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中,魚類一般都是非常“機靈”的,隻要周圍有任何的風吹草動,那麼它們就就會迅速遊走。
可是在海洋中去,卻存在一個“腦子不太好使”的魚,它們根本感受不到危險的存在,簡直就是蠢笨的魚。
但是傻魚有傻福,它們一次生産就能夠産下3億枚卵。
然而讓人感到奇怪的是,這麼能生的魚,竟然被列為了易危物種。
最能生的“魚”
翻車魚,是一種大型的大洋性魚類,一般都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海洋中,而在大陸的東海南海等區域也能夠看到它的身影。
正常情況下,翻車魚的體重在3.5噸,而體長則可以達到5米,這個體型看上去其實和我們的小汽車差不多。
但是剛出生的翻車魚其實是非常小的,整個身體的長度大約隻有2.5毫米,簡直小到肉眼快看不見的程度了。
是以說,如果我們看到翻車魚小時候的樣子的話,其實是很難想象到它長大以後的樣子的。
整體上看翻車魚差不多是個卵圓形的,身體是扁高形狀的,眼睛小到實在是“不太容易”找到,就連嘴巴也是和整體比例不太協調的。
有科學家在研究翻車魚的形态時發現,這樣的外形其實是完全違反了流體力學原理的,甚至還有人懷疑翻車魚的眼睛是被上帝畫成了上下對稱的。
而它的頭和身體更是沒有一個非常明顯的邊界,是以給人一種沒有身體,全部都是魚頭的感覺。
在遊泳的時候,翻車魚的身體經常會側着浮在水面上,看起來就像是翻車了一樣,是以人們也就将它稱為“翻車魚”。
不僅如此,翻車魚還非常喜歡“曬太陽”,平時閑來沒事的時候,它們就會浮在水面上,然後“沐浴陽光”。
由于是側着浮在水面上的,是以很多人看見這樣的畫面時,根本聯想不到這是一條魚,反而像是一個“水怪”。
不過它們曬太陽其實也是為了“殺菌”的,在翻車魚身上,其實是存在着非常多的寄生蟲的。
這樣一來,它們就會時不時的感到身體發癢,而它們在曬太陽的時候側着身躺,其實也是為了讓路過的小鳥幫它們清理身上的“寄生蟲”。
除了擁有特殊的“翻車”能力之外,其實翻車魚的繁殖能力才是最讓人感到驚歎的。
根據相關的資料顯示,翻車魚一次就能夠産下3億多顆卵,這個數字真的是在所有動物中的“天花闆”了。
在繁殖季節,雄性翻車魚就會提前找到一塊合适的海床,然後利用自己身體上的各個部位挖出一個大坑的形狀。
然後開始發出資訊素,吸引雌性翻車魚前來産卵。
在接收到信号之後,雌性翻車魚就會前來産卵,等到産完之後,它們頭也不回的就走了,然後留下雄性翻車魚排出精子,開始發生受精作用。
可以說,翻車魚的繁殖過程就是一種“體外受精”的過程。
在這之後,雄性翻車魚就會一直留在原地,等到自己的孩子們成功生長。
可是讓人感到奇怪的是,翻車魚的一次繁殖這麼多的孩子,為什麼數量卻一點都不多,甚至還被列為了易危物種呢?
而這,其實就要說到翻車魚的“花式死法”了。
海中的“擺爛王”
我們可以先從翻車魚幼年時期說起。
當小時候的翻車魚開始自由遊行的時候,其實它們的生存能力是非常弱的。
這個時期的翻車魚,不僅體積小,而且連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都沒有。
可以說,隻要随随便便過來一條大魚,那麼翻車魚幼魚就會成為它們的“盤中餐”。
就算是僥幸活下來的,那麼如果經曆過一場風暴之後,估計也就會死傷慘重了。
而成年後的翻車魚更是“受驚體質”,稍微經曆一點“風浪”就會死去。
關于翻車魚的死法,其實更是多種多樣的。
比如說在曬太陽的時候,由于陽光太強,最後把自己給曬死的,不得不說,這簡直是無敵了,感覺到熱的時候竟然不不會主動回到海裡去。
還有的翻車魚會被吓死,如果它正在遊泳的時候,前面突然出現了一隻海龜的話,那麼翻車魚就會感覺馬上要撞到自己了,下一秒,它自己就因為緊張害怕而死了。
甚至有的翻車魚看見自己的同伴死了之後,由于受不了這麼大的打擊,最後直接“郁郁而終”了……
可以說,翻車魚的每一種死法都是讓人意想不到的。
雖然說這些說法有些誇張,但是我們也足以看出翻車魚的“生存不易”了。
更讓人意外的是,翻車魚在遇到危險的時候,不會主動躲開。
雖然說翻車魚看起來比較“高大威猛”,可是它實際上的性格卻恰恰相反。
翻車魚的天敵海獅在捕食它們的時候,會直接撕咬它的背部,可是翻車魚卻絲毫沒有感覺,反而是獨自“飄蕩”。
其實很多人認識翻車魚,都是通過翻車魚被海獅追着咬的畫面,似乎被咬的并不是自己一樣。
因為在翻車魚的表面,其實是有着一層7公分的魚皮的,而這層魚皮中,根本沒有任何的神經。
不過翻車魚也是會感覺到疼痛的,隻不過由于自己本身的遊泳能力确實是比較差的,是以它就算是想逃跑,那也是有氣無力的。
可即使這樣,翻車魚仍然沒有滅絕,而這背後,也和它本身的一些“能力”有關。
為何沒滅亡
雖然說翻車魚經常被咬,但是它其實是具備自我修複的能力的。
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在翻車魚的體内,其實是會分泌出一種非常特殊的物質的,而也正是這種物質,可以使得翻車魚的傷口可以快速痊愈。
再說了,其實翻車魚的天敵本來就沒多少。
即使它的能力再弱,但是至少人家的體積在那擺着呢,而海裡面的那些小魚小蝦是根本不可能成為翻車魚的“對手”的。
仔細想想,在海裡能夠捕食翻車魚的魚類,也算是屈指可數了,這其實也是翻車魚沒有滅絕的原因,畢竟它的天敵是比較少的。
要非說天敵的話,那麼人類也算一個,可是翻車魚卻根本不在人們的“菜單”中,因為它真的“非常難吃”,而且還非常容易感染細菌。
不僅如此,人家在捕魚的時候,都是圖個順順利利,而翻車魚的這個名字,确實也是非常不吉利的。
是以說,一般捕到翻車魚的話,那麼漁民都會直接把它給放了。
再加上它本身就強大的防止能力,雖然說成活率不高,但是畢竟基數是非常高的,就算是低也低不到哪去。
資訊來源:
環球網 《甯波漁民撈起一條3米巨型怪魚,立馬放回大海!原因竟是怪魚名字不吉利》2020-04-28 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