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國建議猴痘病例“高危險性密接者”隔離3周

作者: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 訊)随着各國加大對猴痘疫情等監測力度,已有15個國家出現了猴痘确診病例。英國專家警告,英國下星期将面臨猴痘病例“顯著上升”的情況,建議猴痘病例的“高危險性密切接觸者”隔離3周。此外,由于最近報告的猴痘病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同志、雙性戀中發現的,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表示,這種疾病可能會影響任何人,“恐同和種族主義”會阻礙發現病例。

英國建議猴痘病例“高危險性密接者”隔離3周
世衛組織報道截圖

5月21日,世衛組織(WHO)釋出聲明指出,截至當日當地時間下午1點,有12個非猴痘流行國家向WHO報告了92例實驗室确診病例和28例疑似病例。世界衛生組織表示,現有資訊表明,與有症狀的病例發生密切身體接觸的人群中正在發生人際傳播。目前,正在對其他一些疑似病例進行調查(但未指明涉及的國家)并預測,全球猴痘病例可能進一步增加。

據世衛組織介紹,猴痘流行國家有貝甯、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加蓬、加納(僅在動物中發現)、科特迪瓦、賴比瑞亞、奈及利亞、剛果共和國、塞拉利昂、和南蘇丹。自2021年12月15日到2022年5月1日,剛果民主共和國已報告猴痘确診病例1238例,死亡57例。

目前已報告猴痘感染者的非流行國家有澳洲、比利時、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瑞典、英國、美國;其中,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國報告的确診病例已超過20例。此外,瑞士、以色列也報告了該國首例猴痘病例。據BBC 5月23日報道,奧地利也出現了猴痘确診病例。那麼,目前已有15個國家存在猴痘疫情。

世衛組織歐洲區域主任漢斯·克魯格(Hans Kluge)透露,除了英國的首例病例外,所有病例都沒有前往猴痘流行地區的相關旅行史。他警告稱:“随着我們進入夏季......随着群衆集會、節日和派對,我擔心傳播可能會加速”。

英國建議猴痘病例“高危險性密接者”隔離3周

BBC報道截圖

綜合英國天空新聞(sky news)、英國國際廣播(BBC)5月22日報道,随着歐洲和美國不斷報告新的猴痘病例,有英國專家警告,英國下星期将面臨猴痘病例“顯著上升”的情況。截至5月20日,英國已有20人确診。

目前,雖然沒有專門針對猴痘的疫苗,但西班牙等多個國家表示正在儲備天花疫苗,因為這兩種病毒非常相似,是以預防感染的效率約為 85%。

值得注意的是,在檢測到4例猴痘病例後,比利時衛生部門于當地時間19日釋出聲明,要求猴痘病例進行21天自我隔離。比利時由此成為全球第一個要求猴痘病例進行自我隔離的國家。

而随着猴痘通過密切接觸傳播,應對措施應集中在“高危險性密切接觸者”身上。5月20日,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釋出的新指南除了建議猴痘患者要避免與免疫抑制人群、孕婦和12歲以下兒童接觸外,還明确:猴痘病例的“高危險性密切接觸者”應自我隔離21天。

指南明确道,在未佩戴防護物資的情況下,具有破損皮膚或黏膜的個人和猴痘患者、患者的體液、可能已經遭到感染的物品(包括衣物或者床單)進行接觸;在猴痘患者具有傳染性期間,與其共同居住(長期或短期)的人;被污染的裝置(利器穿透被污染的手套)弄傷等。其他一般性接觸的人則不需要隔離。

此外,指南還提到,與猴痘有“無保護直接接觸或高風險環境接觸”的人還應盡快接種(天花)疫苗。

針對歐洲的猴痘疫情,英國衛生安全局的首席醫療顧問霍普金斯博士表示,“我們不知道這種感染是從哪裡來的,也不知道它是如何進入歐洲的。在我們英國的确診案件中,沒有任何明顯的聯系。”

霍普金斯稱,這種疾病在成人中的影響“相對較輕”通常在三周之内會自行好轉,幼兒受影響的風險更大。

不過,天空新聞指出,霍普金斯拒絕對有關患者正在接受重症監護的報道發表評論。

霍普金斯介紹,感染猴痘後的早期症狀如同病毒性感染,在後期,人們會出現皮疹,通常出現在面部、手部和手臂,也可能影響到生殖器部位。

“它開始是紅斑,然後出現水泡型病變,有點像水痘。之後它們會結痂,而一旦結痂脫落,它們就不再具有傳染性。”

霍普金斯提醒,雖然普通人群面臨的風險“目前仍然極低”,但人們“需要對此保持警惕”。

東安格利亞大學諾維奇醫學院的保羅·亨特教授告訴天空新聞,“實際上,我們過去曾在這個國家看到過一次爆發,我認為大約是2018年的時候,有一個與旅行有關的病例引起了猴痘小規模爆發,還感染了醫療工作者”。

“幾年來,猴痘病毒一直在全球各地感染人,西方的爆發通常與動物接觸有關。”這位教授補充道,“但這确實是我們第一次看到在非洲以外的多個國家爆發如此大規模的人與人之間的傳播”。

英國建議猴痘病例“高危險性密接者”隔離3周

聯合國網站報道截圖

此外,由于最近報告的猴痘病例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同志、雙性戀和其他男男性行為者中發現的,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UNAIDS)周日(5月22日)在其官網發文,譴責網上一些不恰當的報道對非洲人和 LGBTI(女同志、男同志、雙性戀、跨性别和雙性人的首字母縮寫詞)群體的描繪“強化了恐同和種族主義的刻闆印象”。

“污名和指責會破壞信任和在此類疫情期間有效應對的能力。”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副執行主任馬修·卡瓦納 (Matthew Kavanagh) 說:“經驗表明,污名化言論會引發恐懼循環,使人們遠離衛生服務,阻礙發現病例的努力。”馬修·卡瓦納強調,該機構感謝 LGBTI 群體帶頭提高對猴痘的認識,并重申這種疾病可能會影響任何人。

世衛組織鼓勵人們從可靠來源(如國家衛生當局)随時了解當地社群爆發的程度、症狀和預防措施。

英國建議猴痘病例“高危險性密接者”隔離3周

NTI報告截圖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多家外國媒體發現,總部位于美國的非營利性組織核威脅倡議協會(NTI)曾與慕尼黑安全會議(MSC)于2021年3月共同進行過一次(猴痘)流行病的桌面推演,并于2021年11日釋出了關于推演的報告。這起2021年的疫情推演有争議是,推演的流行病爆發起源于“2022年5月15日”的恐怖襲擊,又非常湊巧地将“罕見的”猴痘(Monkeypox)作為推演的病原體。

推演場景描述了一場涉及全球的緻命大流行病,恐怖分子使用了實驗室中的一種病原體進行了恐怖襲擊,病毒在一個虛構的國家“Brinia”爆發,并在 18 個月内在全球蔓延。最終導緻全球32億人感染,2.71億死亡。

不過,報告在最後的總結稱,推演的目的是加強全球協作抗疫,“通過此次推演讨論産生了一系列有價值的見解和關鍵發現。最重要的是,演習參與者一緻認為,盡管全球對新冠疫情的反應有所改善,但全球在生物安全和大流行病的準備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不足之處。”

NTI稱,希望以此探索改進的機會,并敦促各國上司人建立更強大的公共衛生和醫療應對能力。

【什麼是猴痘?】

據世衛組織公開資料,猴痘是一種罕見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從動物傳播給人的病毒),病人症狀與過去在天花病人身上所觀察到的相似,但臨床嚴重程度較輕。猴痘有兩種毒株,剛果毒株緻死率達10%,而西非毒株緻死率約為1%,歐美感染的為西非毒株。

猴痘主要發生在中非和西非靠近熱帶雨林的偏遠地區。病例通過直接接觸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皮膚或粘膜損傷而獲得感染。二次傳播或人際間傳播因密切接觸了感染的呼吸道分泌物、感染者的皮膚損傷或最近被病人體液或病變材料污染的物品而造成。傳播主要通過通常長時間的面對面接觸呼吸道飛沫傳播,是以,活動病例的家庭成員面臨較大的感染風險。

但是,世衛組織指出,迄今為止沒有證據表明猴痘可以通過人際間傳播在人群中持續存在下去。

猴痘的潛伏期通常為6至16天,但可為5至21天。症狀包括發熱、劇烈頭痛、淋巴結病(淋巴結腫大)、背痛、肌痛(肌肉疼痛)、重度疲乏無力(精神不振),以及不同階段的皮疹,經常從面部開始,然後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

目前尚無針對猴痘的特效藥物或疫苗,接種天花疫苗可防止猴痘,有效率為85%,但天花疫苗在全球消滅天花後已不再供一般公衆使用。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