停的“流血的傷口”。

蘇聯阿富汗戰争前因後果,又是如何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蘇軍撤離阿富汗

蘇聯-阿富汗的啟示

戰争是殘酷的,一個和平穩定的國家來之不易,如今的安甯是先輩巨大流血犧牲換來的。

任何帝國主義野蠻行徑終究會陷入人民戰争的汪洋大海,并最終迫使侵略軍撤離國土。

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2021年美軍又再次上演了狼狽撤離阿富汗。

蘇聯阿富汗戰争前因後果,又是如何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是以,反帝國主義是每個人的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