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德國有自知之明,率先對俄妥協使用盧布換氣,否則後果難以承受

作者:大象talk

由于很多歐洲國家對于俄羅斯的天然氣以及石油依賴程度相當大,是以俄烏戰争爆發之後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一時間還不敢蔓延到俄羅斯的能源供應上。在制裁初期俄羅斯的主要貨币盧布的确出現了币值大幅度下跌的情況,但是經過俄羅斯的一系列反擊目前盧布的匯率竟然又漲回去了,而且比戰前兌美元的匯率還要高。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總統普京早已經多次表示西方國家繼續購買俄羅斯天然氣的時候必須用盧布來支付。不過絕大多數西方國家根本不同意俄羅斯的請求,但如今看來這些西方國家也隻是嘴硬罷了。

德國有自知之明,率先對俄妥協使用盧布換氣,否則後果難以承受

由于隻要不使用盧布支付天然氣就會面臨天然氣斷供的風險,是以德國率先對俄羅斯妥協了。根據俄羅斯新聞社的最新報道,就在日前意大利總理德拉吉在通路美國期間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沒有人說過使用盧布支付天然氣費用是違反制裁的行為,這是個灰色地帶。

目前俄羅斯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德國已經開始用盧布支付天然氣費用,大多數進口商已經開設了盧布賬戶,而且意大利總理還相信對俄羅斯的天然氣支付還會繼續進行下去。

德國有自知之明,率先對俄妥協使用盧布換氣,否則後果難以承受

事實上在意大利總理表态的前一天,就有德國媒體報道稱德國的天然氣巨頭VNG公司正在打算向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彙入歐元,然後進一步兌換成盧布來支付天然氣的費用。以德國為首的很多歐盟國家在此次戰争爆發之前一直喊着要擴大天然氣供應商的來源,但是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程度是越來越高,這種情況在短時間之内根本無法消除。

德國有自知之明,率先對俄妥協使用盧布換氣,否則後果難以承受

如果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分析的話,德國之是以會選擇向俄羅斯妥協也是出于想要拯救自家制造業的目的。要知道德國是世界上的第二大貿易順差國,是非常重要的工業品輸出國,而且德國出口的産品大多數還是非常有利潤的工業成品,比如說醫療裝置以及機床等等。

自從2016年特朗普上台之後美國人就逐漸感受到了自家産業空心化的危害。特朗普發動的貿易戰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制造業能夠重新傳回美國,但是事實證明他的這種想法失敗了,因為大陸強大的制造業已經讓很多産品變成了白菜價,一旦這些生産線回到美國的話所生産出的産品就會毫無競争力,而且很可能帶來難以控制的通貨膨脹,這一點已經被證明。

德國有自知之明,率先對俄妥協使用盧布換氣,否則後果難以承受

但是德國面臨的情況就不一樣了。由于德國制造業的利潤比較高,是以能夠保證自家勞工的優質生活。不過一旦德國在能源上遇到危機的話,就會直接影響到德國本土制造業的生産成本以及生産能力。我們知道德國進口天然氣不僅僅是用來取暖的,很大程度上是用來發電的。德國人自己把自己的核電以及太陽能發電等等産業徹底搞廢了之後,天然氣發電的意義就更加重要。一旦天然氣出現巨大缺口的話在事實上就意味着工業産能和成本都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德國有自知之明,率先對俄妥協使用盧布換氣,否則後果難以承受

如果德國人真的因為所謂的國際道義徹底禁止進口俄羅斯天然氣的話,再等個幾年來自美國或者是挪威的天然氣也有可能補足空缺,但是随之而來的就是成本的大幅度上漲。要知道天然氣價格的上漲就是電力價格的上漲,最後都會展現在工業品出口價格上漲上。這樣一來德國工業産品的競争力毫無疑問大大降低了。

而且市場顯然不會停下來等着德國的天然氣供應恢複。這幾年德國由于産品産能空出來的市場佔有率大機率會被中美等國家瓜分,這樣一來,德國制造業毫無疑問會面臨毀滅性打擊。

繼續閱讀