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秘魯拿命撿鳥糞的年輕人:每天5點排隊上班挖糞,生活條件極差

作者:南海風雲談

提到秘魯我們能想到的是什麼呢?是世界聞名的馬丘比丘,是熱烈而神聖的太陽節,是豐富的礦業資源和漁業資源。

秘魯位于南美洲大陸的西部,西鄰太平洋。因有秘魯寒流經過造就了秘魯獨特的氣候,年平均氣溫變化較大,降水量偏少。

秘魯這個國家的經濟在拉美國家中處于中等水準,屬于傳統的農礦業國。主要依靠工礦業、農牧漁業和旅遊業拉動經濟增長。

除了旅遊業外,秘魯的主要産業都是粗放型的,依靠原始的采集出口,做着這些工作的大多都是秘魯的底層勞動人民。

秘魯老百姓的生活方式用我們的一句古話來說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秘魯最豐富的資源便是漁業、礦業,除此之外還有鳥糞。

秘魯拿命撿鳥糞的年輕人:每天5點排隊上班挖糞,生活條件極差

鳥糞島

為了生計搬運鳥糞

鳥糞在秘魯作為一種肥沃的天然化肥,前幾年在全世界的市場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為秘魯的鳥糞天然化肥在全球銷量都是十分可觀的,對采集鳥糞的勞動者的需求越來越多,是以越來越多的秘魯年輕人選擇去海島搬運鳥糞。

這項工作相比于秘魯傳統的采礦和捕魚來說,相對安全一些,但是對身體的傷害也是極大的。

鳥糞是秘魯的支柱産業之一,因為秘魯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有成千上萬的鳥生活在秘魯群島。而鳥糞中含有豐富的礦物元素,這使這些鳥糞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天然肥料之一。

而且從擷取方式來看,鳥糞相比于打魚和挖礦來說更容易擷取,根本不需要在機器裝置上投入資金。

因為采集鳥糞的地方就是鳥群的生活區,如果人們使用大機器進行采集,機器會吓跑鳥群,這是對自然的一種破壞,這樣一來鳥糞隻能靠人力進行采集。

秘魯拿命撿鳥糞的年輕人:每天5點排隊上班挖糞,生活條件極差

人工挖糞

采鳥糞的環境是一般人難以忍受的。鳥糞在小島地表上覆寫,整座小島臭氣熏天,一些剛剛來到這裡的人,有心而無力,因無法忍受島上的臭味,隻能堅持幾天。

那些在這裡工作很久的人,已經習慣了這種味道能堅持得久一些。因為他們深知賺錢的不易,沒有任何工作是能夠輕松就賺到錢的,而人活在世上總要生活。

最重要的原因是,采鳥糞的薪水是秘魯最低工資的兩倍。這就是他們在這裡堅持的原因。

秘魯拿命撿鳥糞的年輕人:每天5點排隊上班挖糞,生活條件極差

排隊上班挖糞的勞工

采集鳥糞的勞工每天淩晨5點就要起床,排隊打卡上班。因為不能使用大機器,隻能采取原始的人力,用斧子敲打堅硬的地面。将地表的土層打碎,挑出其中的鳥糞,鳥糞中還含有鳥類的羽毛和土壤中的碎石,後期需要用工具進行過濾。

過濾後得到的粉末狀的鳥糞被勞工裝袋,用輪船出口世界各地。鳥糞島上平均每天能夠出口50噸鳥糞,這50噸鳥糞都是由勞工進行人力搬運的。

因為能來到這裡工作的人大多是沒什麼文化,來自秘魯的偏遠地區,沒有一技之長,隻能靠最基礎的勞動力謀生計。

鳥糞島上的衛生環境極差,海鳥攜帶的虱子,會爬到勞工們的身上,勞工們幾乎身上都有被虱子咬過的痕迹。由于在工作中沒有接受及時的治療,被虱子咬過的地方會化膿,然後在身上留下疤痕。

采鳥糞避免不了會有灰塵粉末,而且會散發出很刺鼻的味道。工廠會配給勞工們面罩,但即便如此勞工們也難免會灰頭土臉。後來常年在這裡幹活的人甚至都不戴口罩了,因為細碎的灰塵會堵住口罩,戴着這樣的口罩連呼吸都是問題。

秘魯拿命撿鳥糞的年輕人:每天5點排隊上班挖糞,生活條件極差

爬在勞工手上的蟲子

除了灰塵粉末的侵擾,鳥糞中還含有一種氨氣,人們長時間吸入會損害人的肺,一些身體素質不好的人無法長期勝任這份工作。

鳥糞島的環境艱苦還展現在它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島,島上沒有淡水資源,勞工們用的水都是郵輪每周送來的。

每人每天隻能分到8升水,這些水資源可以說是十分珍貴了,他們要用這8升水在工作結束後進行簡單的洗澡,否則鳥糞中含有的物質會刺激皮膚。

勞工們在洗澡的時候往往會把衣服放在腳下,在洗澡的同時就能把衣服也一起洗了。

即便鳥糞島上有許許多多的苦難需要克服,但是鳥糞島象征着财富,是以才會有那麼多人趨之若鹜。

秘魯拿命撿鳥糞的年輕人:每天5點排隊上班挖糞,生活條件極差

鋪滿勞工臉的灰塵

與生活對抗的漁夫和礦工

除了采集鳥糞,還有很多普通老百姓進行着打魚和挖礦的工作。但是這樣的工作往往沒有比采鳥糞的薪資更高,危險程度還更甚之。

在秘魯有一位已經有66歲的漁夫,他的名字叫夫格雅達。幾十年來在秘魯一片海域中進行着打魚的工作,那片海域是自然保護區,不允許用漁網進行捕撈,隻能用垂釣的方式打魚。

夫格雅達工作的地方周圍地勢崎岖,要去到海邊要從一個高達60米的懸崖上下去。

他十多年來都用一條結實的繩子,一頭綁在懸崖的石頭上,一頭拴在自己的身上,這是他攀岩唯一的安全措施,然後踩着懸崖上凸起的石頭慢慢下去。

懸崖下面就是洶湧的海面,如果不小心掉了下去就會直接喪命。這十幾年來光是夫格雅達身邊就有三個人這樣離開人世,但是夫格雅達仍然沒有放棄這份工作。在生活的重壓下,夫格雅達沒有别的選擇。

秘魯拿命撿鳥糞的年輕人:每天5點排隊上班挖糞,生活條件極差

系着繩子下崖

在十幾年來孤獨的垂釣工作中,唯一陪伴他的就是一群海豹。

每次他去釣魚的時候都能看見海邊的岩石上趴着的海豹,有時夫格雅達還會喂它們食物。

夫格雅達平均一天能夠釣四十斤的魚,這些魚夠他支援幾天的生活。但是打魚這份工作的局限性很大,當日打撈多少魚要看天氣的情況。有時趕上風很大,釣不上來什麼魚,隻能撈上來一些海帶。

結束了辛苦的釣魚後,夫格雅達又要帶着今天的戰利品從懸崖爬回去,上去了以後沒有選擇回家,而是步行到附近駐紮的小棚子裡去,為了省下一些機車油錢,他經常時隔一個月才回家一次。

秘魯拿命撿鳥糞的年輕人:每天5點排隊上班挖糞,生活條件極差

海豹

除了打魚以外,秘魯的打勞工有很多人選擇了在礦區進行開采工作,這份工作也是一項高危職業。

在安第斯山脈的山洞裡,有很多的礦工在黑暗中淘金。

礦工的工作環境很差,危險系數高,但是礦工的工資比秘魯最低工資要多出來600美元,面對這樣的薪水那些靠着體力勞動來謀生的人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礦工的工作。

人們大多在一些被廢棄的礦洞中挖礦,他們要順着鐵梯子下到礦井底部。

秘魯拿命撿鳥糞的年輕人:每天5點排隊上班挖糞,生活條件極差

礦工

因為礦井中潮濕陰暗的環境,廢棄礦區中的鐵質裝置都已經生鏽了,支撐礦洞的木頭也開始腐爛了,幾乎到了一碰就碎的程度。

礦工們要用桶在70米深的礦井裡搬運礦石,裝好礦石以後勞工要對着鐵管喊上面的人拉繩子。這就是礦工們在礦洞裡的聯絡方式。

他們還會用電鑽在礦洞裡鑽出小洞,然後塞上炸藥。炸藥也是簡陋的炸藥,點燃引信後他們隻有兩分鐘的時間躲到安全的地方去,而且炸藥爆炸後還會釋放有毒氣體。

礦工們隻能在兩個小時以後回來繼續工作,在碎石中尋找金子。這些金子雖然不多,但是足夠滿足勞工們的生活。

秘魯拿命撿鳥糞的年輕人:每天5點排隊上班挖糞,生活條件極差

秘魯的鳥糞經濟

雖然采集鳥糞的環境惡劣,但是相比于打魚挖礦而言薪資高出很多。

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往。是以鳥糞經濟在秘魯曾有一段無可撼動的輝煌時期。

從1840年開始,秘魯進入了長達40年的鳥糞繁榮時期,靠着出口鳥糞獲得的财富讓秘魯成功變成了拉丁美洲最富有的國家之一。

這些鳥糞島曾經還是一個十分熱門的地方,為了争奪鳥糞資源,秘魯、智利等國于歐洲殖民者甚至在南美國家之間引發了兩次“鳥糞戰争”。

直至今日這些海島還能依靠出口鳥糞和開展旅遊業獲得收入。在秘魯的海島上曾有人在24小時内記錄下來遇到的331種鳥類,成為“一天内發現最多種鳥類”的吉尼斯記錄。

秘魯拿命撿鳥糞的年輕人:每天5點排隊上班挖糞,生活條件極差

鳥糞島

由于鳥類在這裡大量積聚,是以鳥糞數量也十分龐大,這些被稱為白色的“金子”,當時秘魯鳥糞經濟最盛的時期,出售鳥糞帶來的收入占整個國家收入的一大半。毫不誇張地說,秘魯的國民經濟離不開鳥糞。

但鳥糞也像礦物資源一樣會有枯竭的一天,在短短的幾十年間,鳥糞島上的鳥糞就被挖得所剩無幾了。再加上氮肥的廣泛應用,使得鳥糞化肥的市場受到沖擊,秘魯的鳥糞經濟也已經沒有了當日的輝煌。

可秘魯的鳥糞島放在今天無論是開采鳥糞做有機化肥還是保護鳥類發展旅遊業,對秘魯人來說,鳥糞仍然是他們的金山銀山。

秘魯的印加先民非常注重鳥類的保護,他們是世界上最早的動物保護主義者,還為保護鳥類設定了嚴苛的法律。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秘魯的鳥糞經濟才在數百年後得以發展。并且因為鳥,給他們帶來了肥沃的土地。

秘魯拿命撿鳥糞的年輕人:每天5點排隊上班挖糞,生活條件極差

搬糞的秘魯年輕人

不隻有秘魯人收益,如今我們常吃的玉米、辣椒、煙草、馬鈴薯等食物都是從這裡培育出來推向世界的。

而秘魯人也堅守着保護鳥類,保護自然的信條。他們盡全力地保護鳥島的原始狀态,在島上立上了一個牌子,上面寫着:“這裡是鳥的世界,您是鳥的客人。”

秘魯底層勞動人民賴以生存的産業,無論是打魚采礦,還是開采鳥糞都是一種對資源的消耗。等到幾十年甚至數百年後,這樣的工作就不再像如今這般暴利。

唯有政府加大力度進行環保宣傳,制定出更有實施性的政策才能保護住秘魯的環境,也是在保護秘魯鳥糞經濟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鳥糞島,秘魯人的金山銀山》——科學貓

秘魯——百度百科

《“成也鳥糞,敗也鳥糞”:談秘魯鳥糞貿易,為何能成為世界性商品》網易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