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學家發現全球最大牛鲨的後代

作者:國家地理中文網
科學家發現全球最大牛鲨的後代

公牛鲨通常在沿海地區活動,但也可以在淡水中生存。攝影:ANDY MANN,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這隻450公斤重的牛鲨,名叫大公牛,可能是大西洋上最後一條牛鲨。

作者:JASON BITTEL

海洋生态學家尼爾·哈默施拉格(Neil Hammerschlag)年輕時捕獲并釋放了許多鲨魚。但最令他印象深刻的無疑是450公斤重的雌性公牛鲨,被稱為公牛,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公牛鲨之一。

"我吃了一驚,"邁阿密大學鲨魚研究與保護項目主任Hammerschlag說。"這不是公牛鲨的長度,而是它的盤旋長度。它的脖子凸起,看起來像一個摔跤手。"大多數公牛鲨長約2.1米,公牛長3米。

2012年,Hammerschlag和他的團隊在佛羅裡達群島的馬拉松城附近捕獲了公牛鲨,并采集了非侵入性血液群組織樣本,顯示她最近分娩。盡管科學家進行了多年的搜尋,但沒有人報告再次看到公牛。

然而,近年來在佛羅裡達州海岸捕獲并采樣了三條公牛鲨,科學家們發現它們是傳說中的"大公牛"的後代,Hammerschlag在電視節目"最大的公牛鲨"(7月13日在國家地理的鲨魚季節首播)上說。

找到已知鲨魚的後代是相當罕見的。"我的意思是,這真的就像大海撈針一樣,"他說。

大牛鲨的故事令人驚歎,但對于那些最了解動物的人來說,這個傳奇有一個令人擔憂的潛台詞:可以繁殖的成熟公牛鲨太少了。在全球範圍内,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将公牛鲨列為近乎危險的物種,有證據表明它們在大西洋地區正在下降。

"我們永遠不應該抓住公牛鲨,它不應該發生,但它實際上發生了,"佛羅裡達理工學院的分子生态學家Toby Daly-Engel說,他完成了DNA研究。"是以我們發現,總的來說,公牛鲨真的隻剩下很少了。

巨型母親

作為他工作的一部分,Hammerschlag定期捕獲公牛鲨進行研究,将捕食者拖到船尾的特殊平台上進行測量和血液樣本收集,在某些情況下,還捕獲衛星标簽。在檢查期間,從業人員将繼續向公牛鲨提供含氧水,以便它們能夠呼吸。

這些資料對于幫助科學家了解公牛鲨的行為,跟蹤其區域活動以及幫助制定保護計劃非常重要。

2018年夏天,Hammerschlag的同僚在馬拉松城以北320公裡的棕榈灘附近捕獲并采樣了兩隻年輕的公牛鲨。該團隊分析了這對夫婦,看看鲨魚的DNA是否與任何資料庫相比對。令人驚訝的是,這兩隻年輕的公牛鲨都是公牛的後代。

2017年,在棕榈灘以北,科學家們從印度河瀉湖對一隻一歲的雄性公牛鲨進行了采樣,發現它也具有"大公牛"的一半基因,這表明後者是它的母親。

所有這些都表明,巨大的雌性公牛鲨(現在大約40歲)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母親。公牛鲨直到15-20歲才成熟,可以活到25歲或更長時間。雌性公牛鲨通常每年生1-13隻幼崽,之後幼崽獨自生活。

除了公牛隊的後代,戴利-恩格爾還發現了另外六隻公牛鲨,它們都有某種程度的關聯。她說,這是對50隻公牛鲨進行抽樣和分析的結論。

"公牛鲨種群似乎由一些非常大的雌性主導。因為一旦公牛鲨變得非常大,它就會成為超級繁殖者,不會遇到太多的捕食者,"佛羅裡達科技鲨魚保護實驗室主任戴利恩格爾說。因為在佛羅裡達州捕捉公牛鲨是合法的,她懷疑大多數人不會活到公牛的年齡。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些多産的鲨魚母親令人興奮,但這并不能告訴你它們在海洋中有多好,"她補充說。

"還有一些大鲨魚"

作為一種可以在淡水和海水中生存的頂級捕食者,公牛鲨大部分時間都在海岸線和河口附近度過。這也使它們更有可能與人類發生沖突。公牛鲨是最有可能咬人的三種鲨魚之一,另外兩種是大白鲨和虎鲨。

這往往會導緻報複,留尼汪大學研究牛鲨種群的海洋生态學家塞巴斯蒂安·雅克梅特(Sébastien Jaquemet)說。例如,2011年,在留尼汪島發生一連串鲨魚咬傷事件後,印度洋的法國領土制定了一項政府計劃,以增加虎鲨和公牛鲨的捕獲量,Jaquemet說。島上還安裝了漁網,以防止鲨魚進入幾個海灘,同時禁止人們在其他海灘遊泳,并建立了鲨魚巡邏系統。

他說,2019年,Jaquemet及其同僚發現,全球牛鲨數量有所下降,部分原因是這些措施。海岸附近的人類生活也可能使公牛鲨面臨被鈎子捕獲或用于保護遊泳者網的風險。

公牛鲨也可能更容易受到人為污染的影響,Hammerschlag說。公牛鲨經常在河動,是以暴露在各種各樣的環境中,從汞和其他重金屬到藥物,以及由肥料引起的有毒藻華。

與此同時,像公牛這樣的鲨魚仍然存在,這表明該物種仍有希望。

"你知道,公牛隊可能還活着,"哈默施拉格說。"是以對我來說,知道仍然有一些偉大的鲨魚是令人興奮的。

(譯者:流浪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