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夥獨自騎行高棉,熱帶雨林裡村民衣不遮體,生活環境讓人揪心

作者:東子滾地球

作為高棉最具代表性的國家公路,六号公路注定着它與之前我所走過的那幾号公路有着顯著的差別。

小夥獨自騎行高棉,熱帶雨林裡村民衣不遮體,生活環境讓人揪心

從一到五号公路走來,道路兩側空曠如也視野開闊,但偏偏來到六号公路後,這裡卻是一望無際的雨林地帶,甚是驚奇。

就在這綠色叢林之中,公路兩側世居着大量的高棉居民,騎行在這條公路上,可以看到當地人洗衣做飯甚至洗澡嬉戲,這裡的高棉人的生活狀态完全暴露在路人眼前,毫無隐私可言。

當然,或許這對他們已經習以為常,并無顧及,但是對我這樣的騎行者來講還是感覺挺新鮮的,也讓我對當地人真實的生活狀态有了更多認識。

小夥獨自騎行高棉,熱帶雨林裡村民衣不遮體,生活環境讓人揪心
小夥獨自騎行高棉,熱帶雨林裡村民衣不遮體,生活環境讓人揪心

在六号公路上還有個很奇怪的現象,雖然道路兩側坐落着大量的村莊和房屋,但這裡的房屋卻多被水澤環繞,甚至有些民居四周無路可走,當地群眾出門還得涉水出行。

先不談是否友善的話題,畢竟這樣的環境其實非常容易滋生蚊蟲,傳播疾病,也難怪登革熱在高棉能如此肆虐,騎行這麼一圈看來能夠一路平安已經非常不易,我還哪敢再談其他什麼奢求。

中午沒有吃飯一路騎行,很快時間來到正午時分,東南亞固有的高溫天氣開始炙烤着六号公路,悶熱的天氣導緻我騎行速度相比清晨出發時下降了不少,整個人精神狀态也是昏昏沉沉開始犯困。

小夥獨自騎行高棉,熱帶雨林裡村民衣不遮體,生活環境讓人揪心

我多次刻意去清醒自己嘗試加速,但總覺得身體又有些乏力,于是也就隻能将節奏放緩下來,畢竟安全才是第一位。

可當一輛運送木材的小三輪車從我身後超車時,我頓時就精神了起來,國内騎行時我可經常尾随在這類行駛速度四十邁左右的車輛騎行,因為這樣做不但騎得快而且節約體力,有部電影《破風》講的就是這個理。

小夥獨自騎行高棉,熱帶雨林裡村民衣不遮體,生活環境讓人揪心

是以當三輪車一超過我,我就立刻發力跟了上去,瞬間尾随在車後騎行,在公共汽車跟女孩叫公交癡漢,那我這應該就叫做三輪癡漢,老司機都懂的。

不過這位高棉司機顯然可不太願意祝我一臂之力,三輪車在我身前時快時地行駛着,意圖明顯就是想甩掉我這個跟屁蟲。

我也不是吃素長大的,無論什麼速度我都始終緊跟着三輪車,畢竟這可比自己騎行輕松多了,一路上車少,錯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

小夥獨自騎行高棉,熱帶雨林裡村民衣不遮體,生活環境讓人揪心
小夥獨自騎行高棉,熱帶雨林裡村民衣不遮體,生活環境讓人揪心

但是,畢竟三輪車燒柴油,而我燒得是骨油,在一同前行十幾公裡後我最終還是因為體力不支隻能目送他離開。

就在那一刻,我似乎看到了司機投來的輕蔑笑容,也就這樣吧,感謝他一路護送之恩。

就在跟車的這一路上,不少路段都被當地居民當成了自家的稻谷晾曬場,原本不寬的道路被占據一半後就更顯狹窄,還好車輛不是很多,是以交通并不未受到太大影響。

小夥獨自騎行高棉,熱帶雨林裡村民衣不遮體,生活環境讓人揪心
小夥獨自騎行高棉,熱帶雨林裡村民衣不遮體,生活環境讓人揪心

雖然當地人這樣的做法對過路的司機們多少不太友好,但谷物收割後确實必須要經過陽光的晾曬後才能裝倉,是以這也是生活在水澤附近的當地人的無奈之舉。

别說高棉人了,就在國内甚至我們當地,這樣的做法也是随處可見,大家其實都不太容易呢。

不過就在這六号公路上,路邊小攤的兩樣當地小特産讓我産生了興趣,兩個特産都是用稻谷為原料,當地村民再加工制作的食物向路人出售。

小夥獨自騎行高棉,熱帶雨林裡村民衣不遮體,生活環境讓人揪心

一是用稻谷制作谷麸,二是用米煮的竹筒飯,這兩樣東西濃縮着高棉原生态的風土飲食,光是看着都非常有意思。

正如谷麸,這是一種有點類似麥片的特色食物,一路上有許多小攤在售賣這種東西,而且全是現場加工,出于好奇我索性停在一家小攤前觀察起其制作過程來。

小夥獨自騎行高棉,熱帶雨林裡村民衣不遮體,生活環境讓人揪心

雖然谷麸隻是稻谷碾碎分解而成,但由于使用的是手工操作的工具,是以制作這個東西其實是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而這個小攤就是一家老小全部上陣,場面熱鬧而溫馨。

在團隊的分工上,一位婦女負責将稻谷放在熱鍋裡炒熟,另一婦女則負責将炒熟的稻谷放進自制的木器中進行翻炒捶打,而一群小孩則合力控制着木器捶打的節奏,這看似簡單的工作其實需要高度的默契配合,要不然翻炒谷物的婦女很容易被木槌砸中。

看到我如此好奇,站在一旁劈柴的男人主動抓了一小撮剛出鍋的谷麸讓我品嘗,嘗過之後我的味蕾給出的評價是味道有點類似麥片與鍋巴的混合物,既談不上好吃也說不上難吃。

小夥獨自騎行高棉,熱帶雨林裡村民衣不遮體,生活環境讓人揪心

看着一家人期待的眼神,我伸出大拇指為他們點了一個贊,男人看得出非常開心,連連點頭,但是我卻犯了難,我可并不想買來吃,不中意啊。

最後,我很尴尬地點了贊,卻又不好意思得離開了攤位,不過男人并沒有因為我這個行為感到不開心,看得出我這個外國人的贊賞就是對他們食物的最大肯定。

小夥獨自騎行高棉,熱帶雨林裡村民衣不遮體,生活環境讓人揪心

而對于另一種特色食物竹筒飯我就太熟悉了,因為我打小就煮着竹筒飯長大,四川農村門前屋後都是竹林取材非常友善,是以竹筒飯的制作也相當簡單。

雖然二十年沒弄過,但是制作竹筒飯依舊是我難忘的一段記憶,隻需在竹筒上剖個小洞,然後放進一定量的米和水後丢在火中翻烤即可,竹子的清香浸透在米飯之中,那誘人的味道至今難以忘記。

小夥獨自騎行高棉,熱帶雨林裡村民衣不遮體,生活環境讓人揪心

當然,高棉的竹筒飯也大同小異,這種食物因為友善也受到了很多過路司機的喜歡,經常看到有司機停車買上幾個吃,就是這樣簡單的食物卻是六号公路上不少農家的收入來源。

在六号公路上漸行漸遠,而暹粒也越來越近,我也是越發期待了起來。

小夥獨自騎行高棉,熱帶雨林裡村民衣不遮體,生活環境讓人揪心
小夥獨自騎行高棉,熱帶雨林裡村民衣不遮體,生活環境讓人揪心
小夥獨自騎行高棉,熱帶雨林裡村民衣不遮體,生活環境讓人揪心

(騎行故事具有連續性,更多精彩請持續關注,看我一個人是如何騎着菜車闖蕩東南亞的,請關注專欄《車輪下的高棉,高棉王國騎行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