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次産3億枚卵的翻車魚,為何成了易危物種?看看人類對它做了啥

作者:一木森林

翻車魚被大衆熟知還要從2015年說起,一名潛水員在水下拍攝到了一幕“海獅啃大餅”的畫面,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畫面中,翻車魚像個大餅一樣被海獅啃得面目全非,整個過程沒有反抗和逃跑的迹象。

一次産3億枚卵的翻車魚,為何成了易危物種?看看人類對它做了啥

從那時候開始,翻車魚就被網友們戲稱“海陸空三傻”之一的“海傻”,另外兩傻分别是“陸傻”狍子和“空傻”鲸頭鹳。

要知道,弱小的動物受到掠食者攻擊時,要麼逃跑,要麼反抗。像翻車魚這種,即便被吃掉大半身子,也不懂反抗的動物,屬實少見。今天,就讓我們一同了解下這種奇特的生物。

關于翻車魚

翻車魚,又稱翻車鲀,體長在3—5.5米之間,體重能達到3噸,是硬骨魚綱中體型最大的魚類。

一次産3億枚卵的翻車魚,為何成了易危物種?看看人類對它做了啥

翻車魚是咱們國人對它的一種叫法,畢竟這貨最喜歡在海面躺平曬日光浴,看起來很像一輛“側翻的汽車”。它的拉丁文名字叫“mola”,中文譯名為“線”,是偉大的瑞典自然學家林納所命名。

海洋中大部分魚類的體型為紡錘形,怎麼适合遊泳怎麼進化。可翻車魚有些與衆不同,用“正面看一條線,側面看一大片”來形容翻車魚最合适,整體的形狀就像一個豎在水裡的大盤子。

一次産3億枚卵的翻車魚,為何成了易危物種?看看人類對它做了啥

魚身和魚腹上各有一個長而尖的鳍,尾鳍嚴重退化,看上去很像後半身被切掉,隻留下一個“魚頭”在海裡漂着。這也不禁讓我想起了魚頭泡餅這道菜,隻不過“魚頭”之大,一鍋真的炖不下。

難怪在小說《海底兩萬裡》中,對翻車魚有一個很形象的描述——“把它放在鍋裡煮,鍋都覺得丢臉”,主要是真沒那麼大的鍋。

一次産3億枚卵的翻車魚,為何成了易危物種?看看人類對它做了啥

喜歡“躺平”的翻車魚

前段時間網絡上流行“躺平”一詞,要說自然界做到真正躺平的,還得說翻車魚,因為它經常做的就是躺在海面上曬日光浴。

當然,翻車魚這樣“躺平”的生活,可不是消極懈怠,而是另有原因。

第一、清除體表上的寄生蟲

科學家觀測,翻車魚體表多達40餘種寄生蟲,不光皮膚表面有,就連口腔、眼眶中都爬滿了各式各樣的寄生蟲,甚至還有寄生蟲上出現更小的寄生蟲現象。為了自己的身體,翻車魚會平着浮在水面上,利用陽光和海鳥清除體表上的寄生蟲。

一次産3億枚卵的翻車魚,為何成了易危物種?看看人類對它做了啥

第二、補充體溫,幫助消化

翻車魚主要以海洋中的浮遊生物、水母、小型魚類為食,為了擷取更多的食物,翻車魚不得不潛入更深的水下,有時候甚至要穿越100—200米深的溫躍層去覓食。

衆所周知,距離海面越遠,海水的溫度就越低,為了保證體溫,翻車魚每次潛水覓食完後,都會漂在水面上,利用陽光的照射恢複體溫。除此之外,由于翻車魚的消化能力較弱,曬太陽還能讓它們加速腸道蠕動,幫助食物消化。

一次産3億枚卵的翻車魚,為何成了易危物種?看看人類對它做了啥

翻車魚被攻擊時,為何既不逃跑,也不反抗?

我相信翻車魚肯定不甘心淪為其它動物的口糧,在面對危險時,不逃跑、不反抗不是翻車魚真的傻,隻是沒那個實力。

第一、翻車魚遊的慢

翻車魚遊動的速度在每秒0.4—0.7米之間,和衆多海洋動物相比,它幾乎就沒有什麼遊泳的能力。主要是因為它的腹鳍和尾鳍已經嚴重退化,隻能依靠強大的背鳍和腹鳍進行緩慢遊動。

一次産3億枚卵的翻車魚,為何成了易危物種?看看人類對它做了啥

如果從正面觀測翻車魚,就會發現背鳍和腹鳍處于同一水準線上,很像輪船上控制方向的船尾舵。翻車魚面對掠食者,隻靠背鳍和腹鳍來回擺動,能跑得掉才怪。

第二、翻車魚沒有反抗的武器

翻車魚的嘴很小,這樣一張小嘴隻能吞食水母、浮遊生物、小型魚類等。最主要的是,翻車魚是沒有牙的,而且嘴無法完全閉合,嘴部永遠保持半張着的狀态。是以,翻車魚在面對危險時,想對着掠食者反咬一口都做不到,就算咬中了跟撓癢癢也沒去呗。

一次産3億枚卵的翻車魚,為何成了易危物種?看看人類對它做了啥

大圓盤的體型配上這樣一個“櫻桃小口”,看起來有一種莫名的違和感。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樣永遠無法閉口的小嘴,讓翻車魚看起來呆萌呆萌的。

不會逃跑不會反抗,翻車魚為何沒有被滅絕?

遊的慢,沒有反抗的能力,光有一副“傻大個”的體型,不管怎麼看,翻車魚就像自然進化失敗的産物,能活到現在不被吃滅絕實屬奇迹。

不過,大自然給你關上一扇門,必然會給你打開一扇窗。翻車魚依然好端端地存活在地球上,自然有着特殊的技能。

第一、成年翻車魚很少有天敵

從某方面來說,體型大讓翻車魚震懾了海洋中大部分掠食動物。成年之後的翻車魚體長最大達到五米,體重能達到3噸。單從體型上來說,翻車魚站在了海洋生物中的前列,除去虎鲸、鲨魚這類大型的海洋食肉動物,其它動物不敢輕易招惹翻車魚。

一次産3億枚卵的翻車魚,為何成了易危物種?看看人類對它做了啥

至于海獅、海豹啃食的翻車魚,主要以未成年中小體型的翻車魚為主。

有意思的是,剛孵化出來的翻車鲀僅有2毫米左右,體重隻有1克,在成年之後體型增長千萬倍,不得不佩服這貨是真能長啊。

第二、産卵多

一條雌性翻車魚每次可以産卵3億枚,是脊椎動物中的産卵冠軍,産卵多是翻車魚繼續在地球延續的主要手段。

雌性翻車魚産卵後就完全撒手不管,任其幼崽自生自滅。這些魚卵從孵化,到幼魚,再到成魚的這段時間裡,小翻車魚要面臨被各種魚類吃掉的風險,特别是鮪魚和鲯鳅等,更是把它們當做美餐。

一次産3億枚卵的翻車魚,為何成了易危物種?看看人類對它做了啥

這就導緻翻車魚産下的3億枚卵,能順利長到成年的隻有百萬分之一,也就是300條。正是這種依靠産卵數量,保證成活率的方式,才讓翻車魚繼續在地球上延續下去。

第三、翻車魚潛水高手,可以規避天敵

翻車魚雖然遊泳能力差,但在潛水方面,卻是個高手。它們可以輕松的下潛到水下4、5百米的位置,最深的可以下潛到水下800米。

一次産3億枚卵的翻車魚,為何成了易危物種?看看人類對它做了啥

要知道水下越深,水壓越大,生物種類越少,相比于上層海面生物的多樣性,鲨魚和虎鲸不可能下潛這麼深去捕食一條翻車魚。

第四、翻車魚皮糙肉厚,也不好吃

翻車魚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厚皮,它的皮由厚達15厘米的稠密骨股纖維構成,這麼厚的魚皮,一般的掠食者根本就咬不動。

一次産3億枚卵的翻車魚,為何成了易危物種?看看人類對它做了啥

就算咬開了魚皮,翻車魚的肉也不好吃,對虎鲸和鲨魚這類掠食者來說,除非餓極了,否則是不會對翻車魚有任何興趣的。除此之外,翻車魚骨多肉少,剔除魚皮後,身上的魚肉僅為體重的十分之一。

說在最後

雖然翻車魚沒有被滅絕,但它已經成為了地球上的易危物種,究其原因還是我們人類自身造成的。

在海洋漁業中,利用漂流刺網和中水拖網捕撈的形式,存在着高比例的兼捕現象,加上翻車魚體型太大,漁船在打撈一網子魚後,自然順帶着把翻車魚也捕撈上來。國外又沒有那麼多講究,自然不會把翻車魚放歸大海。

一次産3億枚卵的翻車魚,為何成了易危物種?看看人類對它做了啥

而且,翻車魚的魚皮是熬制明膠或魚油的原料,可以作為精密儀器、機械的潤滑劑,魚肝可制成魚肝油和食用氫化油等。在西太平洋和南大西洋一帶,翻車魚成了這裡漁民捕獲的主要目标。

翻車魚躲過了掠食者的捕食,卻沒有逃過人類的漁網(欲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