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831年英國男子為了打獵,托人送來幾隻兔子,百年後兔子繁衍百億

作者:曆史微鑒

1831年,一名來自英國的男子托馬斯·奧斯汀遠渡重洋來到澳洲霍巴特鎮,開始在維多利亞定居。

此時的澳洲,有豐富的物産和大片尚未被開墾的土地。這些都意味着托馬斯将在這裡獲得更多的機會。

然而,大片未開墾的處女地也成為了托馬斯生活無聊的所在。

托馬斯想要打獵,卻沒有合适的獵物。

他當年在歐洲時,常常和家人朋友們一起出去打獵,而在獵場中數量龐大的野兔是他最好的狩獵對象。

然而,在澳洲數量龐大的物種中,竟然沒有野兔。于是托馬斯就寫信給自己的侄子,請他幫忙帶幾隻兔子到澳洲。

很快,他的侄子威廉·奧斯汀就給他送來了12隻灰兔,5隻野兔,72隻鹧鸪和一些麻雀。

托馬斯把這些動物養在了巴望公園,自己則愉快地過上了和家鄉一樣的打獵生活。

然而,托馬斯怎麼也沒想到,就是自己養的這些兔子,為澳洲帶來了巨大的禍患,而這場災禍持續了一百多年。

1831年英國男子為了打獵,托人送來幾隻兔子,百年後兔子繁衍百億

勇敢兔兔,不怕獵槍

1859年,托馬斯收到了侄子寄來的那些動物。他将這些動物養在了維多利亞州的巴望公園中。

在将野兔放進去之後,托馬斯開始邀請移民而來的英國紳士們和他一起打獵。 狩獵是上層社會非常喜歡的一種娛樂活動,受到邀請的紳士們很開心,他們經常相聚在巴望公園,帶着獵狗獵槍,和托馬斯一起追逐這些兔子。

其中受邀來巴望公園打獵的愛丁堡公爵在狩獵活動中大放異彩。

他曾在四小時内射殺416隻兔子,成為當天的魁首。

當時正值澳洲“淘金熱”,在維多利亞州聚集了一批新富起來的紳士,他們學習英國上層們的生活方式,而打獵,是其中最具貴族氣質的活動。

1831年英國男子為了打獵,托人送來幾隻兔子,百年後兔子繁衍百億

為了能讓自己的社會地位盡快與财富地位持平,新興富豪們聚在一起獵兔。由他們所帶來的這種獵兔風頭,很快就在澳洲流行起來。兔子的需求量也直線上升,很多農戶也開始飼養兔子。

托馬斯·奧斯汀見此,也将一些兔子從巴望公園中放出去,讓它們到别的地方生活。這些兔子或野生或家養,都獲得了很好的生活。

就在紳士們為獵物數量的豐富而感到高興時,兔子們卻以一種意想不到的速度開始繁殖。

1831年英國男子為了打獵,托人送來幾隻兔子,百年後兔子繁衍百億

與其他物種不同,兔子僅僅需要六個月就可以性成熟,它們沒有明顯的發情期,一年四季均可繁殖,而一隻母兔子一年可以生産4到6隻,每一窩又會有5到8隻的小兔子。在六個月後,這些小兔子就又可以産出新的小兔子……

由于澳洲沒有兔子的天敵,它們的數量成倍增長,很快,就到了人類無法控制的程度。

僅僅三年的時間,原本一隻兔子都沒有的巴望公園就出現了三萬多隻兔子。

它們啃食草地,擠占羊群的生存空間,讓依賴畜牧業的統治政府感受到了威脅。

政府在1862年将兔子列為有害物種,并希望群眾能一起加入到獵殺兔子的行列中。

托馬斯配合政府的行動,組織獵手射殺了巴望公園的兩萬多隻兔子,然而,這一點射殺數量根本沒有辦法阻止兔群的肆意增長,剩下的那一萬多隻兔子,在他獵殺的同時,還在進行着繁殖。

1831年英國男子為了打獵,托人送來幾隻兔子,百年後兔子繁衍百億

兔子們為了躲避追捕,開始了大逃亡。

它們開始逃脫維多利亞島,以每年一百公裡的速度向澳洲腹地入侵。它們每過一處,寸草不生。它們肆無忌憚地搶奪其他食草動物的食物,破壞澳洲的生态。

在兔患肆虐的背景下,澳洲的畜牧繁殖量以驚人的速度下降,土地荒漠化嚴重。

這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生态平衡,影響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政府開始立法,控制兔子的數量。一些獵手被他們召集起來,開始有組織地對這些兔子進行射殺。

除了獵槍外,澳洲人還在兔子的食物上投毒,并設下陷阱。

在獵手們的努力下,每年有兩百多萬隻兔子消失。這個成績聽起來似乎不錯,但對于瘋狂增長的兔子數量來說,還是九牛一毛。

1831年英國男子為了打獵,托人送來幾隻兔子,百年後兔子繁衍百億

這些乖巧可愛溫順的兔子們,毫不理會人類舉起的獵槍,繼續豎着它們長長的耳朵,露出它們尖銳的門牙,盡情地啃食着澳洲的土地上的植物。

托馬斯萬萬沒有想到,這些原本是被送來當獵物的兔子最終成為了澳洲土地上真正的王者。

為了保護澳洲的生态環境,政府開出巨額獎金,獎勵那些可以提出有效辦法的人。

此消息一出,雪片一樣的建議信湧向了政府大樓。

官員們開會選擇其中一些有效的辦法實施。同時,政府也在聘請專家研讨對付兔患的辦法。

澳洲的人兔戰争,開始從傳統的捕獵階段更新為複合型戰鬥。

勇敢兔兔,不怕天敵與病毒

從十九世紀中晚期開始的這場人兔戰争,一直持續到了今天。澳洲人想過很多種方法來對付兔子。

首先能被想到的就是引進天敵。

人們回溯了兔災肆虐的原因。兔子是從歐洲大陸帶來的,但它們在那裡并沒有成為禍患。主要是因為那裡有兔子的天敵,它們沒有辦法肆意繁殖。

那麼,如果在澳洲引進兔子們的天敵,也許會解決這裡的問題。

于是歐洲紅狐,就成為了這場人兔大戰的先鋒。

紅狐雖然不是澳洲的本土物種,但它們其實早在1833年就已經以狩獵者的姿态被帶到了澳洲一些私人莊園裡。

私人莊園主隻在他們自己的莊園飼養紅狐,在兔患肆虐後,他們開始配合政府,向外釋放這些狐狸。

1831年英國男子為了打獵,托人送來幾隻兔子,百年後兔子繁衍百億

從1871年開始,陸續有歐洲紅狐被放出私人莊園,在澳洲其他土地上開始奔跑。

在人類的幫助下,狐狸的增長數量同樣不容小觑。到了1907年,狐狸的足迹已經踏遍了澳洲南部的大部分地區。

狐狸們的快速增長,讓澳洲人松了一口氣,他們原本還擔心歐洲紅狐無法适應新的生存環境,現在看來,擔心是多餘的。他們翹首期盼,等待着這些“狐先鋒”們旗開得勝的消息。

狐狸們也沒有讓人們失望,它們的确是吃掉了數量龐大的兔子,但來到新家的狐狸,很明顯也愛上了其他的食物。

眼斑冢雉、尖尾袋鼠、夜鹦鹉等珍貴的動物都成為了紅狐們的盤中餐。比起難抓捕的兔子,這些動物顯然易得美味。它們愛上了其他的味道,竟然放棄了捕食兔子。

1831年英國男子為了打獵,托人送來幾隻兔子,百年後兔子繁衍百億

屠龍者終成惡龍,狐狸們很快就成為了繼兔子之後的第二個物種殺手。

澳洲人不得不開始射殺狐狸,保護這些瀕臨滅絕的物種。

除了狐狸外,貓也被用來控制兔子的數量。

早在十八世紀末期,第一批殖民者就已經将貓帶到了澳洲。它們每年能捕食數量龐大的小型哺乳動物。但面對數量龐大的兔子,本就不是天敵的貓也很快敗下陣來。

引入天敵的辦法就這樣以失敗而告終。

擁有智慧和科技的人類決定與兔子展開細菌作戰。

1898年,細菌學家G·聖阿雷利 從兔子身上提取出了一種傳染性黏液瘤病毒,這種病菌隻會寄生在兔子身上,不會傳染給其他物種,而且對兔子的殺傷性極大。

澳洲政府得知這一消息,決定将黏液瘤病毒移植到兔子身上。

與此同時,在兔患嚴重的南威爾士州,人們修建了一條防禦兔子的“長城”。

1831年英國男子為了打獵,托人送來幾隻兔子,百年後兔子繁衍百億

政府計劃從南部海岸饑餓港開始,修建一條長長的圍欄,一直延伸到西部的凱拉德倫角,以此防止兔子入侵。

圍欄的修築工作一直持續到1907年,那時已經有了1834公裡的規模。它雖然不能殺死兔子,但也确實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它們的入侵。

有了圍欄阻止,黏液瘤病毒也起到了顯著的效果,它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兔子殺手。

到了1951年的時候,澳洲的兔子數量被控制在了一億隻以内。就在人們以為,終于可以慶祝取得了人兔大戰的勝利時,他們發現,兔子的數量觸底反彈,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爆發式的繁衍。

原來,在長時間與黏液瘤病毒的作戰過程中,兔子們早已進化出了抗體,不再害怕它。經過這場與病毒的鬥争,兔子們反而擁有了更加強健的體魄。

它們撕咬着澳洲政府修築的超長圍欄,從它的下面打洞,以挑釁的姿态越過這條人工屏障。繼續在澳洲這片土地上作威作福。

1831年英國男子為了打獵,托人送來幾隻兔子,百年後兔子繁衍百億

人兔戰争,何時才能結束?

從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澳洲人已經和兔子鬥争了一百多年了。在這期間,人類始終沒有取得最終的勝利。

後來澳洲兔患的消息傳到了中國人的耳朵裡時,網友們紛紛表示,可以把兔子做成美食。讓人類來做它們的天敵。

這個方法并非是空穴來風,而是中國四川巨大的兔肉消費量。兔子經過中國人民的烹饪,就變成了各種各樣的美食。網友們認為,若培養澳洲人的食兔習慣,或許可以解決兔患。

然而,澳洲野兔衆多,難以抓捕,且兔肉也并不符合澳洲人的食用習慣。人類一直都沒能成為這些兔子的天敵。

既然無法徹底解決它們,兔子是否可以和人類和諧相處呢?事實上,在經濟大蕭條時代,澳洲人曾與兔子有過一段時期的“蜜月期”。

受糟糕經濟狀況的影響,一向以牛羊肉為主的澳洲人開始食用兔肉。兔子的毛皮也被剝下來做成皮帽、皮手套等皮具,成為底層人民謀生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1831年英國男子為了打獵,托人送來幾隻兔子,百年後兔子繁衍百億

但這種“蜜月期”終究沒能持續太久,當經濟恢複後,澳洲人有了更多的肉類和皮制品的選擇,兔子也就不再具備利用價值了。

為了解決兔患,澳洲人甚至一度動用了轟炸機。

但這種極端的方式同樣不具備持續性,一旦轟炸機将飛彈放下去,有可能會誤傷到其他稀有物種。

這些是澳洲政府所不願意看到的。

為了盡可能遏制兔子的數量,澳洲頒布法令,禁止私人飼養兔子,違者罰款。

在其他地區深受歡迎的寵物兔子,在澳洲卻屬于“違禁品”。

現在的澳洲人,依然還在與兔子進行戰鬥,新的方法還在研究中,但是,數以百億計的澳洲兔子,究竟何時才能被徹底戰勝,還是個未知數。

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當年托馬斯·奧斯汀為了狩獵而引進的近二十隻兔子,最後卻變成了澳洲難以解決的禍患。

1831年英國男子為了打獵,托人送來幾隻兔子,百年後兔子繁衍百億

後記

托馬斯·奧斯汀并非第一位将兔子帶到澳洲大地上的人。事實上,早在十八世紀末期,就已經有人将兔子帶到澳洲了。殖民者們在初次到達澳洲時,需要帶來一些熟悉的物種。

但這些兔子并沒有成為禍患。主要是因為受到了高達連綿的藍山山脈的阻隔。而且,當時并沒有那麼多有獵兔習慣的英國殖民者。

是以,初代兔子隻是在小範圍内活動。直到托馬斯·奧斯汀出現,兔子才呈指數型增長,最終達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

雖然是無心之失,但這場持續百年多的兔患說到底也是歐洲人自己所造成的。最終也隻能由他們自己來承擔後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